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360快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运转] 【年末献礼】话说香港

 关闭 [复制链接]
106
发表于 2013-12-25 1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urbby 于 2013-12-25 14:19 编辑
huangyan3015 发表于 2013-12-25 08:46
不知道HK司机是否都是本地的?还是像新加坡一样好多中国大陆同胞。

和HK司机说英语,应该彼此都没问题 ...

应该是本地的多,反正我今年十一去的时候接触到的几位感觉都是本地司机。我觉得香港人现在懂普通话的人已经不少了,至少比我06年时去的时候好了许多,我拿普通话问了几位司机路线,基本沟通都没问题,反而我倒认为他们未必英文很灵光,因为感觉英文在普通香港人的生活中用的不是那么普遍,比如点菜什么的几乎没看见有人拿英文点。另外确实要赞一下香港司机的服务态度,像楼主所举的例子我也遇到了好几次,确实很友好,很热心。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4:3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介绍一下HK最古老的交通工具——天星小轮
穿梭於維多利亞港的天星小輪不單是香港與九龍之間的渡海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訪港旅客必會體驗的行程,《國家地理旅遊雜誌》曾把乘搭天星小輪遊覽維港兩岸譽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乘搭天星小輪亦是本地其中一項最質優價廉的觀光旅程。

天星小輪的起源要追溯至1880年,當時一位名叫 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 的波斯拜火教徒成立了「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並以一艘名為「曉星」的蒸汽船開展其載客渡輪服務。1888年報章報道記載當時的渡輪服務每相隔40分鐘至1小時開出一班往返中環畢打街及尖沙咀九龍角,逢星期一及五則暫停服務以便為船隊補充煤炭作燃料之用。至1890年,九龍渡海小輪共擁有四艘單層小輪,不久,這四艘小輪均增設了上層客艙。

往後的十年間,亞美尼亞裔商人吉席.保羅.遮打爵士買下了所有小輪,並於1898年5月正式成立現今廣為人熟悉的天星小輪公司,當時新公司名稱主要取材自轄下船隊的船名均包含了的「星」字。

天星小輪於1998年慶祝了成立一百週年,現時為本港唯一獲得專利航線經營權的渡輪服務營辦商。現時船隊中九艘小輪均為傳統雙頭式設計,船身顏色採用上半白色及下半綠色,船頂煙囪上有四枚星作裝飾,它們分別行走兩條往返尖沙咀至中環及灣仔的專利航線。2003年7月,天星小輪也在其渡輪服務以外增設了一條海港遊牌照航線(天星維港遊),以尖沙咀作起點並以循環形式於一小時內駛經中環及灣仔後返回起點,讓遊客可以更多角度欣賞維港景色。

因應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 (CRIII) 的展開,中環的渡輪服務已於2006年11月12日遷往新填海地區所在的新中環天星碼頭(中環七號碼頭)。新中環天星碼頭(2006)除融合了新舊元素外亦凸顯天星小輪之歷史及地標意義;以1912年代的天星碼頭及其鐘樓的外貌作為藍本,將天星碼頭的獨特地標和外觀,重新展現在新中環海旁上。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5:06 | 只看该作者

中环天星码头

天星小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5:11 | 只看该作者
尖沙咀拍的土豪船一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7:3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介绍HK最大的铁路运输系统,即大家熟悉的MTR。
港铁(英语:Mass Transit Railway,缩写:MTR)是香港最大的铁路运输系统。港铁泛指能够透过一张港铁单程票通行的9条路线(根据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车票发出条件》,市区线是指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将军澳线、东涌线、迪士尼线、西铁线、东铁线及马鞍山线共9条路线,并不包括机场快线及12条轻铁路线。市区线又名为港铁路线),广义上包括一条连接香港国际机场及香港市区的机场快线、拥有12条路线的轻铁系统及昂坪360缆车系统,组织成为贯通香港岛、九龙及新界、市区及多座新市镇,总计84座铁路站及68座轻铁站、合共长218.2公里的铁路网。同时,整个系统亦包括接驳巴士及城际客运服务。
综合港铁系统(根据港铁公司于2007年度年报的释义,“综合港铁系统”是指地铁系统及九铁系统的统称)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简称港铁公司)营运,于2007年12月2日由地铁(根据港铁公司于2007年度年报的释义,“地铁系统”是指地铁线及机场快线的统称)及九铁系统(根据港铁公司于2007年度年报的释义,“九铁系统”是指九铁线、过境服务、轻铁、巴士及城际客运服务的统称)合并而成。其中东铁线[在两铁合并前,马鞍山线的前称为马鞍山铁路;西铁线的前称为九广西铁;东铁线先后被称为九广铁路(英段)、九广东铁,并由九广铁路公司营运]始建于1906年,于1910年通车,是连接香港及广东省主要的铁路运输;而以隧道为主的第二条路线观塘线则于1979年通车,成为香港铁路历史的里程碑。
于2012年,港铁所有路线(不包括轻铁)累积载客量逾15亿5千万人次、而轻铁则为2亿1千万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香港铁路为国际地铁联盟的创会会员之一,其服务及管理水平在国际上享有高度评价,很多国家以及地区都有引进港铁的营业模式。
111
发表于 2013-12-25 18:33 | 只看该作者
强力顶起!LZ这次香港之行图文并茂,多方面、全方位地介绍了香港的交通,钦佩!期待自己有时间也去香港游览!

话说我最喜欢香港的双层巴士!

点评

我也喜欢~  发表于 2013-12-25 18:39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8:3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说说东铁线
概要
东铁线从九龙西的红磡开始,经过旺角、九龙塘、新界东的新市镇,到达深圳及香港交界的罗湖和落马洲,并且可以在罗湖经罗湖桥与中国大陆的广深铁路连接,总长度约为41.5公里。截至2009年,共有14个车站,其中3个转车站分别接驳观塘线(九龙塘站)、西铁线(红磡站)和马鞍山线(大围站)。除何文田段、笔架山隧道、大埔滘段和落马洲支线部份路段建于隧道内,所有车站及路段均建于地面之上并全线电气化。目前车队共有444个车厢。而东铁线在路线图中以 天蓝色代表。
九广铁路英段时代的定位本为近郊铁路,因沿线的大型新市镇落成,令客量大幅增加,在90年代逐渐改变为区域铁路,并于车辆翻新时进行改装以迎合通勤化的需要,而1997年9月1日起开始冻结票价,直到2010年6月13日方进行加价(其时已由港铁接办并名为“东铁线”)。一直以来,绝大部份车程的票价比巴士便宜,虽然本地铁路服务亏损严重,不过由于罗湖站的票价甚高,足可作为补贴。
比较起1998年后的新界西;新界东(东铁沿线新市镇)的快速公路网络并不完善,于繁忙时间,狮子山隧道、粉岭与大埔之间的九号干线、沙田市中心的一段大埔公路;以及出九龙后窝打老道一带,时有挤塞,以致东铁比起巴士有明显优势;只有途经城门隧道、大老山隧道,和取道新界西快速公路的巴士路线(如74X、89X、261、276系列、277X、278X、279X、A43)可与东铁线竞争;故此东铁一向是沿线新市镇的主要交通工具。直至2005年为止,东铁的总营业额为36.7亿港元。
铁路货运停办前,本铁路提供的主要货运业务有货柜运输、一般货运(平板拖卡)及牲口运输,来往香港与中国大陆,最远至乌鲁木齐。在上水屠房运作以前,载着牲畜的列车(俗称“猪车”,因运载的牲畜以猪只为主)经过车站时留下的气味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红磡货场设有国际邮件中心,处理来往中国大陆的平邮邮件。2009年10月29日,港铁公司宣布,因跨境货运需求急剧下降,经仔细研究后,决定于数个月后停办中港跨境货运市场占有率仅为0.08 %的铁路货运业务。 2010年6月15日,随着最后一班北上邮政货运列车由国际邮件中心开出,港铁跨境货运服务正式终止。
历史
东铁线始于原来的九广铁路(中国大陆称为广九铁路)香港境内部份。早于1864年,曾在印度发展铁路初期担任重要角色的英国铁路工程师Macdonald Stephenson首先提出兴建一条连接香港及中国大陆铁路的构思,可惜当时并未获得北京的清政府与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关建议一直被搁置。直到1890年代,香港与中国大陆尤其广州的贸易和交流越趋频繁,加上欧洲列强扩展在华的势力,使这个构思再度重提。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与英国议定修建九广铁路,后因英国正应付第二次波耳战争而中断。至1905年9月立法局通过兴建九广铁路后,英国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恢复九广铁路的兴建计划。同年7月九广铁路香港段率先开工,而广东段则在1909年动工。经中、英双方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华、英两段。香港境内的路段(九广铁路-英段)属英方建造、管理及营运;而由深圳起到广州的一段(九广铁路-华段)是由中方建造、管理及营运,华段线路在1949年改称广深铁路。
香港境内的“英段”铁路于1910年10月1日通车,由九广铁路局管理。通车初期共有六个站,分别是九龙总站(尖沙咀站)、油麻地站、沙田站、大埔站、大埔墟旗站(大埔墟站)及粉岭站。当时为单线铁路,除了九龙总站(尖沙咀站)外,所有车站均建有两个月台。英段沿线并建有五条隧道,分别位于油麻地站以北、笔架山、马料水以南、马料水以北及大埔滘。 1911年10月8日,华段铁路建成通车,华、英两段铁路接轨,广九铁路全线通车,并开通来往香港与广州的广九直通车服务。
随后九广铁路陆续加建更多的车站,如1930年落成的上水站,1956年9月24日的马料水站(1966年12月11日改称大学站)等等。本来马料水一段是以窄轨建造的,但在开通之前已经全部换上标准轨,本来的窄轨被运往建造来往粉岭至沙头角的支线,但这条支线后来由于运货量大大减少,于1928年4月1日停止服务。
早期行走九广铁路的列车由蒸汽机车牵引,直至1962年柴油机车全面取代蒸汽机车行走于九广铁路英段的线路上。
随着政府于1970年代,在铁路沿线兴建新市镇,使九广铁路有机会再次被发展。由于九龙总站(尖沙咀火车站)的总站面积太小,而且周围没有可以发展空间,所以在1975年,九铁把总站由尖沙咀搬往红磡。而旧有的车站大楼随即拆卸,只剩下钟楼作为历史遗迹。
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大改革。 1976年,九广铁路局委聘了一间顾问公司,研究这条铁路改良及扩展的可行性。 1978年1月,九广铁路全面现代化及电气化计划获得政府通过批准,工程包括全线双轨化及高架电缆 ,在九龙和沙田间兴建新的隧道取代旧有的笔架山隧道。除大学站和大埔墟站之间的大埔滘隧道外,沿线其他隧道均被夷平以容纳双轨铁路。而同时亦兴建九龙塘站,以便作为连接地下铁路(后称地铁)的转车站。所有的车站均需要重建或迁移,以配合现代化及电气化计划需要。而所有改造工程分段于1982年及1983年完成,新的英国制电车组全面取代原来的柴油机车,称为电气化火车时期。
至1990年代,政府计划兴建一条行走新界西北的铁路[西北铁路],并交予九广铁路公司(九铁公司)承建。一直以来九铁公司只营运九广铁路这条重型铁路线和轻便铁路。
1996年,九铁公司为了清楚划分现有的九广铁路及将来的西部走廊两条路线,将九广铁路-英段易名为九广东铁,而新建的西部走廊则命名为九广西铁(现称西铁线)。东铁除作平常通勤之外,亦有连接香港与广州、上海和北京等中国大陆主要城市的跨境城际直通车运行。另外也有少数跨境货运列车行走。因历史因素,现有不少市民称东铁为“火车”,两铁合并前部份九巴目的地曾使用“火车站”一词,如“旺角火车站”。
在2000年代,东铁有了几次不同程度的扩展。为纾缓东铁和地铁唯一的转线站九龙塘站的挤迫情况,东铁尖沙咀支线在2004年10月24日开通,经历29年后东铁的总站又重回到尖沙咀。 尖东站设有连接尖沙咀站的行人隧道以便转乘。同年12月21日,马鞍山铁路(现称马鞍山线)启用。而在2007年8月15日,连接上水站至落马洲站的落马洲支线亦通车,方便市民使用新的落马洲支线管制站及深圳福田口岸。同时,支线亦预留位置,以便日后兴建古洞站。
2007年12月2日九广东铁及其他九铁服务正式与地铁合并为港铁,并于当日将九广东铁改名为东铁线。 2009年8月16日九龙南线通车后,东铁线再度改回以红磡为终点站,现时前往尖东站乘客,须于红磡站转乘西铁线。
车务资讯
东铁线主要以本地客运服务为主,服务范围包括元朗区、北区、大埔区、沙田区、九龙城区、深水埗区及油尖旺区。东铁线同时亦有两个过境车站,虽然车费十分高昂,而前往落马洲则只有采用较迂回的路线才可缴付较低车费,因此有不少乘客会使用东铁线过境。目前东铁线北行主要以两班往罗湖列车加一班往落马州的列车之方式运作。2013年4月20日起,港铁加密东铁线逢周末中午的班次,以纾缓挤迫的情况。
服务时间:早上约5时半至翌日凌晨约1时半
班次:
繁忙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时间(7:00-9:45):每2-2.5分钟一班,有直通车通过的为4-5分钟(短途车为4-5分钟)
星期一至五晚上繁忙时间(17:00-20:00):每2.5-3分钟一班,有直通车通过的为4-5分钟(短途车为4-5分钟)
星期六早上繁忙时间:每3-4分钟一班,有直通车通过的为4-5分钟(短途车为4-5分钟)
非繁忙时间:
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时间 :每4分钟一班
星期六非繁忙时间:每3分钟一班,有直通车通过的为4-5分钟(短途车为4-5分钟)
晚间(20:00-21:30)每3.5分钟一班
晚间(21:30-23:00)每4-5分钟一班
晚间(23:00-尾车)每6分钟一班
短途班次
由于路线较长,加上有不少车站有大量乘客,东铁线每日均有短程班次(即不行走全程的列车),由于只有部份车站设有三个或以上的月台,并非所有车站均能作为此类列车开车或终点车站,因此只设有以下主要路线:
红磡——大埔墟或红磡——火炭:这种列车只于周一至六的早上繁忙时间出现,以应付市区段通勤需求。部份列车会由红磡往大埔墟站,当到达大埔墟后便会即时清客,然后返回何东楼车厂,其余会成为由大埔墟开出的短程列车。清晨时份亦有部份列车会从何东楼车厂开往大埔墟,然后调头成为大埔墟开出的短途列车。而每日晚上十一点会有一班列车由红磡开往大埔墟,该车将于大埔墟站过夜停泊,第二日于该站开出。在早上繁忙时间,更有北行方向列车以该站为终点站并且清客让前往红磡站的乘客可以更快地上车。
大埔墟——旺角东、火炭——旺角东:这种列车只于周一至六的早上繁忙时间出现,每日清晨时份有一班列车从旺角东站开往落马洲。也代表往落马洲过境列车服务开始。
红磡——沙田:这种列车为出厂或回厂车。很多时会有三列列车停泊,一般用作清晨非过境短程列车(由三号或四号月台开出,相反也是;只是北行方向于一号月台落客。每日清晨时份有一班列车从该站的一号月台开往罗湖站,也代表往罗湖过境列车服务开始。)
红磡——上水:上水至红磡列车只于边境管制站开放前出现,而红磡开出往上水的列车只于边境管制站关闭后出现。落马洲支线通车前,繁忙时间曾经有这种列车,形式与现时于大埔墟或火炭作终点站的列车相似,不过由于上水站只有两个月台,故以上水屠房或罗湖货场掉头,但现时已经全部改为以落马洲为终点站。
沙田马场赛马日特别班次
在沙田马场举行赛马日或有特别活动时,东铁线会有特别班次途经马场,主要路线如下︰
红磡-罗湖(经马场)
红磡-大埔墟(经马场)
红磡-马场
落马洲-红磡(经马场)
载客率
在2012年,东铁线每日平均乘客量为1,022,000人次,当中有240,000人次往来罗湖站,另有60,000人次往来落马洲站,而繁忙时间平均载客率达71%。比起2008年,繁忙时间平均载客率上升了8%。
城际客运服务
主条目:城际直通车
港铁公司、广州铁路集团、上海铁路局联合营运来往香港九龙红磡站至广州/肇庆、上海及北京的客运列车服务。
车厢级别
自蒸汽火车时代开始,九广铁路就分为不同的车厢等级,当时分为一等、二等及三等车厢。到电气化火车投入服务,这种传统仍维持,但是就简化为普通等和头等。现行的翻新列车和SP1900型列车也设有头等。
乘坐东铁线头等车厢的乘客(往罗湖/落马洲方向设于第4卡,往红磡方向设于第9卡)必须取得头等确认并付头等额外车资[相等于该程东铁线的普通等车费,如该程不涉及东铁线则相等于东铁线八达通普通等最低车费。
(学生乘搭头等则须付成人头等额外车资)](于出闸时自动扣除),否则须一律缴交附加费HK$500。
由于列车设计问题,很多普通等乘客为了来往两边的普通等车厢,需拉开普通等至头等车厢之间的掩门,造成骚扰,而且有很多乘客非法乘坐头等,于是由2004年8月1日起将头等车厢掩门使用电磁铁锁上。乘客如须在普通等打开掩门,必须取得头等确认。
车辆
现役车辆
客运服务
东铁线的车队现有29列完成翻新的英制都城嘉慕列车及8列日制SP1900型列车。每列东铁线列车有12卡车厢,当中包括一卡头等车厢及三卡静音车厢。
货运服务
东铁线现有12部曾用作货运服务的机车,铁路货运停办后就用作牵引工程列车,分别如下:
G12型柴油机车(1954年- 2004年,共5部)
G16型柴油机车(1961年起,共4部)
G26型柴油机车(1974年起,共3部)
ER20型柴油机车(2004年起,共5部)
客运服务
1911年-1962年:各式英制蒸汽机车及客车。
1974年-1980年代:日本制客车(为数40辆,其中39辆被运往中国大陆,被编为32型,现已退役,余下一辆于香港铁路博物馆作静态展示。)
1982年-1999年:英国制都城嘉慕列车(通称“电气化火车”,于1996年开始翻新工程,最后一列于1999年10月31日退役)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8:57 | 只看该作者

我借宿在同学家,同学家住在粉岭,进城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坐东铁线(红磡方向)

港式风格粉岭站(罗湖/落马洲方向)

开往罗湖的列车即将进站(都城嘉慕12A)

开往红磡的列车即将进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0:38 | 只看该作者

九龙塘站,十分经典的弯道车站

MTR为数不多的十字换乘站,去往黄大仙、油麻地方向的乘客请在这站下车换乘观塘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1:00 | 只看该作者

夜间的粉岭站,很安静的一个小站


SP1900,12A



渐行渐远

通过不停车的回库车
大爱东铁线,爱它的大编组,也爱它的小间隔,爱它的速度,也爱这些只有港台电影里才能见到的小站。每次上车之前,下车之后都得拍拍车。甭管人多人少,坐东铁线都是一种享受,这是大陆任何一条地铁比不了的,大陆所谓的“市郊铁路”更是比不了的。顺便提一嘴,东铁线早高峰也挤,但是一列12A就把一个站的人拉走了,压根就没有限流的情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1:32 | 只看该作者


来感受下12A,一眼望不到头





会车,左边的加速,右边的减速


B B B B B~

B B B B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2:00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站,又是一个弯道车站

这站就是给(香港)中(文)大(学)开的,有粤港MM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弯道站角度比九龙塘还是差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2:1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介绍HK第一条常规地铁——观塘线
观塘线(英语:Kwun Tong Line)是港铁公司营运的铁路线,是港铁的一部分,连接香港九龙油尖旺区油麻地的油麻地站,及香港新界西贡区将军澳的调景岭站,属于城市轨道。这条路线于1979年通车时,东端的总站设于观塘区的观塘站,因而得此名称。
概要
截至2010年,观塘线共有15个车站,当中有6个为转车站,分别是油麻地站、旺角站、太子站、九龙塘站、油塘站及调景岭站,钻石山站也会成为观塘线和东西走廊的转车站。九龙湾站、牛头角站及观塘站这3个车站为架空车站,蓝田站及油塘站属于地面车站,其余则为地底车站。这条路线在路线图中以绿色代表。本线主要采用第1、2A、2C及3代的都城嘉慕电动列车(M-Train,英制列车)及港铁北车长客电动列车(C-Train,中国制列车)。全线采用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油麻地站至蓝田站段采用与荃湾线及港岛线相同的SACEM,蓝田站至调景岭站则采用与将军澳线相同版本的SACEM(此版本较新),调景岭站以东及观塘站以东的掉头侧线装有无人自动调头系统(调景岭站只限繁忙时间使用,观塘站除突发事故外不使用),另有自动列车保障装置(ATP)。
历史
修正早期系统
主条目:修正早期系统
在荃湾线通车前,地铁系统只有修正早期系统,系统包括观塘线及部份现时属于荃湾线(旺角至中环)的路段,而非单独称为观塘线。
荃湾线通车
主条目:荃湾线
1982年4月26日,为配合荃湾线通车,所有由中环来往观塘的乘客,需于旺角站转车。而早期修正系统列车从当日起只行走观塘至油麻地各站,并取代了原有修正早期系统由中环站至旺角站的部份,观塘线不再过海。由当日起修正早期系统一分为二,荃湾站至中环站命名为荃湾线,观塘站至油麻地站命名为观塘线,所有观塘线列车更以油麻地站下层月台为总站(当年建筑时发现旺角站后的掉头线需伸延至油麻地站,故多建一月台以疏导乘客),而路线色系正式改用   绿色代表。同年5月10日,荃湾线正式通车,荃湾站至荔景站及太子站转线月台率先启用,在荃湾线局部通车的首7天,中环站至佐敦站往返观塘线的乘客需在旺角站转车;荃湾站至荔景站往返观塘线的乘客需在太子站转车。5月17日,荃湾线余下的太子至美孚站5个车站启用,自此油麻地站成为观塘线的终点站,旺角站和太子站则成为接驳荃湾线的跨月台转车站。
东区海底隧道
主条目:东区海底隧道
1984年,日本财团提出以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BOT,建造-营运-移交)形式建东区海底隧道,地铁当然乐观其成欣然答允。1984年初,日本财团提出东隧方案并主动同地铁接洽,当时地铁属意东隧与还有一年通车的港岛线太古站交汇。当政府跟地铁研究这条铁、陆两用的海底隧道后,认为东隧应迁就行车管道跟东区走廊的交汇处,铁路管道根本无法连接太古站,最后地铁唯有大幅度改建鲗鱼涌站成为一个非跨月台转乘的转车站。同年,香港政府决定兴建第二条过海隧道——东区海底隧道。隧道于1989年建成启用,观塘线的终点站于同年的8月6日伸延到香港岛的鲗鱼涌站,与港岛线交汇;新增的蓝田站则于同年的8月9日开幕,10月1日正式启用。1986年5月22日,因应客量需求,特别是九龙塘转车站的客量,列车增至8卡一组,直到现在。
将军澳线的通车
主条目:将军澳线
2001年9月27日观塘线再被伸延到香港岛的北角站。为配合将军澳线通车,2002年8月4日观塘线的终点站由香港岛改回九龙,并向东延伸以将军澳线油塘站为终点站,所有由北角站或鲗鱼涌站来往观塘线的乘客须在油塘站转车,观塘线过海路段再次被让予其他路线。同年8月18日,将军澳线正式通车,观塘线列车最终以新界的调景岭站为终点站,将军澳线正式取代观塘线原有由东区海底隧道的路段。
当年改让将军澳线过海,是由于观塘线当时的车站均不能改建以容纳乘客转乘将军澳线,故此改由将军澳线过海;但由于将军澳线班次较疏,繁忙时间每两分半钟一班,故大部份乘客放弃这种方式,改回金钟站转车;令到荃湾线在繁忙时间的人流回升。除此以外,需要转车亦是另一原因。
路线资料
路线简称:KTL
站数:15个
轨距:1,432毫米
双线区间:全线
电化区间:全线(1500伏特的直流电)
闭塞方式:车内讯号闭塞式(ATP)
列车行驶速度:最高80公里每小时
载客量:每部列车有8卡车厢,每卡英制车厢可载客375人,中国制车厢可载客350人
车务资讯
本段时间均以二十四小时制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
服务时间:早上约6时至翌日凌晨约1时半
班次:
繁忙时间:
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时间(7:00-9:45):每2分钟6秒一班
星期一至五晚上繁忙时间(17:00-20:00):每2分钟24秒一班
星期六早上繁忙时间:每2.5分钟一班
非繁忙时间:
星期一至五非繁忙时间 :每3至6分钟一班
星期六非繁忙时间(9:30-19:30):每2.5分钟一班
星期日日间(8:45-20:00):每3.5-4分钟一班
晨早及午夜时段:每12分钟一班
港铁为提升服务,于2012年3月推出用心听·用心做计划,先于2012年3月24日起加强本线周六、日的服务,下午1时至2时及5时至6时,由三分半钟一班车加强至三分钟一班车,而星期日早上8:45至晚上20:00亦加密至三分半至四分钟一班车。此外,亦于8月27日起加强平日早上繁忙时间、平日紧接早上和黄昏繁忙时间及星期五晚上时段的班次,分别各加10班、6班及12班车。另外,亦由2012年11月24日起,加强星期六早上9:30至晚上7:30及晚上7:30到午夜的列车服务,分别加密至2.5分钟一班及4分钟一班。
使用车辆
都城嘉慕电动列车 (直流电)、港铁Rotem电动列车及港铁北车长客电动列车
观塘线自通车至2002年,观塘线只有英国制的都城嘉慕电动列车行走。由2002年至2010年4月初期间以两款列车行走,一为英国制的都城嘉慕电动列车,共17列(原本有19列,其中一列为“实心列车”(即全列均为动力车卡),但因建造迪士尼线而减少1列,该列“实心列车”亦已改变,后来因港岛线加密班次而削减一列予港岛线行走(调走编组A215/A200)),每列8卡(通车初期为4卡一列,于1980年起增至6卡一列,1986年增至8卡一列至今),从1979年10月起投入服务。及后陆续有车卡引入,并于1998年至2001年间全面翻新。而另一款为Rotem电动列车,共13列。2011年12月起,观塘线则主要以英国制列车及中国制列车行走。
列车数量
在2012年3月港铁加密班次之前,观塘线有32列英制列车,另加22列中国制列车,但由于部份英制列车需要抽调予将军澳线,加上有2列列车留厂进行大修或调往其他路线(荃湾线、港岛线、将军澳线)(当荃湾线、港岛线和将军澳线列车在九龙湾车厂大修时,观塘线需抽调英制列车往该线,以确保该线有足够列车行驶),而每日任何时段需要有后备车留厂,故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繁忙时间,观塘线只会行走30列列车。星期一至五晚上繁忙时间,则只行走26列列车。
2012年3月,由于荃湾线加密班次,观塘线调动3列英制列车至荃湾线以配合其事(调走编组A101/A236,A165/A132,A239/A108)。2012年5月,为了使港岛线有足够列车行驶,观塘线再调动1列英制列车至港岛线(调走编组A115/A114)。2013年3-9月,因应中国制列车数量充裕,观塘线分别调动5列英制列车(调走编组A105/A158、A123/A148、A135/A138、A137/A162、A193/242和A107/154)至荃湾线及港岛线。从此,观塘线只有22列英制列车,再加上22列已投入服务的中国制列车;但由于需要抽调至少3列英制列车予将军澳线行走,并有需要留有后备车在车厂,加上有2列列车进行大修,故观塘线实际上只有17列英制列车和22列中国制列车行走。此外,间中在晚上十时半后,亦会有刚投入服务或正进行影子测试的中国制列车行走。
星期一至五日间非繁忙时间和星期六晚间非繁忙时间,行走16列列车。星期六早上行走24列列车,中午时会增加至25列列车;星期五晚间非繁忙时间、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日间时分,则行走18列列车。星期一至四、星期日及公众假期晚间,则行走13列列车。
列车简介
由于观塘线是整个香港地铁网络中最早投入服务的路线,所以观塘线现时行驶中的英国制列车车卡主要是早期购入、于1979年开始投入服务的第1代阔门胶车卡。另由于第2C/3代列车曾抽调予将军澳线行驶,因此观塘线在与将军澳线对调13部韩制列车之后,亦出现了15部2C/3代列车行走。
为了解决将军澳线多弯多上落斜路段而引致的行车噪音问题及配合康城站的启用,2009年3月起每逢假日都有Rotem电动列车调回将军澳线作载客行走已测试其在将军澳线的稳定性,5月起更在平日日间非繁忙时间行走,以作讯号测试,及让将军澳线车长习惯驾驶Rotem电动列车。港铁原定计划于同年7月将所有韩制列车调回将军澳线,但经过上述的测试后,发现韩制列车经常发生不能定位(Delocalization)的情况,令行车电脑未能计算准确的停车位置而影响行车时间和班次。为了确保7月20日将军澳线“3+1”(3班往宝琳+1班往康城)列车排序及7月26日康城站通车之后的班次不受影响而暂缓让韩制列车行走将军澳线,以作信号系统变更。2009年8月中至2010年3月尾,逢星期日都有两列Rotem电动列车调回将军澳线作载客行走以测试其在将军澳线的稳定性。
2010年4月3日起,将军澳线开始以9列Rotem电动列车行走,而观塘线则多出一批15列于1988年至1989年期间购入的2C代车卡和于1994年至1998年期间购入的第3代车卡,使全线列车数目增加至32列(其中2-4列仍需被抽调到将军澳线行走)。当日起观塘线出现大量都城嘉慕电动列车行走。现在,由于将军澳车厂外判商澳大利亚的United Goninan撤出,将基地分别搬至九龙湾车厂和轻铁车厂,前者负责1988年至1989年期间购入的2C代车卡和于1994年至1998年期间购入的第3代车卡的维修保养,而后者配合轻铁Comeng轻轨车辆翻新工程。4月8日起,Rotem电动列车正式调回将军澳线,观塘线列车车队回复主要以都城嘉慕电动列车行走。但由于将军澳线需要15列列车行走,需从观塘线抽调2-4列列车行走,加上有一至两列列车留厂大修或抽调到其他路线(即将军澳线、荃湾线或港岛线)行走,因此实际上观塘线只有28-29列列车行走,而不是32列,直至中国制电动列车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投入服务为止。
为了增加观塘线、荃湾线和港岛线班次,港铁于2008年2月11日宣布计划招标向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购入15列电动列车。其后港铁于2011年7月22日再增订7列列车,供西港岛线及观塘线延线使用,以应付通车后的乘客量。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2:21 | 只看该作者

观塘线车站,乍一看跟M4差不多,其实还是不一样的。MTR大多数站里都有无线网!上网非常方便,而且观塘线的8A也比M4的6B强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13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