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3日,珠海保税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伟媛与网民在线互动,针对部分重点问题予以了在线解答,截至目前,在线现场来不及答复的问题已全部整理答复完毕。其中,赵伟媛特别对保税区交通出行问题做出了详尽解答,希望通过公共汽车、公共自行车的综合建设和布局,为园区内企业员工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公交车增加频次和线路
多位网民问到公共交通出行问题。网民“走在上班的路上”说,“我是一名企业的员工,由于公司没有班车接送,而且公交车又没有到达公司门口,该如何解决这交通难题呢?”
赵伟媛说,珠海保税区位于洪湾片区,珠澳跨境区位于香洲区前河东路南段。过去作为工业园区,地处比较偏僻,交通的确不太方便。
“管委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加大了工作力度”。据介绍,目前全市有7辆公交车路线途经珠海保税区巴士站,其中2辆公交车终点站设在保税区园区内。重新调整了130路公交线路,园区内增加了9个区内公交站点,从原来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共运行约5个半小时左右增加到如今的约12小时,班车次数由原来的13班次左右增加到如今的40班次左右。
此外,珠澳跨境区内也在原有35路公交车基础上,新增21路公交车。同时为应对珠澳跨境工业区口岸实行的零至7时临时向社会开放的通关新政策,新开了从跨境工业区至横琴口岸的N20路公交车,以满足跨境口岸通关时间调整后带来的出行需求。
除了在公交车方面增加了频次和线路之外,在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方面,珠海保税区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与主城区特别是与湾仔、横琴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衔接,在保税区、跨境区建设26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近期将启动首批建设项目。
大桥开通吸引港资进驻
网民“Nismo的忠实粉丝”问道,2016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会转移香港部分产业流动至珠江口西岸,珠海保税区如何抓住机遇,吸引这些产业入驻保税区?
赵伟媛表示,大桥开通将给珠江口西岸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过去香港到珠海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大桥建成后,珠海人工岛到香港大屿山大桥落脚点直线距离拉近为36公里,从珠海到香港大屿山机场和葵涌码头非常方便。
从产业上来说,香港的大部分制造类企业已经转移到深圳和东莞等地,继续转移到珠海的空间时间并不大。借助大桥建设,香港方面也在大屿山附近规划“东部都市区”等几块土地,多达上百万平米,围绕大桥经济做文章。
“我区主要在对接香港现代服务业上做文章,”据介绍,一是吸引部分高科技企业进驻发展;二是开展大西南区域的农产品、海鲜和肉食冷链仓储及运输,供应香港市场;三是探索吸引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和商贸服务来我区合作;四是针对大屿山机场开展多样的航空服务,与葵涌码头开展合作,通过大桥陆路口岸开展汽车平行进口探索,并在规划建设中的珠港澳物流合作园开展机械设备及汽车展览展示交易等业务,珠海与香港在产业对接方面合作的空间非常大,珠海保税区和珠港澳物流合作园将是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