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北京门头沟将试点运行新公交 小车可在其下穿行 [打印本页]

作者: 京华文哥    时间: 2010-8-23 11:30
标题: 北京门头沟将试点运行新公交 小车可在其下穿行
[attach]512817[/attach]



堵车、堵车、堵车!拥堵的交通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的发展顽疾。交通拥堵不但耗费时间,降低城市生活效率,也让汽车引擎长期低速运转,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如何解决这一顽疾让各界煞费苦心。日前,晨报记者走进世博园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目睹了未来解决交通拥堵的全新创意——《2030,行》。影片向观众展示了未来交通发展的三大方向:电力化、车联网、自由驾驶,而在馆内,展方通过展示将一些设想变为参观者可以体验的展品。

  在首都北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发明创意即将走上街头——让公交车踩上“高跷”,小汽车在它“肚子”底下自由穿行,两者各占各的空间,谁也不碍着谁,道路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这样的情景听上去有些像童话故事,但晨报记者几经探访,却发现这是即将走上北京街头的实实在在的新发明——“立体快巴”。

  日前,北京市政协公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正日益恶化,每天堵车时间已由2008年的3.5小时增至5小时。不过,明年年底,门头沟区试点运行的“立体快巴”有望解决现在的交通拥堵难题。这种“立体快巴”上面搭载乘客,底层镂空,小汽车在其“肚子”下面可以随便穿行,从而兼具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BRT)的主要功能。

  [“立体快巴”·优势]

  小车在它下面穿行如钻“移动隧道”

  “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不过,拥有120多项有效专利的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发明大王”,风靡全球的礼宾花、全国推广的警用装备抓捕网等发明均出自他之手。

  “快巴其实就是空中‘劈腿’的小地铁或者轻轨。”晨报记者在宋有洲提供的示意图上看到,这种快巴分为四节,每节长10米,底层高度为2.2米,总高度为4.5米,车身“增肥”到两条车道宽,主要在城市容易交通拥堵的主干道上行驶。只要具备普通单向三条以上行车道的路面,均可使用这种巴士。

  电脑模拟路面效果显示,快巴在行驶时就如同公路上移动的隧道一样,小汽车在其下层两个车道通过,两者互不干扰,避免了现在公交车和小汽车争道的情况。

  此外,在初期建设中,只需要在路边架设与“立体快巴”同步高度的天桥式路边公交站台,快巴停靠在公交站上时,也不会影响其它车辆通行。宋有洲预测,快巴运营起来后,将使得现有的交通拥堵减少30%左右。“主干道上的交通问题解决后,其他小路上的拥堵也就好很多。”

  “立体快巴”预计今年底试运营

  宋有洲的发明于去年年底设计完成,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这项设计的全部图纸将于本月底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快巴车辆现在联合南车集团进行制造生产,估计3个月就能生产出一台快巴。

  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委员会主任张文波是将“立体快巴”引入门头沟的关键人物。他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门头沟区要建立绿色生态区,需要低碳、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的交通工具,门头沟区认为快巴是目前世界上最合适的交通工具,所以就引进此项目。

  张文波说,现代交通工具主要有四个分类:快捷交通系统、物流交通系统、常规交通系统和大容量交通系统。“立体大巴”虽然速度不能与轻轨、地铁相比,但是融合了后三个分类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货量,能够有效的缓解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

  张文波说,预计今年年底,快巴将在门头沟投入首次试运营,试运营的初步里程是6公里。

  最高时速60公里,非高峰时段可减车厢

  宋有洲介绍,“立体快巴”内部和地铁相似,有两排背靠背的座位和若干扶手,一次能容纳1200名乘客,最高时速60公里。不过,快巴的综合成本却很低,5000万元左右仅是地铁投入造价的10%左右;全程使用电力和太阳能电伏板采电,与其它各种燃油公交大巴相比,可降低成本30%左右。“最为重要的是,快巴比地铁和轻轨灵活。”宋有洲介绍,快巴的车厢是可以卸载的,在非高峰期,可以只开一节或者两节车厢,发车间隔时间也可以自由调整。

  不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很多高架桥,有些高架桥会低于“立体快巴”的高度,快巴被挡住无法开过怎么办?宋有洲说,改造高架桥的成本会比较高,但地面改造成本却比较低,只要把地面往下降就可了。一些挡路的交通指示牌也可以稍加改造,整个施工成本也很低。

  [“立体快巴”·关注]

  纽约时报以封面形式报道“立体快巴”

  宋有洲的“立体快巴”首次亮相是在今年4月北京的科技博览会上,当时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开始引起高度关注。美国《郝芬顿邮报》8月3日也报道了这个创新构想。次日,在当地一家网站便有1500多名网友对此发表评论,有人甚至惊呼“美国创新能力走下坡路、已被中国‘打败’。”

  上周四,纽约时报以封面形式对“立体快巴”加以报道后,再次在全球引发高度关注。

  [“立体快巴”·释疑]

  质疑1:

  下层车辆如何避视线被挡?

  解答:由于快巴底层两侧是镂空的,且有照明灯等,所以即使在下层行驶,也不会影响司机视线。

  宋有洲介绍,快巴底层两侧是镂空的,且底部刷成白色,并装有若干照明灯,所以即使汽车在下层行驶,也不会影响司机视线。另外,快巴轨道也和路面一致,并不会给汽车司机变道带来不便。“不过,快巴是全新的交通工具,刚在路面上运行时,下面穿过的汽车司机可能会有个不适应的心理过程。”

  至于快巴上面,则和地铁一样在驾驶室设有2个司机,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

  质疑2:

  快巴转弯问题如何解决?

  解答:“立体快巴”与小轿车同步行驶时,一旦遇到路口、转弯,前方红灯及快巴身上的红灯会亮,小车先停十几秒,让快巴先转过或者通过后,小车再走。

  快巴适用于在主要交通干道通行,完全参照快速公交优先(BRT)优先的法规。也就是说,立体快巴在与小轿车同步运行时,遇到转弯、路口时,前方红灯及快巴车身上的红灯会亮,小车先停十几秒,让快巴先转过或者通过后,小车再走。转弯时快巴也会把速度减在每小时10到15公里,从而防止转弯过急让整个快巴侧翻。

  一般来说,“立体快巴”与公交道路并行,快巴沿着随路面铺设的轨道转弯,车轮和每节车厢的连接处也都有应对转弯的机构。但遇到个别比较急的弯,如果有必要,可以对原有道路进行改造,按“立体快巴”转弯半径增设一条专用的转弯车道。

  质疑3:

  如何确保快巴行驶安全?

  解答:“立体快巴”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轿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此外,快巴在每两个站之间是封闭的,可避免轿车随意驶入车道发生交通事故。

  “快巴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轿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宋有洲说,该出入口设在快巴站点,这时快巴速度很低,轿车司机可以趁机并线。除此之外,快巴在每两个站之间是封闭的,从而避免轿车随意驶入车道发生交通事故。

  快巴的刹车也是特别经过设计的,有“掐轨道刹车”和“卡轨道刹车”等三种方式可以让快巴紧急情况下立即刹车。另外,晨报记者在效果示意图上还看到,快巴车道上还设有限高龙门架,防止大车或超出快巴限高的车辆进入快巴道。

  万一快巴下面出现连环相撞,或者被其他道路车辆撞上怎么办?宋有洲说,车内设置了雷达扫描系统,如果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跑偏,离这个大巴腿壁太近了,灯就会自动闪亮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即使轿车撞击到快巴,也仅是撞到它的‘腿’,这些‘腿’是由很重的钢材构成,很能抗撞。何况快巴是宽度大于自身高度,即便受到轿车撞击也能很稳。至于乘客,他们都在在2.2米以上高度,完全是安全的。”

作者: 649    时间: 2010-8-23 11:33
这种速度给客四正合适……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23 11:35
第一次看到这个角度的效果图
作者: david9079    时间: 2010-8-23 11:55
我觉得可以试试
作者: 巴士爱好者    时间: 2010-8-23 13:51
BRT!BRT!支持BRT!
作者: tiger    时间: 2010-8-23 17:08
“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作者: 100    时间: 2010-8-23 17:23
这东西能耗低不了,维修成本也会小,而且技术不成熟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8-23 18:14
“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tiger 发表于 2010-8-23 17:08

哪个小学的???给那个小学丢脸!


作者: zp6347    时间: 2010-8-23 18: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8-23 18:26
用不了几天那些大货就得给撞翻了
zp6347 发表于 2010-8-23 18:23

他好像没去过门头沟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0-8-23 18:50
北京市真敢干…… 乘降太麻烦 还不如轻轨呢
作者: huyhuyhuy    时间: 2010-8-23 18:55
灵活性太差。。万一一小车正好横在它轨道上。。。
作者: 326    时间: 2010-8-23 19:47
这事又来了。。。。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8-23 19:55
这个是宋有州博客:http://blog.sina.com.cn/songyouzhou
作者: 831空调车    时间: 2010-8-23 20:56
太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
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 336大峪    时间: 2010-8-23 21:07
没必要那么反对吧,小学毕业又怎么了,没见到有本科生、研究生提出这些想法啊
作者: 96321    时间: 2010-8-23 21:22
没必要那么反对吧,小学毕业又怎么了,没见到有本科生、研究生提出这些想法啊
336大峪 发表于 2010-8-23 21:07

跟我似的脑子,设计出城市快巴,你觉得还不遭到反对?


作者: 贝壳    时间: 2010-8-23 21:29
确实像个怪物。
不过成熟的事物总是从不成熟开始的,所以也不能完全否定它。
作者: movivian    时间: 2010-8-23 21:52
离地2.2米,那下边别的公交就不能走了。
作者: rkkr    时间: 2010-8-23 22:06
俩字“扯淡”
作者: SANTANA200    时间: 2010-8-23 22:26
按现在公交车的质量和保养   有一个快把坏道了轨道上  后面的车全都完了
作者: 357路    时间: 2010-8-23 22:36
这个是个创想,变成实际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作者: powerzhang    时间: 2010-8-24 07:55
6公里,正好是大峪到苹果园地铁。
作者: 419    时间: 2010-8-24 12:10
一下子就占了俩车道,那得多宽的马路才跑的起来
作者: 100    时间: 2010-8-24 12:13
大车跑不了了,不能让大车跑内侧车道吧
作者: gkn    时间: 2010-8-24 13:36
咱们就期待等着吧
作者: 330158102    时间: 2010-8-24 13:39
不太合适啊
万一再个大货车 像大钟寺是的
没撞到M、13很幸运了
作者: zhu810    时间: 2010-8-24 15:13
本帖最后由 zhu810 于 2010-8-24 15:24 编辑
俩字“扯淡”
rkkr 发表于 2010-8-23 22:06



完全同意!!!
这个点子太NC了!!(当然人家的意图是好的,这点无可厚非)。
我就想问了,这么大个车,要想变换车道怎么办?难道让另一车道的车先停下来给他腾地?
要是坏车了怎么办?难道这车只能找4车道宽的路好让后边的车能超过去?北京有几条单向就有4车道的路?
这车两边的架子有多宽?能做到不超过车道线那么宽吗?如果不能,就相当于把车道变窄了。可是如果能的话,乘客怎么上下车?难道弄个梯子?
要是车前面有个大货坏了怎么办?大货不可能低于两米二吧?
残疾人怎么坐这车?
这车怎么进站怎么上人?正常的公交车进站只要人蹬上去就可以关门走了,这个车进站人得爬上去才能关门再出站,一辆车进站得巴站巴多长时间啊?
作者: xq880915    时间: 2010-8-24 17:02
这个就需要快2朝阳路上那种道路断面~~主路双向四车道,只准小车直行,辅路双向四车道,供超高车辆和普通公交车行驶,站台架空就行了,但是,这车的转弯半径小不了,怎么折返?需要的空间很大
作者: yalikesi    时间: 2010-8-24 17:16
据说日本原来试验过,之后废了,证明不可行。
作者: tiger    时间: 2010-8-24 21:45
完全同意!!!
这个点子太NC了!!(当然人家的意图是好的,这点无可厚非)。
我就想问了,这么大 ...
zhu810 发表于 2010-8-24 15:13



设计者怎么设计都随便,瞎画也没关系,关键是决策者应该对纳税人的钱负责,不经过慎重研究讨论,不能脑袋一热就轻易上马。
作者: gapple    时间: 2010-8-24 22:16
决定试点的人让门挤了...有创意是好的 咱也不否认这点子确实有创意
但是这玩意要实际运行起来 问题太多太多了...这个设计太过理想主义了
现在马路上的车哪能那么守规矩 一堵车碰上那强行并线的 横在轨道上 全歇菜...
作者: 方庄地图    时间: 2010-8-24 22:29
碰见个天桥可好玩了,而且,轮子那么窄,压到人估计就不是小问题了。这东西太不靠谱了。
作者: rex819    时间: 2010-8-25 11:45
一个BRT都没弄明白  还整这个
作者: mvgarnett    时间: 2010-8-25 11:59
还是出来再说吧。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