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越过密西西比河——跨州公交大运转 [打印本页]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7:59
标题: 越过密西西比河——跨州公交大运转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09:06 编辑

美国自然没有十一黄金周这一说法。不过,十一前,我还是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去了邻近的密苏里州。
在密苏里州的第二天,全面运转公交。
路线:
由密苏里州黑泽尔伍德市(Hazelwood)出发,乘Metro公交进入圣路易斯市。
再乘圣路易斯市LRT(当地称为Metrolink,分红蓝两线)穿越市区,跨过密西西比河进入伊利诺伊州境内。
在伊利诺伊州东圣路易斯市再乘麦迪逊县(Madison)的公交车去往伊利诺伊州科林斯维尔市(Collinsville)。
下车后在该市西郊沿公路徒步行走并穿越草地,运转终点为卡霍奇亚印第安人遗址(Cahokia Mounds)。
[attach]532235[/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02
星期六的清晨,密苏里州黑泽尔伍德市,一片清静。47路进站。我要坐它去圣路易斯城北换地铁,哦,不,应该叫LRT。
[attach]532236[/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05
莫非美国南方人对三踏情有独钟?圣路易斯的公交车跟里士满的一样,一水儿高三踏!
不过说心里话,我挺喜欢三踏的,看这一马平川多舒服!看这车有点100C的味道吧?
[attach]532237[/attach]
[attach]532238[/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07
进入圣路易斯市,随处可见的是三面旗。红色的鸢尾旗是圣路易斯市的市旗。红白蓝三色旗是密苏里国国旗。
[attach]532239[/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11
到达圣路易斯最北的LRT车站:North Hanley站。
站台上先拍一张,再看看外面。每站外面都是一堆各个线路的公交车,零距离换乘很方便,但一定要看好方向,因为同一线路不同方向的车也在此做零距离换乘。
[attach]532240[/attach]
[attach]532241[/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12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08:15 编辑

路轨。
圣路易斯LRT全部使用架空线,所以没有第三轨。
[attach]532243[/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14
车来了。
使用的车辆是铰接式有轨电车。通常是两辆铰接车挂着一起跑。

[attach]532242[/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17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12:35 编辑

铰接处做得很隐蔽,没有折篷,而是一块带弧度的铁皮。这种技术国内也用过。大连电车工厂80年代中期生产的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的铰接处就是这样。
[attach]532244[/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20
车内的铰接盘和座位。
由于线路大部分位于地上,座位是公交式的而不是地铁式的,这一点跟芝加哥相同。
[attach]532245[/attach]

[attach]532246[/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24
车门,是四折扇。
车内的路线图是死的,不会随着车辆运行而用灯显示,这一点可真愁人。车内的报站居然是靠司机用人工来喊,加上黑人是在Metro员工中占绝对优势,所以整个就是“黑语”报站……

[attach]532248[/attach]
[attach]532247[/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26
部分线路与国铁肩并肩,这是我在路上遇见的一列与我们并行的货车。
[attach]532249[/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28
8th & Pine车站,是仅有的几座地下站之一。
[attach]532250[/attach]
[attach]532251[/attach]
[attach]532252[/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32
Lacledes Landing站是圣路易斯市境内最东的一站,过了这站,就要跨越密西西比河进入伊利诺伊州境内了。
Lacledes Landing车站到了,去往Gateway Arch的乘客请下车。
[attach]532253[/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33
LRT跨过密西西比河,Gateway Arch在晨光下闪闪发光。
[attach]532254[/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37
我在位于伊利诺伊国一侧的5th & Missouri车站下车。
没有天桥,也没有地下道。车过了,人再过,一切就这么简单。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车站都没有闸机,偶尔会有工作人员在车站口或车上验票,而多数时候,完全是无人之境!

[attach]532255[/attach]
[attach]532256[/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40
这一站也不例外,站外停满了各线公交,零距离换乘。
这栏杆似乎有一定年头了,它让我想起燕山影剧院外面的那些栏杆,颜色款式都很像。
[attach]532257[/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43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12:38 编辑

我找到了我要坐的车:不过这车不是圣路易斯市的Metro公交,而是麦迪逊县的MCT公交18路。令我万分惊讶的是,圣路易斯市的Metro公交一日通票在这车上居然好用!不是一个公司啊!甚至不是一个州的啊!
[attach]532258[/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47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08:50 编辑

上了MCT-18路,也就意味着从密苏里州回到伊利诺伊州,从“南方”回到了“北方”。麦迪逊县巴果然是伊利诺伊作风,一水儿的一踏,跟圣路易斯市的高三踏形成鲜明对比!

司机背板后面是各线路的地图和时刻表,免费取用。

再跟一张伊利诺伊国的国旗:伊利诺伊人民欢迎您!

[attach]532262[/attach]
[attach]532263[/attach]
[attach]532261[/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53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09:11 编辑

MCT-18路是麦迪逊县版的“322”,走高速公路运行于东圣路易斯市和科林斯维尔市之间。票价嘛,不贵,2元而已。
不过MCT也没有报站器,司机人工喊站。我们坐的这辆车,开车的黑人大妈声音很好听。
[attach]532264[/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57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10-2 09:12 编辑

下高速,进入科林斯维尔市。
由于我去的不是科林斯维尔的市中心,周边显得有点荒凉。
不过能看到点别处看不到的东西。就说这家肉铺吧,在大城市绝对看不到。开小红车的是位白胡子老哥,买肉出来见有“老外”在拍照,好一顿pose。
[attach]532265[/attach]
[attach]532266[/attach]
[attach]532267[/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8:59
沿着荒凉的公路步行1英里,穿过齐膝的草地,来到了我的运转终点——卡霍奇亚印第安人遗址。这里曾经是墨西哥以北最大的城市,14世纪起逐渐衰落。
[attach]532268[/attach]
[attach]532269[/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9:01
卡霍奇亚金字塔——博物馆中的电脑复原效果图vs它如今现实中的样子。
[attach]532270[/attach]
[attach]532271[/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9:03
最后一张:登上塔顶眺望圣路易斯市,别有一番风味。
[attach]532272[/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2 09:03
我发帖比较慢,感谢大家的耐心。


THE END
EL FIN
作者: Akii_    时间: 2010-10-2 10:19
居住西北部的飘过
不过话说西北地区的公车不管从外观还是内部都和中部的差不多
作者: 山之巅    时间: 2010-10-2 10:21
美国公交车里的颜色给人一种进入时空隧道的感觉。
作者: 熊猫阿痴弟    时间: 2010-10-2 10:25
挺好看的。。。
作者: httpo    时间: 2010-10-2 12:25
美国公交车人这么少。
作者: 617824112    时间: 2010-10-2 13:08
                              .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0-2 19:49
美国人好少,车好胖!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0-10-2 21:34
看着这帖子真是亲切,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帖子真的很令人动容……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3 13:01
居住西北部的飘过
不过话说西北地区的公车不管从外观还是内部都和中部的差不多
Akii_ 发表于 2010-10-2 10:19


King County Metro?是西雅图的吧?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3 13:01
美国公交车人这么少。
httpo 发表于 2010-10-2 12:25


跟星期六有关。美国人很悠闲,星期六星期天基本上不出门。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3 13:03
美国人好少,车好胖!
96321 发表于 2010-10-2 19:49


美国人胖,所以车也就不得不胖了。经常有人跟我开“300斤的大姐”之类的玩笑。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3 13:04
看着这帖子真是亲切,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帖子真的很令人动容……
Teutonic.K 发表于 2010-10-2 21:34


再次遭到版主大人严肃表扬,只能再接再厉了。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0-3 13:25
回复 响水洞天 的帖子


    求图,有西雅图的公交吗??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3 20:22
回复


    求图,有西雅图的公交吗??
96321 发表于 2010-10-3 13:25



没有,我从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作者: 400环四环    时间: 2010-10-4 16:29
楼主,真羡慕你在美国的公交生活啊,有空多发点帖子。
东圣路易斯市和科林斯维尔市之间的那个快车有远,多长时间一班啊?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0-4 20:51
车门,是四折扇。
车内的路线图是死的,不会随着车辆运行而用灯显示,这一点可真愁人。车内的报站居然是靠 ...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10-2 08:24



日本铁路那么发达,报站很大一部分还是靠乘务人员人工来的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0-4 21:15
我在位于伊利诺伊国一侧的5th & Missouri车站下车。
没有天桥,也没有地下道。车过了,人再过,一切就这么 ...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10-2 08:37


全凭自觉……但是美国人的素质嘛……个人感觉不乐观……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0-4 21:18
老美的轨道交通很朴素,国内也搞成那样,把过度装修的钱,多修几条多好!
newcybert 发表于 2010-10-4 17:49

中国倒是应该好好跟日本学学,美国的东西不一定适应中国,比如人的素质,全像图片里那种无人站那么就等着全体逃票吧。美国的轨道交通技术比较落后,管理也比较松懈,效率和安全性不好。人性化方面也不成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4 23:16
楼主,真羡慕你在美国的公交生活啊,有空多发点帖子。
东圣路易斯市和科林斯维尔市之间的那个快车有远,多 ...
400环四环 发表于 2010-10-4 16:29


那个18路平日半小时一趟,假日一小时一趟。这车隔在美国算是标配了。
另外还有个更和谐的“18快”(18X),在东圣路易斯不下高速,直接过河进入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中心。不过那车只在周一至周五高峰期发单班,我星期六去的,坐不着。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4 23:19
日本铁路那么发达,报站很大一部分还是靠乘务人员人工来的
午饭 发表于 2010-10-4 20:51


他们报站用的日语标准吗?圣路易斯从司机报站到问事处解答全是“黑语”(BVE),简直像进了RAP音乐会。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4 23:28
全凭自觉……但是美国人的素质嘛……个人感觉不乐观……
午饭 发表于 2010-10-4 21:15



我倒觉得素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尽量别挑逗人逃票的动机。美国的投币票价看着很贵,但实际上几乎没有投币上车的,月票、一日票等票价很便宜。以圣路易斯为例:两小时票2.75元,一日票7.5元,星期票23.5元,月票68元。不限次数,可以乘坐所有线路任意远。拿着这样的票坐车,逃票显得毫无意义了。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0-5 08:09
他们报站用的日语标准吗?圣路易斯从司机报站到问事处解答全是“黑语”(BVE),简直像进了RAP音乐会。 ...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10-4 23:19



他们的日语嘛……那种类似于北京老售票员说话方式的报站是日本业内的潜规则……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10-5 08:29
没有,我从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10-3 20:22


圣诞去吧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10-5 08:34
圣诞去吧
Harry624 发表于 2010-10-5 08:29
你圣诞要回来……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10-5 08:38
你圣诞要回来……
午饭 发表于 2010-10-5 08:34


机票太贵.....一个往返5个iPad出去了.....

作者: tstt    时间: 2010-10-5 08:49
密苏里虽不是美国本土48州的地理中心,却是美国南北文化 东西文化汇融的地方
密苏里在内战时期分裂成两个ZF, 亲南方的ZF一开战就溃逃到密苏里西南部的小城Neosho,内战期间密苏里的南部始终是南北争夺的最前线,后来北军在阿肯色东北部的豌豆岭(Pea Ridge) 成功阻击南军,打退了南军对密苏里的反扑。
东西方向上,圣路易斯被认为是最西边的东部城市而堪萨斯城被看作是最东边的西部城市。
密苏里是Midwest 12个州之一,所以现在很少有人说密苏里是南方。大部分密苏里的人尤其是白人也普遍认同自己是Yankees.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0-5 10:08
回复 Harry624 的帖子


    我很赞成诶!!
作者: Akii_    时间: 2010-10-7 11:21
King County Metro?是西雅图的吧?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10-3 13:01


King County的主要城市是西雅图,西雅图周边还有些卫星城,还有些县辖地区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0-10-7 22:16
19楼那张图,仪表台上那俩玩意是电扇么? 真迷你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8 04:27
19楼那张图,仪表台上那俩玩意是电扇么? 真迷你
balakovic 发表于 2010-10-7 22:16



嗯,看着应该是电扇。不过这车有空调,不知道为什么要加两个电扇。
作者: catacarbv5    时间: 2010-10-8 06:26
回复


    求图,有西雅图的公交吗??
96321 发表于 2010-10-3 13:25


有很多,都是肌肉无轨电车?要不要email 给你?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10-8 16:39
回复 catacarbv5 的帖子


    传到我的QQ邮箱里吧
1107861123@qq.com
作者: catacarbv5    时间: 2010-10-9 07:05
本帖最后由 catacarbv5 于 2010-10-9 07:22 编辑

回复 96321 的帖子


    已经传了,查收。
=================================
18路的 New Flyer 10米车超级 Q。

米国这年头没人造地铁了,全是这种低成本的轻便铁路。有 Federal Transit Administration 就是好啊,拿燃油税来补贴全国公交。查了一下 urbanrail.net , 圣路易这么个中型城市,轻铁里程都造了73公里多,比加拿大这边全靠城市自己的财政负担造轻铁好多了,尤其是跨州运行赞一个。同样是轻铁,俄勒冈州的波特兰轻铁却没能跨过哥伦比亚河,往北进入华盛顿州的温哥华。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10-9 12:44
回复


    已经传了,查收。
=================================
米国这年头没人造地铁了,全是这种低成本的轻便铁路。有 Federal Transit Administration 就是好啊,拿燃油税来补贴全国公交。查了一下 urbanrail.net , 圣路易这么个中型城市,轻铁里程都造了73公里多,比加拿大这边全靠城市自己的财政负担造轻铁好多了,尤其是跨州运行赞一个。同样是轻铁,俄勒冈州的波特兰轻铁却没能跨过哥伦比亚河,往北进入华盛顿州的温哥华。
...
catacarbv5 发表于 2010-10-9 07:05



美国似乎对行政界限概念不敏感。首都华盛顿特区有若干条地铁开进了弗吉尼亚境内。至于加拿大嘛,有待提高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魁北克国首都魁北克城的机场居然不通公交!
作者: catacarbv5    时间: 2010-10-9 14:01
本帖最后由 catacarbv5 于 2010-10-9 14:04 编辑

回复 响水洞天 的帖子


    俺这里阿尔伯塔省的省会爱德蒙顿也乜有公交去机场的,想去机场交通自行解决。至于要闹魁独的嘛,多半是魁北克的乡巴佬,大城市里的人基本是统一派,这一点跟要闹台 独的多是中南部的乡巴佬很相似。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