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枣庄的BR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8 2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BRT正在成为枣庄市民普遍关心的一个新鲜话题。一座座颜色鲜艳、设计新颖的站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让市民充满了期待,为了走近BRT、认识BRT,我们的记者采访了市公交总公司负责同志。   




1、什么是BRT?

BRT是快速公交的英文缩写,是一种享受专用车道和信号优先的新型城市公交系统。







2、BRT的主要特点有那些?

一是快捷。主要依靠设立专用车道、信号优先系统等实现,停靠站时间比普通公交短。二是方便。在线路的设置上,逐步完善、延伸,在班次的安排上,比普通公交密度大;同时,通过加密普通公交,方便市民换乘。三是便宜。实行低票价,享受公交的政策,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四是准时。通过GPS调度系统,使BRT车辆准时。







3、枣庄为什么要建设BRT?

枣庄作为组团型城市,各城区相距较远,人口规模都不大,由于人流难以聚集,消费群体难以扩大,商业业态难以升级,无法有效发挥同城效应,缩短各城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成为同城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各种运输方式,BRT的平均造价一般约4千万元/公里,而轻轨的平均造价为BRT的四倍,地铁的平均造价为BRT的十倍;BRT建设周期一般为1-2年,而轻轨一般为4-6年,地铁一般为8-10年,如采用地铁、轻轨连接,造价高、工期长、运营费用大,相对而言,BRT造价低、见效快、灵活性强,比较符合枣庄的实际。因此,枣庄要实现同城化,在公众出行上发展BRT是必然的选择。BRT可以达到“轻轨的效果、公交的成本、市民的生活方式”,达到城区间快速连接,聚集人气商气,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同城效应。







4、当前市民对BRT的建设有一些看法,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由于大家掌握的信息、认识的角度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会有不同的言论,这是正常的。发展BRT的城市,除北京的1号线外,几乎都曾遇到过一些争论。BRT的关键环节就是路权的再分配,BRT为了保持一定的运行速度,需要设置专用车道,即使这条专线没有车辆行驶,其他车辆也不得进入,可能有车一族会感到不便,对此,大家要认识到,交通资源也是公共资源。从枣庄来看,有车族不足20%, 80%的市民还是靠公交等方式出行。设置BRT专用车道,服务80%的无车群众,也体现了社会公平。




BRT的引入,将引起生活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城市,随意停车、抢道行驶、占道经营等现象司空见惯,BRT开通后,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将更加严格,将给人们的出行习惯带来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不适应。




有些市民认为枣庄是二、三线城市,暂时不需要上BRT,这种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枣庄正处于城市转型期,需要大突破、大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方面需要有超前性的谋划、超前性的规划和建设。按照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公交优先的要求,建设BRT也是势在必行。我市提出发展BRT,不仅仅是一个快速公交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建设的概念,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理念。同时,对于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虚心接受,不断改进。







5、您能详细介绍一下BRT车辆的基本情况吗?

BRT车辆均设有GPS定位、视频监控、语音报站、电子站牌和空调系统等,水平上下车方便、安全,每个站台也都设有电子站牌,显示下辆车到达信息,方便市民随时乘候车。其车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长度12米的,可容纳80人左右,其中座位36个;另一种是长度18米的,可容纳150人左右,其中座位48个。根据枣庄的客流量和道路交通状况,我市BRT规划购置了50辆车,其中,12米长的共44辆, 18米长的6辆。







6、BRT车这么先进,坐上一定很舒适吧?

BRT车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配置,行驶起来比普通公交车平稳,但是,由于空间大、坐位少,在客流高峰时段,不可避免地要有许多人站着乘车。对此,希望大家能有明确的认识。由于享有专用车道和车内监控,使乘车更加安全。







7、听完您的介绍,我们感觉到BRT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快速,在光明大道上行驶是否比现在更快,在“两头”道路这么狭窄,怎么能够快起来呢?

BRT的快速运行,是相对于客流密集的城区运营的普通公交来说的,其前提是要有专用车道、有信号优先系统。就枣庄的情况看,在光明大道上虽有专用车道,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公交车最高时速为六十公里),因此BRT的速度自然也会受到限制。对于群众担心的“两头”—枣庄老城和薛城城区的运行速度慢问题,也正是各级领导都在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旦BRT运营,将采取高峰时段实施交通管制、分流长途客车、调减公交线路等措施,提高运行速度,这就能使BRT车辆少受交通拥堵的干扰,肯定要比现有的公交车快一些。同时,有关部门正在论证,一旦条件成熟,将对具备条件的有关路段,实施“慢行一体”化改造,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对所有交叉路口全部设置信号优先系统,让BRT在城区真正快起来。







8、BRT的运行线路是怎样设置的,请您介绍一下。

目前,我市规划设计了2条BRT线路,在设置上综合考虑了市民的出行需要、客流流向、组团式城市特点等因素,BRT 1号线首站设置在三角花园,途经解放路、光明路、泰山路、临山路,末站设置在枣庄火车站,线路全长34.5公里;2号线首站设置在文化东路,途经文化路、西昌路、光明大道,末站设置在京沪高铁站(目前暂设于凤鸣湖附近),线路全长27.5公里。特别是解放路,在没有进行慢行一体改造的情况下,无法设置BRT专用车道,严格地讲,现在的解放路不具备BRT开行条件,但是考虑到该路沿线是客流、物流的主要集散地,为了方便市民乘车,特意将1号线的首站设在了三角花园。







9、有关“五一” BRT试运行的问题,您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之前所说的“五一”BRT试运行,是我公司根据我们所承担的站台建设、车辆购置任务,打算进行的车辆试验性运行,而不是BRT整个系统的试运行。这种试运行是没有智能化系统的试运行,通过听取各方意见,认为如果按照这种形式,只能是变大了的普通公交,而不是BRT,因此,我们调整了思路,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要求,待整个系统就绪后再开通。




为了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出行服务,BRT全部建成投入运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该工程于2009年11月4日开工,截至目前,站棚总体施工已完成95%,站台屏蔽门已安装9对;配套的文化东路首末站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枣庄火车站首末站已完成主体框架;智能化管理系统已进入招标程序,正对标书进行评审;光明大道道口、信号灯、标志牌改造及绿化等工程已基本完工,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正在与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接。BRT是个新生事物,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较少,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希望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智能化系统的招标、生产、安装调试,还需要时间;光明大道上专用车道和信号优先系统正在按照“轻轨的效果”的标准重新调整规划设计,城区内道路改造和信号优先系统建设的规划升级工作正在推进。







10、大家都很关心BRT的投资问题,那么我市BRT建设的投资情况是怎样的,请您介绍一下。

枣庄是一个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城市建设的欠账比较大,为了支持我们实施城市转型,国家安排了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给予支持,省财政每年安排定额补助予以配套。我市正是利用这部分资金开展了BRT的建设,在运营后,还将利用这部分资金给予补贴。该工程初步设计投资1.16亿元,现已完成形象进度8000多万元,市财政现已拔付资金1267.46万元,其中,公交公司负责的站棚建设完成投资约2000万元,市政园林局负责的光明大道道口、信号灯、标志牌改造及绿化等工程完成投资约1550万元,均由ZF投资;车辆购置费用4930万元,通过财政融资平台,由企业贷款解决。







11、目前,BRT建成运行有无时间表?

BRT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市ZF的统一领导下,由规划、财政、物价、国土资源、公安交警、市政园林等多个部门以及市公交总公司分工负责、共同建设的。其中,市公交总公司主要负责场站站棚、车辆运营、闸机安全门及智能化系统建设任务。按照ZF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自4月1日起市交通运输局接管市公交总公司,市交通运输局承担了由公交公司负责的相关建设工作监管和协调任务。在道路和信号升级改造完毕后,我公司将对BRT的运行、接驳、换乘等进行模拟测试,积累数据资料,科学调配运力,使市民能够尽早尽快地乘坐BRT。




BRT享受道路和信号优先就是公交优先。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相信大家通过这次访谈,已经对BRT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在以后的报道中,我们还会继续关注,跟踪报道BRT,使大家对于这件新生事物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让快速公交尽快成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方式,让BRT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8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