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大家认为如果哈尔滨市出租车统一涂装的话,好处有哪些?
[打印本页]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6 21:07
标题:
大家认为如果哈尔滨市出租车统一涂装的话,好处有哪些?
大家认为如果哈尔滨市出租车统一涂装的话,好处有哪些?
作者:
fxj002
时间:
2011-8-27 01:51
。。。不大赞成统一涂装的路过。因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统一的背后会掩盖多样性和个性,会使得一些经典变成呆板。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09:21
标题:
建议尽早建设哈尔滨公交总车库站
这个总车库站可以每个区建立一个,一年四季所有的车都会有个家了! 所以有些公交车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停在城市道路边挤占道路资源了,冬天还不会打不着火了!每个区的总车库站都包括 公交车维修保养中心 洗车中心 车队办公室大楼 食堂 车队娱乐休闲中心!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实现!貌似只是个想法吧!谁知道呢!
作者:
wangyi1853
时间:
2011-8-27 09:29
对,可以像一些外国的模式,比如在大超市的门口的空地建立一个大型的立体停车场,白天的时候将部分车位对外出租,晚上的时候全部的车位交个公交车。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09:42
标题:
建议尽早开通哈尔滨旅游观光双层巴士线
哈尔滨市一座享誉全国的旅游城市,因此开通一条旅游观光双层巴士线是非常可行的。 首先这条观光巴士线会途径哈市江南江北的各个景点,并且形成环线。游客可以去指定的地方购买全天票无限制的乘坐或者上车直接乘坐购买一次乘坐的票,本地市民可以使用公交卡打卡乘坐!并且 全天票分为 老年人 成人 学生 儿童 等 大家有何意见和建议呢? 欢迎踊跃发言!!!
作者:
寳舆貝
时间:
2011-8-27 09:43
好处就是贴纸泛滥 像哈尔滨这样电显经常不开的 插棍晚上不亮的 乘客会有很大压力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09:50
标题:
建议尽早能建设一处哈尔滨火车站地下公交车站
哈尔滨火车站地区车流量很大并且公交线路很多,公交车站占有地上道路资源所以显然构成了公交车与其它社会车辆形成的拥挤,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更是有时形成堵塞!大家有何建议请踊跃发言哈!!!
作者:
dazui
时间:
2011-8-27 10:01
一直不明白,哈尔滨被霍霍成这样有啥旅游的
作者:
水灵神
时间:
2011-8-27 10:03
楼主说的是出租车,不是公交车。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10:11
标题:
建议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能够升级防止坐着公交车在街上“看海”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建议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能够升级防止坐着公交车在街上“看海”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10:13
道路排水口合理布局,下水道口能挖的再大点宽点就好了,不管雨下得多大都能够及时排出道路上的积水!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10:16
回复
水灵神
的帖子
对头!哈哈!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10:20
回复
wangyi1853
的帖子
其实感觉在道里南岗繁华路段的附近应该多建几个立体停车楼啊!
作者:
dazui
时间:
2011-8-27 10:30
汽车大厦扒了建公园挺可惜的,那片地方其实已经不缺空地了。改成地下和一层为公交场站或停车场,下和地铁相连,上面建商城
作者:
bf2tong
时间:
2011-8-27 10:57
回复
dazui
的帖子
冰雪文化啊,就这个有点看头,但是我觉得哈尔滨的夏天才是好时候,应该把欧洲元素带进来,完全体现东方小巴黎的情景,而不是像现在这种中国似的欧洲化,什么样的楼房都要在顶上放一个大球子,真正的欧式建筑也得不到好的保护,比如博物馆转盘道那个小楼,现在是TM肯德基,真坑爹
作者:
bf2tong
时间:
2011-8-27 10:58
火车站确实是比较坑爹的地方,向哈尔滨火车站这么乱的真是不多,公交车停车场乱七八糟,没有明显标识,过街通道黑的吓人,没有主次,外地人来了直接蒙圈
作者:
哈局巡道工
时间:
2011-8-27 11:34
公交车站应该在地上啊,应该社会车辆停车场在地下
作者:
水灵神
时间:
2011-8-27 11:36
刚回来,呵呵
作者:
dazui
时间:
2011-8-27 12:07
回复
bf2tong
的帖子
其实哈尔滨称得上旅游资源我看只有欧式风情,冰雪文化相对与各地我们有的只是相对多点的经验和历史,现在各地搞得都不错,我们不一定能一路保持下去,而且这个还有时间限制。什么湿地资源那玩意哪个临河的城市没有?只有欧洲风情才是哈尔滨该打主打品牌,可是看看中央大街杂乱无章建筑规划,老道外被扒的满目疮痍而那一片落寞景象,全市建筑的全国统一性,欧洲风情在哈尔滨基本是荡然无存了,我真不知道哈尔滨旅游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
作者:
Michaelv
时间:
2011-8-27 15:42
回复
哈局巡道工
的帖子
听说西方国家的城市不少公交车站都在地下的然后出站进站的,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作者:
bf2tong
时间:
2011-8-27 17:03
回复
dazui
的帖子
咱们的冰雪领先别的地方很多,我参加了三年的冰雕雪雕比赛。尤其是一些老外对于这种规模很是赞叹
作者:
ljk
时间:
2011-8-27 17:25
哈尔滨旅游景点的公交一直发展的不好,太阳岛这么多年了29路始终不能满足需求,虎园出行更是老问题,还有新建的这些湿地公园,去哪个坐车都费劲。前些年开通那个旅游双巴才跑了没几天就黄了
作者:
353
时间:
2011-8-27 17:43
那得先把旅游业整起来啊。。。。。。。。。。要不买了双巴也用不了旅游线
作者:
353
时间:
2011-8-27 17:45
国外。。。。。。多么有钱的地方啊。。。。
整地下不太现实,尤其是在哈站,地铁挖多长时间了都,要是挖个公交站哈尔滨交通非瘫痪了不可
作者:
fxj002
时间:
2011-8-27 17:51
本帖最后由 fxj002 于 2011-8-27 17:54 编辑
呵呵,这个。。说说个人观点吧,尽管本人不是排水公司的,但和他们也有一些联系。
一。概况。目前我市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基本是解放战争前的产物,老且落后,已经很难适应大型城市的排水需求。
二。法律法规。供排水系统有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只能建在马路的两侧,也就是人行道下。这就意味着管线的布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供水管线,煤气管线,通信管道,供热管线等等和排水管线抢占空间,进一步加剧排水管线布局困难。
三。雨污分流。目前群力新区还有一些新区的管线设计采用了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通过马路边的水篦子直接排到江里,只有生活或工业污水才进入污水处理场,通过这样的分流措施来降低管道的排水压力。尽管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线压力,但是,目前在西方国家这种方法已经被逐渐淘汰。原因是这种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雨水的沉降的问题,因为再粗的管子也无法负担起一个城市的暴雨排水任务。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增加马路的渗水性,丹麦就是通过在路面上铺设特殊的具有渗透性的物质,达到让马路渗水的目的,而我们的马路因为铺盖是沥青,所以几乎是无法渗水的,马路无法渗水,导致所有的积水都要通过管道排走,这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四。资金问题。如果全是进行排水系统改造,有人算过账,至少要几百个亿,还要包括专业的清掏车具、人员和维护力量。这笔钱如果只让一个企业,而不是政府来主导的话,估计我们真的会永远的抱怨下去。
总之,因为排水系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非面子工程,不像火车站干了就能看到,所以很难得到LD的重视。再加上城市建设中,经常忽视排水的基础建设,导致排水系统饱受诟病。北京况且如此,何况哈尔滨。这里面的工作是大量而艰巨的,困难超乎我们的想象,绝不是铺一根或几根大管子就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
我不是专业的人士,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
作者:
六月六呀六月六
时间:
2011-8-27 20:00
哈站那地形不是很适合地下公交的!
一般公交还地上的好,地下公交的一般都是场站,要是像哈尔滨这样哈站一般是停靠大站无所谓个人认为!
作者:
dazui
时间:
2011-8-27 20:50
回复
六月六呀六月六
的帖子
我倒是觉得应该把6、11、338、343、81、551、601统一移到地下这样不但方便乘客而且也缓解了哈站周边
作者:
六月六呀六月六
时间:
2011-8-27 21:30
回复
dazui
的帖子
所以我说是场站,一般站点就算了!哈站那就是设计不合理,我曾经做过梦把哈站那片全炸了重新好好规划修一下
作者:
囍洋洋
时间:
2011-8-27 22:53
现在修的立交桥也太多高度不够也不行,这也是个问题
作者:
xSmile
时间:
2011-8-28 10:05
有什么可旅游的线呀。。。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