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5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东汽车制造厂的部分产品欣赏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6-1-12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的品牌 真让人怀念起童年时光,
黄海当年也常用一类底盘制造过其他用途的车
(一类底盘指只有驾驶室 发动机 传动系统 主大梁 车桥车轮等标准设备的汽车底盘,比如拆掉后货箱的卡车)

有关那辆DD6120HJ2:黄海当年用过斯太尔轮减桥的技术吗(前桥常见 但没见过有后桥用斯太尔的)
2
发表于 2016-1-1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引擎澎湃 于 2016-1-13 23:18 编辑
Xiao_Zhu_Zhu 发表于 2016-1-13 21:42
那些油罐车和自卸车不是解放141和东风140吗


黄海除了制造客车之外,也制造特种车,这要追溯到当年黄海还叫“丹东汽改厂”时期
由于抗美援朝及后续特殊时期的需要,丹东汽改厂诞生,原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办事处汽车修理厂”
后来变汽车修理厂,就是给一个后面空载的汽车底盘,根据需要进行底盘改装而改成工程车 专用运输车等对应车辆。
可以说,改装现成的卡车底盘应该是汽改厂在黄海之前很早的老本行了。
十年前还经常看到有的翻斗车后斗上写着“一汽黄海”(解放四大 大威系列常见)
3
发表于 2017-2-14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建国1985 发表于 2016-1-14 14:48
圆窗的三位编码是680

对,680是旧版本编号 现在应该叫DD6110某某,
第一代黄海的黄河系单门版叫DD680 常用于长途 团体,双门版叫DD650常用于城市公交
因为黄海在七十年代拿到黄河JN150底盘造出了DD150 即辽老三系列长头卡车
后来转型客车后 就用这个DD150辽老三的底盘造客车了 所以黄海早期的产品多为11米级
生产10米以下的中型车是八零年代末以后的事情了
4
发表于 2017-2-1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7-2-14 10:19
DD6112H1S代表着一个时代,可惜没出相对应的铰接版,如果出了说不定会成为像DD6170一样的经典之作。


从那时起 黄海开始主攻团客长途客车领域 而前置车基本是有订单才造
所以黄海的17米铰接一直是6170系列 而没再出现别的6171以后的编号
18米级的大车那是04年以后黄海和MAN合作之后的事情了
5
发表于 2017-11-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7-2-16 21:18
感觉主要是那时候国内的后置铰接技术基本是零。DD6112H1S红遍各地时,黄海并不具备把这款后置单机变成后 ...

那时全国基本都不具备把后置单机变成铰接长龙的技术 直到2000年以后的几年 欧系客车的技术来到国内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 无人售票慢慢开始普及 相比乘客不易单人看管的长龙 单机车比较吃香
所以当年主要的客车制造单位基本都把精力放在单机客车上

京华因为在皇城根下的缘故倒是放心大胆地造长车 使用黄河系底盘的BK670 6170等17米车的数量当时在京城周边已基本饱和, 由于当时18米级客车的平台还不算很成熟 所以许多人对BK6180系列中巡洋舰之前的型号了解甚少(本身那时的18米多处于试制或小批量 而且都是前置车)
大京后的出现则是当时陕汽与MAN合资 已经具备生产后置铰接车底盘的技术了
6
发表于 2018-4-1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小先生 发表于 2018-4-17 15:49
后置铰接跟前置相比复杂在哪?铰接盘?

基本也就是铰接盘了,再加上部分油路电路等
前置铰接底盘某种程度相当于一种特殊的半挂 动力主要在前半截 后半截只要把刹车和基本配置弄明白就可以
而后置车属于后推前 整车受力方式完全不一样 首先对铰接盘的要求肯定不一样, 而且油路控制 电路方面等许多都要重新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4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