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成都:9家民营公交酝酿成立“第二公交集团”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08-9-21 23:05
标题: 成都:9家民营公交酝酿成立“第二公交集团”
日前获悉,成都中心城区9家民营公交企业的负责人开始谋划成立“第二公交集团”,这个集团将综合9家企业的40多条线路和1000辆左右的公交车。

        民营公交的一声叹息

        “民营公交企业在夹缝中的生存相当艰难。”“成本升了,不敢涨;客流少了,不敢降。”公众巴士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代松说,这不仅仅是公众巴士公司遇到的问题,也是所有民营公交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据了解,民营公交企业开行的公交线路大多在二环路以外的城乡结合部。以前这些线路大多实行的是“点到点” 的道路客运经营方式,不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能满足已经城市化的居民出行需求,后来又实行了公交化站点式服务,满足已经城市化的农民的出行需求。“点到点是班线运输的模式,站点式经营才是真正的公交运行模式”。主城区最大的民营公交企业武侯新晨交通公交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继新说,这个过程相当艰难,甚至引发过这样的民营线路是不是公交的讨论。

        “民营公交也是公交,也是一项公共产品。”周继新认为,不管姓民还是姓国,公交企业应该受到同等的待遇。“我们的梦想是:统一刷卡、统一线路优化、统一的长效补偿机制。”刘代松说,如果能够和公交集团的线路得到一样的政策扶持,民营公交线路也愿意刷卡,也能做到免费换乘。

        9家企业拟抱团经营

        如今,这些民营企业正在积极地寻找办法,初步的想法就是通过9家企业抱团,“成立一个第二公交集团”,刘代松说,目前这个想法已经在各家民营公交企业中间达成了一致,他们也已经向市交委相关部门提交了相应的申请报告,一旦手续齐备,这家第二公交集团就将很快诞生。“关键在于,我们还是想申请和国有公交一样的政策待遇”,刘代松说,共同成立公交集团,有利于提高民营公交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首先,在过去各家公司重叠的线路上,我们可以进行整合,加大对线路的车辆投入力度,增加客源的同时避免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其次,企业规模扩大后,即使有部分线路亏损,我们也可以通过盈利的线路来补亏。”

        “民营公交最大的毛病就是散、小。”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城区主要的民营企业有9家,占中心城区不到20%的公交市场份额,不能规模化,线路无法优化,带来很多矛盾。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他们鼓励民营企业整合,能够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也能提高服务质量。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