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关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疏堵方案的集中讨论帖(不要单开新帖!) [打印本页]

作者: boston    时间: 2010-12-13 13:19
标题: 关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疏堵方案的集中讨论帖(不要单开新帖!)
本帖最后由 boston 于 2010-12-13 14:15 编辑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委市ZF高度重视并一直将交通作为全市工作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机动车由2005年底的258万辆增加到目前的470多万辆过程中,较好维持了一定水平的交通保障和服务能力。交通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圆满完成了北京AY会、cah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交通保障任务。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加快,北京市机动车高速度增长,城市交通承载过大,中心城交通在一些时段和区域拥堵较为严重。现阶段交通拥堵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但也存在中心城功能和人口高度集聚、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够、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势头不相适应等问题,亟需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和解决可能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方便市民出行。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和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科技、经济、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加强机动车总量调控并引导合理使用,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为做好“四个服务”,实现首都功能,推进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确保交通安全顺畅。
    一是改善交通运行状况。确保中心城特别是核心区交通运行状况不恶化,重点路段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方便市民出行;确保为国务国事活动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是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0%。
    三是减少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到2015年,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高于目前水平。
    四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交通安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到2015年,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7以下。


三、综合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
   
    1.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
    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
   
    2.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和服务作用。
    编制实施《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规划》,落实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3.全面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建立开发项目与配套代建道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制度。对已由开发项目业主代征代建的道路、公交场站和人行过街设施等进行清理移交。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审批环节,与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同等作用。按差别化原则修订实施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二)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
   
    4.全面推进中心城干道路网系统建设。
    2012年底前,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等5条37.3公里城市快速路,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改造完善建国门桥立交、万泉河桥立交等7个快速路网节点。规划建设核心区南北地下快速通道,2011年开工建设西二环、东二环等地下快速通道工程。开工建设中心城内新街口北大街,手帕口铁路道口平改立等干道网瓶颈点段以及万寿路南延、柳村路、化工路等道路200余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干道网。建设完成一批人行过街设施。
   
    5.加快建设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
    充分发挥市区两级积极性,对中心城区次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建设,市级给予项目总投资(含征地拆迁)30%的资金补助,建设400公里微循环道路,打通一批中心城的断头路,实现一批次干路、支路,畅通道路微循环系统。2012年底前重点建设中心城内雅宝路、动物园北路、香饵胡同西段、革新南路、东教场胡同、冰窖口胡同、煤市街、建国里一街、秀水河胡同、三丰胡同等道路200公里。
   
    6.建设中心城5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
    落实已规划的公共停车场用地并加快建设。将四环路以内的公共停车设施纳入交通基础设施范畴,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实行特许经营。开工建设解放军总医院、同仁医院和北京医院、人民医院等医院停车楼(库)。
   
    7.因地制宜建设20万个基本停车位。
    由城区ZF负责,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加停车设施,因地制宜建设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全面排查清退私自改作他用的停车场(库),并利用体育文化设施、绿地等建设地下停车场,增加基本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性停车设施。
   
    8.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市级干道公路网。
    2015年前,新建改扩建478公里高速公路。重点建设城市西北部客运通道京新高速公路(G7)、西北部货运通道110国道二期、西南部通道京昆高速公路(G5)、南部通道京台高速公路(G3)、西部通道109国道高速公路、东北部通道京秦高速公路和京密高速公路。同时,由产权单位负责,同步建设、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科技设备。国道全面实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加快支持新城和沟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公路建设,加快重点镇与高速公路联络线建设。完善郊区及乡村公路网络。


(三)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
   
    9.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
    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调整建设时序,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一条线路一个指挥部和市、区联动,加快推进规划实施。2011年实现2条新线分段开通。2015年轨道运营总里程达到561公里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开通的轨道交通线中心城占80%,并按2至2.5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
   
    10.改造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安全运营服务设施。
    实施1号线、5号线、八通线、13号线的信号、供电、车辆段等改造工程,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程度和能力。。1号线、2号线、八通线、13号线加装安全门,更新1号线114辆电动客车,对1号线186辆旧车进行加装空调改造,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地铁1号线列车编组由6节扩大到7节,运能提高16%。增购354辆列车,实现地铁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高峰发车间隔2分钟,高峰时段运力分别提高12.5%、50%、25%、50%。
   
    11.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
    以中心城为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完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2011年底前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完善朝阳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的道路设施条件,实现与其他车辆的物理隔离;加快建设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重点在三环路等快速路、主干道及拥堵路段增加施划、建设公交专用道,在公交港湾或公交线路集中的站点,根据实际需要施划公交专用道,方便公共电汽车进出站。新增、延长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提高地面公交运送速度,支持公交快速通行网络建设。
   
    12.进一步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网。
    在进出市区高峰客流集中的道路和长安街、三环路等主要道路上,合理调配低峰运力,减少低峰运营车次,提高道路、车辆的使用效率。增设小区延伸和区域袖珍线路,方便区域出行以及完善与轨道交通、公交干线的衔接。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步完善和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市郊地面公交线网,分期分批将9字头地面公交线路在三环路或四环路外实现与轨道交通线路、市区地面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新增新能源公共电汽车2100辆。满足市民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乘车需求。   

    13.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
    建成四惠、宋家庄、苹果园、北苑北、望京等9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成后沙峪、温泉、北七家等5处公交中心站,西红门、天宫院等25个首末站,2处保养场和2处充电站;永久地面公交场站建设力争实现70%以上。对10个线路多、客流量大的区域公交专用换乘设施进行改造,2011年实施公主坟、六里桥北里、大北窑、新发地桥北等四个地区换乘设施和40处公交港湾改造。


(四)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
   
    14.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启动地铁4号线、5号线和八通线公共自行车试点,先期投入200余个站点、1万辆左右自行车,方便短途出行和公交接驳。在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示范区。在新开通的轨道交通线路、地面公交骨干线路的主要站点和枢纽站增设自行车停车设施。2012年底前在地铁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西郊线等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站点规划建设自行车停车场。“十二五”期间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接驳客运交通枢纽、地铁站和地面公交中心站。
   
    15.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和鼓励单位开行班车。
    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解决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问题,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鼓励单位开行班车和规范合乘出行,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
   
    16.建设驻车换乘(P+R)停车场。
    ZF投资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实行低收费政策。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规划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四环路外站点逐步增加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停车位达3万个以上。
   
    17.大力倡导现代交通理念和开展文明交通活动。
    加强沟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集中智慧,解决交通拥堵难题。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以及公益广告等,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现代交通意识,引导交通消费方式的转变。将交通文明作为文明市民的重要指标,开展交通文明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活动,号召市民文明行车、乘车、停车、行路;深入开展排队日、让座日、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公交、地铁、出租汽车等窗口行业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提升交通服务、管理文明水平。通过开展“公交周”、“无车日”、“少开车”等活动,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18.倡导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弹性工作制。
    市、区属各级党政机关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议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效率,减少交通出行。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错峰出行。


(五)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引导合理使用。
   
    19.合理调控小客车总量增长速度,缓解机动车总量过快增长。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在此基础上,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的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客车过快增长。

    20.继续实施和完善高峰时段区域交通限行措施。
    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有效减少高峰时段中心城交通流量。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
   
    21.机动车拥有者合理承担使用成本,削减中心城交通流量。
    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和差别化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三环路以内及其以外的重点区域为一类地区,五环路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区域为二类地区,五环路以外区域为三类地区,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停车价格实行阶梯价格,居住区及夜间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


作者: boston    时间: 2010-12-13 13:52
本帖最后由 boston 于 2010-12-13 14:14 编辑

谢版主加分。一楼字数不够了 这是剩下的部分:


(六)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现代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
   
    22.实施疏堵工程,提高既有道路通行能力。
    市ZF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审批办法,下放部分审批环节,通过缓解交通拥堵会商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依托缓解交通拥堵会商机制审定交通疏堵工程项目,相关部门三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手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在规划红线范围内,对既有道路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市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等常规疏堵项目和区域交通组织渠化优化、交通信号优化、增设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和安全防护设施等交通管理项目。制定开放使用地下环廊管理办法,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实现中关村西区、金融街、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环廊交通功能,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丽泽商务区地下环廊。
   
    23.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以全面提高对全市路网运行的调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行协调指挥和管理系统。研究实行电子智能车牌的可行性。建立一批智能交通运营服务管理系统,包括:建设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建设停车泊位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逐步提高出租汽车预约叫车比例;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为交通出行提供动态信息服务。“十二五”期间,发展车载导航、移动信息终端,服务和引导出行。全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科技设备建设经费,统一由市财政安排。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科技设备日常维护、运行的实际需求,科学核定管理维护费用,并根据数量、规模按比例逐年增加交通设施城维费和科技系统运维费。新建、改建道路,交通设施和科技设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
   
    24.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对中关村、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地区、交通枢纽以及重大交通节点、堵点,开展区域性综合交通系统优化。按照单向行驶、单侧停车的原则,组织单行交通,逐步完善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交通组织,研究局部路段设置可变车道的可行性。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排查现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完善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级,确保交通安全。2011年底前,完成中心城5240套交通标志、600公里交通标线、924公里交通隔离护栏增设任务;建设1700处信号灯,并全部配建违法监测设备。加强对货车、黄标车、危化车等重点对象的路面管控,进一步加大对占用公交专用车道、逾期未年检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允许机场大巴、校车、班车通行公交专用道,新建400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提高公交车辆运行效率,在公交车辆上新增1000套自动监测设备,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行为。
   
    25.加强停车秩序和经营管理。
    修订完善停车管理法规规章。加强停车泊位管理,整治停车秩序,加大违法占路停车处罚力度。严格停车经营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准入、退出机制。推广使用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利用科技手段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建设具备停车诱导、违法监测、智能收费等多种功能的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制定中心城内停车场资源共享办法,支持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停车设施对外开放,错时停车。
   
    26.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应急管理。
    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动态发布交通运输信息和交通预警、预报信息,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把交通拥堵纳入应急处突范畴,制定城市交通严重拥堵应急预案。根据拥堵程度,划分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等级,分级启动上勤方案和疏堵措施。大范围拥堵情况下,由市应急委统一协调指挥。
   
    27.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体制,落实责任。
    建立完善缓解交通拥堵会商机制。在市委市ZF统一领导下,成立由主管副市长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城区ZF主管领导参加的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推进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各区县ZF、市属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具体工作落实。按照谁审批、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规划、立项、征地拆迁、建设等4个阶段分别由相应的职能部门作为第一责任单位牵头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干道、综合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大型公共停车设施、高速公路和县道以上公路建设项目,由市级投资建设,区县ZF为征地拆迁责任主体。城市次干路、支路,农村乡道、村道,老旧小区及胡同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由区县投资建设,市级给予资金补助。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强化区县属地停车管理责任。分期分批逐步统一公安交通管理体制,针对警力不足,增加交通民警编制。同时,根据各区县实际,由区县ZF按照与交通民警1:2的比例招聘交通协管员,并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辅助管理作用,协助维护交通秩序。
   
    28.将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纳入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
    分年度制定全市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将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纳入市、区县两级ZF重点工作任务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对在缓解交通拥堵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区县、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作者: 路痴小白    时间: 2010-12-13 14:06
本帖最后由 路痴小白 于 2010-12-14 08:12 编辑

给西南三环减轻点压力才是王道,现在早高峰从丽泽桥到莲花桥的长蛇阵是个难题,可能与六里桥南里站设在主路有关。可以分流一部分走这部分路段的公交车走西站南路,如927(大地站——西站南广场)、691等。
作者: 方庄地图    时间: 2010-12-13 14:35
西大望路,百子湾路口,北向南方向禁左。
京津塘高速终点往南三环方向盘桥由向右改向左。
作者: tearsboy    时间: 2010-12-13 14: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3 15:40
别的太多了,没工夫看,对于楼主加红的部分,只能说,想法不错,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能完整地实现。另外1号线要是7编组还停得进站台吗?
作者: 清晨1999    时间: 2010-12-13 15:42
把北京都拆了,建一个大停车场,随便开随便走,那叫一个爽!
作者: aldxy    时间: 2010-12-13 19:45
顶个~也不知道2011分段开通的地铁是哪个……
作者: 果子1    时间: 2010-12-13 20:02
公交专用道应该全天不限时专用起来
作者: kalagao123    时间: 2010-12-13 20:14
在进出市区高峰客流集中的道路和长安街、三环路等主要道路上,合理调配低峰运力,减少低峰运营车次,提高道路、车辆的使用效率。--------------那居住在“进出市区高峰客流集中的道路”沿线居民要是没有地铁的话,公交再减少低峰运营车次,还让不让人活了?!比如朝阳区姚家园路沿线符合“进出市区高峰客流集中的道路”这一条件,但是姚家园路没有快速公交没有地铁,低峰再减少发车,而这条路沿线居住的居民又很多,那不是逼着沿线的居民去买车么?!
作者: sdd    时间: 2010-12-13 20:29
一号线7辆编组,西段老站台还得延长吧?
作者: wyliulei2009    时间: 2010-12-13 22:41
北京不光环路堵车,好多环路以外的路口也堵车,就拿从望京出来进京顺路那个路口,早上上班点和下班点必堵,有时候一堵就是半个小时死活过不去!
作者: 357路    时间: 2010-12-13 22:41
地铁这个A型车这个……让新建地铁有A型车的通行能力啊……旧地铁就破罐子破摔凑合了……
作者: 超级市民    时间: 2010-12-13 23:40
顶个~也不知道2011分段开通的地铁是哪个……
aldxy 发表于 2010-12-13 19:45


感觉是8号线回龙观--钟楼北桥段和15号线望京--北沙滩段


作者: ct900701    时间: 2010-12-14 00:41
感觉是8号线回龙观--钟楼北桥段和15号线望京--北沙滩段
超级市民 发表于 2010-12-13 23:40

2011年貌似只能开通15号线 后沙峪---俸伯这段,其他线路都不成。。貌似~


作者: ct900701    时间: 2010-12-14 00:42
去年是天竺中心站,到现在也没用上。。。
这次再关心下这个后沙峪中心站吧~~八方达的又一老窝诞生了~
作者: 应用电子网    时间: 2010-12-14 01:12
地铁1号线复兴门以西的站似乎停不下7节编组的列车。
作者: mvgarnett    时间: 2010-12-14 03:10
1号7编那个是怎么回事?
作者: 路痴小白    时间: 2010-12-14 08:13
感觉是8号线回龙观--钟楼北桥段和15号线望京--北沙滩段
超级市民 发表于 2010-12-13 23:40

我好想听说是8号线回龙观-森林公园,10号线巴沟-长春桥


作者: boston    时间: 2010-12-14 09:49
本帖最后由 boston 于 2010-12-14 09:52 编辑
我好想听说是8号线回龙观-森林公园,10号线巴沟-长春桥
路痴小白 发表于 2010-12-14 08:13


明年市区地铁局部通车两路段希望最大的是:8号线二期北段(回龙观东大街---森林公园南门)、9号线南段(北京西站---郭公庄)

郊区通车线路:房山线北段(郭公庄---大葆台区间实现与9号线换乘)、15号线一期二段(后沙峪---俸伯)



作者: 东风杭气    时间: 2010-12-14 0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oston    时间: 2010-12-14 10:44
回复


    地铁西郊线是今年底开通吗?如果西郊线要是开通的话,那就是今年底开通6条地铁线了,不知道 ...
东风杭气 发表于 2010-12-14 09:56



西郊线明年底能开通就不错了,而且在我心里他就是个有轨观光电车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4 10:52
明年市区地铁局部通车两路段希望最大的是:8号线二期北段(回龙观东大街---森林公园南门)、9号线南段( ...
boston 发表于 2010-12-14 09:49



9号线要开怎么着也得接上军博吧?要不剩这最后一站地还不更恶心!
作者: boston    时间: 2010-12-14 11:00
9号线要开怎么着也得接上军博吧?要不剩这最后一站地还不更恶心!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4 10:52


明年9要真接上军博 ,一线就彻底杯具了。  而且军博站进度也很难赶出来,估计到时还是公交临线接驳就再多忍一年吧,等12年9全线通车时又分别与10、6、4换乘,军博压力就小多了


作者: david9079    时间: 2010-12-14 11:12
5年就干这点事,比其它行业来说逊色许多了。不过公交行业都是协调的事,也不好干倒是。
作者: Schlachtschiff    时间: 2010-12-14 12:54
慢2终于有希望变快了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4 13:47
明年9要真接上军博 ,一线就彻底杯具了。  而且军博站进度也很难赶出来,估计到时还是公交临线接驳 ...
boston 发表于 2010-12-14 11:00



这个倒是真的,为了广大乘客生命安全着想省得挤出人命来。可是要这样的话我们军博地面上就彻底悲催了,三蹦子黑车更得横行了。一直盼着9号线赶紧通车好让那些人都转移到地底下去呢,在外边眼不见心不烦。而且总站要是到六里桥的话那六里桥更没法去了,挤死堵死乱死
作者: 357路    时间: 2010-12-14 17:57
9号线这个怎么通也都是个事,索性等10号线2期救驾或者7号线抢出来,不过那样拖得太晚太晚了……
作者: sdd    时间: 2010-12-14 18:49
强烈要求增加怀柔,密云两区县进城八区线路!!!!!

目前从郊区(怀柔、密云等处)进北京城区的公交车 ...
guoyidao 发表于 2010-12-14 13:41

看你写的题目很大,提出的问题却非常具体。能实现是最好啦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4 19:28
别的太多了,没工夫看,对于楼主加红的部分,只能说,想法不错,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能完整地实现。另外1号线要 ...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3 15:40



复八线差不多可以保证7节编组。一期工程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改造但是个人认为难度很大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4 19:31
强烈要求增加怀柔,密云两区县进城八区线路!!!!!

目前从郊区(怀柔、密云等处)进北京城区的公交车 ...
guoyidao 发表于 2010-12-14 13:41



倒是应该发展发展望京西。把始发终到的9字头车移到望京西始发终到。以缓解东直门的一部分压力。
作者: yalikesi    时间: 2010-12-14 19:47
其实,如果能把北京的油价涨到15元一升,路面上车马上就少一大半,最快捷。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0-12-14 20:52
其实,如果能把北京的油价涨到15元一升,路面上车马上就少一大半,最快捷。
yalikesi 发表于 2010-12-14 19:47

想涨就涨?!  就现在所谓“与国际油价联动”还让人很不满呢,您这个完全运用行政手段还不得激起更大的民愤甚至民运?   市场经济下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尽管现在ZF在这方面做得还有欠缺,但是大方向还是不变的,非紧急情况下行政强制干预就是倒退。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4 21:52
复八线差不多可以保证7节编组。一期工程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改造但是个人认为难度很大
午饭 发表于 2010-12-14 19:28



那可不是小工程啊!这样的话7编只能发复兴门或者西单区间了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0-12-14 21:55
那可不是小工程啊!这样的话7编只能发复兴门或者西单区间了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4 21:52

建国门也是个大问题


作者: 京华绝版    时间: 2010-12-14 22:04
如果 “锦涛哥”和“家宝哥”除了国事访问要用车,要进行交通管制的话,他们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北京乃至全国绝对不堵车。你们信不?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4 22:04
建国门也是个大问题
Teutonic.K 发表于 2010-12-14 21:55



那不清楚,反正就知道我们家指不上地铁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4 22:33
建国门也是个大问题
Teutonic.K 发表于 2010-12-14 21:55



建国门上行发挥出站台的全部长度,来个b车12辆编组不成问题……

作者: 稀里哗啦    时间: 2010-12-15 10:42
别的太多了,没工夫看,对于楼主加红的部分,只能说,想法不错,就是不知道有多少能完整地实现。另外1号线要 ...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3 15:40

貌似长度刚刚好……


作者: 稀里哗啦    时间: 2010-12-15 10:47
地铁这个A型车这个……让新建地铁有A型车的通行能力啊……旧地铁就破罐子破摔凑合了……
357路 发表于 2010-12-13 22:41

貌似计划里只有16号线用A型车,其他线路还是B型车


作者: boston    时间: 2010-12-15 10:55
回复 天涯狂想 的帖子

9号南段明年应该能通到西客站,那里南北广场始发和途径的公交线路还是相当多的,便于分散客流。六里桥表示鸭梨不大
   
作者: yalikesi    时间: 2010-12-15 10:57
想涨就涨?!  就现在所谓“与国际油价联动”还让人很不满呢,您这个完全运用行政手段还不得激起更大的民 ...
balakovic 发表于 2010-12-14 20:52

民愤已经够多了,不在乎再多这一点了。交通问题,说白了是人口及人口素质问题。但又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其实油价,从政府角度,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涨的。但这个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至于公共交通,以现在的油价,你觉得私家车主会为省那几个油钱来挤公交地铁?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0-12-15 14:00
民愤已经够多了,不在乎再多这一点了。交通问题,说白了是人口及人口素质问题。但又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其 ...
yalikesi 发表于 2010-12-15 10:57

根源在于公共交通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如果公交出行的时间和私车相差无几,换乘方便,客流和间隔和谐,自然会有大部分人靠公交出行的。这个问题要靠疏而不能靠堵。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一旦让群众超过忍耐限度,会出事的。私家车主大多数也是弱势群体,不要总想着剥削私家车。而且自从北京公交实行4/2的折扣以来,很多私家车主乘公交的频率多了,这就是变堵为疏的效果。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5 15:05
根源在于公共交通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如果公交出行的时间和私车相差无几,换乘方便,客流和 ...
balakovic 发表于 2010-12-15 14:00



没错。反正啊,归根结底,矛盾在激化,而且是整体性的。过激控制甚至是压迫私家车只会是加剧矛盾。政府只能以稳为纲,坚持以市场为本的调控方式,万不可越过市场这道红线,否则遗患无穷
作者: 357路    时间: 2010-12-15 18:34
提倡坐公交车,可是一般真有事的时候确实开车或打车方便,这个我估计大家都不得不否认。对于有车族来说,他们堵车和坐公交时间差不多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开车的~所以,保证公交的速度才是根本~哪天新闻报导了晚高峰300能四通桥西到潘家园40分钟,而私家车都堵车这样大家都知道该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了
作者: BK6180C    时间: 2010-12-16 19:54
上帝想要一个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对于北京的治堵要以暴制暴。把北京市所有能换铰接车的线路全换上铰接车(18米为主,14--16米为辅),五年之内,只要是能跑的车就不能封存,争取让集团的配车数翻倍。既然要疏堵,就要先让高峰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连着一周,高峰时集团只要是能跑的车就全都拉出来跑,看看有几个私家车主,不因为车太多而去座地铁的(领导扣工资扣的)。
想法来自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原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P.S.这招绝对遭人恨。
作者: yalikesi    时间: 2010-12-16 23:04
本帖最后由 yalikesi 于 2010-12-16 23:10 编辑
根源在于公共交通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如果公交出行的时间和私车相差无几,换乘方便,客流和 ...
balakovic 发表于 2010-12-15 14:00


       公共交通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这个同意,不过,即使公交出行时间和私车相差无几,换乘方便,客流间隔和谐,也不足以吸引大部分私家车主乘坐公共交通。人毕竟是有惰性,这几天北京已经降到零下了,即使公交车真的和私车差不多速度,而且也不挤,公交车不可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换乘等车的时候还是要挨冻,大多数人,到站后差不多还得走个几百米甚至几里地才能到家。而私家车可以让你比较舒服的到达家门口。这个,我想没人否认。而且,对于能买得起车的而言,特别是好车的人而言,他根本不可能去坐公交,他根本不在乎每个月的油费。

       拿东京来说,他的人口密度比北京大,车保有量也比北京多,但几乎不堵车,除了和他密如蛛网一样的地铁有很大关系之外,和他对私家车的限制也有很大关系,东京市区的停车场基本都是1500到2500日元一小时,部分商业区能达到3000日元甚至更高。取个均值,按2000日元算,合人民币160元一个小时。当然了,人家收入高,东京人均年收入450万日元,合人民币差不多35万。北京市按照最新的统计,今年人均收入3万出头。不过年入3万买车比较悬,怎么着也得年入7万,基本能买个小型车或者高配的微车。按照35/7比率,160/5=32,放到北京,得每小时32的停车费。另外,东京人口今年才刚刚过1300万,北京常驻人口几乎2000万,流动人口早就过了3000万。如此多的人,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和人家差那么多,不堵才怪。
      
       至于你说的实行2/4折优惠后,很多私家车主乘公交多了,这个不知道你怎么得出来的。07年6月北京机动车达到300万,现在马上突破500万,几乎一年60万,如果这个政策有用,哪儿会冒出这么多车。实际上,这个2/4折政策从某些方面,导致了更多的人买私家车。至少,从我所见是这样的。作为百姓而言,其实没别的,需要的一个是快捷方便,一个是舒适。原来1元普通车,2元空调车的时候,因为相对空调车人少,不挤,也比较快,所以,从经济上能承受的人很愿意去坐,低票价之后,所有的车都挤,而且脏、乱,早晚高峰时候几乎车车都是满的,有的上车都得站台服务人员硬推上去,逼的这部分人不得不买私家车,包括我在内,我身边8个同事都在07年后买了车。有时候,便宜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广州亚运会地铁曾经不要钱,便宜到极致了,可是后果大家都知道。另外,这个2/4折政策后,北京票价已经是全国最低,对于流动人口选择去向的时候,也是一个吸引条件,造成了北京流动人口过多,城市不堪重负。

        对于北京交通,如果想解决,从长远肯定是发展地铁。但,近期必须大力限制私家车主,这并不是对私家车主的剥削,本身很多私家车主素质较差,我平时开车和坐公交的时候经常看到私家车占用公交道,便道随意停车,抢行、猛拐,比比皆是。不限制,私家车数量很快就会突破600、700万,路面上会更堵。只有下狠手,让私家车主觉得成本大幅提高或者私家车出行被大幅度限制,才能让私家车主回归公共交通。当然了,前提是改善目前公交地铁环境。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7 12:47
公共交通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这个同意,不过,即使公交出行时间和私车相差无几,换 ...
yalikesi 发表于 2010-12-16 23:04


人口数据这个问题,统计标准不一样

作者: 贴心人    时间: 2010-12-17 20:21
我出一个方案肯定管用  社会车辆车牌尾号是几就几号出来  比如尾号是0那就10号20号30号出来  这么一来肯定就不堵了   
作者: sdd    时间: 2010-12-17 21:08
公共交通还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这个同意,不过,即使公交出行时间和私车相差无几,换 ...
yalikesi 发表于 2010-12-16 23:04

很同意yalikesi的观点。
恢复一下高质量公交车是必要的。低价公交更促进私家车普及。



作者: david9079    时间: 2010-12-18 00:27
还是学学东京发展轨道交通吧。 其实90年代要是也建地铁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还有就是楼市调控政策不力
作者: kblu    时间: 2010-12-18 1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8 13:45
轨道交通咱们只能说刚走了半步。交通体系上有的问题上面绕不过弯来,还固守旧有的观念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8 14:03
那可不是小工程啊!这样的话7编只能发复兴门或者西单区间了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4 21:52



技术上复兴门和西单均具备折返条件,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8 15:12
技术上复兴门和西单均具备折返条件,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
午饭 发表于 2010-12-18 14:03



是说这样的话西段保证不了间隔吧?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8 15:39
是说这样的话西段保证不了间隔吧?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8 15:12

间隔当然可以保证,但是会拉大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2-18 15:44
我出一个方案肯定管用  社会车辆车牌尾号是几就几号出来  比如尾号是0那就10号20号30号出来  这么一来肯定就 ...
贴心人 发表于 2010-12-17 20:21

那么就买车呗……这还不简单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2-18 15:47
就这个玩意其实很简单,辅路不让私家车走,主路不要有公交,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的私家车主转战公交了。之后自然就疏堵了。
另外,我今天听说,ZF要限制社会车辆号牌了,最近都买不到车,看来以后就别出门了……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8 16:53
就这个玩意其实很简单,辅路不让私家车走,主路不要有公交,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的私家车主转战公交了。之后 ...
96321 发表于 2010-12-18 15:47



比如赵公口桥,我要是想从主路下来往南拐弯呢?你不让我走辅路不可能
说话得过脑子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8 16:55
间隔当然可以保证,但是会拉大
午饭 发表于 2010-12-18 15:39


那效率更低,西段更得挤死人了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2-18 17:03
那效率更低,西段更得挤死人了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10-12-18 16:55

1线用超防,间隔跑过了CBTC!貌似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潜力已经发挥得差不多了……
等着6号线吧…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10-12-18 17:21
1线用超防,间隔跑过了CBTC!貌似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潜力已经发挥得差不多了……
等着6号线吧…
午饭 发表于 2010-12-18 17:03



最悲剧的不是家门口没地铁,而是有地铁坐不上..........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0-12-18 23:18
回复 yalikesi 的帖子

对您所讲的基本认同,北京交通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人太多,交通拥堵表面是交通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外来人口的增长。
  有一点不能认同:不能因为部分私家车主“素质较差”就对私家车进行否定,绝大部分司机还是新手的时候都规规矩矩,为什么随着驾驶技术长进行车素质却降低呢?我认为是一种不好的风气被司机广泛接受并相互传染,以不守规矩“为荣”,本质是自私。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另外,现在的驾校完全是应试教育,教出的学员不仅技术不过关,还根本没有驾驶道德方面的教育(即使有也是法培课上顺带说两句)和考核。交管局应该在这方面再动动脑筋,培养德、技合格的驾驶员不是只靠增加学时就能够完成的。所以司机素质要从源头整治。
   
   
作者: fanjer    时间: 2010-12-19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likesi    时间: 2010-12-19 21:32
回复

对您所讲的基本认同,北京交通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人太多,交通拥堵表面是交通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 ...
balakovic 发表于 2010-12-18 23:18


        呵呵,误会了,朋友,我倒不是对私家车否定,我本身也是私家车主。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好多司机,路上不守规矩。你说的司机素质问题我十分赞成。不过,如果仅仅是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就是从自律方面下手的话,可能还不够。说个我所见到的事情吧:大概01年左右,有一回去东单,路上两个老外,用英语聊天,我在旁边走着,大概能听到谈论说买些什么东西好,带回曼彻斯特去,可能是英国人。正聊着我看到其中一个把喝完的可乐纸杯顺手就扔在马路上,又往旁边吐了口痰。让我有点吃惊,印象中欧美那边人基本素质是比较高的,像这样的举动让我对他们的印象大打折扣。不过后来也大概明白了:到了中国后,入乡随俗,看到大家都扔垃圾,都吐痰,而且没有制裁,胆子也就大了,随大流了。在英国,如果乱扔垃圾,证据确凿的话,可以被处以80英镑以下罚款,有了法理的制裁,人们都不敢违背,等到形成了大环境,从心理层面,你也不好意思去做。
        北京私家车违章其实也是一样,很多地方,一些违章或者不良的驾驶行为,受到条件限制,不可能被发现,即使被探头照到,也仅仅是200元而已,很多情况下还不扣分,比如压线,走紧急行车道等等。本来中国司机整体素质就不高,再加上监管欠缺,处罚力度不够,很多私家车主(当然了,一些特权车辆就更不必说了)更加肆无忌惮。虽然我也是私家车主,但是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违章后处罚更严厉一些,处罚金额更大一些,起到一朝被处罚,十年不违章的程度,可能效果要更好。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0-12-19 21:54
呵呵,误会了,朋友,我倒不是对私家车否定,我本身也是私家车主。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好多司机 ...
yalikesi 发表于 2010-12-19 21:32


没错,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确实需要加强监管和增大处罚力度。既然交管部门有集中整治酒驾的行动,也应该在整治驾驶道德和纠正轻度违章方面采取一些行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看似不算什么的小违章,如果司机习以为常,后果是很严重的,现在交通拥堵就是其导致的后果之一。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