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2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题】有谁知道中国最早的公交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3 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公交知心人JACK 于 2009-4-2 23:08 编辑

它所在的城市,所运行的线路,以及车型(产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9-4-3 20:1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
3
发表于 2009-4-6 0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由人 于 2009-4-9 19:27 编辑

上海最早的公共汽车———德国霍克牌公共汽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公交知心人JACK + 10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09-4-6 01:49 | 只看该作者
天津,1904年,比利时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公交知心人JACK + 10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09-4-7 1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由人 于 2009-4-9 19:29 编辑

1934年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引进10多辆双层公共汽车
上海的公共交通,最早出现的是电车而不是汽车。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由英商建造经营,于1908年3月5日正式通车营业,这自然是当时西风东渐和都市化助推的结果。据史料记载,这天清晨5点30分,第一辆电车从静安寺出发,经愚园路、赫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穿过公共租界商业大街南京路(今南京东路),沿外滩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东风饭店)。由此标志着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开始进入运用现代交通工具时期。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4:37 | 只看该作者
这恐怕是中国出现最早的双层巴士了
7
发表于 2009-4-8 1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由人 于 2009-4-9 19:29 编辑

上海客车厂制造的中国第一辆1000型无轨电车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3: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最早电车吧,不过要是有车名和所在地的详细资料就好了
9
发表于 2009-4-11 05:17 | 只看该作者
1908年5月16日,法商的第一条有轨电车也正式通车营业。路线原定自十六铺至徐家汇,但因为轨道尚未全部铺设,先行驶到善钟路(今常熟路),7月13日后延伸至徐家汇。由华人经营的电车线路则最早出现在1913年8月11日,前后共开辟4条线路,主要营业区域是在原南市区附近。1926年,英法及公共租界开通了11条电车线路,总计80余辆电车,大大方便了租界数十万人的出行。

  据说,最早的电车车门、车窗都没有玻璃,电车前后也没有栏杆,因此有些乘客为图方便,往往会半途飞身而下。电车也经常出现在一些文人笔下,女作家张爱玲便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写到电车,自称“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

  有轨电车在上海风行一时后,至1914年11月才由英商在福建路开通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最初只有7辆无轨电车营运,因道路条件差、营业情况不佳,相隔7年后才逐渐增加车辆,12年后开始大量发展。在法租界,则一直到1926年10月才出现第一辆无轨电车。最有意思的是,1914年洋泾浜(今延安东路)河道尚未填没,无轨电车在郑家木桥(今延安东路、福建中路)无法调头,英商就在路中专设一座圆形转台,电车到达终点站时先驶上转台,然后用人力推动转台才使电车调头。

  姜培顺说,旧社会的电车车厢是分等级的,英商当时把部分无轨电车分成头等、次等。头等车厢票价昂贵,非一般人乘坐得起,其目的是以票价为手段来限制华洋杂乘。

  公共汽车最早在上海出现,已是电车运行14年之后的1922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宁波籍华商董杏生,他从德国购置2辆霍克牌公共汽车开辟了静安寺至曹家渡的公共汽车线路。第二年,英国人阿诺尔特也集资一百万两银子组建中国公共汽车公司,首先开辟外滩至静安寺线路,以后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共开辟总长度105公里的12条定点线路和4条专线。1922年首家经营长途客运业务的沪太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车营运,使用的是硬胶胎大客车,之后成立的锡沪、沪闵南拓、上松等长途汽车公司分别采用雪佛莱、奔驰、司蒂倍克等牌号的大客车。1934年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引进10多辆双层公共汽车加入到繁忙的1路营运,当时曾引起极大轰动。   

  长达近半个世纪,上海公交车辆全部依赖进口,英、法商电车公司机务和技术部门只是做些装配、修配工作。解放后,上海公交企业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才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

  1951年7月,上海客车厂制造出中国第一辆1000型无轨电车,它的底盘用奇姆西底盘改装,其余机件和电器设备均系国产。1953、1954两年,上海客车厂又相继制造出2000型和3000型无轨电车。1957年上海客车厂用解放牌汽车底盘制造出4000型无轨电车,所有设备材料全部为国产,车身呈流线型,式样十分美观。

  1957年上海公交公司试制成功的57型公共汽车,是国内首次采用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底盘改装的公共汽车,结束了公交车用外国卡车底盘改装的历史。翌年市公交公司电车修造厂职工在36天中成功制造出第一辆红旗牌大型无轨电车,9月底该车开往北京参加国庆大游行,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一年上海公交公司制造出国内第一辆铰接式大客车(无轨电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展出。随后,上海电车修造厂又制造出铰接式高容量无轨电车。

  1965年,市公用事业研究所与电车修造厂等单位合作,成功研发出可控硅直流载波器,使无轨电车行驶每百公里用电量从130多度降为80多度,成为全国领先者。进入70年代,电车制造开始实行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1974年上海客车厂生产出SK—561型铰接式可控硅脉冲调速无轨电车,并于1978年通过鉴定而得到推广。

  历史上上海还出现过几种特殊的公共汽车。一是木炭车,最早出现于1941年;二是1950年由总工程师张德庆改装成功的白煤炉车,前后共改装过160辆;三是煤气车,1951年5月在51路公交车上短期投入使用。1960年9月因汽油供应紧张,上海公共汽车大部分被改装成煤气车,直至1963年才恢复使用汽油。1973年国产系列化公交车型出现,至1993年形成SK—6002系列客车。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上海曾引进一批两节车厢的大容量铰接式公交车,车身长度是单机公交车的两倍,大大增加了车辆乘载量。到70年代,上海“乘车难”矛盾更为突出,公交部门又投用大篷车来缓解当时客流拥挤的矛盾。其中一度使用过巨龙电车,在客流高峰期间,驾驶员需下车帮忙把乘客推进车门,车内乘客则前胸贴后背,十分拥挤,后来便索性把车上座位全部拆掉,以容纳更多乘客。

  由于有轨电车修轨掘路有碍市容,修线停车有碍交通,而且声音嘈杂有扰环境安静,因此到1975年被全部淘汰,代之以自制的新型无轨电车和汽车营运。据姜培顺介绍,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市电车线路已发展到21条,车辆达900余辆,占市区公共客运车辆总数的16.2%,其营运规模雄踞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公交知心人JACK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09-4-26 21: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最早电车吧,不过要是有车名和所在地的详细资料就好了
公交知心人JACK 发表于 2009-4-8 19:51

中国最早的公交线路 1906年正式运营的天津白牌电车线路(老城厢环形),由比利时电车电灯公司运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公交知心人JACK + 10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09-5-17 20:3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20年代才有公交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16 06: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