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安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座谈会召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10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 2月10日下午,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市政府召开,此次座谈会邀请了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集团、市运管处、市公交总公司主要领导,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办公室、城市客运处、新闻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运管行业相关科室负责人,媒体代表和10位市民代表参加。会上,相关负责人将介绍公交行业相关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等。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2月10日下午,西安市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市政府召开,此次座谈会邀请了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集团、市运管处、市公交总公司主要领导,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办公室、城市客运处、新闻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运管行业相关科室负责人,媒体代表和10位市民代表参加。会上,相关负责人将介绍公交行业相关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等。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公交运营企业18家,公交线路270条,运营车辆7829辆,绿色环保车辆达到99%,日客运量达到401万人次,出行分担率为46.06%,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为100%,公共交通的低票价政策和公交线路一次性通达率均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乘客满意度达到80%。但公交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市民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新建成区、开发区和城市边缘地带,以及因城市道路不符合公交运营条件的区域是公交线网布局的短板,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行业管理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克服困难,积极协调市城投集团和市公交总公司,加大公交线路的新开、调整和优化工作。

一、近年我市城市公交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为了积极回应市民关切,我们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组织专人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及时了解,同时邀请媒体记者和市民现场勘查,共同论证线路开通的可行性,根据《西安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五年行动计划》,按照减少复线、抽密补疏、提高运效、保障出行的原则,合理配置公交线路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016年以来新开、调整公交线路47条,其中:新开16条、调整31条,弥补了玄武东路、太和路等路段公交空白;解决了新植物园、公园南路南段、朱雀蔬菜批发市场等区域市民出行和公交车辆马路停放掉头等问题,有效缓解了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加强了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零换乘”和“无缝接驳”,“地铁+公交+慢行交通”的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逐渐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针对民营公交企业经营的困难,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现状,我们积极推进民营公交回购工作,将回购的民营公交线路统一由市公交总公司运营,让市民最大程度享受大公交票价优惠政策,降低了市民的出行成本,目前已收回933路、710路等16条民营公交线路。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快民营公交的回购步伐,争取早日实现全市主城区大公交全覆盖,让市民充分享受公共交通发展成果。

二、市民反映及媒体关注的群众出行相关问题

目前,我们已对市民反映及媒体关注的群众出行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进一步逐个实地调研,由市公交总公司提出解决方案,行业运管部门负责督导,并分步骤、分阶段进行线路优化调整或开通新线路等予以解决。

三、公交线路开辟面临的困难

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行业,是市民普惠交通方式的首选,我市公共交通执行公交低票价政策,票制17年来一直未作调整,实行普通公交车一元一票制、空调公交车二元一票制、刷卡五折,票制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近年来,公交行业随着燃料价格、人员工资、车辆购置、维修费用等经营成本不断增长,收入与成本形成严重倒挂,公交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开辟新线路的能力严重受阻。

另一方面,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制约了新线路的开辟和调整。2013年我市颁发了《西安市常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要求各区县(开发区)新建小区、单位及商业用地在建设时均应同步建设公交首末站,为开辟公交线路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但目前该标准在具体操作中未完全落实,导致公交线路缺少停车、调度和首末场站等基本配套设施,为线路整体布局带来困难。比如说,市民多次反映的曲江二期、高新区丈八西路、经开区长乐东苑等出行不便问题,我们多次现场调研,发现以上区域在开发建设时未提前规划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加之一些路段为断头路、限高路、狭窄路、陡坡路等,致使公交线路难以布局。

四、公共交通服务的普遍性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民生工程,主要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同时,公交线网的布局经常受到道路通行条件和空间限制,按照城市公交的属性和功能定位,不可能实现每位市民的点对点出行需求,适当通过一定的换乘,甚至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需要通过自行车、步行等其他交通方式达到出行目的。个性化出行可以通过出租车、网约车及定制车等交通形式,解决不同时段、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5 05: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