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坐席、没有公厕……本报连日来对我市BRT站台细节缺憾的报道,引起多方面的高度关注。今天,济南公交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给本报打来电话,针对市民所提出的BRT站台设计上的细节缺憾,表达了个人观点。
在本报日前的BRT站台细节缺憾报道中,站台未设坐席为众多市民所诟病,也有媒体报道指出,北京等城市的BRT站台设置坐席。这名叫张栩的业内人士认为,济南和北京的不同在于,北京的BRT客流量很大,人们等车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设有坐席供市民等候;济南的BRT客流量较小,设计的发车频率又比较高,市民在站台停留时间少,因此坐席设计没有像北京那样多。
张栩认为,目前BRT站台坐席设置较少也是由济南客观存在的道路资源决定的。从目前市民们反映的情况来看,北园大街的BRT建设相关问题不是很集中。他认为,这是由于北园大街的BRT专用道上有高架路,可以分流东西向的车流,下面的道路资源比较富裕。而历山路BRT的道路资源就没有北园大街这样富裕,争论也比较多。
根据张栩的看法,道路资源的不均衡使得历山路BRT站台在设计上比北园大街的要短和窄,站台空间的不足导致并非所有的BRT站台都能设置坐席。据张栩了解,济南在北园大街BRT站台将设置少量的坐席,这些坐席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
张栩认为,紧急通道和公厕未设置也跟道路资源有限有关。其中,没有设置公厕还考虑了一些其他因素。张栩说,济南BRT站台定位是一处逗留的地方,而不是滞留的场所,BRT发车速度很快,市民进站后很快就能坐上车。另外设置公厕有相关管线和卫生标准的特殊要求,而在BRT站台这种半封闭的空间中,也难免造成气味污染。
记者注意到,张栩的官方身份是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表示他的观点并不代表官方立场,谨代表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