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包公园站说包公 合肥地铁合肥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14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大师生参与1号线“包公园站”设计,80多米长紫铜浮雕讲述包公故事。

今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一号线将正式开通试运行,作为安徽的首条地铁线,其车厢设计涵盖了大量的“包公元素”,特别是在“包公园站”,市民们还将感受到80多米长的紫铜雕塑、包公脸谱以及徽文化味道浓郁的柱体装饰。而设计者居然还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的在校生们,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昨日走近这群年轻的设计者们,了解他们长达8个月的设计历程。

不久后,市民进出包公园站,将看到总长80多米的紫铜雕塑,通过浮雕讲述包公的生平故事,其中包括了“少存大志”、“辞官尽孝”、“题阅海量”等资料。还将欣赏到沿途的“包公脸谱”艺术装置、“清风柱体”装饰以及9幅“包公故里、清风热土”公益海报……浓郁的“清廉文化”将贯穿整个站点。

今年22岁的沈易润,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为核心成员之一。身为浙江人,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的包公文化,他甚至花了大量的时间从网上下载戏剧视频,研究了全国42个戏曲剧种的包公脸谱。

“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希望通过‘包公脸谱’的方式展示包公形象,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各剧种中采集了42种不同的包公脸谱,最终选择了10种呈现在包公园站中。”他介绍说,所有脸谱中,不仅有京剧、汉剧、越剧、川剧、豫剧中的包公,还选取了庐剧、徽剧、黄梅戏中的包公脸谱,突出安徽特色、合肥味道。

此外,在站厅层的部分柱体装饰中,还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清风等形象和古诗词,表达高风亮节、两袖清风的精神气节。不仅如此,齐白石的荷花、郑板桥的竹子,都被提炼并重新设计,出现在包公园站的柱体装饰上。

制作巨型铜雕制作难度非常大。据介绍,方案定稿后还要经过放样、泥塑、翻模、手工锻造、着色、抛光、安装等一系列流程。“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造型、刻画出不一样的性格,表情也要准确、生动,符合人物身份,准确传达画面氛围。”为了方便市民充分解读每件铜雕作品,在铜雕的右边还设立了文字说明标牌。历时八个月,“包公园站”的文化建设终于在安大师生的手中一点点成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6 03: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