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dm_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投票】大家对安凯客车的评价

 关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3 1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快速公交 于 2009-1-3 14:38 编辑
宇通的中低档车型为什么会遍地开花?就是因为它的科技含量并不高,这样就迎合了大部分客户的要求!再看看高端车型云集的浙、粤、闽等地,尤其是浙江,很少见到宇通!这又说明了什么?
安凯客车 发表于 2009-1-1 09:21

我们这能见到的YT只有三种:
ZK6118
ZK6799
ZK68XX

都很差。
公交上,则是一辆宇通都没有。


我们的AK大多数都将在1-2年内退役,而且,厦门也有3、4年没再买AK了。
最近的都是金龙和青年。
32
发表于 2009-1-3 1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快速公交 于 2009-1-3 14:36 编辑
KLQ,XMQ,XML的关系就很复杂了  原来HFF跟HFX比他们还复杂 ~
chromasnail 发表于 2008-9-26 21:16

三家金龙的关系——看看全称就知道了: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大金龙(厦门金龙)XMQ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金旅客车(小金龙)XML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苏州金龙(海格客车)KLQ
金龙客车制造(南京)有限公司——金龙客车(南京金龙)XMQ

绍兴金龙没有什么瓜葛,被大金龙控股;南京金龙理论上是属于大金龙,但实际上直接受控于金龙联合。
原来小金龙受控于金龙联合,现在就不是了——所以把标志改成了“金旅客车”——避免客户和金龙混淆。
苏金也是,改成了海格——这下就分得清了。

但是他们实际上还是一家,经营财务都合并计算报表(SH600686),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
大金龙要买底盘可以找金旅,但也要招标评标;三个金龙一起竞标某项目的话,却只能出一个代表。

好复杂啊、、、、、、、、、、、、、、、、、、。。。。。。。。。。。。。。。。。。。。。。
33
发表于 2009-1-3 21: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AK大多数都将在1-2年内退役,而且,厦门也有3、4年没再买AK了

回去学习学习       再来说    你还没毕业吧
34
发表于 2009-1-4 12:2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AK大多数都将在1-2年内退役,而且,厦门也有3、4年没再买AK了

回去学习学习       再来说    你还没毕业吧
飞雁快客 发表于 2009-1-3 21:38

什么呀?
35
发表于 2009-1-4 20:44 | 只看该作者
30# 安凯客车
好像这几个地方不挂大奔标志的安凯我基本上没有见过。见得最多就是一看一个大奔,好激动,一看编号HFFXXXXXX,后面缀个安凯客车。宇通在高端领域最的是不如在别的领域,但是除了青年,国产哪个品牌敢说在高端领域做得好?如果AK不挂个大奔标志,谁承认那是高端车?一个产品看中的就是市场和品牌,我个人觉得宇通在这两方面做得都不错。难道这不是事实?
36
发表于 2009-1-5 16:4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安凯的车在出厂前是没有挂BENZ标志的,那些大奔都是车主自已贴上去的,难道聪明的浙江人会被大奔标志给蒙住眼?好不好用了才知道啊!
37
发表于 2009-1-5 20:06 | 只看该作者
36# 安凯客车
我以前说过客户为什么要挂大奔的标志呢,不更说明不认可AK吗?用凯斯鲍尔的技术凯斯鲍尔的设计当然好用了!整个一国产奔驰,不好用不砸了奔驰的招牌!!
38
发表于 2009-1-6 13:55 | 只看该作者
37# yuanpengfei11


其实挂大奔标志的不止安凯车。而星凯龙基本上是每辆都有,但也不见浙江、广东有几辆。相反,宇通、北方也有这种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9
发表于 2009-1-6 13:58 | 只看该作者
公道自在人心!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就到此结束吧,不要因此而伤了和气!你说呢?
40
发表于 2009-1-6 17:59 | 只看该作者
39# 安凯客车
同为客车爱好者和巴士之家的一员,这种争论能不断地促进我们进步嘛。呵呵。不过我是没有恶意的,同时也没有诋毁安凯客车的意思。只是对现实情况做一些分析而已,希望安凯这个品牌能越做越好,也希望安凯对凯斯鲍尔的依赖越来越低。希望把安凯多在安(安凯)字上多做文章,不要只靠着凯(凯斯鲍尔)字发展。楼上觉得呢?祝楼上09年万事如意!也祝愿安凯,宇通,金龙等国产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越做越强!
41
发表于 2009-1-31 21:15 | 只看该作者
8# 安凯客车


                                                      10年安凯,孵化出星凯龙
   

    8月的合肥,历史罕见的高温并没有减退的迹象。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高大的办公楼主体已经完工,框架结构的厂房也初见端倪。这就是安徽安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在工棚里,满脸汗珠的公司副总经理丁德顺告诉记者,新工厂占地362亩,投资1.8亿元,设计能力为年产大中型客车8000辆。
    其实这只是目前众多在建的客车厂之一,所不同的是,9月份从这个基地开出来的客车将打上一个全新的商标“星凯龙”,而不是公司一直使用的“安凯”。
    “星凯龙”的出世是安凯和江淮
    两大集团整合客车资源的产物
    乍听起来,整合应该是将几个企业、几个渠道、几个品牌或者几个产品合成一个,而不是将一个分成两个。其实不然,整合应该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原则,以更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为指导思想,而不是简单地看数量是否减少。“星凯龙”从安凯品牌中分离出来就是这样。
    其实最早的时候只有安凯股份公司生产真正高价位的豪华大客车,“安凯”也一度成为中国最豪华客车的代名词。后来,安凯集团中又有几个实体生产 “安凯”客车(比如安凯车辆公司),而且品种越来越多,价格档次也千差万别。时间一长, “安凯”这个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变得有些模糊了。
    事实上,客车产品本来就是个性化很强、市场细分很彻底的,用一个品牌去满足所有的细分市场,是不利于提高竞争力的。所以,在江淮和安凯两大集团整合的大背景下,在安凯车辆公司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星凯龙”的出世便成为一种必然。这个新的品牌使安凯集团的客车产品突破了高档公路客车的传统优势领地,产品线下延到6米,价格线下延到了几万元(据悉,“星凯龙”产品最小的为6米轻客,价格最低到6万元左右)。
    “星凯龙”的出世说明中国的客
    车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谈到对客车产品的理解时,安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宽发有一段独特的表述:“客车应该什么样?就像十几岁的小姑娘。太阳早上升起的时候是红色的,她便穿一件红色的衬衣;中午太阳是白色的,她跟着换上白色的T恤,黄昏太阳在晚霞的笼罩中呈现出金黄色,她又穿出一件金黄色的连衣裙。这种对变化的刻意追求,一般人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对这位小姑娘来讲却没有丝毫勉强的成分,因为这种变化是源自她内心的需求。做客车也应该这样,将追求变化作为自己真正的需求。”张总同时也提出一个疑问:“有多少客车企业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
    张宽发的意思是,追求变化的理念和实施变化的能力对一个客车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张总说他每次出差回来基本上都能带回一款新车型的思路。今年以来,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已有30多种。
    现在的竞争还停留在价格层面,或者说还处在成本控制取胜的时代。如果产品是同质化的,就要比价格。但大家搞客车有一个前提,必须有钱赚,否则就不能生存。所以,降价也是有底线的。要在这种生存竞争中处于主动,就看谁的成本控制能力强。安凯车辆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实际上是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体现。
    他说,在中国客车的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上,没有一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能达到40%,所以,垄断竞争也不存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张总认为中国的客车市场至少还有3~5年的发展空间,真正的兼并重组到那时才会开始,而不是现在。所以安凯车辆公司要放手一搏。张总说他喜欢这种放手一搏的感觉,而且他相信会成功。凭借多年对客车市场的深入了解,他相信自己对市场的感觉,仿佛变幻莫测的市场机会在他面前变得伸手可及。他希望安凯车辆公司在3年内做到20亿元,成为一个抵抗市场风浪能力较强的客车企业。
    “星凯龙”的当务之急是将体制
    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安凯车辆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中高档卧铺客车和长、短途豪华客车的企业,其中卧铺客车是其强项。1997年,公司进行首次改制,将原集体资本248万元全部作为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69.27%,个人以现金入股110万元,占总股本的30.73%。2001年4月,经安徽省机械工业协会和省财政厅批准,公司实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963万元,其中国家股变为占47.35%,其余的为职工个人股。2002年,经安凯汽车集团和安徽省企业工委批准,国有股进一步减持,安凯集团公司以专利权入股安凯车辆,占20%股份,其余的全部为职工股。经过三次股份制改革,安凯车辆公司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1998年公司销售收入4624万元,2001年公司销售收入1.01亿元,2002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长为年生产能力3000辆豪华客车的现代化客车企业。
    三次股份制改造,使安凯车辆成为一家既有德国客车技术支撑,又有民营体制优势的企业。安凯集团20%的股份使得安凯车辆公司可以合法使用安凯源自德国的先进技术,与其他民营客车企业相比,安凯客车可以说具有技术支撑方面的优势。
    另一方面,用张宽发总经理的话说,“安凯车辆公司在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无人能比”。比如在安凯车辆公司,没有“下不为例”一说,出了问题就下岗,一段时间之后,再从别的岗位干起。在该公司,真正体现出公司的效益和职工的效益完全同步。比如非典时期,公司销售受到较大影响,所有的员工收入便大幅下调,车间主任一级的员工只拿100多元的工资。这些做法,一般的企业是想得出但做不到的。
      当然, “星凯龙”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不像“安凯”那样已深入人心。如何将公司的体制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是安凯车辆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毕竟真正影响市场和用户的不是公司的体制和机制,而是产品和品牌。
42
发表于 2009-2-20 16:27 | 只看该作者
再垃圾的车整天贴着大奔的标志都会很牛逼。有本事用自己的品牌比一下
yuanpengfei11 发表于 2008-11-14 20:14

这两年宇通出的车好些,几年前我们这里同时接了一批宇通和安凯,宇通全报废了,而安凯仍然运营着,这又说明了什么?宇通前几年在大车领域做的不怎麽样?这是事实,现在可能好了
43
发表于 2009-2-25 08:44 | 只看该作者
你怎么不说宇通45年前还是一个破修理厂呢
44
发表于 2009-2-25 09:04 | 只看该作者
8# 安凯客车


                                                      10年安凯,孵化出星凯龙
   

    8月的合肥,历史罕见的高温并没有减退的迹象。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工地正在热火 ...
554286352 发表于 2009-1-31 21:15

HFX那么差的车也值得宣传啊?
45
发表于 2009-5-22 00:59 | 只看该作者
。。。我做过宇通 , 厦门金旅,厦门大金龙 ,亚星 ,沃尔沃, 尼奥普兰 。。。。
没做过安凯。。。不好比较哇,而且即使是安凯品牌也分高低端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15 07: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