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北京地铁1号线下方拟建姊妹线 缓解拥挤状况 [打印本页]

作者: skok    时间: 2011-4-28 06:07
标题: 北京地铁1号线下方拟建姊妹线 缓解拥挤状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昨天透露,《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启动编制,地铁1号线下方将再建一条横贯东西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建设规模将超越既有1号线,向东可以通往通州新城核心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新建地铁将采用8节编组或容量更高的A型列车,列车最大运力较既有线路可提高三成以上。

  ■关键词·1号线复线

  东延至通州新城

  为缓解地铁1号线的客流压力,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本市将兴建地铁1号线复线,再添一条东西向的轨道交通大动脉。1号线复线将位于长安街既有地铁1号线下方,至于在1号线的正下方还是侧下方,目前尚未确定。规划部门正对1号线复线进行方案论证,具体线位和站位正在研究当中。

  据介绍,1号线复线的建设规模将超越既有1号线,向东可以通往通州新城核心区。复线有望采用大站快车的方式,停靠站点较少,运行速度较快,从而便捷连接中心城区和通州新城。

  据介绍,既有的地铁1号线横贯京城,日客运量已达140万人次,运力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1号线早高峰时段列车运行间隔已缩至2分05秒,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已接近极限。根据本市2010年12月23日公布的缓堵措施,地铁1号线列车编组由6节扩大至7节后,运能提高16%。

  >>马上就访

  技术可行要下挖40米

  记者:1号线复线技术上是否可行?高毓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以目前地铁施工技术来看,1号线下方再兴建地铁,技术上完全可行,北京的地质条件也具备施工要求。至于选择长安街正下方还是侧下方,需要根据地质勘察情况确定,选择障碍物更少的区间施工。

  记者:1号线复线可能处于地下多少米?高毓才: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埋深问题。目前1号线车站顶部距离地面约6米,基座距离地面20米左右。复线需要继续往下深挖,估计要达到地下约40米。

  记者:1号线复线是否可与既有1号线换乘?

  高毓才:要实现复线与1号线换乘的话,技术难度稍大一些,主要涉及对既有1号线地铁车站的改造。由于1号线运营压力很大,我建议复线不与1号线换乘,而是采用大站快车方式,承担东西向的快线功能,1号线则承担慢线功能,乘客可以根据出行距离选择不同线路。

  记者:1号线复线建成后,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毓才:目前地铁1号线客流压力很大,从远期来看,再建一条东西向大动脉确有必要,建成后对改善出行环境大有作用。

  >>链接·今年轨道建设情况

  ★年初开工线路

  15号线一期西段,计划2014年底开通。

  6号线二期,计划2014年底开通。

  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计划2013年底开通。

  西郊线,计划2014年2月开通。

  S1线西段,计划2013年3月开通。

  ★启动建设线路

  海淀山后线,计划2015年底开通。

  16号线,计划2015年底开通。

  燕房线,计划2013年底开通。

  ★力争开工线路

  6号线西延,计划2015年通车。

  8号线三期,有望2015年通车。

  昌平线二期,计划2012年底通车。

  ■关键词·2020

  2020年轨道交通覆盖所有郊区县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魏怡介绍,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已启动研究和编制工作。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

  2020版规划的主要编制原则是加大城市中心区线网密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为了缓解地铁运营压力,将注重打通目前线网结构中的“断头”线路,例如八通线、13号线、9号线等线路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区延伸。

  2020版规划还将加大轨道路网对城市新城的覆盖,届时本市所有远郊区县将有轨道交通通达。此外,轨道交通将进一步加大对城市重点功能区的覆盖,例如南苑机场、丽泽商务区、CBD、通州新城、首都二机场等区域。

  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杨广武介绍,“十二五”期间,本市将重点建设中心城区的轨道线路,使轨道交通成为本市公共交通骨干,2015年,本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力争达到660公里。届时,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将达到或超过1000万人次。

  ■关键词·换乘

  西直门添通道将实现站内换乘

  地铁知春路站13号线与10号线新增换乘通道将于五一前投入使用。据介绍,知春路站新增换乘通道总长度173米,净宽6.6米,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西直门站还将新增第三条换乘通道,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使用。届时,从13号线换乘4号线、2号线将由站外换乘改为站内换乘。

  新建车站换乘将不超过3分钟

  本市新建地铁线路的客流量与既有线路相比,将有大幅度的提高。6号线、7号线将采用8节编组的B型车,将比本市既有地铁线路增加两节车厢,高峰时段运力将达到5.8万人,这比现行线路的4万人提高了四成。

  14号线将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16号线将采取8节编组的A型车。据介绍,A型车每节车厢长度比B型车更长,同样编组的A型车比B型车提升约30%的运力。

  目前,40%的客流集中在换乘站,未来新线的换乘站将加大规模,缩短换乘距离。届时,所有新建车站的换乘时间将不超3分钟。

作者: Z猫    时间: 2011-4-28 06:14
单个城市人少点 全国人平均点怎么都好
现在看他们的意思是 等在北京的人足够多了北京独立一国 包括了京津冀 在上海的人够多了上海独立一国 包括了长三角 还有广州那片独立 整个珠三角 反正这堆人不愿意回老家(有些人看了不愿意的别反驳 对相当一部分人基本是事实 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这样三个独立国家也有自己海岸线 完了留下剩下的山区为大中国爱谁谁了 没人去发展 反正这三个"发达国家"不是国中国...
作者: yz8965    时间: 2011-4-28 06:48
回复 Z猫 的帖子
要是人口全国平均点,我想你的愿望可以实现

   
作者: 老陈醋25    时间: 2011-4-28 07:10
其实,沿着阜石路——阜成路(西钓鱼台换乘10号线,白堆子换乘9号线)——阜成门外大街(阜成门换乘2号线)——阜成门内大街(西四换乘4号线)——文津街(附近换乘8号线)——东四(换乘5号线)——朝阳门(2号线)——呼家楼(换乘10号线)……到通州不是更好么。在1号线和6号线之间加3号线,加密地铁密度,不比挖那么深要强。
作者: 方庄地图    时间: 2011-4-28 08:06
北京不但公交严重重复,地铁也打算重复了。
那车是打算收高价么?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1-4-28 08:45
严重同意四楼的!六号线开通后,有那个钱把三号线加大投入给修了,城里核心区深埋五十米以保护文物。如果还不够,就把八通线升格为十九号线,沿光华路—雅宝路—金宝街—灯市东口—金鱼胡同—灵境胡同—辟才胡同—月坛—然后…然后,哪和谐走哪吧,尽量往西就好了。我倒是觉得在八角换乘一号线,终点衙门口不错…虽然不连二号线,但能真正分流一号线。
作者: 649    时间: 2011-4-28 09:54
严重同意四楼的!六号线开通后,有那个钱把三号线加大投入给修了,城里核心区深埋五十米以保护文物。如果还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08:45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着的…前一段时间为了应付作业做了个问卷调查…乘坐八通线的67.4%是工作在长安街一线的…所以证明开通R1的必要性…一号线本身所具有的客流是不能通过建设其它线路所能有效缓解的…或者说六号线或者七号线的开通能分流一部分客流 但是很多乘客还是需要在一号线最终出站…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号线还需要地面公交的补充…而现在没有六号线的619客流还没有长安街的有着地铁高度分流的公交客流大…按照北京的人口增长速度就算修了再多与一号线平行的地铁…这个R1还是早晚要修的…还有就是通州新华大街沿线已经拆的乱七八糟了…势必以后会有更多的楼盘…在2014年六号线开通的时候 这些人有一部分要被六号线吸引走…而大部分却需要通过本身一号线的直达目的地…2014年一号线到底多大满载率谁也不得而知 但是至少能和现在差不多…你说那个十九号线能有多少真正通州人去雅宝路 灵境胡同 月坛呢…这也是上海十号线客流匮乏的原因…走的都是好地方 人却不多…还有必须要尊重百姓的出行习惯…
作者: mlm1984    时间: 2011-4-28 10:33
本帖最后由 mlm1984 于 2011-4-28 10:35 编辑

14号线怎么只有列车编组消息,没有施工消息?




.....对了是已经开工了.....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1-4-28 10:43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着的…前一段时间为了应付作业做了个问卷调查…乘坐八通线的67.4%是工作在长安街 ...
649 发表于 2011-4-28 09:54



你的调查是这些人在哪出站,并没有调查这些人是否出站后换乘了垂直方向的公交。也没有调查那些不换公交而直接去上班的人是否在五百米内就能到单位。长安街沿线的确客流重大,只是,我设计的线路又与长安街相距多远?举例,如如果你在八通沿线住,在新东安市场上班,你是否会八通—一号线到王|府|井下车?可是如果八通线到灯市口,你是否会考虑不换乘的这个方案?如果你在西单图书大厦上班,你依然八通换一,并不影响。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减少一号线所“必须”服务的区域的范围,让一号线北边一公里范围的乘客坐其他线路。现在你就算在沙滩上班也得坐一号线,对么?随着长安街沿线越来越和谐,居民急剧减少,各种人民公务员总不坐地铁吧?一号线南边不远就有二号线了,北边不远再给条新线,你说算不算分流?两条很近的同方向地铁覆盖面大于复线没错吧?复线的运力可能大于两条线,但是由于覆盖面相对小,更多的人需要来到这条线坐车,这是在增大客流密度。人口和车辆密度局部过大这才是北京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1-4-28 11:44
你的调查是这些人在哪出站,并没有调查这些人是否出站后换乘了垂直方向的公交。也没有调查那些不换公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10:43



乘客坐车坐地铁最看重的还是点对点的直达效益。比如从我们家去通县,必须坐地铁的话,那我是不可能考虑6号线的,哪怕1号线再挤再不和谐也肯定会坐它的;同理,7号线也一样。再比如从我们学校去北三环,有几个人会去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10号线(贯通后的)?所谓平行线路缓解运力,主要分流的是距现有线路较远的客流,也就是你说的减少现有线路“必须”服务的范围,就比如在东四、沙滩上班需要坐地铁的。而具体从通州直达长安街沿线的客流有多大我没调查过,不过据649经常给我描述的728的主要客流方向来看,应该是不会太少的。所以,其实我觉得你们俩的观点并不完全矛盾,只不过是站在了各自的语境下而已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1-4-28 12:58
以往北京地铁的思路比较像芝加哥,如今开始纽约化了。
作者: 649    时间: 2011-4-28 13:07
你的调查是这些人在哪出站,并没有调查这些人是否出站后换乘了垂直方向的公交。也没有调查那些不换公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10:43



我没说清楚…有个调查问题是住所/工作单位距离地铁站多远…选择乘公交3站地以内最多…但会发现步行200米以内的也有很高比例…而选择乘公交的也会有50%的人在进出站后方向相反…这说明你那个19号线会有分流作用…但会非常小…因为有一半的乘客觉着你那条线路绕远了…北京的地铁除了环线就不应该出现拐弯的现象…因为就算八通线向你所说的那么延长了…八通换1的乘客要比换任何线的人都多…之所以选择修复线 是因为通州现在高度需要一条快速进城的大容量公共交通…通州在新华大街沿线又盖了一批楼盘…为了吸引百姓买房…必须要有一条快速进城的高速线路…所以建设R1迫在眉睫 这是政策意义 而不仅仅是解决交通意义 可以说这条线的服务对象仅限于1号线两端周围的群众 而1号线城内沿线要比任何横向客流要大 而需求大 所以不是因为1号线人多而修的复线 而是在政策以及本身有的属性决定的…还有一点…身为身体的核心…你会同意在你身体的心脏穿一个洞吗
作者: alljtcc    时间: 2011-4-28 13:10
不能换乘有点NC啊
作者: T107    时间: 2011-4-28 13:36
本帖最后由 T107 于 2011-4-28 13:39 编辑

不能换乘,那以后地铁一定能再模仿汽车公司一点,那就是

在两个1号线都停靠的地方,有个售票员扯着脖子喊:快车啊,快车,听好了进站;或者是:快车啊,快车,一站大北窑的啊,听好了进站。
作者: david9079    时间: 2011-4-28 18:58
这个实现起来早着呢 至少10年以后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1-4-28 19:07
我没说清楚…有个调查问题是住所/工作单位距离地铁站多远…选择乘公交3站地以内最多…但会发现步行20 ...
649 发表于 2011-4-28 13:07



你证明了长安街客流大,这点我没有否认。但是我提出的建议是在相距也就八百米左右的地方建完全平行的线路,也就是说你应该证明一号线绝大多数乘客工作地点最北不超过长安街北四百米。这还是理想状况,八通线延长,使得通州的大客流直达工作单位,我有理由相信,一号线北三百米的乘客也有相当一部分可能选择直达方案。当然,我的建议有硬伤如下:第一,新华大街的客流不会由八通线分流,所以不一定能根本解决问题。第二,这样需要下穿故宫,文保问题难以解决。要么故宫段深埋五六十米,要么就绕到天/安/门或者神武门换乘一号线或者三号线,然后拐回来,增加换乘。但是无论如何,扩大辐射面肯定优于给一条线路扩容,交通问题不能单纯考虑地铁。就算今天一号线运力无限了,大量乘客能否顺利进出站能否顺利的由周边公交疏散,地铁的运营安全会不会受影响。地铁扩容会引发新的问题的。所以,本质不是降低总量,而是降低密度。正如追求计算机速度的时候,主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提高它就不如双核来的效率高。一家之言。嗯…
作者: 649    时间: 2011-4-28 19:26
你证明了长安街客流大,这点我没有否认。但是我提出的建议是在相距也就八百米左右的地方建完全平行的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19:07

我和你意见的不同说根上就是到底有没有必要修建R1的问题以及如何修建一条加密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有必要……主要就是因为通州需要一条高速的进城轨道交通 这是毫无疑问的 走新华大街是因为通州将来的密度最大的地方以及商业中心就是新华大街上 而长安街是通州居民出行的主要客流方向……这种走向与1号线重合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但是既然已经出现这种现象 那就只能和1号线重合去修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M1和R1不能换乘的原因 而我并没有否认需要修一条加密地铁线 我一直认为6号线西段改走平安大街就是个错误 应该一直往西修 所以说如果以后有3号线的话 我更希望3号线在美术馆后街以西走阜成路 而东部走平安大街 而不是连上八通线……因为八通线就是1号线的延长线 八通线的乘客很大一部分是继续需要换乘1号线的……
btw:上午手机党 说话没有逻辑顺序 想调顺序手机恶劣的没有ctrl+c……凑活看吧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1-4-28 19:37
我和你意见的不同说根上就是到底有没有必要修建R1的问题以及如何修建一条加密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有必 ...
649 发表于 2011-4-28 19:26



没关系,我一直是手机党。绝大多数帖子都是手机回的。
可能我没说清楚。我说换乘三号线,不是替代三号线。三号线需要的是抓紧修!不是别的什么。三东过东四十条是必须的,不过东四十条的不配叫三号线。关于加密,我倾向于认为,有钱应该先加密线路,后加运力。R1要是修,肯定是这么修,只不过,个人觉得应该把加密线放第一位而已。
作者: 649    时间: 2011-4-28 19:49
没关系,我一直是手机党。绝大多数帖子都是手机回的。
可能我没说清楚。我说换乘三号线,不是替代三 ...
Teutonic.K 发表于 2011-4-28 19:37

加密线和快速线路没有绝对的先修和后修……就像是东边还没有修完的这么几条线 我认为首当其冲就是要修6号线 因为6号线沿线的客流已经迫使必须要修这么一条地铁 而3号线和R1谁先修主要考虑的就是姚家园路和建国路的激增客流哪个更迫切需要一条新的地铁……姚家园路的客流激增主要来自于东坝地区的新的住宅项目……而R1的迫切性来自于通州新城的建设以及通州与日俱增的人口以及强大的潮汐作用……还有就是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及三号线和快速1号线的完工的时间顺序 而是因为快速1号线作为一种新的地铁经营模式 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而写的 况且R1在2020年之前应该不会出现在北京的地下铁的地图里面……当2020年的时候 以那时候北京地铁总里程是不是该出现了一条和1号线重合的线路了……
作者: ymgjahz    时间: 2011-4-29 00:00
顶16~19#
我和两位的想法基本相同。线网的加密是最重要的,3号线要抓紧时间修,姚家园路比建国路更需要地铁。其实现在1号线的客流恐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心城区缺少东西干线所致。等3、6、7号线都通车之后,如果1号线国贸以西仍然拥挤,再考虑修建1号线复线也不迟。至于通州进城,如果修建复线,我的想法是沿新华大街、建国路、通惠河北路接到2号线北京站,在四惠东与1号线分岔,甩四惠、国贸站。
作者: KUCE000    时间: 2011-4-29 21:44
建复线干嘛 直接在地铁区分快车不就行了 一号线八通线贯通 分区间、快车和普通车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1-4-29 22:06
北京不但公交严重重复,地铁也打算重复了。
那车是打算收高价么?
方庄地图 发表于 2011-4-28 08:06



相当于修了个四线。参见日本东海道本线京都——大阪区段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1-4-29 22:09
我没说清楚…有个调查问题是住所/工作单位距离地铁站多远…选择乘公交3站地以内最多…但会发现步行20 ...
649 发表于 2011-4-28 13:07



典型的棋盘式设计……只要稍微拐弯就得换乘……乘客受得了么?成本也大啊
应该在不影响城市格局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毛线团式设计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1-4-29 22:10
不能换乘,那以后地铁一定能再模仿汽车公司一点,那就是

在两个1号线都停靠的地方,有个售票员扯着脖子喊 ...
T107 发表于 2011-4-28 13:36



同时停车的站应该是可以换乘的。否则快线换慢线还得二次购票,快线的客流要受影响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1-4-29 22:15
建复线干嘛 直接在地铁区分快车不就行了 一号线八通线贯通 分区间、快车和普通车
KUCE000 发表于 2011-4-29 21:44



既有的1线和八通线都没有站线,你让快车怎么越行?难道要让前面慢车到终点才能发快车么?
修复线比修站线的好处在于运输组织方便,快慢线相对独立,减少了运行图铺画中关于越行的考虑和进站排进路的手续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1-4-30 00:06
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像这样的轨道交通重复线路都到了迫不及待需要建设的时候,北京的人口状况会变成个什么德行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1-4-30 13:28
在两个1号线都停靠的地方,有个售票员扯着脖子喊:快车啊,快车,听好了进站;或者是:快车啊,快车,一站大北窑的啊,听好了进站
T107 发表于 2011-4-28 13:36


这个倒是不用。纽约是用LED区分,绿圆圈表示慢车,红菱形表示快车,每节车身上都有。



作者: david9079    时间: 2011-4-30 19:38
现在全国人口都快14亿了 北京人口肯定还要增长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