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扬州:7条城轨,1号线最被看好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10-9-11 20:29
标题: 扬州:7条城轨,1号线最被看好
受扬州市规划局委托,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院经过8个多月的设计,拿出了《扬州市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稿,这也意味着扬州城市轨道(地铁)交通线网有了初步蓝图。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都市区中心城范围内,30分钟直达城市中心;仪征、江都沿江板块内,45分钟到达市中心。

  昨天,《扬州市都市区轨道交通规划(初稿)》举行首次专家咨询会,来自上海、南京、镇江等地的专家一致认为,该规划在应对未来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引导城市发展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该初步方案的优化改进,专家也提出了不同观点。

  1

  城轨连接宁镇扬?速度嫌慢

  在该初步规划中,设计单位认为,考虑到扬镇两市用地布局与跨江通道宽度,扬州与镇江城市轨道衔接的可能位置处于瓜洲渡口地区,这一地区也是有史以来扬镇联系的主要通道,未来城市轨道在瓜洲镇南侧可以采取隧道形式过江。从两市轨道线网布局特征来看,未来推荐扬州中心城轨道3号线与镇江的3号线在瓜洲过江通道衔接。

  宁扬轨道的衔接主要通过仪征方向都市区快轨6号线进行衔接。规划在仪征万年路控制预留轨道交通过江通道,都市区快轨6号线由万年路经龙潭-仪征过江通道与南京都市圈快速轨道S5线衔接后,与南京市轨道交通15号线对接。

  宁镇扬板块是否需要通过轻轨连接,专家各抒己见。

  “扬州和南京,没有必要通过城市轨道连接,而镇江与扬州之间,存在一定的可行性。”镇江市规划局副局长朱富坤认为,镇江和扬州更加相通,因此通过城市轨道将两市相连,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毕竟我们之间仅仅是一江之隔,到了远景,还要考虑两城同城化的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就是解决20公里半径以内中心城区的交通问题。”南京地铁总公司高级工程师许巧祥认为,从扬州到南京100多公里,如果轻轨运营时速达到45公里,就需要坐2个多小时的轻轨,“而客车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城际铁路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到了——这样的城市轨道,实际是没有人乘坐的。”

  “市域之间,不能刻意追求城市轨道相互连接。”许巧祥认为,“有的本来就要交给大铁路和城际铁路来解决。”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富民直言,此前城铁和高铁做了很好的分层,应该利用这些高铁和城铁,“我坚决反对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来连接扬州到南京;而是应该通过高铁和城铁来解决和南京、镇江的联系。”

  2 机场铺城轨?得看机场规模

  轻轨设计单位认为,目前《苏中江都机场地区概念规划》尚未提出远景的机场客流规模;因此,在客流支撑方面对于机场轨道线的必要性难以确定,但可以作为远景预留;远期根据客流需求,可以结合宁启或沪泰宁城际开展机场支线。

  机场是否需要预留轨道线路,专家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上海市交通所副总工程师王忠强认为,往机场方向搞轻轨交通,实际上是为机场的集疏运系统提供一种公共交通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可以降低机场道路交通压力。他认为,通往机场的轨道线路是否要搞,还要看机场自身的定位,“如果定位是一个短途的、区域性的机场,那从能力来讲,地面机动交通可以满足机场集疏运需求。如果机场客流量很大,就有这样的需求,就需要这样一条线路。”

  不过,许巧祥直言,通往苏中机场的预留线路,“我认为没有必要画上去。”他分析说,目前国内特大型机场,包括北京和南京在内,吞吐量达到几千万人次的,轨道的运行状况并不理想,客流量也不是很大。“而苏中机场是中型机场,客流量就更小。”

  黄富民也强调说,“通过轨道与机场连接,我希望再仔细推敲;方案落实以后,最好反推一下,看看这个轨道能吸引多少客流。”

  3 2号线4号线需要“裁弯取直”

  对于1号线的设计,专家们普遍给予认可。不过王忠强也提醒:1号线将火车站与我市主要干线连接到一起,会将市内客流运输的功能,与市外集疏运的功能混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交通紧张的问题。”他同时认为,按照初稿的设计,多条线路与1号线汇集,“可能造成客流拥挤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设计中,需要规避这一问题。”

  而对于2、4号线路,专家们普遍认为需要作进一步比选。

  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富民认为,2号线的设计,过于强求经过城市中心商务区,“存在绕行的问题,我觉得倾向于裁弯取直,我不主张太围绕CBD布局。究竟是围绕CBD布局,还是围绕老城区布局,希望能有更多不同方案。”

  “2号线的设计,拐弯太多。”许巧祥也认为,轻轨线路的设计要尽量平直,不宜拐弯太多。“轨道交通的前两条线路,肯定是要么东西向,要么南北向,而且第二条线肯定要与第一条线路十字交叉,这两条线,主要是解决老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而到第三条线,主要应该解决新城区和老城区的连接问题。”他强调,轨道设计中,“要尽量回避弯曲的线路,否则会造成运营等各方面不方便,对市民的出行时间等都不合适。”

  东南大学交院教授徐吉谦也强调说,2号线最好能够更多地与老城区联系。朱富坤认为,轨道4号线,也同样存在太“绕”的问题。他同时指出,“这几条轨道交通线路,非要画到CBD上去,其实这些区域在用地上限制很大,很难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也有专家指出,近期实施线路,应该先解决城市交通压力,而不是首先引导城市开发。

  4 “2016年开建只是一个设想”

  提出2016年实施1号线,只是设计单位提供的设想,这个取决于到时候城市客流量多大、交通矛盾如何、财政水平以及审批时间等问题。另据专家介绍,南京等地的地铁系统建设,都是经过近20年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下来。“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城市交通的复杂性,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还是个动态和不断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次规划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刘雨平表示,这些线路还要进行优化,毕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设计单位会根据专家咨询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同时需要多次的论证,选定较为理想的方案。

  “扬州对轨道交通的超前规划,是有好处的。”许巧祥介绍说,南京1985年就开始搞轨道的规划,一直到1997年才最终确定下来,“总结南京城市轨道的经验和教训,线网规划,变是正常的,不变是不可能的。”

  轨道交通总体备选方案

  方案一

  共设7条线路,其中5条中心城轨道,2条都市区快轨线,线网总长约203公里。中心城轨道总长146公里,车站总数为94座,其中16座为换乘车站。

  轨道交通总体备选方案

  1号线为中心城东西向骨干线,全长28.04公里,共设19座车站,7座换乘站。

  主要站点:扬州西站(换乘6号线)→西部中心(换乘4号线)→来鹤台广场(换乘3号线)→扬州大学→文昌阁(换乘5号线)→曲江公园→扬州东站(换乘4号线)→河东CBD(换乘2号线)→江都市中心→江都行政中心→江都火车站

  2号线为中心城南北向骨干线,全长35.19公里,共设21座车站,7座换乘站。

  主要站点:瓜洲古镇→南部中心→汽车南站→扬州南站→瓜洲商贸区→LED产业园→广陵产业园→河东CBD→老城北成熟片区→城北物流园

  3号线(加密线)全长19.78公里,共设10座车站,4座换乘站。衔接西部板块、南部板块,联系扬州四大交通枢纽。

  主要站点:汽车北站→西部片区中心→汽车总站→开发西路→大学城→扬州南站→汽车南站

  4号线(加密线)全长31.24公里,共设17座车站,5座换乘站。进一步支撑东西向交通联系。

  主要站点:杨庙→西部中心→西南片区中心→东部片区中心→广陵南部片区中心→广陵商贸园→扬州东站→杭集片区中心

  5号线(加密线)全长32.48公里,共设19座车站,6座换乘站。联系老城区南北方向,缓解文昌阁及老城区交通压力。

  主要站点:南部中心→黄庄→渡江路→老城区→文昌阁→城北成熟片区→竹西公园

  6号线(都市区快轨)扬州西站—仪征万年路。全长29.42公里,共设14座车站,2座换乘站。

  主要站点:扬州西站→汽车西站→西部板块→仪征前进路→仪征万年路

  7号线(都市区快轨)江都水利枢纽—杨港湾。全长27.23公里,共设10座车站,1座换乘站。

  主要站点:江都水利枢纽→江都沿江→杨港湾(其中,6、7号线与三套方案相同)

  方案二

  共设7条线路,其中5条中心城轨道,2条都市区快轨线,线网总长约207公里。中心城轨道总长151公里,车站总数为94座,其中16座为换乘车站。

  1号线为中心城东西向骨干线,全长28.04公里,共设19座车站,7座换乘站。

  主要站点:扬州西站(换乘6号线)→西部中心(换乘4号线)→来鹤台广场(换乘3号线)→扬州大学→文昌阁(换乘5号线)→曲江公园→扬州东站(换乘4号线)→河东CBD(换乘2号线)→江都市中心→江都行政中心→江都火车站。

  2号线为中心城南北向骨干线,全长42.09公里,共设21座车站,6座换乘站。连接中心城区、河东CBD和仪征部分地区。

  主要站点:邗江工业园南→汽车南站→扬州南站→瓜洲商贸区→LED产业园→广陵产业园→河东CBD→老城北成熟片区→城北物流园

  3号线(加密线)全长27.17公里,共设15座车站,4座换乘站。衔接西部板块、南部板块,联系扬州四大交通枢纽。

  主要站点:汽车北站→西部片区中心→汽车总站→大学城→扬子津风景区→扬州南站→汽车南站→南部中心→瓜洲古镇

  4号线(加密线)全长33.76公里,共设17座车站,6座换乘站。连接西部中心、河东CBD和扬州东站。

  主要站点:杨庙→西部中心→扬州大学→东部片区中心→广陵商贸园→河东CBD→扬州东站→杭集

  5号线(加密线)全长19.60公里,共设15座车站,5座换乘站。联系老城区南北方向,缓解文昌阁及老城区交通压力。

  主要站点:蒋王→大学城→城北成熟片区→竹西公园

  方案三

  共设7条线路,其中5条中心城轨道,2条都市区快轨线,线网总长约216公里。中心城轨道总长158公里,车站总数为100座,其中16座为换乘车站。

  1号线为中心城东西向骨干线,全长28.04公里,共设19座车站,7座换乘站。

  主要站点:扬州西站(换乘6号线)→西部中心(换乘4号线)→来鹤台广场(换乘3号线)→扬州大学→文昌阁(换乘5号线)→曲江公园→扬州东站(换乘4号线)→河东CBD(换乘2号线)→江都市中心→江都行政中心→江都火车站。

  2号线为中心城南北向骨干线,全长41.79公里,共设18座车站,7座换乘站。连接中心城区、河东CBD和仪征、江都地区。

  主要站点:邗江工业园南→南部中心→广陵商贸园→河东CBD→扬州东站→江都行政中心→江都老城区

  3号线(加密线)全长27.17公里,共设15座车站,4座换乘站。衔接西部板块、南部板块,联系扬州四大交通枢纽。

  主要站点:汽车北站→西部片区中心→汽车总站→大学城→扬子津风景区→扬州南站→汽车南站→南部中心→瓜洲古镇

  4号线(加密线)全长38.80公里,共设24座车站,7座换乘站。连接西部中心、河东CBD两大城市中心。

  主要站点:杨庙→西部片区中心→邗江工业北园→大学城→LED产业园→广陵产业园→河东CBD→城北物流园

  5号线(加密线)全长22.53公里,共设15座车站,4座换乘站。联系汽车东站、河东CBD、杭集以及西部板块。

  主要站点:杭集→汽车东站→扬州大学→邗江区ZF→西部片区中心

  市规划专家提醒:以上线路仅为初稿,仍可能作较大改动

  三套方案优缺点

  方案一

  优点:骨干线路与城市主轴吻合,直达CBD和扬州东站综合客运枢纽;线网基本覆盖城市主次客流走廊。


  缺点:三大副板块线网支撑没有体现差别化思想,线网规模基本均衡;对CBD以及城市副中心的支撑力度不足。

  方案二

  优点:中心城范围内线网核心明显;强化对CBD的支撑。

  缺点:4号线路曲折较多,降低了行车速度、安全性和乘客舒适性。

  方案三

  优点:骨干线路与城市主轴吻合,直达CBD和东站客运枢纽;中心城范围内线网核心明显;1、2、4、5号线在CBD地区形成换乘枢纽群;构建“井”字放射线网强化对西部板块的支撑。

  缺点:老城南北联系缺乏支撑;跨廖家沟、芒稻河线路规模过高。
[attach]522501[/attach][attach]522502[/attach]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