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朝阳区的以前的那些老工厂
[打印本页]
作者:
花六宝
时间:
2011-9-3 22:21
标题:
朝阳区的以前的那些老工厂
网友wby0423说他曾经在马圈那里的北京起重机厂实习过,对那里很有感情,想知道那些工厂的一些事情.我也很想和网友们说说以前那些老工厂的事。以前的老北京市里就4个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当时大家总说,东城富西城阔宣武穷崇文破从这能看出当时的东城富人很多像我们家胡同里就住着同仁堂的掌柜的,和东来顺的掌柜的.这些都是北京的大字号。西城的文人艺术家学者知识分子多。但是在鼓楼北边也住着很多的穷人。比如拉阳车的,抬轿的逢穷的等等。崇文区小手工业者很多,都是一下很小的作坊。那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好房子。宣武区主要是商业多,和一些乱起八糟的东西,比如八大胡同什么的,宣武比较有名的地方是前门,菜市口。牛街。这几个地方大家很熟悉了,我想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马连道,以前的马连道有很多的庙,这马连道是干什么的,是北京市里家里有钱的籍贯在南方的人病逝后都停在马连道那里的庙里。在庙里装馆木后念完经,就往老家送了。马连道以前那里的棺材铺在当时很多。北京这4个区的城门在40年代夜里都要关城门的,我的姑姑有一回出城没来的及回来关在了齐化门外,我奶奶差点急死。说起齐化门,就是现在的朝阳门了,当时朝阳门外就不是东城区了,当时叫东郊区。就是现在东二环外,都是东郊区了。1955年齐化门城楼拆的时候,还是叫东郊区,50年代末改叫朝阳区,我记的当时还出了号外。那一年河北的昌平县和顺义县也并如了北京。当时齐化门城楼拆的时候,就听说要大规模建设东郊区,把东郊区建城北京的工业区,后来果真是这样。首先建设的是东北郊的电子区,在东北郊的大山子,酒仙桥建设了718联合厂。就是后来的718厂798厂706厂707厂797厂751厂。在大山子左边酒仙桥右边上建设了774厂就是北京电子管厂,在北京电子管厂右边上建设了北京有线电厂。就是738厂。当时这些厂有一条专用铁路线也叫共管线。这些工厂生产出的东西通过这条共管线运送到边上的星火站在运往全国各地。这条火车钱的火车头现在还在751文化广场那里停着。在十里堡那里建立了京棉1.2.3厂和针织厂,在呼家楼这边建立了北京制药厂和生产212吉普车当时叫东方红汽车制造厂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在往南,有光华木材厂,光华印染厂。北京制药厂。在大北窑往南建设了第一机床厂,北京人民机械厂。北京内燃机厂,北京齿轮厂,北京起重机厂,在往南就是化工区了,有北京化工厂,北京第二化工厂,北京化工机械厂,北京化工设备厂,北京焦化厂等等,这些大厂以前的工人差不多每个厂的工作人员少的有几千,多的有上万人。这些工人在当时的来源是当地的占地户和北京市内的人员,当时公私和营没多久,很多的私人企业主都要工作,我的3个老邻居一个是家里做酱牛肉的,去了机床厂。30岁现学徒当了车工,摇了20多年的摇把,还一个以前家里是做切糕的,去了工厂的锅炉房,铲了20多年的煤。另外一个是个开诊所的,公私和营后去了厂医院清洗针管.北京以前是个文化城市,很少有工业生产,工人的技术能力不行。国家从上海,广东。天津,青岛,大连工业化好的地方的老厂抽调了很多技术工人,这些工人很多都是在以前资本家开的老厂工作,技术相当的棒,比如十里堡的那些纺织厂的很多的都是从青岛过来的,北京起重机械厂,第一机床厂的都是很多都是大连,天津的造船厂过来的。这些工厂在当时全部按照当时的苏联的管理方式管理,有自己的医院,电影院,托儿所,大食堂,里面有回民食堂,职工浴室等等。现在这些工厂不知道怎么样了,但肯定的是他们差不多都不在以前的原址了。当现在的人们从CDB过,从什么广场什么豪庭过,这些高楼大厦的下面曾经是上一代人流血流汗奋斗过的地方
作者:
大力神腿
时间:
2011-9-3 22:49
好文!历史与地理不分家。
作者:
北京你早
时间:
2011-9-3 22:51
顶一下.
我以前在坐1路在光辉路等车.总有股酸味.那边主要是化工厂多.
作者:
天堂苹果
时间:
2011-9-3 22:55
楼主好厉害,力顶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1-9-3 22:58
就喜欢听前辈讲当年的故事 尤其是关于城门的 相比 东郊针织厂区长大的我表示后面那些近在眼前
作者:
猫儿咪儿
时间:
2011-9-4 01:07
本帖最后由 猫儿咪儿 于 2011-9-4 16:18 编辑
北京内燃机厂北门外(黄木庄路)还有北京酱油厂(就是今天的金狮酱油)和北京乐器厂,南门外有造纸厂;南磨房那里还有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吉普);日坛路现在广播电台的后边还有北京可控硅元件厂;东三环铁路桥西南侧的光华木材厂,东三环垂杨柳路东的人民机器厂(生产印刷机)。
暂时补充这些。
当时我爷爷在北京内燃机厂,退休后我小叔接班(当时也叫“顶替”)也在那里,三姑在北京可控硅元件厂,二叔在北京乐器厂,每年都从厂里拿出一两块做钢琴的木料做案板,真的很好用。那时住在内燃机厂北边,地名叫北菜园。
作者:
kblu
时间:
2011-9-4 1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hmap
时间:
2011-9-4 11:33
二叔在北京乐器厂,每年都从厂里拿出一两块做钢琴的木料做案板,真的很好用。
猫儿咪儿 发表于 2011-9-4 01:07
老国有企业很普遍的现象啊!!!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1-9-4 13:41
郎家园南边是北京酒精厂,一股酒糟加马粪味。大北窑南第一机床厂下班时挤公交有很多人。
作者:
丽萍
时间:
2011-9-4 13:59
九龙山的北京玻璃总厂、汽运五场
作者:
wby0423
时间:
2011-9-4 14:23
感谢前辈,也感谢回复的诸位。
大学时学的是工科,曾经在北起、北建等地实习过,对工厂的环境有了粗浅的印象。上班后虽然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也经常从这些工厂门口经过。要说有多深的感情可能谈不上,但对这些工厂尤其是内部的铁路专用线的设置、走向十分感兴趣,直到现在,某些地方还能看到当年的铁路专用线的痕迹。请哪位熟悉这边的工厂以及铁路的网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吧。
作者:
yanwang285
时间:
2011-9-4 14:44
期待更全面的。学习了
作者:
alljtcc
时间:
2011-9-4 15:46
小时候去过东边的化工厂,规模真的很大
作者:
xblswf
时间:
2011-9-4 20:53
还记得大郊亭车站原来立过一个牌子,是一个类似安民告示的东西。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大致描述的是 31路。31路大郊亭-红庙,沿途经过许多工厂单位。其中有不少铁路道口,这些有可能造成运营时间的延误。请乘客安排好时间 之类的....
有朋友还记得更具体一点的吗?我记得当时31路沿途好像至少有5个铁路道口。
作者:
httpo
时间:
2011-9-4 21:03
非常感谢老前辈给我们普及一些我们从未知道的历史。话说当年316经过的一系列工厂现在恐怕早已是过去式了
作者:
tiger
时间:
2011-9-4 21:04
以前我上中学在垂杨柳,经常闻到造纸厂的味儿,特别难闻
作者:
小百一文
时间:
2011-9-4 21:29
别提了,这一大堆的工厂垮台倒闭,肥了当官的,倒霉了干活的,认识几个从光华路到十里堡这片针纺印染厂子里的,拿着可怜的遣散费被扫地出门,年年轻轻的还得另谋职业去,唉!
作者:
工人先锋号
时间:
2011-9-5 20:35
其实,我还是挺怀念原来那片工业区的。总听老人说起来当年多么多么的辉煌。
作者:
wby0423
时间:
2011-9-5 21:33
双花园小区北门东侧下穿京秦铁路的地道口有一块锈迹斑斑的铁路警示牌,年代应该很久远了,难道是地道修建前设立的?请高人解答。
另外以前国贸桥下的铁路是否是通往一机床的,现北京电视台门口跨越通惠河的那座桥过去是不是铁路桥?谢谢。
作者:
工人先锋号
时间:
2011-9-5 21:50
那是去光华木材厂的铁路
作者:
丽萍
时间:
2011-9-5 22:48
11路、31路用的伊卡鲁斯红色单机,成为各大工厂工人的通勤车了。37路在化工路西北角发高峰车,往城里运送下班的职工。
作者:
wby0423
时间:
2011-9-5 22:51
原化工路西口(现珠江帝景)南侧的铁路是通往哪里的?我记得它一直与广渠路平行,现在这条铁路是否还有,哪怕是部分?
作者:
工人先锋号
时间:
2011-9-6 00:43
去北汽跟化工厂的,绝迹了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