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Derrick-Wes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 快1 -> 厦门北站 厦门公交十一月新闻贴

 关闭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1-11-20 2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1-11-20 22:40 编辑

双层巴士频遭行道树"扇耳光" 已有多辆公交玻璃被撞裂(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0 15:00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近日,26路双层巴士司机黄师傅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行道树粗壮的枝干,不仅会撞裂玻璃,甚至还会伤及乘客,让司机们“心慌慌”。“20辆车,就有18辆车的上层玻璃被枝干撞裂过。”黄师傅说。

  文/图 记者 林晔




  绿树成荫,对26路车的司机来说,却藏着隐患。

  区域

  司机总结“一级危险区域”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26路双层巴士停靠的怡景场站,几名正在休息的司机给记者总结了26路车遭遇行道树“扇耳光”的“一级危险区域”: 袁厝站—普利大厦站;滨北中行站—国际邮轮码头站;建兴路站—特贸站;新村站—湖东路东站。

  这几个区域,都是城区绿化较为到位的路段,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不过,对26路车的司机来说,却藏着隐患。

  司机们说,每次驶进这几个站点时,都会提心吊胆。因为这些地段的行道树“不光往上长,还往两边伸展,枝叶常会打到26路公交车上层的玻璃。下雨天,枝干吸收水分,变得更低垂,车顶容易被刮到。”

讲诉

  芒果树有韧性,枝干易反弹打坏玻璃


  黄师傅开车向来小心,不过他的车玻璃还是被撞出一道长长的裂痕。“20辆车,就有18辆车的上层玻璃被枝干撞裂过。”黄师傅说,这着实让人头疼。

  黄师傅总结了几种行道树的“杀伤力”:凤凰木枝干最柔软,树叶也较稀疏,对车顶的破坏力最小;洋紫荆看似没有威胁,其实繁密的树叶将里层的枝干隐藏起来,容易刮花公交车上层的玻璃;威力最大的是芒果树,枝干比成人手臂还粗,还很有韧性,如果被车身挤压到,枝干会反弹打到玻璃上,撞击力大。

  “前两个月,一位刚来的司机经验不足,在特贸站撞断了一根芒果树的枝干,枝干落下后还砸到两辆轿车,他只好自己认赔。”一位姓刘的师傅说。

  无奈

  巴士不得不与站台保持距离


  黄师傅建议,遇到行道树,双层巴士司机“能躲则躲”。最好在中间车道行驶,进站后,要与站台“保持距离”,只能委屈乘客上下车时多走几步。

  记者跟刘师傅的车走了一段,发现他驾驶时,不光要注意前方的车辆,更要留心上方的绿荫。刘师傅说,远远看见行道树时,脑子里就要快速估计枝干的高度、距离车道的远近,“如果树冠超过了地上的白线,就要停靠得远一点,否则会撞上。”

  解决

  绿化部门愿意配合修剪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绿化管理中心养护科。工作人员方先生说,这不是第一次收到来自双层巴士司机的反映,“林荫道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如果双层巴士司机感到困扰,我们会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部分修剪。”

  方先生说,公交集团应发函与养护科联系,养护科会派专人到现场查看,指导修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2
发表于 2011-11-21 00:18 | 只看该作者
DDsheep 发表于 2011-11-20 22:39
双层巴士频遭行道树"扇耳光" 已有多辆公交玻璃被撞裂(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0 15:0 ...

26其实没有那么大客流啦, 不就是个精品线嘛,跟19对换车就行,别去砍树呀!
10个混动10个自动给它也不丢精品线的脸。倒是19挤死了也不可能加车,双层最合适了。新华路口走不了实小也行啊。
26是两头蓄车啊原来。我严重火星。。。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7:59 | 只看该作者
集杏海堤恢复通车缓解交通压力 改造工程明年4月将完工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1 08:00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王元晖)昨天上午11时20分,随着固定减速带的最后一枚螺丝被敲入地面,施工人员同时移除集杏海堤两头的路面围挡。这一刻,因为开口改造工程被“尘封”了近一年半之久的集杏海堤重新迎来滚滚车流。

昨日上午,经过开口改造的集杏海堤取消交通管制,恢复双向通车。(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作为市委、市政府启动的厦门海洋生态修复大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杏海堤开口工程正在全速推进,而昨天海堤试通车就是一个关键节点。去年6月开始,原本日均3万车流量的集杏海堤全面封闭。

集杏之间的出行压力将被释放

  集杏海堤位于我市主干道集灌路,东侧为集美大桥立交,西侧为园博苑,南侧临海,北临杏林湾。据了解,改造之后的集杏海堤,将变身一条拥有双向6车道的景观道——除6条主干道外,在靠杏林湾一侧,将预留一条非机动车道和一条人行观光通道。昨天,海堤靠西海域一侧的3条车道全部开放,靠杏林湾一侧开放2条车道,剩下1条车道在完成服务水闸后续施工的使命之后,也将于年底前开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施工,还给厦门未来的轨道交通预留了12米宽的路基。有关人士表示,从现在起,一年多来存在于集美和杏林之间的出行压力将被大大释放。

开口改造工程明年4月将完工

  集杏海堤恢复通车,宣告其开口改造工程翻开新的一页。该工程开口中心距园博苑大门中心线约960米。开堤总长度330米,其中开口净宽264米,包括22孔、每孔净宽12米。据介绍,目前海堤箱涵主体和道路还建,已全部完成,水闸土建完成70%,设备、钢闸门本月底即可进场安装。明年4月汛期来临之前,集杏海堤开口改造工程将全面完工,杏林湾的防洪标准也将从现在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不远处的高集海堤昨天也传来最新消息——海堤原水管道迁改工程即将画上句号,,已经隔断厦门东、西海域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高集海堤预计下月中旬就可迎来“开堤建桥”的历史时刻。
124
发表于 2011-11-21 09:20 | 只看该作者
19文园路很多电线

30最适合双层   线路直  路况简单

下次30换车一定要来一个创意点的
125
发表于 2011-11-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我经常坐26路,基本上每次坐的上层玻璃都有裂痕。经常听到树木刮过车顶的声音
126
发表于 2011-11-21 1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翔艾米利 于 2011-11-21 11:35 编辑

欧风来袭——探析大金龙三门低地板公交车XMQ6120AGD5


2011年10月20日,两年一届的BUSWORLD Kortrijk在比利时开幕,展会上,大金龙面向欧盟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的三开门、低地板公交车XMQ6120AGD5,这款12米级的公交车采用欧洲主流公交市场常见的三开门设计,全承载技术的应用和全车低地板、侧置发动机的设计,与国内主流公交车的设计相比可以说是独具特色,让人眼前一亮,而遵循欧盟整车型式认证标准(WVTA)进行的整车设计,更是让它拥有了卓越的品质保证。



大金龙欧风新作三门低地板、全承载公交车XMQ6120AGD5

    发动机侧置,实现全车低地板



整车外观设计采用与欧洲同步的流行元素,方基调、小圆角、简洁现代

    在欧洲,主流的12米公交车均是采用低地板、三开门的车身结构,其技术核心的关键在于发动机侧置,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实现驱动轴后开门,保证乘客无障碍上下车,最大可能地增加车内可利用空间,这是目前世界上客车技术中最先进、合理的布置方式,代表着城市客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发动机偏置布置,实现整车低地板设计,带来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

    XMQ6120AGD5是大金龙2011年自主研发的全新公交车型,该车通过采用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发动机偏置技术,实现了整车低地板布置,前中后三开门的设计,让乘客上下车十分通畅,不仅更加人性化,也有效提高了车辆运营的效率。




整车低地板设计,实现后轮后开门,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

    同时车辆内部采用大容量设计,结构采用宽门(单门净宽1200MM),宽通道设计(前桥处通道宽900MM,后桥处通道宽度为560MM),车厢通过性能良好,并增加了载客量,乘客座椅达到32个,全车的承载人数可以达到79人。

    全承载技术,有效减重降耗



超大贯通式玻璃侧窗,观景效果绝佳,前后成型顶与风道完美衔接,座位布局合理, 车内空间更显宽敞

    安全、节油是客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传统半承载式车身相比,全承载车身安全性能好,并能大大降低客车的重量,实现节能增效,是今后客车车身结构发展的趋势。

    作为国内率先应用全承载车身技术的客车企业之一,大金龙在开发XMQ6120AGD5车型时采用了自主开发的全承载技术,其车身强度是普通客车的3-6倍,耐冲击、安全性高,有利于客车在发生事故特别是翻车事故时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同时全承载客车的重量大大降低,车体骨架减重10%左右,空间利用率则增加10%,大幅提高了载客效率和燃油经济型,可以为客户带来更高的运营利益。

    大金龙工程师介绍:通过采用全承载设计,XMQ6120AGD5的重量大大降低,在同长度、同配置的情况下,比普通客车轻了约1000公斤,根据计算,车身重量每减轻100公斤,可节油0.2-0.3升/百公里,按一辆公交车每日运营300公里计算,全承载客车一天可以节约燃油超过6-9升。

    人性设计,提供舒适驾乘体验

    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客车产品,让司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为乘客创造舒适愉悦的乘坐体验,这是大金龙长期以来始终秉承的“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XMQ6120AGD5在整车设计上充分考虑各种人性化的需求,营造出舒适、温馨的车内空间,很好地诠释了大金龙专注细节的设计思想。

    XMQ6120AGD5配备大金龙成熟的底盘技术,使车辆的使用稳定、便捷,高效;全时高效的博世液压冷却系统,使车辆的油耗显著降低;采用VDO总线控制技术,可以对全车用电器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根据车辆运行状态对车辆用电器进行智能化控制,车辆控制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更高。

    XMQ6120AGD5的驾驶区域为半封闭式,让司机有个独立、不受干扰的驾驶空间,司机围栏与上风道一气呵成,造型时尚美观,并实现检修、储物、多媒体功能的多样化;车辆采用新型豪华仪表台,设计兼顾现代感、实用性和人性化,所有控制按钮环形分布,司机触手可得,方便驾驶与操作;配置VOITH自动变速箱,前部换档操作采用电控换档结构,可以大幅减轻驾驶员的驾驶强度和疲劳强度,增加整车运营的主动安全性。



驾驶区布置合理,时尚美观,凹槽设计,实现储物、多媒体与检修等功能多样化



新型豪华仪表台,控制按钮呈环形分布,触手可及

    由于本车采用三门低地板结构,大金龙工程师在设计时也充分地考虑了各系统的维修方便性。如水箱布置在发动机的上部,在水箱布置处车身的侧面及内饰面设计有检修门,极大地方便动力系统及散热系统的维修;再比如,干燥器、冷凝器、反冲气罐集中布置设计,同时车身外部增加维修门,这样可以方便制动系统的维修。




LED电子显示屏,带STOP停车报站功能



全车采用CAN总线技术,提升整车的电子信息化水平,降低维护成本

    大金龙工程师介绍,XMQ6120AGD是在充分考察欧洲城市公交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车辆配合科学的座椅布局与空间优化设计,极大地满足乘客对乘坐舒适及空间宽敞的需求,体现了对乘客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车辆采用德国进口座椅,该座椅在结构设计上充分以人机工程学原理为基础,不仅满足安全、舒适、方便性要求,还融入了美学概念,使产品在造型上具有曲线流畅、大气的风格;车辆配备了德国Spheros一体式空调通风系统,轻松现实智能控制,只需要设定需要的车内温度,系统会自动检测需要的动作,操作简单,使用高效,让小小的乘坐空间也拥有舒适宜人的氛围。



车辆空调通风系统采用德国Spheros一体式产品,实现智能控制温度



采用德国安全机构认证进口座椅,面料透气性佳,舒适耐磨

    不仅如此,XMQ6120AGD5整车悬架结构采用ZF空气悬架系统(前二后四空气囊设计结构),匹配WABCO ECAS侧跪系统,整车具有车辆升降、侧倾、车辆限高、快速调节、减少空气消耗、压力监视、安全控制等功能,在特殊工况下可通过控制开关提升或者降低车辆的底盘高度,在车辆到站时便于婴儿车、轮椅车的上下,方便老、幼年乘客和残障人士乘车。



扶手杆及底座布局合理,乘客享受周全保护的同时也可行动自由,扶手杆采用上等钢材,硬度有保证,手触不留痕

    环保低碳,助力城市“绿色交通”

    在当前,减少汽车排放、保护社会环境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城市公交车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到的公共交通工具,其环保低碳的性能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

    XMQ6120AGD5搭载的是进口康明斯ISL8.9E5280B发动机,额定功率为280KW(相当于205马力),排放达到欧V标准,燃油经济性更加优异,低速稳定性更强,排放更清洁,氮氧化物排放可以减少40%以上,对于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助益不小。

    据了解,当前大金龙开发的XMQ6120AGD5车型虽然是面向欧盟高端市场的主推产品,但大金龙工程师在整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国内外客车市场及国内外客车的设计特点,采用整车的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整车的配置设计可以搭载不同的动力模块,以满足不同用户及市场特点的需求。

    不难看出,XMQ6120AGD5的问世,是大金龙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以人为本造车理念又一次的体现。所以,我们也期待着这款安全舒适、低碳环保的公交车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出现在我们身边,让中国的百姓也能坐上这款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城市公交车。



XMQ6120AGD5车型参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7
发表于 2011-11-21 11:34 | 只看该作者
集团要是买这车多好   

尤其是BRT不一定非得上18米   3门的13 14米 然后发动机侧置也不错

点评

用来跑现在的19路,30路这样的主干线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跑BRT也好。缺点就是对道路要求较高,因为底盘低。  发表于 2011-11-22 23:24
这车貌似没上公告  发表于 2011-11-21 12:44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2:42 | 只看该作者
最新14米是南昌的6141

点评

南昌买三轴 鸡冻啊  发表于 2011-11-21 19:05
129
发表于 2011-11-21 12:51 | 只看该作者
轨交集团今揭牌

点评

还有关于“厦门轨道交通发展论坛”,将于下午在海悦山庄举行。  发表于 2011-11-21 15:34
130
发表于 2011-11-21 18:50 | 只看该作者
我市公交线路年底将达300条 新增线路覆盖岛内交通盲点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1 15:00

  每到周一,戴先生经常坐公交回岛内单位开会。让他印象颇深的是,公交票价越来越便宜了,从两年前的8元降到了如今的2元,刷e通卡只要1.6元。

  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为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列出30件惠民举措,其中4件涉及公交票价、线路、车辆及配套等。现在回头看,完成这些任务是不打“折扣”,更多的是“超额”。

  票改:

  2元封顶,145万人次受惠

  戴先生说,两年前,他驻点翔安,每周一到岛内单位开会,坐公交车要8元,来回就要16元,每个月要64元;去年“十一”票改,改成3元,每个月只要24元;而现在只要2元,每个月只要16元。刷e通卡更实惠,打八折,单趟只需1.6元。

  今年9月1日起,为落实惠民举措,实行新一轮公交票价改革,32条全程3元的公交车票价调整为2元封顶;18条全程2元的公交线路中,有11条调为1元,仅保留7条2元公交线;而刷e通卡,优惠幅度由九折调整为八折。

  据公交集团统计,这次票改,起码有145.74万人次得到实惠。

  线路:

  年底实际新增将达60条

  按照惠民举措,我市计划今年新增公交线路15条,优化线网;推动公交智能化二期建设。

  不过,早在8月23日,我市就已新增16条公交线路,10月份又新增高峰区间线路23条。预计到年底,新增公交线路将达60条,公交线路总数将达300条。

  据悉,这些新增的公交线路侧重考虑岛外居民的出行,同时考虑岛内公交的盲点及南北向线路缺乏、居民出行不方便的地方。

  另外,今年计划投资251万元推动公交智能化二期建设。1-9月累计完成投资213万元用于公交智能终端系统建设,完成年度计划的84.9%。车辆:

  今年将更新700多辆

  今年,按照惠民举措要求,我市计划更新新增550辆公交车(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37辆、CNG清洁能源公交车90辆、其余车型公交车423辆),但截至10月底,已完成470辆,年底有望超过700辆。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林国泰曾表示,今年将加大CNG、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投放,适时推出纯电动公交车,同时继续投放自动挡公交车,提高市民乘车的舒适性。

  配套:

  第一码头枢纽站下月或投用

  按照惠民举措要求,我市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枋湖公共交通客运枢纽中心;建设第一码头公交枢纽站;开工建设翔安公共交通客运枢纽中心,进一步改善乘车条件。

  公交集团介绍,枋湖客运中心9月5日已启用;第一码头公交枢纽站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下月底有望投用;翔安公共交通客运枢纽中心已奠基。

  记者 王绍亮
131
发表于 2011-11-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1-11-22 09:39 编辑

厦大一条街双向四车道恢复通车 公交车有望25日通行(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2 08:00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王元晖 实习生 宋诗睿)没有礼炮,没有典礼,由于地下停车场及相关交通改善工程建设被隔离了一年半的厦大一条街昨天悄然开通。



厦大一条街示意图  3D制图/本报版式工作室 张平原




拓宽的道路。(本报记者 王元晖 摄)

  双向四车道空前畅通

  介于南普陀西大门与厦大大南校门之间的这段路,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厦大一条街”。它的知名,很大程度上源于曾经洋溢在这里的浓厚商业氛围。在去年启动的此次交通改善工程中,原先的店面被一一拆除。

  昨天,近400米长的厦大一条街全新亮相。原来的双向两车道变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道路两侧留有景观步行道,靠厦大一侧还增设了绿化带。记者昨日来到这里发现,道路路灯及交通指示设施已安装完毕,南普陀及厦大校园内的美丽风光一览无余。

  厦大一条街昨起重新对车辆开放。厦大卢老师驱车从这里经过,他说,和改造前相比,现在道路空前畅通,路面变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很多。
通行安全令人担忧

  昨天,在这条道路上拍照、漫步甚至嬉戏的人们比比皆是,而他们的旁边,便是不时疾驰而过的车辆。现场没人维持秩序,通行安全令人担忧。

  所幸的是,昨天厦大一条街往来的车辆并不多。记者了解到,目前借助厦大一条街通行的,主要还是从思明南路往来厦大校园的车辆。而与之相连的厦大大南校门,对校外车实施的则是“只进不出”的原则。

  公交车有望25日恢复

  不过将来,随着公交线路的恢复,厦大一条街又将迎来昔日的滚滚车流。据了解,在施工之前,每天从厦大大南校门始发的公交车多达1150多班次,为了支持该工程,施工期间,公交车的始发站改设在思明南路(钟鼓山隧道口—演武路口)西侧。

  来自市交通改善办的消息称,公交车的通行有望在本月25日恢复。至于确切的开通时间,还需要今明两日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决定。记者昨日在厦大大南校门外右侧的广场上看到,相应的公交站牌已经设立完毕。有关人士表示,届时,原先被转移的公交线路将全部恢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2
发表于 2011-11-22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1-11-22 09:41 编辑

厦门轨道交通先建1号线试验段 全长1公里有2个车站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2 05:31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记者 雷振超 张婷婷)“首期将启动3条轨道线建设,其中重点是1号线,而1号线试验段工程将是重中之重。”厦门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灵强昨日向媒体介绍。






  根据城市近期发展建设需要,首期轨道线路工程由1号线、2号线和3号线部分构成,总长约75公里。规划图。黄晨颖 摄

  黄灵强还说,每条轨道线都将首先进行试验段工程建设,“一条轨道线长二三十公里,地势如何、适用什么施工方法?试验段工程就是为整个线路建设做准备。” 

  目前,1号线试验段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按既定目标积极推进,“1号线试验段线路总长1公里,2个车站、一个区间的长度。”

  初步方案中,厦门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1号线、2号线和3号线为三条骨干线路,分别引导岛内向北部、西部、东部跨海发展;4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构建岛内与集美、同安的连接通道;5号线为环海湾线,从马銮组团至马巷组团;6号线为翔安区内辅助线。线网总长约247公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3
发表于 2011-11-22 0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1-11-22 09:42 编辑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挂牌成立 首期将建设一二三号线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2 08:00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刘艳)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正式成立,厦门轨道交通建设又往前进了一步。

  从各大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修建轨道交通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台北、高雄、福州等周边大城市均已经运营或者正在建设轨道交通系统,我市正迎头赶上,尽快建设轨道交通,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积极参与区域竞争。




厦门轨道交通首期三条线路规划图 3D制图 本报版式工作室 张平原

  据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具备运载量大、速度快、舒适度高等特点,且对长距离出行具有较大优势。2010年末,厦门市机动车达到72.5万辆,比上一年增长13.18%,其中汽车达38.5万辆,较上一年增长23.45%,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导致我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运营,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满足跨海交通需求,优化出行结构,实现“海岛型”城市交通向“海湾型”城市交通的转变,从而构建以轨道交通和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方式协调互补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综合交通规划目标。

  据了解,厦门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1号线、2号线和3号线为三条骨干线路,分别引导本岛向北部、东部、西部跨海发展;4号线为南北向辅助线,构建本岛与集美和同安的连接通道;5号线为环海湾线,从马銮组团至马巷组团;6号线为翔安区内辅助线。线网总长约247公里。根据城市近期发展建设需要,首期轨道线路工程由1号线、2号线和3号线部分构成,总长约75公里。
首期3条具体线路

  1号线首期从轮渡至厦门北站,为南北骨架线,构建本岛与集美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并服务于岛内外火车站。主要经过旧城区、厦门火车站片区、集美新城、厦门北站。

  2号线首期从五缘湾至海沧新城,为东西骨架线,构建了本岛与海沧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主要经过五缘湾、观音山片区、江头片区、筼筜湖北片区和海沧新城。

  3号线首期从厦港片区至翔安新城,为西南-东北向骨架线,构建了本岛与翔安区快速跨海连接通道。主要经过厦港片区、白鹭洲、湖里老工业区、五缘湾和翔安新城。(上述方案为初步方案,具体线位和站点布置情况应以国家批复为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4
发表于 2011-11-22 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1-11-22 09:44 编辑

厦门轨道交通沿线将形成生活圈 施工和运营风险前所未有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2 08:00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本报记者 刘艳)翔安隧道、成功大道、集美大桥、杏林大桥……55岁的黄灵强在完成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后,又接手了一个重任——厦门轨道交通的建设。昨日上午,在轨道交通集团揭牌仪式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灵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倾力打造一个广受欢迎的轨道交通网络。




  【人物名片】黄灵强,出生于1956年,高级工程师,自2000年起,曾任路桥集团总经理,现为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平台建设

  网罗全国各地专业人才

  经过一年多的筹办,轨道交通集团成立了。这是厦门又一家重量级国有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50亿元。“集团的成立,意味着我们已成为一名真正的轨道人。”黄灵强说。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投资巨大、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涉及建筑、机电等多个领域,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轨道交通集团从全国各地网罗了30多个专业人才。

  黄灵强说:“我们将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建设管理经验,深入探索厦门轨道交通的综合规划与设计、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以及运营的科学管理,让厦门的轨道建设运营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最大挑战

  施工和运营风险前所未有

  黄灵强表示,轨道交通的施工和运营所面临的风险前所未有。

  他说:“厦门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地质复杂和工程场区周边建筑影响等特点和风险。在保证安全方面,我们要牢固树立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推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管体系,努力把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厦门又一个标志性的安全管控工程。”

  发展前景

  轨道交通沿线形成新生活圈


  记者注意到,除承担轨道交通的投资、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外,轨道交通集团还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从事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建设,从事沿线房地产及相配套的综合开发和经营管理,从事沿线及周边广告、通信、停车场等附属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等等。

  对此,黄灵强表示,将把城市商业、商住、办公、酒店和文化融入轨道交通设施,汇成新的城市生活圈,为开创厦门城市发展的新时代、新生活作出新的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5
发表于 2011-11-22 09:45 | 只看该作者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论坛举行 厦门轻轨建设可借鉴京沪经验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11-11-22 00:00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厦门的地质环境适合使用什么方法建轨道交通?建设之后怎样收回投资并实现可持续性运营?昨日,来自全国各地轨道交通界的决策者、设计师、建设者、经营管理者齐聚厦门,为我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本次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出席论坛并讲话。

  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经验丰富

  “现在中国的轨道交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基础建设业务部主任佘湘耘说,“预计2020年末累计投运里程将达7000公里左右的目标仍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记者在一份2010年统计的全国各省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表上看到,目前全国至少有28个城市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轨道交通项目。如果算上即将加入“轨道交通俱乐部”的城市,如厦门,那么轨道交通建设在全国各地可谓“遍地开花”。在诸多项目的丰富建设经验面前,厦门建轨道交通,在施工技术方面的困难与风险可控。

  比如,参加过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建设的中铁二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方昌福说,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经过3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厦门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有花岗岩也有风化层。不过以上海和北京的建设经验来看,厦门可以采用盾构法和矿山法相结合的施工方式,保证施工安全也降低建设成本。”方昌福说。

  轨道交通有着强大“吸引力”

  纵览全国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超百亿的线路比比皆是。这么大的投资如何收回?这个问题也同样摆在厦门面前。与会专家认为,打造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体系至关重要。

  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巍说,在中国的国情下,走市场化的票价基本行不通。“比如,我们国内建地铁,成本和香港、东京差不多,但香港、东京的地铁票都是10元人民币左右,我们没办法收这么高。”庄巍说,“所以得依靠轨道交通项目的‘自身造血’功能,包括地产、广告、商业等等。”

  轨道交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条线路建成,商业、商务、办公、娱乐、文化、居住等城市元素均向其聚集,北、上、广地铁沿线的高房价就很能说明问题。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于百勇说,南京地铁采用“引导规划,控制红线,预留用地,储备项目”的土地开发融资战略思想,实施轨道交通资源和物业捆绑式开发,形成资源经营、运营票务两大收益,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厦门也应从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庄巍说,“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配套,比如靠近轨道交通的地方建筑密集些,远一点的则降低开发强度。这不仅能提高轨道交通的利用率,也能实现城市的绿色环保出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2 20: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