8日下午去某部门办理个人事宜。因较早完成,遂定运转。693到成府路换乘928,再换976乘坐全程。返程考虑976区换地铁,这都是后话了。
二里沟上693,正好有座,速度、客流很好,但是发动机不是柴油机提转速时的动听,而是加着是咣当咣当的噪音。原巴士末期带下来的车很多都被折腾得快残了……16:00多到成府路东口(习惯于老站名)。各个线路进出站井然有序,作好了928大间隔的心理准备。大概15min车来了,令人惊异的是出现的是Y6。车费减半,略有高兴之意,但不能溢于言表。沿程所见928均为Y6,说明已全线换车。苏金去哪了不详。车上设置了投币箱,单一一元。这当然不是低价策略,而是暂时过渡。卡机还是939的,因此下车还要刷卡。部分乘客对此却并不诧异,说明换车换了一段时间了。卡机站号是02,典型的阴谋……下车忘刷的话,下次乘车上来扣2元。问司机间隔,答18min。明显较开线时调整过了。慧忠路西口和过G6那站上人达到3人,其他站基本没上的。只有少数人里的少数人乘坐928。沿程不堵车,较走四环的车(如656)快的多。如果车速能快些就更好了,全程20min就能下来了。慧忠路地下路段的公交车站设施已有污损了,也许就不起用了。起用的也只有928能再这设站。慧忠路地下路段限速50km/h,大概是因为出入口离路口很近。小营东路有一至两人去望京西站换547等。见62,联想到13延长。13延长后采用不同走向(如小营北路、育慧北路等)就行了,无需一定撤消62。等灯时看见944支准备东向南走鼎成路,是去年改的?原来官方说单向改走京承至四环。这样鼎成路南段双向都有公交车(那个是628)但是都没站……走在宽阔姜庄路在桥上就看到了M13和M15之间的巨长换乘通道。姜庄路的路名本用延续湖光中街就行了。为了突出地名并凑出新建道路数量也就蹦出来个姜庄路。湖光中街西口站还是一拐弯就停,连临时站牌都没有,本来也不需要。这么走倒省时间了。
望京西站下车观察。在976牌子那基本都是等547的。471、547车次较好,445较差。一看976牌子两行站名,大北窑、八王坟晚高峰还不堵死,决定把955区作为预备运转线路。记得955区间隔1h,正好机场那边风光更好。谁来就乘坐谁。地铁望京西站的C口位于枢纽对面,进出的乘客极少。大概是因为C口出来离小区远,也没什么能换的车。
不到30min,955区进站。976返场车也来了,毅然决定乘坐955区。955区不进枢纽,就是在外面等点,司机进去签点打水。上车右前第一排,视野良好。趁司机下车的功夫观察了车内情况。单门DD6113非空,旅游版,带暖风。车辆卫生很好。2加2,座位软硬适中。靠背较高,适宜舒缓颈部但靠背角度和座椅纵向间距不适宜休息。扶手少,无立杆,不适于乘客特别多,不过955区一般不会出现超级挤得情况。仪表盘采用传统的转速、速度大面积显示。有保养、怠速等显示灯,是否合车载电脑有关?从色彩来看明显过时。加装了巴士在线控制板、IC卡操作终端。由于是单门车小电视只有预留位置但没装。也有投币箱,放置在司机右侧,相比928只能放在轮包上,后置车前部的空间更大。955区是分段无人,司机判断票价乘客投币。八方达只有大兴和延庆分公司坚持司机售票。票为无票号专用票。本人留了一张收藏。2档在前,换档力较小。发动机功率162kw,满足空调功率储备,未加装原因不详。大概是评价后认为不需要或不省钱。车内隔板还是镂空铁板比有机玻璃的工艺性好。车门开关的声音特别小,几乎听不到气声,门的开关过程速度快但不突然,滑块动作平顺,无涩滞处。作为老车,保养的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17:00左右司机发车,问间隔,确定是1h。但司机说17:00后是1h,也许说明早高峰有小一些的间隔。有乘客去酒仙桥,955区站少,赶上了理论上的确比976和445快很多。实际上在堵车的情况下不会快出多少。
发车速度不错,一站望京桥东,竟有人上,之后四环上就是长长的堵车队伍。四元桥堵了10min,只能挪动。霄云桥上桥更堵。23min还没到东风北桥。发现霄云桥的辅路断路并废弃。这是因为什么?堵车让人发困。四元桥进出G101的车流是堵车的一大因素。而东风北桥大概被四惠桥影响,东风北桥等了两个灯才左转过去。酒仙桥南路堵车弄的路口车流紧密交织。堵车是最显人品这话不假。部分小客车为了自己能抢过去,不惜阻断其他方向的车流。拐到酒仙桥南路,11街坊那成了停车场。老社区已不堪交通压力了。酒仙桥拆迁也不提了。11街坊的砖混楼少说也40年了吧。东风桥东都是溜边进站的。此站发力,688、418、909等不来的不少乘客就乘坐955区了,上座率陡增。一些乘客是去彩虹路、苇沟、南皋的。酒仙桥商场站用老资格、老线路形容不为过。不过路过时发现场子是贯通的,居民能随意穿行……这样一来场子离拆不远了吧。401有50年了吧,如今只是没名气的小线了。
唯一能见证历史的就是没拆的线杆和吊线杆横杆。酒仙桥改造如启动就是电车文化彻底被清理之时,而且是收藏不了的。曾认为红霞路通行能力不错,今路过认为公交车还是单行的好。遗憾的是一圈都没有见到494,问:494间隔有35min?494的客流很一般还是中等?哪段是明显的通勤区间?打494开线起见着的次数小于8次……酒仙桥中心小学路窄车多,幸运的是接学生的家长不多。对车流没什么影响。在酒仙桥的核心地区的能体会到的的是传承历史的繁华,但是在北京交通方面越是有历史就越阻碍历史发展,这是人的能动性作用还是既定规律?没有答案。
堵车在持续,不过北行逐渐好走起来。将台路路口倒是没怎么堵,终于看见445了,Z3快跑不动了。酒仙桥中路很奇特,多少年来只有967一个外来户。整个酒仙桥路段402、405、408等传统线路严重疲软。402连车影都没有。而对于在北四环等408无异于耐力和力量的考验。111和107不能说少,但是也不见串车。991、988、973则多车小间隔,当然是都被堵着呢,不过客流都美好。408延长时有对抗991的观点提出,但在实际中却和理论差距很大。见988八王坟区间,此时南三环正值大间隔。此时仍发八王坟区间,说明在973配合下侧重点转置线路东段。问:这个区间在哪个路口掉头?大望桥下应该不行。973的京华已差不多了,毫无朝气,也许早于Y6出手或报。909单车客流不均,但是车次不少,给人不调点不压车的感受。677和621表现较好。413在11街坊看见一就再没有了,客流很一般。酒仙桥堵车时能品味的东西很多,折射的东西更多。突破陈各庄之后就剩大山子略堵,不过好在
右转一会就过去了。另外798里竟然有798路这一道路名称,大概是北京唯一只用数字命名的道路名。至大山子有好几人站着了,还有人买票。有两个人用5元买4个1元的,司机让投进等再买票的。结果刚好有人去机场那边,3元,其中2元找给刚才用5元的。司机把握的还挺好……也有乘客未分清区间和全程车。酒仙桥北路没设站,403之外的线路全部在彩虹路拐弯。说明各分公司重视机场高速辅路。机场高速辅路和传统的两侧设置不同,更多的是起货运和地区通勤的作用。居民分布在路南侧各村和小区、别墅等。南皋至北皋南侧也有一些艺术地带。418、688到南皋路拐弯,客流到此还是很好的。688比418略多,不晓得一向重视效益电车分公司会采用什么措施。问:南皋有拆迁意向否?至北皋路口359接入辅路。北皋也是G101和机场高速的预备分开点,高峰时应该不轻松。沿程多次见ABC。问:1、ABC的ATP是多少?2、ABC现金买票的话,是给单程票卡还是纸制票?3、网内地铁换乘ABC能否进ABC下车刷一次扣27元?
和平农场联想到了415,当年415的总站是东郊农场南站。问:东郊农场就是和平农场?路过蟹岛北门,这天应该没什么能钓的吧……路上略堵,大概是由于路口拐弯的车多。东苇路北口这站里东苇路还有至少150m,问:1、是否挪过站?2、909缩短前是走东苇路否?过了苇沟乘客减少,快要进入顺义区了。苇沟大桥跨越温榆河,河道都干了。快要到机场生活区了,又将进入朝阳区了。机场运营、海关、生活对朝阳区的财政收入应该占很大比例。机场道口在路口东侧,记得当年359车站是在路口南侧。现在新修的不少路机场变化不小呢。此处359和955区、640分开,359走走机场路至老航站楼,955区、640走岗山路,服务于生活区。北平里应该是生活区和核心之一。空港1、顺22、915支2快相继出现。空港1是小宇通,记得司机都穿高级职业装,服务水平应该较高。915支2快和915快都是C2,路牌只写915快,容易混。岗山路是生活区的交通核心,国泰应该又是生活区生活消费的核心。
记得哪站有乘客问到不到国泰。公交车去T3岗山路应该是最近的吧。问:机场南路通公交车否?机场南线是否是专为T3修建的?
岗山路能远眺T3。时不时能看见低空的客机。T3好像没有设置滑行桥。T3周边道路命名显得“没文化”,仅用方向和数字。个人认为这是为了象征航行或航线而命名的。岗山路和周边应该说是空港文化地域,空港不仅是北京的形象也是国家的形象。朝阳区管理就显得理所当然。不过生活成本和房价应该不低。不断起落的客机(MS这没货机,货机在T2,需要乘坐915快新华航下车走过去……)不管国内还是国际航班,总让人有种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也联想到《Over drive》这首歌,特别是这两句:
上空舞うもの达と Over Drive
どこまでも苍い世界にいたい
陶醉只是短暂的,很快靠近机场第二高速公路。这段路应该是联络线。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直通T3,公交不会设置到那。但是第二高速能到通顺路和京平高速,相对不堵车也为公交车设置提供了条件。收费占北京的字样抢眼。收费站竟然是桅杆加锚索,大概是为了追求施工速度和大跨度结构。远处看整个一港口标志。拐入李天路,两侧的树说明近10年没有改造过。见935慢车。935慢车应该是过了苇沟就走李天路,不绕岗山路。也说明岗山路更吸引客流。640的岗山村南站,有一条线路叫管头路口,怀疑这是空港1路的牌子。955区好像有个黑站。想起了当年的小20,从樱花园到生活区再到机场路再到塔台。是否被开远收了改为空港1路了?李天路也有空港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但是基本是小区和村了。640的樱花园三区在地图上却是六区。樱花园道口停放一辆东风调机。该铁路是机场的内部线路或货运专线?935东段的Y6掠过,间隔应该较大。顺义半壁店未发现640车场,如果640能再延长几站也行。k5在顺义区就这么一条线路,搞好了赚钱,因此不能和k7时代的放任型运营一样……
过六环就是955区的终点,馨港。记得六七年前在359的广告上房价还是3800元/平方米左右,现在3万还差不多……馨港小区入口处停一站,之后正门处停一站,此站下车,955区不进小区,在远处还停一站。935快应该也有那站。问:935快延长钱进入绕否?在没到正门处见骏马的车停在路边。虽然有说公交和开发商、物业的矛盾导致955区大间隔,本次乘坐时也有一些乘客向司机确认间隔,不过更多的还是因为开通了935快。小区正门装饰和灯光还是挺漂亮的。港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一是呼应机场空港;二是表明小区的生活环境好,买房就像拥有一座舒服的港湾,晚上大家“停”到这里,第二天起航。当然周末就不出港了……此时18:40左右。北侧有一餐饮、市场区,相当于社区消费服务站。去超市买点饮料等。超市和菜市场规模不大,但是完全满足基本需求。联想到孤岛一样的前沙涧小区和冷清的超市,这海淀区都不如远郊区搞的好。六环路就在小区边上,但是并不吵,飞机大家也都习惯了。根本无需担心噪音问题。小区东侧通顺路的情况不晓得记得955区是19:10末班,买完后匆匆走到正门等955区。18:55左右来车,刚好还是去时的车,司机表示本人的办事效率很高……问是否末班,答否。早知道就多在超市里看看了……某站有乘客问末班,司机答20:10,坛子资料整整早了1h……到李天路准备拐弯,见路北有一八方达车场应该就是停935快和955区的地方。新闻报道里说955区还没找到新车场,难道是有意放的烟雾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