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冒烟起火事故频发 广州LPG公交让人担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 记者林翎、通讯员吴敏忠报道:广州五天发生四宗大巴“爆新闻”,其中三宗涉及公交车。记者昨晚向多家公交公司追问事故原因,了解到LPG公交车的发动机机舱温度比柴油车高十多摄氏度。有业内人士表示,LPG公交车的发动机应引起足够重视。

    10月28日中午,一辆215路公交车行至西湾路时,车尾冒出黑烟,疑因自动灭火装置启动导致车窗玻璃爆裂,吓得乘客纷纷逃离,幸无人伤亡。10月30日中午,一辆236路公交车行至文明路时,接连发出三声巨响,随后车尾冒白烟,乘客夺门逃生。后解释是因自动灭火装置启动发出爆响。前天上午,一辆562路公交车在广州大道南突然冒烟起火,乘客被紧急疏散。公交车很快被烧毁,幸未造成伤亡。

    记者从215路公交车所属公司获悉,经查,事发公交车是一辆LPG公交车,事发原因是车尾部一个电容箱短路。公司有关负责人分析,可能是发动机舱温度长期较高,引起电路老化。车窗玻璃是乘客逃生时打碎的。

    236路公交车所属公司也表示,事发车辆也是LPG公交车。事后检查,没有在发动机舱等发现燃烧过的痕迹。据分析,可能是因车辆营运中颠簸,使发动机舱的自动灭火装置的引线掉到温度较高的排气管等位置,引起该装置启动。

    有从事公交车安全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LPG公交车发动机舱比柴油车高十多摄氏度,因此容易加速机舱内电路等设施的老化。前几年,一到夏天,细心的市民会留意到很多公交车尾部都打开盖,这是因为LPG发动机温度高,司机开盖散热。后来有关部门明令不准,不过还有个别司机用矿泉水瓶夹在车尾盖中间,留缝散热。

    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是国家规定在大客车机舱强制安装的安全设备,机舱内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引线会启动装置,发出很大声响。在驾驶室,也有仪表可看到发动机舱温度,司机如发现情况不对头,也可用按键触发。

    562线所属公交公司表示,发生事故的公交车是辆柴油车,具体原因目前还在调查。

    昨天,一位主管公交车安全的公交业内人士分析,他看过媒体的报道和该公交车冒烟起火的图片,很可能是电路问题所致。因为车辆是从尾部着火,从经验看,多数是电路引起。电路老化、短路等是公交车自燃的主要原因。就算是LPG公交车,气体泄漏引发燃烧的情况很少,而电路老化等原因更多。

    他说,厂家出产的公交车电路配置都有标准。但公交公司购买后,又按有关部门规定加装了GPS、电视、视频等各种装置,增加了线路负担,很容易引起线路提早老化或负担过重而自燃。

    早前报道 236路公交冒烟乘客逃生挤爆车门8人受伤

   一辆满载乘客的236路公交车行驶到越秀区文明路市一宫门口时,车尾突然冒出大量浓烟,司机立即停车打开车门,惊慌的乘客互相推搡蜂拥下车,混乱中至少造成8人踩伤或跌伤,而“逃生”期间竟无一人想起使用逃生锤砸窗自救。【详细】

广州大道562公交冒烟狂奔 数十乘客火中逃生

一辆满载乘客的562公交车带着一串浓烟冒险前行,车上乘客纷纷劝司机停车,司机仍驾车前行;在跑出约1 .5公里后,公交车尾部突起大火;车上乘客紧急逃生;公交车最终烧成一堆漆黑的空壳。【详细】

[特稿]公交车冒烟不开后门 安全规定成空文

6月20日晚上,广州207路公交车行驶至白云区瑶台附近时车尾部突然冒烟,引发车内数十乘客恐慌。乘客叫司机开门,司机称当时害怕发生踩踏事件,所以只开了前门,没有开后门,事件使一名乘客受重伤。此事引起了网友的质疑,此前交委已经有明文规定,紧急情况下公交车门可用手推开,该司机遇到突发情况却只开前门不开后门?交委的安全隐患排查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起火多少次才能“教训”公交安全?

    珠江瞭望 ◎燕农 高校教师

    公交又着火了,这一次同样让人胆战心惊。10月31日上午,广州一辆满载乘客的562路公交车带着一串浓烟冒险前行,车上乘客纷纷劝司机停车,司机仍驾车前行,在跑出约1.5公里后,公交车尾部突起大火,车上乘客紧急逃生,公交车最终烧成一堆漆黑的空壳。

    这样类似于灾难大片的图景,总是不经意地出现,考验着市民心理承受力。仅今年以来,广州公交车就多次经历如此险情:6月6日,一辆50路公交车行至天河公园正门,尾部突然发出巨大声响并冒出浓烟,一人当场遭逃生的众人踩至昏迷;6月10日,一辆179路公交车行至金贵村公交站台附近起火;10月30日,一辆满载乘客的236路公交车尾部突冒浓烟,多人受伤;与562路公交车着火同一天,一辆41路公交车也突然冒烟……

    每一次公交着火或者冒烟,都是一次安全隐患的暴发,也都是一次危险方式的提醒。可是,上半年成都公交大火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沉痛讨论,广州频发的公交着火也在一次次灼烧着市民的神经,教训却仿佛如过眼烟云随风飘逝。50路公交冒烟,受伤者称公交公司的工作严重失职,道歉态度也不诚恳,但仿佛此后就没了下文;179路公交着火,在公共信息层面竟然没有查找原因和反思的信息,实在令人费解。

    这次562路公交车着火,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乘客发现冒烟后,司机开始说是“管道漏气”,后来公交起火,又变成了“柴油泄漏”。即便如此,公交公司竟然说司机处置得当,会因此受到表扬。借用网络论坛的口头语真是让人“狂晕”——事故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对司机的表扬褒奖就已经定性了,如此处理公交着火的后事,可以想见一次次教训到底何在?!

    到底是“管道漏气”还是“柴油泄漏”,应该有个清清楚楚、准确负责任的交代;而如果“管道漏气”和“柴油泄漏”可以接踵而来,公交公司应该出来承担责任,至少为这种“老爷车”上路给市民一个说法。由此推及其它公交事故,每一次都应该有一个全面且公开的调查结果,并且从除去天气炎热因素之外的所有主观因素中,汲取教训,完善措施。毕竟,公交隐患直接关涉到广大市民的公共安全。

    在谈及酒后驾车问题上,有法学专家指出:交通文化的核心是“安全”,全社会应该树立“安全”优先的文化原则。一定程度上,与人人喊打的酒后驾车相比,公交隐患的危险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道路交通中,公交应该优先;在交通文化的构建中,公交也应该优先,以给市民一个安然的出行环境。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是故,在道路上优先的公交应首先从总结教训开始着手安全文化的优先,而不宜动辄将起火归因为自燃。
大洋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9-11-3 00:21 | 只看该作者
2C6果单野我仲以为系放炮而已………215烧左边部?
3
发表于 2009-11-3 09:58 | 只看该作者
某人只会怪公交公司
不会怪自己的政策失当
4
发表于 2009-11-3 10: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9-11-3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zhuo 于 2009-11-3 10:45 编辑

不稀奇......215经常在环市西转入西湾路时乱变线........在西湾路&西槎路狂飚车(226同样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3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