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76|回复: 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公交车的怪站名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11-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646的四顷三村
永稻临线的苏一二村
2
发表于 2008-11-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西王府和和康熙的废太子胤礽有关,还老是不放心

据北京电视台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在距北京40里的郑家庄(现在北京的昌平区),一天夜里,忽然传来嘈杂的车马声。远处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这些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从上到下全副武装的御林军。无数的灯笼、火把将漆黑的夜照得通明。御林军很快来到一座王府前,将整座王府团团围住……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夜晚之后,这座王府将悄然消失,仅留给后人一连串未解之谜……
  近日,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李宝臣走进北京电视台,揭开了它的真实面目。
  是不是吴三桂的宅院
  这座被清兵团团围住的王府,就是平西府。关于这座王府故事传说,很多。那么它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么?
  说起这平西府,人们自然会首先联想到吴三桂。吴三桂原是明朝辽东总兵官,曾被崇祯皇帝封为“平西伯”。吴三桂在明朝时也确实曾经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还结识了不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有人猜测,既然吴三桂在降清之初就被晋封为平西王,这座平西府就应该是平西王的府第。可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吴三桂一直镇守云南,所谓的平西王府在昆明翠湖一带,也就是后来的洪化府。既然这样,他怎么可能在北京还有王府?即便是吴三桂为了进京见皇帝方便而建的府邸,为何会盖在离京城40里远的偏远地方?
  吴三桂在明崇祯末年封平西伯,父亲吴襄与弟弟吴三辅居住在北京,甲申之变,吴三桂降清,加封平西王,李自成在撤退的时候把他的父亲与弟弟全家都给杀了。到了清朝,吴三桂就一直往南方打,最后到了云南昆明驻扎。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他的孙子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所以,他在清朝的时候,在北京就没待过多少天,所以不可能修如此气派的王府。那么,吴三桂还有个儿子叫吴应熊。他后来娶了皇太极十四女和硕公主作了额驸,就住在北京。因此很多人猜测,这平西府里住的会不会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呢?
  很多人知道吴应熊,是因为一部《鹿鼎记》。在金庸笔下,吴应熊非但最终没有娶到建宁公主做成额附,反而还落下了个终身的残疾。而实际上,吴应熊不仅娶到了公主做成了额驸,还被封了爵位。但是,经过考证,平西王府与吴应熊也没有什么关系。
  清朝改变了明朝的皇子封爵,将王爷安排到地方上的做法,让王公贵族全部留在北京建府邸。要求王公贵族都必须住在内城,平日行动无故不能出城40里,不能交接朝官,也不能与外官结交。目的就是让他们全部生活在皇帝视线之内,防止个人扩展政治势力,造成对皇位威胁。
  平西府位置在昌平区,这里距京城40里,当时是绝对的郊区,那么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不顾杀头的危险,非要住在这种远郊区县呢?
  平西王府的真正主人
  真相似乎就在眼前,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查证史料。看来要想揭开王府主人的神秘面纱,我们还需要认识几位在清史档案当中留下浓重笔墨的重要人物。清宫大案主角之一:清朝唯一一位太子,允礽。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观众,肯定对这位皇太子有印象。他两岁被康熙立为太子,深得康熙的喜爱。是皇帝重点培养的对象。然而,当了三十七年太子的他,却最终没能逃脱“两立两废”的政治命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允礽在康熙朝曾经被两度立废,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立为太子,四十七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三月复立,五十一年是月再废。第二次废黜后,禁锢咸安宫,过着软禁生活直到康熙皇帝逝世。……雍正当了皇帝。有人说,雍正这个皇帝做得名不正言不顺,那么他当了皇帝之后,作为他的兄弟,废太子允礽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在经历了宫廷政治的明争暗斗之后,废太子允礽在雍正二年就病死了。然而谁也没想到,他的二儿子,被雍正封为理亲王弘皙,却成为了另一起清宫大案的主角!这位乾隆皇帝的堂兄,一直以“嫡王孙”自居。乾隆四年,他勾结私党,发动了宫廷政变,还差一点要了乾隆的命!史称“弘皙逆案”。那么,废太子允礽和理亲王弘皙,这两个清宫大案的主角,会是平西府的主人吗?如此气派的王府难道真的是为了两个落难的王爷而修建的吗?
  废太子允礽第一次被软禁在了上驷院中,后来又被软禁在咸安宫内。雍正继位后,诏于离城40里外的昌平郑家庄修盖房屋,驻剳兵丁,将允礽移往其地继续软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允礽去世,享年51岁。雍正追赠他为理密亲王。“密”是谥号,《清谥法考》讲“追补前过谓之密”。可见这一盖棺论定的评价,仍然充满着对废太子的批判。
  而他的儿子弘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撵出宫的?
  在民间一直有“雍正夺妻”的说法,相传,雍正继位后,弘皙怕受到父亲的牵连,于是带着妻子出逃,谁料还是被抓到了。雍正听说弘皙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就想将她纳为妃子。于是,作为交换条件,免去弘皙的死罪,将他软禁在当年他父亲住过的府邸之中。并将王府改名为“理郡王府”。那么,这种民间的说法可信吗?雍正真的霸占了自己侄儿的妻子吗?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清朝到了康熙时期,大部分的生活习俗已经汉化,这也包括婚俗。何况当时雍正刚即位,在这个很敏感的时期,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妃子,而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所以这种雍正贪恋弘皙的妻子而免除弘皙死罪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康熙在去世前曾要雍正封废太子,但是雍正登极以后没有这样做,而是封他的儿子弘皙为理郡王。雍正元年五月命他前往郑家庄陪伴他的父亲,太子死后也没有放回,雍正六年晋封“理亲王”,仍然在在城外的王府中过着软禁生活。
  平西王府应叫弘皙府
  那么,王府的软禁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理亲王弘皙政治上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到他作为王爷的私人生活。据说,在这座豪华气派的王府大院,曾有着上百间的房屋。府内亭台楼阁,一步一景,都按照当时紫禁城的规格来修建。进出王府的太监宫女,那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给这座理亲王府起了个别号,叫小皇宫!当年的盛景可想而知。弘皙在这里住得十分舒坦,即便在后来被乾隆削了爵位降为平民,还改名“四十六”,也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王府。那么,弘皙改名“四十六”是什么意思?这座气派王府,又为什么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
  乾隆为什么将弘皙驱除出“爱新觉罗”,改名为“四十六”?数字作名,有什么含义呢?实际上,弘皙逆案发生时,弘皙正好四十六岁。乾隆把这个岁数作名,就是想寒碜寒碜弘皙。那么,这个王府一夜之间为什么会消失呢?这还要从王府的两位主人身上找答案。我们发现清史史料中,对这两个人的记录是少之又少,既然少就说明当时被毁掉了很多东西。那么,这座用于软禁的王府,作为地面建筑,不禁让人睹物思人。皇帝为了掩盖皇宫中政治斗争的这些污点,于是在弘皙死后,立即派人拆掉了王府,于是,这座王府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还有一个谜没有揭开,这个府住过废太子允礽和理亲王弘皙,哪里住过平西王呢?那平西府这个名字又从何而来呢?
  专家猜测,弘皙谋反失败后,被乾隆削去了“理亲王”的爵位,贬为了平民。这座王府,也不能再叫做理亲王府了,于是改名为“弘皙府”。由于王府地处昌平郑家庄,人们巧妙地取昌平的“平”字和弘皙的“皙”字,成为“平皙府”,后来因为“皙”与“西”同音,以讹传讹,于是便有了今天平西府的名称。想不到这座王府虽然仅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而名字却穿越时空,口口相传了数百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19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