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客流降了,北京地铁公交反而加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7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7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4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近期采取的运力保障措施:
通过增加运力、优化调度等措施,保障在合理控制满载率基础之上的运输效率。
轨道交通
本周,北京市轨道交通全路网客流持续下降。1月4日、5日、6日的客运量分别为908.6万人次、897.3万人次、843.74万人次,同比减少约26%,较元旦前工作日减少了约9%。
个别线路的部分运营区段高峰客流量较大,如4号线—大兴线的马家堡站至宣武门站、5号线的大屯路东站至惠新西街南口站、13号线的西二旗站至清河站、6号线的十里堡站至金台路站。同时,4号线—大兴线的新宫、西红门、生物医药基地和天宫院站;5号线的天通苑北和天通苑站;13号线的龙泽站以及昌平线的沙河站等8座车站在早上7:30—8:30存在排队现象。
为有效控制轨道交通的满载率,同时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方便乘客出行,北京市交通部门加强客流监测分析和趋势研判,督促各运营企业优化运力调配和行车组织,全力做好高峰时段和人员密集区域的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提高运能进而减少人员聚集,引导乘客有序乘车。
1月4日起,工作日高峰时段对6条线路优化调整列车运行图,加开列车18组,再次缩减最小行车间隔。其中:
10号线最小行车间隔1分40秒,为全路网最快;
4号线—大兴线早晚高峰各加开3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达1分49秒;
6号线早高峰加开2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0秒;
9号线早高峰加开2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5秒;
13号线早晚高峰各加开2组列车,早高峰最小间隔2分15秒,晚高峰最小间隔2分24秒;
14号线早高峰加开3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2分51秒,晚高峰加开1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分45秒。
此外,针对近期市民反映双休日期间地铁发车间隔长、出行不便的问题,组织各运营企业加大了运力投入。
1月1日起,双休日期间对1、5、6、7、9、10、13、昌平、亦庄线等9条线路的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调整,具体为:
1号线早高峰和平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缩至5分,晚高峰缩至4分30秒;
5号线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3分30秒,平峰缩至5分15秒;
6号线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5分,晚高峰缩至5分30秒;
7号线最小行车间隔缩至6分;
9号线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6分,平峰缩至6分30秒,晚高峰缩至5分30秒;
10号线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4分58秒,平峰缩至5分30秒;
13号线全天运营间隔均缩至5分30秒;
昌平线平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8分30秒,晚高峰缩至7分30秒;
亦庄线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7分30秒。
地面公交
北京地面公交目前日均客运量在600万人次左右,较疫情前900多万人次减少了30%;日均发车15万车次,是疫情前的94%。在客运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地面公交投入的运力基本没有降低。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四个方面的运力保障措施:
加强监控、增配车辆。对400多条重点线路、40条途经中风险地区的线路和38条跨京冀公交线路全运营时段监控客流变化,不断优化运营时刻表。对通勤时段客流较大的30条多线路增加配车40多辆,日均增发近100车次,确保满载率在控制范围内。
密切关注六里桥、东直门、国贸、来广营等重点区域的高峰运营组织情况,安排50辆机动车辆随时待命,当瞬间客流较大时,可通过区域调度、远程调度,及时采取区间车、快车等灵活调度措施迅速组织车辆投入运营。
优化调整车型结构,调配170辆大型通道车补充郊区运力,降低部分市郊联络线的客流满载率。
在极寒天气情况下,缩短发车间隔,提前进站,减少乘客候车时间。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
交通部门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
不断调整优化运力保障
全力守护乘客平安出行
也希望广大市民在出行过程中
全程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
尽量错峰出行
遇客流集中的情况
请配合限流措施有序乘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1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