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超市班车两枚 [打印本页]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4 11:56
标题: 超市班车两枚
6月2日拍的两个超市班车。感觉冷色调的涂装显得清凉,适合夏天。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4 12:24
估计是淘汰的老车改的。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4 12:31
阿彪 发表于 2012-6-4 12:24
估计是淘汰的老车改的。

看自编号是五厂的车。不知是改自于五厂退役的车还是其他厂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4 13:32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4 12:31
看自编号是五厂的车。不知是改自于五厂退役的车还是其他厂的?

这个不清楚,但是看年份这种8米中通应该采购自2004-2006年,欧二排放,机械泵控制,属于黄标车型。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4 14:13
阿彪 发表于 2012-6-4 13:32
这个不清楚,但是看年份这种8米中通应该采购自2004-2006年,欧二排放,机械泵控制,属于黄标车型。

今年7月不是要治理黄标车吗,那这车还能用吗?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4 14:20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4 14:13
今年7月不是要治理黄标车吗,那这车还能用吗?

估计照样,就是新车要求得是电喷,旧车估计还能用,现在路面上跑的2004-2007年左右出的机械泵车不还是有——比如47 48 643 装备的玉柴7.8升欧二机械泵的京华(现归福田公司管理)双层。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4 14:32
阿彪 发表于 2012-6-4 14:20
估计照样,就是新车要求得是电喷,旧车估计还能用,现在路面上跑的2004-2007年左右出的机械泵车不还是有— ...

听本坛上的消息人士说47、48的双层今年要换了。感觉879的宇通双层不错,您觉得如何?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4 15:3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4 14:32
听本坛上的消息人士说47、48的双层今年要换了。感觉879的宇通双层不错,您觉得如何?

我最早在广州坐过香港二手过来,右軚改装的双层,感觉那个车动力性能不错。后来国产的质量都比较一般。主要是国产的机头比较一般。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4 16:28
阿彪 发表于 2012-6-4 15:33
我最早在广州坐过香港二手过来,右軚改装的双层,感觉那个车动力性能不错。后来国产的质量都比较一般。主 ...

记得八十年代香港赠送给天津一些英国产的“丹拿”牌双层车(旧的)。天津开了一条东站到西站的观光线路,走六纬路、南京路、西马路。好像时间不长就停运了。据说车质不太好。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5 08:45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4 16:28
记得八十年代香港赠送给天津一些英国产的“丹拿”牌双层车(旧的)。天津开了一条东站到西站的观光线路, ...

在广州时坐的就是类似那种车。主要是大陆保养能力有限——那时天津还是汽油车为主,柴油车少,加之国内的柴油质量不能满足外国车的需要,出问题很正常,加之零配件跟不上,驾驶习惯又与大陆有很大区别,因此被淘汰是迟早的事情。
另外,香港公交车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比较专业。以前开化油器汽油车时咱们也定期分级保养。可是到了现在,一般公交车都是用烂用完。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6 10:52
阿彪 发表于 2012-6-5 08:45
在广州时坐的就是类似那种车。主要是大陆保养能力有限——那时天津还是汽油车为主,柴油车少,加之国内的 ...

过去解放单机和铰接可以用好多年,现在的新车过个两三年就老态龙钟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6 11:38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6 10:52
过去解放单机和铰接可以用好多年,现在的新车过个两三年就老态龙钟了。

前几天开会听同行说客车配备国产机器,主要是维护里程短、周期短。但是咱们又不能按时维护,所以出现问题很平常。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6 12:27
阿彪 发表于 2012-6-6 11:38
前几天开会听同行说客车配备国产机器,主要是维护里程短、周期短。但是咱们又不能按时维护,所以出现问题 ...

保养、维护跟不上也会制约公交发展。车辆的良好状态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满街又是破车了。有好车也用不出好来,那还会得到好车吗。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6 14:06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6 12:27
保养、维护跟不上也会制约公交发展。车辆的良好状态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满街又是破车了。有好车也用不出好 ...

前排去杭州开会,看见上海港公安局一辆94年买的日产柴班车,保养真好啊,开了18年,跟新车样子差不多。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6 14:22
阿彪 发表于 2012-6-6 14:06
前排去杭州开会,看见上海港公安局一辆94年买的日产柴班车,保养真好啊,开了18年,跟新车样子差不多。

咱们这里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6 14:31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6 14:22
咱们这里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

人家是阿爷,保养可以报销,公交公司一般车一回本,用烂用完。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6 14:46
阿彪 发表于 2012-6-6 14:31
人家是阿爷,保养可以报销,公交公司一般车一回本,用烂用完。

归根结底还是政府补贴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公交公司得生存,不可能忽视效益。所以目前的现状也不好改变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6 15:0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6 14:46
归根结底还是政府补贴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公交公司得生存,不可能忽视效益。所以目前的现状也不好改变了 ...

看看706那些中通,虽然车不咋地,也得好好保养啊,唉。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6 15:06
阿彪 发表于 2012-6-6 15:03
看看706那些中通,虽然车不咋地,也得好好保养啊,唉。

还有869的那些车。都成了什么样子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7 12:5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6 15:06
还有869的那些车。都成了什么样子了。

就是钱赚够了,车用烂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7 13:27
阿彪 发表于 2012-6-7 12:54
就是钱赚够了,车用烂了。

只能先注重效益,看重眼前利益。没法通盘考虑长远规划。
所以环保,还有乘车舒适度等问题就顾及不上了。
如此周而复始也就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7 13:52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7 13:27
只能先注重效益,看重眼前利益。没法通盘考虑长远规划。
所以环保,还有乘车舒适度等问题就顾及不上了。 ...

刚刚看了我坐过的那款双层巴士,是英国利兰珍宝系列的,自动波(半自动AMT波箱),人家说香港用了二十年都没什么问题,真佩服人家的保养和英国的造车水平。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7 14:59
阿彪 发表于 2012-6-7 13:52
刚刚看了我坐过的那款双层巴士,是英国利兰珍宝系列的,自动波(半自动AMT波箱),人家说香港用了二十年都 ...

我觉得汽车制造和保养是相辅相成的事。保养、维护的到位才能体现一辆车,特别是好车的价值。如果只是打算一次性使用而不好好保养,那用个江淮之类的应付一下就得了。把好车用烂,这车的命运也太悲惨了,连车迷和乘客都得心疼。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7 15:38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7 14:59
我觉得汽车制造和保养是相辅相成的事。保养、维护的到位才能体现一辆车,特别是好车的价值。如果只是打算 ...

其中兄也不喜欢江淮?呵呵
我去年开会坐了一次江淮12米,打现代标志的,里面吵死人,还不如我们班车的12米宇通呢。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7 17:49
阿彪 发表于 2012-6-7 15:38
其中兄也不喜欢江淮?呵呵
我去年开会坐了一次江淮12米,打现代标志的,里面吵死人,还不如我们班车的12 ...

从车的质量上论,江淮确实不敢恭维。噪音大、飙烟以他为甚。每次905从身边过,不用按喇叭就知道来车了。608稍好一点,不过声音也比其他品牌的车大些。
不过前两天坐蓟县的公交,7米江淮车内、车外干净整洁。没见喷烟,坐在里面感觉噪音不太大。看来保养的挺好。比市区的江淮强多了,真不简单。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8 08:41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7 17:49
从车的质量上论,江淮确实不敢恭维。噪音大、飙烟以他为甚。每次905从身边过,不用按喇叭就知道来车了。6 ...

江淮本身就是个二线品牌——知名度和中通差不多,属于地方性品牌——和宇通、金龙等一线品牌;安凯、青年等准一线品牌有很大差距。另外,相对上面几个品牌早期引进欧洲技术进行学习研发,江淮则引进了当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韩国技术,所以阿彪感觉造成其始终难以进入一线。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8 10:42
阿彪 发表于 2012-6-8 08:41
江淮本身就是个二线品牌——知名度和中通差不多,属于地方性品牌——和宇通、金龙等一线品牌;安凯、青年 ...

江淮起点不高,先天不足。不过档次、种类齐全市场丰富也是好的。生产厂家给车辆的市场定位要准确;买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车辆,那也挺好。可是感觉公交线路使用的车辆与实际情况总有偏差,看来里面原因挺多,不好轻易解决。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8 14:1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8 10:42
江淮起点不高,先天不足。不过档次、种类齐全市场丰富也是好的。生产厂家给车辆的市场定位要准确;买家根 ...

不可能都像北京那样有高补贴,也不可能都像北京那样对噪音、排放要求那么高。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8 15:09
阿彪 发表于 2012-6-8 14:19
不可能都像北京那样有高补贴,也不可能都像北京那样对噪音、排放要求那么高。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定跟首都看齐。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尽量把线路、车辆安排得合理一些,把车辆维护得好些,也是对这个行业、对乘客的一份责任。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8 15:5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8 15:09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定跟首都看齐。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尽量把线路、车辆安排得合理一些 ...

感觉塘沽的线路安排就不太合理。特别是天津港附近,几乎等于没有公交车。相比之下,广州黄埔的线路虽然贵,但好歹还是有。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8 16:20
阿彪 发表于 2012-6-8 15:59
感觉塘沽的线路安排就不太合理。特别是天津港附近,几乎等于没有公交车。相比之下,广州黄埔的线路虽然贵 ...

的确,天津公交网络的覆盖不够全面。这也是个体线路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就好比天津的出租车分布也不均匀,集中在天津市区和滨海的塘沽地区。其他地区就是当地的普通车辆,好的发给个顶灯,在本地区内运营,到了市区就算是黑车。有的甚至顶灯都没有,就是黑出租。
在这一点上公交与出租很是相似。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1 08:32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8 16:20
的确,天津公交网络的覆盖不够全面。这也是个体线路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就好比天津的出租车分布也不均匀 ...

这是没有统一规划的结果。我特别欣赏天津新文化中心的配套——公交、大巴、小车都各有自己的停车位或者车站,毕竟这个设计是大师手笔,就是和小家子气、打游击战式的设计不一样。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1 10:48
阿彪 发表于 2012-6-11 08:32
这是没有统一规划的结果。我特别欣赏天津新文化中心的配套——公交、大巴、小车都各有自己的停车位或者车 ...

作为一个直辖市,就应该有好的统一规划。有不合理的地方,即使缘于客观情况不能尽快解决,也得逐步规范、调整。最起码别再搞散兵游勇式的规划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1 11:5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1 10:48
作为一个直辖市,就应该有好的统一规划。有不合理的地方,即使缘于客观情况不能尽快解决,也得逐步规范、 ...

这个与上层的思路有很大关系。京沪穗深等城市不是国家行政中心、国家经济中心就是离发达地区近,上层的规划自然做的比较宏观并细腻。有些地方上层本身多数就来自一些小地方,自然宏观性就差些。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1 12:20
阿彪 发表于 2012-6-11 11:53
这个与上层的思路有很大关系。京沪穗深等城市不是国家行政中心、国家经济中心就是离发达地区近,上层的规 ...

领导没文化,太可怕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1 12:2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1 12:20
领导没文化,太可怕了。

不是没文化,而是思路不广,楼起了不少,但是一下雨就水浸街,景点、住宅弄了不少,但就是交通不方便,没有公交配套,现在的建设不可以是打游击式的,而应该是打战役式的。这就是问题。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1 13:43
阿彪 发表于 2012-6-11 12:23
不是没文化,而是思路不广,楼起了不少,但是一下雨就水浸街,景点、住宅弄了不少,但就是交通不方便,没 ...

是啊,没有统一规划。路面铺了破,破了再铺;立交桥也是修好又重来。外面总说咱们是县城水平,我听见就不服。可争辩的时候明着嘴硬,实际上心虚。
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才造成如此局面。确实不好解决,公交也深受连累。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1 13:47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1 13:43
是啊,没有统一规划。路面铺了破,破了再铺;立交桥也是修好又重来。外面总说咱们是县城水平,我听见就不 ...

比如生态城,起好差不多2年了,可是公交车就是进不去。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1 14:00
阿彪 发表于 2012-6-11 13:47
比如生态城,起好差不多2年了,可是公交车就是进不去。

表明问题无论大小,背后都有一堆纠葛。国情啊。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2 09:02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1 14:00
表明问题无论大小,背后都有一堆纠葛。国情啊。

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咱们关注就能解决的。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2 09:44
阿彪 发表于 2012-6-12 09:02
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咱们关注就能解决的。

有人关注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总强于遥远的“莫谈国事”。市民关心自己的家乡是出于善意的,希望自己的城市越来越好。关注多了兴许就有了解决的契机,比如青岛种树问题不就是例子吗。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2 09:51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2 09:44
有人关注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总强于遥远的“莫谈国事”。市民关心自己的家乡是出于善意的,希望自己的城 ...

主要是关心了、提及了也没有反馈,呵呵。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2 10:34
阿彪 发表于 2012-6-12 09:51
主要是关心了、提及了也没有反馈,呵呵。

有人关心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所有人都漠然视之,当问题不存在岂不更糟糕。
作者: 初夏_海之澜    时间: 2012-6-12 12:39
这不是LCK的经典造型么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2 16:47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2 10:34
有人关心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所有人都漠然视之,当问题不存在岂不更糟糕。

管他呢,就这意思了,除非有了大的变化。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2 17:05
阿彪 发表于 2012-6-12 16:47
管他呢,就这意思了,除非有了大的变化。

目前来看就是循着惯性推着走,要发生大变化需要各种因素和契机具备,不太容易。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08:48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2 17:05
目前来看就是循着惯性推着走,要发生大变化需要各种因素和契机具备,不太容易。

关键是上层愿不愿意做。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09:57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08:48
关键是上层愿不愿意做。

在中国做事牵扯的方面太多,上层的决心也不好下。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09:5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09:57
在中国做事牵扯的方面太多,上层的决心也不好下。

就是缺少统一规划——在塘沽这边工作近3年了,特别有这种感觉。轻轨一下车,就找不到公交车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0:13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09:59
就是缺少统一规划——在塘沽这边工作近3年了,特别有这种感觉。轻轨一下车,就找不到公交车了。

是的,接驳线路太少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0:17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0:13
是的,接驳线路太少了。

附近联合办公的政府单位、海运代理单位很多,开个公交车绝对稳赚不赔,这个机会应该抓住。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0:46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0:17
附近联合办公的政府单位、海运代理单位很多,开个公交车绝对稳赚不赔,这个机会应该抓住。

政府把公交推向社会,让其靠效益生存。可这个行业多年的积习难改,官僚风气依然存在,因此妨碍了对市场的适应和掌控,这恐怕也是有些问题不好解决的原因吧。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2:2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0:46
政府把公交推向社会,让其靠效益生存。可这个行业多年的积习难改,官僚风气依然存在,因此妨碍了对市场的 ...

给私人承包不一定的坏事,合资也未必是坏事,广州黄埔的公交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2:35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2:24
给私人承包不一定的坏事,合资也未必是坏事,广州黄埔的公交就是个成功的例子。

可是天津总是干不好。承包线路问题多多人所共知,现在又回收、规范;当年的通恒、城巴都是个遗憾的结局。环境乎?水土乎?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3:00
标题: ——
本帖最后由 阿彪 于 2012-6-13 13:01 编辑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2:35
可是天津总是干不好。承包线路问题多多人所共知,现在又回收、规范;当年的通恒、城巴都是个遗憾的结局。 ...


地方的一些理念吧。广州1996年左右开始搞合资公交车,现在新福利、珍宝等都做的不错——黄埔线很多是珍宝的,也很赚钱——这点可能跟广东近香港有关系。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3:08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3:00
地方的一些理念吧。广州1996年左右开始搞合资公交车,现在新福利、珍宝等都做的不错——黄埔线很多是珍 ...

天津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搞的合资。当年通恒干的好了,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据说武汉通恒就干的挺好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3:18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3:08
天津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搞的合资。当年通恒干的好了,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了。据说武汉通恒就干的挺好的。

主要是广州外来打工的比较多,而且工厂多集中黄埔,而且员工想去市区转的地方也多,所以合资公交就有市场。塘沽相对就差不少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3:27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3:18
主要是广州外来打工的比较多,而且工厂多集中黄埔,而且员工想去市区转的地方也多,所以合资公交就有市场 ...

从客源和乘客需要的角度来讲,您说的没错。我觉得还有就是怎么切蛋糕的问题。想让人家来投资,提供管理、技术和经验,可是又不甘心让渡太多的利益。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3:34
本帖最后由 阿彪 于 2012-6-13 13:35 编辑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3:27
从客源和乘客需要的角度来讲,您说的没错。我觉得还有就是怎么切蛋糕的问题。想让人家来投资,提供管理、 ...


说实话,广州合资公交技术就是境内的,广州公交车在整体技术水平上没有北京高,购买车辆多属国内品牌——宇通、金龙、安凯、青年、福田等一线品牌的“大陆”车型和本省的广汽客车、珠海广通等。但是路线和管理的确值得学习。记得2008年回去探亲,从我们学校后门就有喂给小巴到亲戚那,广汽骏威的,收费1元,空调车。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4:24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3:34
说实话,广州合资公交技术就是境内的,广州公交车在整体技术水平上没有北京高,购买车辆多属国内品牌— ...

当时通恒所用车辆为:沈飞(901路);上饶(902、903路);京通(904、905路);福莱西宝(906、907、908路)。均为空调车。
最早开通的901、902、903路这三条线路在96、97年期间曾实现年利润1500万。随后开通的另外几条线路在经过开始阶段的适应期后客流也稳步增长。最后因为天津公交线路越来越多,且多有重合部分;以及合资双方的内部原因,最终香港方面撤资。线路归了公交一场(后归巴士,再后来902又还给了一场)。
通恒在天津的几年,在软硬件方面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天津公交第一次有了空调车(开空调2元,平时1元);舒适的沙发座椅;整洁干净的车容车貌;漂亮的涂装;电子报站;晚间车厢内开灯;驾驶员统一着装。
这些天津公交现在普遍具备的东西都是从那时通恒系兴起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4:29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4:24
当时通恒所用车辆为:沈飞(901路);上饶(902、903路);京通(904、905路);福莱西宝(906、907、908 ...

比较喜欢通恒的901线车——引进日野技术的沈飞坐着很舒服——好像还有独立加热水暖,而且学生冬天就收1元。当时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一款车——别忘了,当时去东站的50路等还是没有风油軚的前置化油器汽油车呢。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5:04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4:29
比较喜欢通恒的901线车——引进日野技术的沈飞坐着很舒服——好像还有独立加热水暖,而且学生冬天就收1元 ...

901车厢内的色调清爽明快,天花板和玻璃是白的,浅色座套;902、903的上饶由于茶色玻璃、蓝色天花板,深绿座套总感觉车内昏暗。当时我也有同感,901沈飞的舒适度最好;京通稍逊一些;上饶还有旅行车的味道;福莱西宝虽然是低踏板,可车内空间较小且感觉内饰已经接近普通公交车了。
总的感觉通恒的车还是很舒适的。当时除了47、48,蚌埠的三轴双层和大部分中巴以外几乎都是汽油车。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6:06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5:04
901车厢内的色调清爽明快,天花板和玻璃是白的,浅色座套;902、903的上饶由于茶色玻璃、蓝色天花板,深绿 ...

沈飞、上饶、京通、福莱西宝等都是柴油吧?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6:10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6:06
沈飞、上饶、京通、福莱西宝等都是柴油吧?

全是柴油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3 16:17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6:10
全是柴油的。

跟我想的一样,前置车如华西等可能是汽油,后来的牡丹就是柴油的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3 16:24
阿彪 发表于 2012-6-13 16:17
跟我想的一样,前置车如华西等可能是汽油,后来的牡丹就是柴油的了。

您指的是中巴吗?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4 08:54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6:24
您指的是中巴吗?

系,中巴好像华西、840最早用的长安胜利是汽油的,我只是凭听声音听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4 08:55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3 15:04
901车厢内的色调清爽明快,天花板和玻璃是白的,浅色座套;902、903的上饶由于茶色玻璃、蓝色天花板,深绿 ...

蚌埠淝河的底盘好像广州客车厂也买了一部分用作双层巴士的制造。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4 11:05
阿彪 发表于 2012-6-14 08:55
蚌埠淝河的底盘好像广州客车厂也买了一部分用作双层巴士的制造。

那好像是天津公交仅有的三轴车了。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4 11:30
阿彪 发表于 2012-6-14 08:54
系,中巴好像华西、840最早用的长安胜利是汽油的,我只是凭听声音听的。

区分中巴我也是听声音;看排烟;坐在车里感觉车体震动,偶尔还能闻到柴油味。
801刚开线时的沙洲中巴,车前有“SHAZHOU”字样;842、843、828开线时的胜利中巴;842第二批胜利中巴;866和838的金马中巴;653的华西中巴。这些我印象里都是汽油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4 12:56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4 11:05
那好像是天津公交仅有的三轴车了。

感觉做工比较粗糙,不如广州引进的二手利兰珍宝的车质好。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4 12:57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4 11:30
区分中巴我也是听声音;看排烟;坐在车里感觉车体震动,偶尔还能闻到柴油味。
801刚开线时的沙洲中巴,车 ...

653不太清楚,其他好像都是汽油车。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4 13:01
阿彪 发表于 2012-6-14 12:57
653不太清楚,其他好像都是汽油车。

这车在我家门口过,是汽油的。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4 13:3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4 13:01
这车在我家门口过,是汽油的。

虽然我学汽车,却不知653从哪到哪,呵呵。惭愧。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4 14:31
本帖最后由 乐在其中 于 2012-6-14 14:34 编辑
阿彪 发表于 2012-6-14 13:33
虽然我学汽车,却不知653从哪到哪,呵呵。惭愧。


您言重了。不了解某条线路也是正常的。每个人对公交线网的接触都有所偏重,面面俱到太难了。
653由 万新村东(沙柳路46路终点站)到 本溪路(在丁字沽一号路上,车停在路边,接近37路和155路终点站的地方)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4 15:53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4 14:31
您言重了。不了解某条线路也是正常的。每个人对公交线网的接触都有所偏重,面面俱到太难了。
653由 万 ...

是不是在28路工地站那里有一站?用过8米江淮和牡丹?
作者: 乐在其中    时间: 2012-6-14 16:08
阿彪 发表于 2012-6-14 15:53
是不是在28路工地站那里有一站?用过8米江淮和牡丹?

是的。刚开线用中巴时只到万新村东,后来延长到第三石油化工厂,经过工地。
作者: fkl    时间: 2012-6-14 17:05
前排去杭州开会,看见上海港公安局一辆94年买的日产柴班车,保养真好啊,开了18年,跟新车样子差不多。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5 09:02
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2-6-14 16:08
是的。刚开线用中巴时只到万新村东,后来延长到第三石油化工厂,经过工地。

好像在工地见过这条线。
作者: 阿彪    时间: 2012-6-15 09:03
fkl 发表于 2012-6-14 17:05
前排去杭州开会,看见上海港公安局一辆94年买的日产柴班车,保养真好啊,开了18年,跟新车样子差不多。

你是谁?引用我的帖子干什么?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