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3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夜间,羊城通取代实行46年“月票制”(附广州公交车型变迁史图片)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信息时报
从乘客扇扇子到开通内地首条冷气空调线路,从售票员喊破嗓子到率先推行无人售票,从大排黑烟到环保LPG车上路,从“月票制”到全面启用羊城通……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广州公交借着改革开放之风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可以说,广州公共汽车的发展,是羊城这座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报站器、投币机、羊城通收费机、卫星定位指挥系统纷纷在公共汽车上亮相——如今,广州公交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回首今昔30年,广州公交人有过挣脱束缚大展拳脚的喜悦,也有过面临转型取舍两难的彷徨,更多流露出来的,是对广州公交系统进步日新月异的欣慰之情。


  老公交人讲“古”

    原二汽公司老司机林国雄:当年为当司机有人“走后门”


  “在70年代想当公交车司机,并非这么容易,那时还得在走后门呢。”广州公交车老司机林国雄忆起当年当司机的事,仍然感到很自豪。在70年代想当一名公交车司机,必须得有组织推荐,而且还得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才有机会被推荐去学开车。

  林国雄说,他开始时候在运输公司并不是当司机,而是先从搬运工、乘务员做起,后来因为工作认真和表现突出,才被组织推荐去学开车。当时公交司机的收入还不错,林国雄依旧记得当年的工资:44.5元/月+里程+烧汽油+奖金=最后所得。“在70年代,这个收入算不错了。”正由于此,“一些人还要想方设法通过关系,才能当上公交车司机”。

  林国雄回忆,当年的公交车是机械式的,开起来相当很费劲。有时候还要站起来躬着身子用全身的力去掌握方向盘。“当时年轻,觉得还好。现在再让我开那种车就开不动了。”而且那时候司机除了要学会开车外,还得学会修车。因为那时候的公交车质量不是很好,经常开到半路车子就出现问题,那时的维修工人也没现在那样随叫随到,因此公司要求每位司机都要掌握修理技术。


  原一汽公司乘务员梅姨:发现有人逃票直追到巷子里


  1966年,14岁的梅姨就开始在广州一巴公司当乘务员,如今梅姨笑称:“当年我可是从童工开始做起的。”当年的公交车相当简陋,干票务的梅姨实际上还负责打杂,除了不开车外,什么都干。“凌晨3点半就得上班,一直上到中午12点,但那时一点都不觉得累。”梅姨提起当年事,仍然**四溢。

  据梅姨回忆,广州六七十年代的公交行业,公交车就是拖卡车,即有类似于弹簧的链子将两辆车连起来。拖卡车上配有三名乘务员,两人在主车,一人在后车。设备比较落后,没有报站器,一切得靠乘务员的“嗓子”,“我现在鼻子和喉咙有时会很疼,就是当年落下的‘职业病’。”到了1980年,广州的公交车才开始使用扩音器宣传和报站器,统一线路和三牌。

  “当年也不像现在这样,在市区2元可以从头坐到尾。”从60年代一直到1993年,广州的公交一直执行“按段收费”制度,比如14路车按4分钱、7分钱、9分钱、1毛1钱、1毛3钱、1毛5钱等6个票价进行收费,通过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来区别乘客的票价。

  为了验票,作为老乘务员就练了一双“火眼金睛”,“那时候乘务员检票相当认真,只要一瞄乘客手中的票,就知道他/她有没有坐过站逃票。”一旦发现逃票者,乘务员就立马下车去追,甚至会将逃票者追到小巷子里,逼他补回差额票价,有时司机也会帮忙追,车上的乘客也相当配合,不会出现起哄现象。

  梅姨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广州的公交车均没有空调车,在上下班峰期,车门往往乘客挤爆关不了。“我已记不清多少次乘客挤下车,自己又赶紧往上挤,挤来挤去挤出一身汗。”如今,广州8000辆公交车,99%的车辆均装上空调。现在的乘客算是幸福多了。

附广州公交车型变迁史图片(转:信息时报)

[ 本帖最后由 海豚 于 2008-12-5 09:2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12-5 10:28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99%的车辆均装上空调,衣家D新闻真系太唔负责任拉
3
发表于 2008-12-5 11:25 | 只看该作者
靠,三汽大把热狗拉~
4
发表于 2008-12-5 11:52 | 只看该作者
GREAT!
5
发表于 2008-12-5 18:2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果部AK模型啊!
6
发表于 2008-12-5 18: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豚 于 2008-12-5 09:22 发表
转:信息时报
从乘客扇扇子到开通内地首条冷气空调线路,从售票员喊破嗓子到率先推行无人售票,从大排黑烟到环保LPG车上路,从“月票制”到全面启用羊城通……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广州公交借着改革开放之风走在 ...

太令我怀念啦,呢啲经典车令我翻到去细过果阵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奔驰CITARO 于 2008-12-5 18:20 发表
我想要果部AK模型啊!

车模店有得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4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