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二手挖掘机 于 2011-1-22 00:43 编辑
一般情况下,运转远郊区线路都是白天,但是考虑到夜晚也有独特的情趣,因此突击运转933。
4点多645到白石桥北换地铁。问票新快车开通后白石桥区间是否撤消,答复不清楚,这两天就开会说新线这事。 M4国图站充值。只有50元整票,只想充10元。遂找售票处换钱。结果售票直接给充了。 这说明没有IC卡充值的地铁站只要有售票处就能给IC卡充值。但是不给储值凭证,当然也没有发票了。
M4换M2换M5。雍和宫下M2时已是16:38,时间偏紧了,因为记得933是整点发车。雍和宫的换乘路程相对西直门算客气的。 刚进站台,见TTY方向列车等候,遂加速。无奈人员阻挡,未成。发现M5在雍和宫的等候时间较其它站略长。是为了照顾换乘客流?M5的拥挤代表了北京的新时代生活节奏。记得933是走一、二、三区,此时17:00之前已不能到东三旗了。因此定在TTY下车。
17:04到了TTY,下车到车站等候。转了一圈发现没有933牌子。等了20min,也没见933来,天色渐暗,遂采用备用运转,即改线后的487。487自从被定为850的优化产物时,就是一条新线了。而且车次很多。老线被520的修改版代替,只不过520南进到了南马坊,而当年487就到建东,间隔为折磨人的45min。另外说一句,据520司机说配车只有7辆。一堵车就玩完了。20日运转520时遭30min大间隔,拥挤不堪。N2还开不动。很多人店上就下了。还不如走过去呢。如果有网友要运转520一定要留意大间隔。
地铁TTY到地铁东三旗溜达就到了,随即快步北行。太平庄北街路口持续堵车,向南的车都排到了东三旗。BRT3由于在最里则车道,容易和待转区等候的车辆发生冲突。设计的时候大概没想到这点。 不到10min到了车站。地铁站门口的商业活动丰富,比城里的地铁站热闹多了。到了公交站又想乘坐933了,索性就等18:00那班。车站里公交的线路537、522、533、487密度高,几乎不会超过5min。643、441车次也凑合。听乘客闲聊说487最大间隔15min,而且是极少数情况。联想到前几天465间隔已较短了还要开区间的事,说明TTY地区对接地铁的线路效率要求很高。那些动辄半小时和定班的线路是几乎没有市场的。万佳通线路不进场,只在东侧小道上进站。这里有一个问题,522的有几辆车,放哪?更有一个发现,487车队贴告示,22日首班车发车地点挪至533处,原因不详。 空出的位置给谁也没有说明。
纵观TTY地区,k8的长线、短线、接地铁线路数量、质量、运营均有较高的层次,BRT3系列之外,k1再无集群线路了。过去的南北最长战线分公司被后起之秀击退,发人思考。
再说八方达的接地铁线路,怀柔的海外部队已有专用站台的待遇了。985区和984区区同站台,因为地铁这得984都是到曹碾的因此只能叫区区了。 984区区都是苏金空调车,间隔略大于10min。无人售票,全程MS3元,你要扔2元司机应该也不管你。985区间隔10min,也碰见了不到10的情况。人比较多,不过比537少。普通车或者空调车。有人售。记得20日还问售票是不是一天两班,人家愕然…… 坛子资料坑人不浅呢:/3/
在无数个k8的车进进出出之后,一辆Y6出现。停在了场子南侧等点。很快也着车了。正当仅有的几位乘客,庆幸只有几min的等待时。一后置通道突然挡在它之前,并且上人。突然一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430地铁区?:/1/ 上前一探,果然是。问:这个430有无固定时间和班次?:/1/ 不过没有站台,而且横在场子的行人出入口也挺那个的。933被迫倒车再进站。乘客抱怨间隔大,售票说明了班次,有点记不全了。国展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30 14:30 15:30 17:00 17:30 18:00 19:00 。地铁发车加1h就行了。也许部分班次不对。 17:30为10日新加的班次。旅程开始了
20min才拐到太平庄北街,根本没有东三旗南站,对站位想当然了。 这是运转中一定要避免定势思维。期间408的新车和540的AK新车走BRT道向南行进。这AK和金融街专线的车大概看样子差不多。门的位置甚至一样。一、二、三区,汽配城、白坊有三两人上下,大概417也大间隔了。二区看见17:30国展加发的空调黄海。915代的。:/7/ 有乘客对晚上1.5h间隔的设定间隔惊叹。 933和417仅有的区别就是933走天北总站,不走太平庄东街。南七路口也不是k8的南七总站。沙子营路况叫南七和沥青厂好多了,毕竟是朝阳区。司机加速到50km/h左右。不过路偏窄。未发现913总站。自沙子营之后上的乘客不超过8个。一路上未坐满。有网友说一趟20人的情况是差不多的。早高峰卡点的人也许多一些,不过国展首班6点比较晚了。如果顺26能从车管所延长到地铁会有良好的效果。进入顺义地界,泗上开始路上就半城市化了。路面开阔,行车顺畅。至于完善的市政设置如良好的路灯照明设置,无颅缘人行道,绿化什么的都没有。当年k7的910就到此,910在92年就有了,那会还到南湖渠。不过没有坚持到AY会。k7的三条9字头全部消失,其中并被八方达线路上代替。实在杯具。还一个k1接的大间隔也别提了。:/7/
偶尔碰到一两个975的黄海。933开通后,一定程度和975配合,不过都不是重点线路。没什么突出效果。穿越京承的时候,运转怀、密的冲动油然而生。龙湾是别墅,自然坐车的少。田各庄应该是地区间的结合部。未留意美院的建筑,不过这远离喧闹,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对美体的体会和追求。罗马环岛大概得名于罗各庄,但是两者有什么关系不晓得。接着又是某花园,开发商大搞印象派……环岛后速度更快了,标准城市化的路面设置完备的出现。顺28、顺22开始穿插出现。万科那站不由得想起当年去不远处蓝星那边的某环保公司失败的笔试 车钱就花了好几块:/3/ 18:45左右,进入京顺路,通畅,9字头线路大多没什么人,部分线路用两种或超过两种车混用。M15不时闪过。铁匠营居然有乘客去国展……马连店加油站是地铁国展站,与国展还有一段距离。此站MS有空3路。乘坐M15换公交去乘飞机是现实的。M15的进站口外观设计还是很大气的,有现代或后现代的风格。也许是ABC的影响。 国展站几乎正对着新国展,无暇领略建筑设计了,准备立即步行到马连店路口。顺22那会没车了,如果末班延后,等933对向末班等于浪费时间。就要走到路口时,一进城942飞驰而过。还不如等车呢。:/7/ 在不清楚线路的情况下,RP就是摆设。
915普通车进站,追,赶上。设想丽都换967,学院路再换87。915慢车速度还是不错的,但不晓得为什么起步时限速就响……丽都下车,0.8元,怀疑刚才追站了。发现没有967。:/7/ 那就等408吧,上次阜通东大街没走,小营换944、386到北航换103也行。虽有101,不过到学院路什么时候就没谱了。:/7/ 408也玩大间隔,弃之,转而359到左家庄。大巡仍有年轻时的速度。:/1/ 定为左家庄换18,到雍和宫换44,玉桃园下,步行,85/438。比较繁琐,不过走路不多。18也玩大间隔。来了一辆,缓慢的走车,15到20km/h吧。和电动车低速时也差不多了。香河园路还有没完工的地方。18路所谓的北官厅好像是只有它停。小街桥见684的星贴纸,说明换车进行时。下车后见一13飞驰而过,同样是小黄前,差距为啥如此之大?:/3/ 上44外的83009,金龙,票筒封,有售票。应该是K8的措施。豁口进站。很快被喊继续走。此时20:30,10min后发。后面的站一等就是15到20min。:/7/ 观察了司机处,有两个行车记录仪,一个是和k6一样的银白外观窄屏版,一个是黑色外观宽屏版,还是新的。这是什么意思?好在车着着,暖风还有。不一会发车,玉桃园下,5min走到北京北,里面排队买票的。问:北京北地上、地下售票厅是不是列车目的地所在地区不同?:/1/ 到站牌处3min,438进站,到站下车。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买鸭脖、藕。
此次运转开销:0.4、2、1.2、0.8、0.4、0.4、0.4、0.4,合6元。其中多次换车和步行,是因为对线路想当然了。18换44也不是一个高效的换乘。也反映出运转不能过于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