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郑州公交四公司一车队101路上,就有着这样几位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人,虽然特点不同,但却在小小的调度室里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年代秀”,为公交事业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60后、70后、80后、90后,不知何时开始,大家开始这样称呼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人,而这种划分,不仅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人文背景,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郑州公交四公司一车队101路上,就有着这样几位出生于不同年代的人,虽然特点不同,但却在小小的调度室里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年代秀”,为公交事业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60后的王新建——心态好,乐于助人 60年代,人的生活非常单调,工作的选择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来之不易的工作,60后的他们给予了高度的责任感,勤勤恳恳,帮助他人,主动的承担被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101路的王新建,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60后。提起他,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一个字形容“好”,若是要再具体点,那就是“心态好,乐于助人”。 今年47岁的王新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用他自己的话说,“良好的心态决定着做事的过程和结果,在这里工作,很幸运,同时也很开心,和谐的工作氛围,融洽的工作关系,没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车辆卫生他总是保持最干净。从事车长工作26年来,从来没有交通事故的发生,没有乘客的投诉。同事的车在路上抛锚了,他会主动与别人调换车辆;实习的学员分配下来了,他会尽职尽责地带好他们;晚上要跑最后一班23点的车,他会默默听从分配、毫无怨言;同事之间遇到难处了,他会放弃休息尽可能的帮助解决…… 时间久了,威信就在不经意间树立起来了。在线路选举班长进行民主评议时,大家异口同声的把王新建推到了最前面,班长,我们就选他了…… 70后的汪慧红——最富有爱心的女车长 70年代出生的人,是承载社会责任最重的一代,他们大多一心扑在工作上,认认真真的做事情,力求完美。 101路的汪慧红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70后,作为一名车长,她的工作让人无可挑剔,她用实际行动将“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了最好的诠释。 101线路的老年乘客比较多,大家几乎都认识汪慧红——这个看起来温柔、爱笑的女车长。 经常乘坐101路公交赶早市或去公园锻炼的李阿姨留意了很久,发现汪慧红经常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乘客,从来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而是大大方方地,服务态度非常好。而李阿姨与汪慧红的相识,则源于多年前的一个微笑。 “我上车,这妞就冲我微笑。”这个笑容,让当时准备去医院看病的李阿姨心里顿时暖暖的。就这样,一来二去她们就熟识了,有时候她甚至非汪慧红的车不坐。焦阿姨也是众多热心乘客中的一员,她时常趁着乘坐101路,送一些蔬菜给汪慧红,“她就是我的第二个闺女。” 80后的张向群——谦虚、好学、积极热情 有人说,80年代出生的人,在平稳的环境中成长,追求潮流,追求个性,但是却又叛逆、浮躁、随心所欲。 而这个线路的张向群,却是一个谦虚好学、有着强烈集体荣誉感的女孩子,她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80后不一样的青春。 来到101线路上刚半年,但她却获得了调度员、其他车长的一致好评。对于工作的安排,从来没有埋怨,从来没有挑肥拣瘦,永远都是面带笑容地回答“好的”。 行车时,主动向有经验的车长请教,一口一个“老师”,是她谦虚的态度获得大家的喜欢;职工会上,瞪大眼睛听老师在传授知识,是她好学的习惯获得不断地进步;YD场上,广播体操比赛、100米、400米、接力赛,到处可见她飞扬的身影。 有人问她“报那么多项目,不累吗,能坚持下来吗?”“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能为咱车队增加荣誉不是一件好事吗?”张向群脸上洋溢着欢快地笑容。 90后的李东洋——爱的传递者 90年代出生的人,普遍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帮助”、“ 奉献”、“爱心”等词语少了一些认识、体会。然而,101线路上的李东洋,在汪慧红这个大姐姐的带领下,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首爱的奉献曲。 李东洋今年23岁,在101线路刚工作一年多。他与任阿姨的结识,是因为去年老人有一次将钥匙落在了儿子家,又没带手机,李东洋要来老人儿子的电话号码,主动打过去让他回家送钥匙。今年,任阿姨外出旅游回来后要了小李的手机号码,每周二的家庭聚会都邀请李东洋参加,还要给他介绍女朋友。 “我想给你们赞一票。”这是一位老大爷下车前说的话。一句时髦的“赞一票”,让他们格外开心。 每个年代的远去,都会留给人们独一无二的烙印。 而每个年代的人,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亮点和记忆,将会一直在人们的心中闪烁,鼓舞人们一直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