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铁1、2号线全速推进 长春“地铁时代”渐行渐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7 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7月的长春,地下几十米深处弥漫着火一样的建设**。

  如果说城市承载着居民的梦想,那么地铁则承载着城市的梦想。

  作为吉林省、长春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特别关注长春地铁工程的建设,开工以来,省市领导多次到工程建设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

  “要集中精力把地铁建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用地的优势,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形成现代城市立体交通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对地铁建设寄予厚望。

  “质量就是生命。”市长姜治莹强调,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各参建单位要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高标准、精细化推进各项施工,不疏忽任何一个部位、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建成精品。

  我市专门成立了地铁建设指挥部,高位统筹推进地铁工程建设,组织协调建委、交通、规划等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地铁建设,监督指导,推动各项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的落实。2015年6月,新发布的《长春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中,又新增了8、9、10号轨道交通线路,根据远景规划,我市将形成由2条都市区快线、4条城区轨道干线、4条城区轨道加密线组成的轨道线网,总里程412.38公里。

  如今,全速推进中的地铁1号线、2号线,各车站、各区间施工如火如荼,一天一个新进展,一个一个新变化,万余名地铁建设者昼夜奋战在工地上,倾力打造中国一流水平的地铁线;北湖线、轻轨3号线东延伸线、长春站南广场交通枢纽、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也在同步推进。

  如今,成功的喜悦已为期不远。长春地铁1号线,2015年年底13座车站主体工作完成,2016年9月底全线达到通车条件,2017年上半年市民有望乘地铁出行;长春地铁2号线,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3座车站同步施工,计划2017年12月31日竣工通车。

  长春轨道交通“环状合围十字交叉”的骨干线网已初现端倪,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正在开启长春城市交通新时代,城市的发展蓝图将因快速轨道的延伸而更加亮丽。

  长春地铁,贯通城市东西南北,环抱城市于臂膀之内,不只是城市发展的“黄金动脉”,更是这座城市迅猛腾飞的重要转折点。

  长春地铁,穿行于城市的肌体间,拉开了城市的骨架,仿佛是一个城市不息的脉搏,预示着长春这座城市将有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市民将享受更加现代、便捷的生活。

  伴随着“两横三纵”快速路全线投入运行,承载着长春新一轮构筑城市交通战略新格局的宏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是交通的“大”时代,是这座城市飞速跨越的机遇;也是平凡人追求幸福日子的“小”时代,绿色环保便捷的地铁生活正渐行渐近。

  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站前广场工程。

  地铁1号线:

  2016年9月底全线达到通车条件

  2017年上半年市民有望乘地铁出行

  2015年是长春地铁项目建设的关键之年。日前,记者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地铁1号线的6个明挖施工车站和1个盖挖施工车站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其余车站将在2015年年末完成主体建设,整条线路将在2016年9月30日达到试通车条件。在通过交通主管部门的验收和评估之后,市民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坐上咱长春人自己的地铁。

  13座车站年内全部主体完工

  “长春地铁1号线15座车站中除CBD中央商务区站和长春站南广场换乘中心因进场晚的原因,其余13座车站主体建设都将在今年年末前陆续完成,整条线路的土建工程将在2016年5月底前完成。”长春地铁1号线工程一期区域负责人吕大桅说。

  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18.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平均站距约1.255公里,共设车站15座,其中火车站北广场站已于修建轻轨四号线时完成,剩余工程分14个标段进行建设。截至目前,15座车站中唯一的一座盖挖车站繁荣路站和9座明挖车站中的6座已经率先完成主体建设。

  “中央商务区站和红咀子站2座采用明挖工法的车站,采用暗挖法与盖挖法相结合的长春站南广场站,以及人民广场站、解放大路站、南湖大路站、自由大路站、北京大街站等5座采用暗挖工法的车站的工程仍在继续。”吕大桅说,虽然中央商务区站及红咀子站进场时间较晚,但作业面大,进度较快,中央商务区站主体结构已完成50%以上,红咀子站主体结构已完成约90%;解放大路站为“全暗挖同步建造十字换乘车站”,是目前全国在建的施工难度最大的地铁换乘车站,年内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此外,吕大桅告诉记者,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共包含区间14个,包括盾构区间11个,其中北环城路-庆丰路站区间、庆丰路-一匡街站区间、一匡街-长春站北站区间、卫星广场-南三环站区间双线均已贯通,人民广场-解放大路站区间、繁荣路-卫星广场站区间正在掘进中,红咀子-中央商务区站区间即将盾构始发;暗挖区间2个,解放大路-自由大路站区间初支开挖已全部完成,南湖大路-繁荣路站区间正在施工中;盾构与暗挖相结合区间1个,为北京大街-人民广场站区间,正在施工中。

  新工艺新技术 避免影响交通

  吕大桅介绍,结合长春的实际情况,长春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暗挖法、盖挖法、明挖法3大工程方案。其中,北环城路站、庆丰路站、一匡街站、卫星广场站、南环城路站、中央商务区站、红咀子站等7座车站以明挖为主;长春站南广场站、北京大街站、人民广场站、解放大路站、自由大路站、南湖大路站6座车站以暗挖为主;繁荣路站为盖挖车站。

  “采取暗挖法、盖挖法时,不占用主干路、辅路、人行道,而是在距路口一段距离的地方施工。”吕大桅说,为减少施工对交通主干道人民大街的通行影响,长春地铁项目建设又一次施工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在南湖大路至自由大路区间项目采用“侧向施工、分体始发”技术,两项技术均为地铁建设在全国的首次应用。

  “地铁1号线南湖大路至自由大路区间项目由人民大街下方始于自由大路,终于南湖大路,区间总长度为1075米。由于项目规划主要在人民大街下方,而作为长春市的主干道不能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给地铁建设增加了施工难度。”吕大桅表示,为此,该项目建设采用侧向平移施工法。所谓侧向施工,是指避开主要位置,即避开人民大街,在人民大街与南湖大路西北角挖一个临时竖井,通过临时竖井从地下打一个横向通道通到人民大街下方,并将盾构机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平移到人民大街下方,再进行组装施工。“‘吉林号’盾构机长度80余米,重达500吨,和以往正常的洞口竖井施工不同,在有限的空间内组装,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吕大桅说,地铁南湖大路至自由大路区间预计于今年底实现贯通。

  2017年上半年将坐上咱长春人自己的地铁

  “市民要乘坐上真正意义的地铁,预计的时间在2017年上半年。”吕大桅告诉记者,地铁1号线土建工程完成之后,首先实现“洞通”;在2016年7月15日前完成轨道铺设,实现“轨通”;之后的动力电施工在2016年8月30日完成,实现“电通”,整条线路预计2016年9月30日达到通车条件。在通过交通主管部门的验收和评估之后,地铁1号线就可以投入运营,预计在2017年上半年,市民有望乘坐地铁1号线。

  地铁2号线:

  13座车站同步施工

  计划2017年12月31日竣工通车

  挖掘机、吊车运转不停,轰鸣声不断……作为贯穿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长春地铁2号线已全面展开建设,19座车站中,长春西站已完成土建结构工程,解放大路站与地铁1号线同步施工,袁家店站等13座车站已开工,平阳街等4座车站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计划2017年9月30日前实现“三通”,2017年12月31日达到热滑通车条件。

  如火如荼 建设进程快速推进

  “地铁2号线全长20.5公里,贯穿长春东西向中轴线,目前工程全面展开建设,计划2017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负责人高秀岩表示,长春地铁2号线西起西湖站,经袁家店站、长春西站、西兴站、西环城路站、和平大街站、春城大街站、正阳街站、解放桥站、建设街站、文化广场站、解放大路站、平阳街站、南关站、烟厂站、东盛大街站、东环城路站、世纪大街站,东至东方广场站,全线共设车站19座,全部为地下车站。

  “目前,袁家店站等13座车站已开工,平阳街等4座车站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高秀岩表示,地铁2号线有2座含暗挖车站,南关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竖井风道初支开挖施工,烟厂站主体结构临时竖井施工完成,正在进行横通道施工;有5座装配式车站,这是全国首次将装配式工法运用到地铁车站主体施工当中;1座明、盖挖结合站,和平大街站采用明挖法与盖挖法相结合的工法进行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9座明挖车站,文化广场站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约占设计量的20%,春城大街站、正阳街站、世纪大街站、东方广场站正在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其余车站仍在进行前期征拆工作,暂未施工。

  地铁2号线区间工程也正在加快推进,长春西站至西兴站区间竖井正在施作围护结构,和平大街站至春城大街站区间正在进行竖井及横通道施工,文化广场站至解放大路站区间、解放大路站至平阳街站区间正在进行初支开挖施工。

  高效节能 工法创新实现突破

  “长春地铁2号线袁家店站、西湖站、西兴站、西环城路站、建设街站5座车站也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建设。”高秀岩说,这是国内首次将预制装配式工法运用到地铁车站主体施工中。

  “袁家店站作为试验站率先开工,目前,已完成了24环拼装工作,并成功达到了试验效果,现正在进行剩余70环拼装准备工作,预计11月中旬,车站主体结构完成,届时,将成为国内首座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高秀岩表示,传统地铁车站建设需要2年,新工法则大大缩短了工期,1年即可完成。车站主体结构都是在工厂生产好的,运到施工现场后,工人们将预制构件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搭”起来,然后再进行连接、加固就可以了。

  据了解,袁家店站不仅是国内首座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也是国内外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结构体系最独特的地铁车站。该工法的成功应用,不仅实现了地铁建设领域的新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技术迈入了新的里程碑。目前,西湖站、西兴站、西环城路站、建设街站,均在进行拼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地铁2号线西兴站。

  地铁2号线袁家店站,这是国内首次将预制装配式工法运用到地铁车站主体施工中。

  地铁1号线卫星广场站。

  地铁1号线繁荣路站。

  地铁1号线南湖大路站。

  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

  地铁1号线北京大街站。

  全市上下紧密配合 保证地铁工程顺利进行

  地铁建设任务艰巨,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实际条件非常复杂,除了施工技术难题,房屋征拆、管线排迁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问题。为确保地铁工程按期实现建成通车的目标,我市专门成立了地铁建设指挥部,建设指挥部高位统筹,组织协调解决地铁工程遇到的难题,监督指导,推动各项工作深入落实。几年来,在市建委和地铁建设指挥部的协调推进下,地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各城区、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各相关部门上下联动、紧密配合、攻坚克难,保障了地铁工程顺利推进。

  “地铁建设指挥部主要对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进行决策、规划、修编,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使轨道交通建设更加符合长春城市的整体发展。”市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在工作中,市建委和建设指挥部还积极协调交通、土地、规划、市征收办和各城区、开发区等相关部门,推进地铁施工用地的征收工作,保障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

  “随着地铁1号线建设不断推进,人民广场站、自由大路站、南湖大路站、卫星广场站等站点的施工作业用地不足,施工用地征收困难,在建设指挥部的高位协调下,在市建委、土地和各城区、开发区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一系列影响地铁征收的难点问题,施工单位正常进场施工,保障了地铁建设进度。”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市建委和市直土地、规划、房地、园林、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地铁土地征收难题,从法规政策和解决措施等方面提出可行意见,通过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为妥善处置征收难题汇聚了强大合力。

  据介绍,地铁1号线从2011年开工建设,征收工作全面开展。整条线路、包括沿线14个站点、1座车辆段共需征收住宅3200户、非住宅52家,截至目前,已完成住宅3167户、非住宅45家,只余住宅33户、非住宅7家没能达成协议。长春市政府、吉林大学、小南精神病院、人民银行、工人文化宫、中科院长春分院、省银监局、省文化活动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学、军用物资供应站、科技会堂、长春大学、高速公路收费站等机关单位,都采取措施全力完成征收工作,积极支持地铁建设。

  目前,整个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中解放大路站、南湖大路站、中央商务区站、红咀子村车辆段四个站点附近正常征收工作遇阻。其中,红咀子村车辆段及出入段线降水井建设地块征收问题尤为严重,按照最晚完成时限2015年4月15日时间点已严重滞后。

  地铁2号线征收工作方面,地铁2号线共需征收住宅917户、非住宅54家,完成住宅759户、非住宅20家,剩余住宅158户、非住宅34家。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的几个工点:汽开区车辆段、绿园区解放大路站、南关区平阳街站、二道区东环城路站,因征收问题至今还未进场,正式开工时间无法确定,再拖下去极有可能成为全线的“卡脖子”工程。

  “地铁建设需要一次性贯通,一个点不通整个工程都会受阻,目前地铁1、2号线征收工作已到了分秒必争的时刻,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克难攻坚,保证地铁工程顺利进展。”市地铁工程建设征收工作攻坚指挥部负责人说,为加大征收工作力度,对征收工作中不配合的单位、个人,将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并按有关法律规定,强制收回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实现地铁1、2号线如期完成通车目标,圆长春人民的“地铁梦”。

  地铁1号线卫星广场站“奋进”号盾构机在地下始发,开始卫星广场站至繁荣路站区间隧道建设。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紧绷安全之弦 护航地铁施工

  自地铁开工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建设部门的指导下,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本着安全建设、文明建设、质量为本的建设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严格控制一般事故、质量合格率100”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安全质量检查为手段,细化责任,强化现场监督管理,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对轨道工程建设而言,安全质量文化是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涉及安全质量工作的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动准则、法律观念和习惯等的总和。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安全质量文化建设,责成专人将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收集整理,依据这些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当前安全质量制度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五比五创”,强化激励机制。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条例和法规,该公司制订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五比五创”劳动竞赛评选办法及评比标准,主要以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管理、信誉五个方面开展评比,即:“比安全生产,创平安佳绩”、“比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工地”、“比科学管理,创最佳团队”、“比工程进度,创一流效率”。

  该公司从源头抓起,通过招标方式从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丰富监理经验的优秀监理单位,并对总监理工程师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参建的监理人员具有足够的监理水平,要求每个监理标段配备一名安全总监。通过第三方单位提供的监测数据及巡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预报警情况,并根据其提供的综合分析报告,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城市地铁工程的庞大性、复杂性和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项目的高风险性。加之当前的勘察方法和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反应地质情况,以及现有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被迅速膨胀的建设规模所稀释。这些特点在客观上决定了地铁工程建设事故的多发性。”孟昆鹏说,该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成立了应急抢险指挥部,形成应急联动机制,当前,施工单位应急预案、轨道集团应急预案、市应急预案形成了逐级响应,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应急队伍和应急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轨道公司综合应急演练每年开展一次,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已开展三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2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