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电车二分公司20路公交车党支部围绕“目光瞄向先进同行,争创公交第一流”目标,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明星级的服务、有序的秩序、整洁的车容和完好的车况,充分展示“绿色巴士,服务到家”公交新形象。
夯实基础管理。一是注重“四个结合”。营运服务工作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与基础管理相结合、与提升队伍素质相结合、与提高服务质量相结合。二是注重“比学赶超”。组织干部管理人员和一线行车人员工分批学习观摩49路先进路线服务、管理经验,组织学习上海市劳模、久事公司先进个人爱岗敬业精神。三是注重“创先争优”。通过路线终点站先进人物宣传板,设评选台、评选箱,发放评选单,乘客和线路全体职工双向评选,评选优秀驾驶员;引导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从业荣誉感,争当“可爱上海人”、“礼貌公交人”。
规范服务流程。20路把目光瞄向先进同行,争创公交一流,总结制定了五项规范服务。一是形象规范:值勤仪表整洁,着装统一,佩戴领带丝巾。二是用语规范:值勤时带好导游图,备有方便钩等;两终点站起立迎送乘客,辅以针对性服务用语,语言亲切自然。三是设施规范:车厢显示屏增设滚动特色服务,车载设备、服务表示完好。四是服务规范:帮助五种人落实座位,耐心解答乘客的问询,严格执行规范停站,进出站操作规范。五是车容规范:车辆外观整洁窗明,驾驶室仪表台整洁,地板无废纸,车厢一圈一扫。
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制约机制。干部、管理人员、行车人员签订服务工作协议,各层面人员明确岗位意识,从“基本要求,严格做到”抓起,细化考核规定,充实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形成良性循环。二是激励机制。组织对职工的业务知识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提高岗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党团员、班组长作用,提高岗位人员劳动积极性;调整完善经责,加大投入,实行服务累积分制。三是监理机制。结合行风评议,主动与地区、社区、特约监理员、新闻媒体等方方面面的沟通联系,争取外界的支持和监督,培养文明行车,文明乘车的好风气,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局面,协调解决好运乘之间的矛盾。
加强现场管理。一是加强宣传。通过会议、终点站张贴、个别谈话等在各个场合加大宣传力度,教育激发干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市场意识,树立经营上的危机感。二是提高效率。调整行车作业计划用足用好车,加快车辆周转,减少终点站停放时间,提高营运效率;加大营运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行车作业计划管好用好车,杜绝车辆资源的浪费。三是优化资源。发挥车辆在作业计划外的空间作用,利用机动备车在高峰、低谷营运时段,双休日、节日外滩观灯时段进行调剂互补,确保营运服务正常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