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公交公司“管得宽”一点,主动向城市管理部门申报、协调,进行清理和整治,对临街商户逐一“打招呼”,落实“门前三包”,引导商家进货出货车辆在早晚时段错时进行,还市民一个畅通的交通环境……
近日,绵阳调查队和市经济社会调查队联合进行了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调查,在公交车票价低廉、站台人性化设置、司售人员优质服务、车容车貌等方面,满意度得分最高,为87.3分,比2013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但“满意公交”之后,也不可忽视目前公交车的拥挤、候车时间长、运行速度慢、公交站设置不尽合理、公交线路和班次较少以及环保节能等问题。笔者认为“满意公交”之后,还有两个需迫切完善的问题。
一是此次调查对老年免费公交,市民认为高峰时段不应免费的占38.6%,认为给老年免费卡增加线路的占13%,认为每月限定乘坐次数的占8.4%。其实,对于老年人免费乘车问题,重在开源节流,重在疏导,可按罗强书记在2012年提出的逐步增加老人免费公交线路10条的要求,在城区东南西北适时增加老人免费公交线路,分流老人出行,既有利于高峰时段市民乘车减少拥挤,还避免老人多次辗转换乘免费公交而造成公交资源的浪费;或借鉴其它城市每月限定免费乘车60次,用完后自补交费。
二是近期媒体多次曝光高水北街、西山东路靠一环路丁字路口的人行道和行车道上,不少商家进货出货的大货车停留在行车道上作业,右行车道长期被沿街卸货上货车辆或停车占用,致使公交车辆、社会车辆右转与左转挤在左转车道,公交高峰时段和上午时段都堵成长龙。而一些社会车辆又穿插抢道,事故隐患增多。市民乘坐公交堵得心慌,既误时还不安全,客观上对“满意公交”大打折扣。建议公交公司“管得宽”一点,主动向城市管理部门申报、协调,进行清理和整治,对临街商户逐一“打招呼”,落实“门前三包”,引导商家进货出货车辆在早晚时段错时进行,还市民一个畅通的交通环境,让“满意公交”成为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