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请问:8字头线路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哪年,最多的时候有几条线 [打印本页]

作者: rootr    时间: 2010-11-26 16:52
标题: 请问:8字头线路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哪年,最多的时候有几条线
8字头线路已经OVER了,请问:
8字头线路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哪年,最多的时候有几条线?
作者: meng68    时间: 2010-11-26 17:13
应该是第一次调整前吧。。。呵呵 推测
作者: 683    时间: 2010-11-26 17:15
当年的830
作者: 000000    时间: 2010-11-26 17:59
当年的850 854
作者: sshhuuoo    时间: 2010-11-26 19:46
808第一条!
作者: wlwhao    时间: 2010-11-26 20:02
当年的845和820外环!
作者: 366快车    时间: 2010-11-26 20:05
当年的807、840、854、859~
作者: 日本老猫    时间: 2010-11-26 20:14
最小号800最大号859   几条线说不清楚
作者: 小百一文    时间: 2010-11-26 20:43
8字头没有用过828,837,838,841,842,843,844,856八个路号,曾经用过52个
作者: 357路    时间: 2010-11-26 20:45
我觉得应该是2006年……就是2/4折前那段时光,2/4折开始时就改不少7,8,字头
作者: powerzhang    时间: 2010-11-26 21:23
呵呵,当年我11块钱845快从靛厂新村到昌平西环南路,10块钱坐848从京东运桥建材城到北京西站。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1-26 23:22
MS是05年。
出现了,800—817、819—823、825—827、830—831、833—836、839—840、845—855、858、859。这个是按号分的,每条线还有区间等分类。
作者: ymgjahz    时间: 2010-11-27 10:20
回复 96321 的帖子

2005年有839路吗?
作者: 44huanxing    时间: 2010-11-27 20:37
好象856也用过。
作者: 366快车    时间: 2010-11-27 21:08
828、837、838、841、842、843、844、856没出现过
作者: jhmap    时间: 2010-11-27 21:26
当时从800-859基本上中间没几个空的,而且还有很多8字头的支线、区间啥的。
作者: mikasa    时间: 2010-11-27 22:14
很怀念曾经的830。

现在看起来,当年的830实在是太贵了!
不过没有月票的我,为了座位,通常都是放弃300,坐830,很多美好的回忆。

不知道830什么时候没有的,为什么没有的。
作者: 路痴小白    时间: 2010-11-28 10:15
很怀念曾经的830。

现在看起来,当年的830实在是太贵了!
不过没有月票的我,为了座位,通常都是放弃30 ...
mikasa 发表于 2010-11-27 22:14


2007年1月(也可能是4.14,我记不清了)那次调整,830改为现在的300快。

作者: mikasa    时间: 2010-11-28 12:22
回复 路痴小白 的帖子


谢谢你告诉我。
曾经每次去北京都要坐830,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830突然找不到了。
记得当初还有730,用的那种车很怪异,就前方一个车门,每排5个座位。
作者: 动力时代    时间: 2010-11-28 13:25
828、837、838、841、842、843、844、856没出现过
366快车 发表于 2010-11-27 21:08


829、832、857是否出现过?印象不深了!

作者: 方庄地图    时间: 2010-11-28 14:42
857出现过,832也出现过,不过最早被取消的。
8字头最短命的应该是818,改动次数最多的应该是833。

作者: 366快车    时间: 2010-11-28 16:15
829、832、857是否出现过?印象不深了!
动力时代 发表于 2010-11-28 13:25

9路专线-829-859-48/488
332专线-832-撤销
857和757一样北岗子-天利;用BK6820KLPG,后撤销


作者: 000000    时间: 2010-11-28 16:21
850是当年改线最多的8字头线路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