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波士顿的有轨电车(上)——绿线 [打印本页]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13
标题: 波士顿的有轨电车(上)——绿线
献给学轩。
很愧疚。上半年工作太忙,一直没能整理这些照片。唉,……

波士顿快捷公交系统由红、橙、蓝、绿、灰五线组成。其中,灰线是由两条无轨电车线路和两条汽车线路组成的BRT系统,红、橙、蓝线是地铁,绿线以及红线Mattapan支线是有轨电车。

绿线,其实是一条伪装成地铁的有轨电车线路,使用的车辆是有轨电车,但线路主体位于地下,与红、橙等真正的地铁线路同台换乘。

下面上图


[attach]498509[/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14
绿线分为1主3支四条线路,这是四条线路共同的始发站Lechmere站。不得不说,好寒酸啊。
[attach]498511[/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19
站里待发的车辆。
[attach]498540[/attach]
[attach]498541[/attach]
[attach]498542[/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20
在Science Park站扫街,不,或许应该叫扫轨吧。

总站方向开过来一列车。平时基本上是两车一组发车,高峰期有个别单个出来的车,发区间车。单铰的3686拖着双铰的3835。

[attach]498545[/attach]
[attach]498546[/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22
下一班次,是双铰的3878拖着单铰的3646。

[attach]498547[/attach]
[attach]498548[/attach]
[attach]498549[/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23
3664拖着谁我没看见,因为我上车了。

[attach]498550[/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24
Science Park站再往南,就进入地下运行了,这是入地口。

[attach]498551[/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26
内饰,有轨电车的座位布局,而不是地铁的座位布局。

车头的门是高三踏的。

早高峰一过,这车里扔的啊。

[attach]498552[/attach]
[attach]498553[/attach]
[attach]498554[/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29
进入地铁隧道行驶,与地铁同台乘降换乘。

瞧瞧,站台对面的橙线才是真正的地铁呢。


[attach]498560[/attach]
[attach]498557[/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30
门是四扇折式的,不过是往外折的,跟咱们的相反。

这高三踏可真是比6170还6170啊

[attach]498561[/attach]

[attach]498562[/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31
再发内饰

双铰接。从这个角度看,两个铰接棚都很清楚。

[attach]498564[/attach]
[attach]498565[/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32
有轨电车冒充地铁有个很尴尬的问题:有轨电车停在地铁的站台上显得太短,没经验的乘客就等着追着车跑吧。
[attach]498566[/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33
绿线分为1主3支四条线路,四条线路车隔都不大,于是,前车没走后车已到,只好在黑咕隆咚的隧道里排队进站了。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地铁也“堵车”。

[attach]498567[/attach]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14:34
完 THE END, FIN, EL FIN
感谢大家的耐心!
欣赏愉快!
学轩,你看到了吗?

作者: T107    时间: 2010-8-1 14:47
既然站台够长,干嘛不安排俩有轨同时进站呢。看来这组织效率不行啊
作者: zp6347    时间: 2010-8-1 1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巴士爱好者    时间: 2010-8-1 20:27
如果地铁和有轨电车同时进站怎么办?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1 21:19
本帖最后由 午饭 于 2010-8-1 21:25 编辑

这个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可以算作LRT(轻轨) 了。不是有轨电车。
美国轨道交通的环境和行车水平、职工素质是全世界闻名的。臭名昭著!
个人一贯提倡建设LRT以取代BRT或建设在交通问题严重但仍未到达地铁的客运量的地区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1 21:30
绿线分为1主3支四条线路,四条线路车隔都不大,于是,前车没走后车已到,只好在黑咕隆咚的隧道里排队进站了 ...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8-1 14:33

当年环线刚用上CBTC的时候,被堵在隧道里很正常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0-8-1 22:54
用电脑来看贴了……LZ辛苦了,果然都是经典图片啊……期待下一集……
作者: xblswf    时间: 2010-8-1 23:20
如果地铁和有轨电车同时进站怎么办?
巴士爱好者 发表于 2010-8-1 20:27

从照片上看 地铁和有轨分别在站台两侧停车,这样就可以实现同台换乘。但反向是什么样就得再问问楼主了。


作者: tearsboy    时间: 2010-8-1 2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1 23:22
我还是喜欢北京的新地铁...
tearsboy 发表于 2010-8-1 23:20

除了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应急事故处理经验,貌似没什么好的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23:31
这个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可以算作LRT(轻轨) 了。不是有轨电车。
午饭 发表于 2010-8-1 21:19


嗯,还是老吴专业,学习了。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23:33
美国轨道交通的环境和行车水平、职工素质是全世界闻名的。臭名昭著!

午饭 发表于 2010-8-1 21:19


服务态度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设施确实非常旧。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23:35
从照片上看 地铁和有轨分别在站台两侧停车,这样就可以实现同台换乘。但反向是什么样就得再问问楼主了。
...
xblswf 发表于 2010-8-1 23:20



对,就是这样,反方向也一样。好像记得说北京M4和M9在国图要这样换乘?
波士顿也有一些换乘站是上下层换乘。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1 23:35
本帖最后由 响水洞天 于 2010-8-1 23:38 编辑
用电脑来看贴了……LZ辛苦了,果然都是经典图片啊……期待下一集……
Teutonic.K 发表于 2010-8-1 22:54


嗯,谢谢,我会尽快的。
作者: tianyu9999    时间: 2010-8-1 23:40
这东西按照国际标准,可以算轻轨,但是按照中国的NC标准,只能算有轨电车了。。。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2 10:05
回复 响水洞天 的帖子


美国地铁那回相撞事故,司机才上岗3个月竟然就有独立操纵权!~
地铁列车相撞,说明信号保安装置根本就没起作用。自动驾驶中如果与前车距离太近列车应该是自动减速的(CBTC),或者在红色停车信号前停车或根据车载信号显示停车(准移动、超防、站间)。
列车老旧保养不善也是事故原因。但是日本怎么不出事儿?从保养的角度来讲,103系现在还跑的欢着呢,那是六十年代后期的车。

美国地铁啊,除了部分地区行车组织比较灵活,没什么值得学习的。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2 10:06
这东西按照国际标准,可以算轻轨,但是按照中国的NC标准,只能算有轨电车了。。。
tianyu9999 发表于 2010-8-1 23:40



在中国这玩意儿也算轻轨。轨重、客运量,是评判标准



作者: httpo    时间: 2010-8-2 10:29
这有轨电车是无人售票?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2 12:33
这有轨电车是无人售票?
httpo 发表于 2010-8-2 10:29



地铁式管理,车站售票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8-2 12:42
这有轨电车是无人售票?
httpo 发表于 2010-8-2 10:29



地上段无人售票,而且一列车两个车厢的车头的2个司机负责监票,其他车门供下车乘客使用
地下段站台售票,在我的最后记忆中是购token进站的

绿在和红的换乘的那站轨是和地面平行的,两侧开车门快速乘降,乘客可横穿轨道。可是去换乘红线也是跟一线在复兴门换环线一样要走很长的

曾经B的outbound地面段是不要钱的,后来也收费了。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8-2 12:45
既然站台够长,干嘛不安排俩有轨同时进站呢。看来这组织效率不行啊
T107 发表于 2010-8-1 14:47

第2个车可以开,司机自己决定,但是如果前头站上还有人,到第一个儿的时候还是要停车的。第3个车一般就有一截儿得在隧道里.....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2 12:46
地上段无人售票,而且一列车两个车厢的车头的2个司机负责监票,其他车门供下车乘客使用
地下段站台售 ...
Harry624 发表于 2010-8-2 12:42



Harry是哪一年去的?西面那些站我没去,不知有没有地上线。
北面的Lechmere和Science Park两站在地上,但都是地铁式管理。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8-2 12:53
Harry是哪一年去的?西面那些站我没去,不知有没有地上线。
北面的Lechmere和Science Park两站在地上 ...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8-2 12:46



05是最后一次去
Boylston还是Arlington开始inbound都是地下... 我最远到过Govn't Center,是最后坐蓝在那站换的绿,那站B还有D是灯泡线调头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2 13:02
05是最后一次去
Boylston还是Arlington开始inbound都是地下... 我最远到过Govn't Center,是最后坐蓝 ...
Harry624 发表于 2010-8-2 12:53


我最远到的Copley,再往西就分岔了,我就没去。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8-2 13:07
本帖最后由 Harry624 于 2010-8-2 13:10 编辑
我最远到的Copley,再往西就分岔了,我就没去。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8-2 13:02


嘿嘿 我就坐西边那点儿~哈 因为从BC那边上车 到Park St换的红之后坐到头回来换的橘子然后蓝换的绿回去的哈~当时是学生6毛
你要是绿的往西坐上了地面你过马路坐回来就得花钱了 而且可以说就没站台~地下站可以换向的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0-8-2 13:15
嘿嘿 我就坐西边那点儿~哈 因为从BC那边上车 到Park St换的红之后坐到头回来换的橘子然后蓝换的绿回去 ...
Harry624 发表于 2010-8-2 13:07


Copley站就很混蛋,居然没法过到对面站台去。如果刷卡下到站台发现方向错了,这钱就算白瞎了。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8-2 13:18
Copley站就很混蛋,居然没法过到对面站台去。如果刷卡下到站台发现方向错了,这钱就算白瞎了。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0-8-2 13:15



印象中E的车特多 到那站基本都得堵会儿
作者: tianyu9999    时间: 2010-8-2 14:11
回复 午饭 的帖子
这个最大单向运量每小时能有四万?!!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3 12:35
本帖最后由 午饭 于 2010-8-3 12:54 编辑
回复
这个最大单向运量每小时能有四万?!!
tianyu9999 发表于 2010-8-2 14:11


LRT一般是 1-3万。跑4万也不是不可以,况且这条线又不少重联运行的。故万万不可小视!



作者: pkulx    时间: 2010-8-5 23:26
回复 Harry624 的帖子

Token早已经废除了,原来所有线的地面站outbound除了Science Park都不收钱。
绿和红在Park Street换车很近,半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走几步下楼梯就是了。您走了很远可能是通过地道走到Downtown Crossing去换了。

   
作者: pkulx    时间: 2010-8-5 23:28
回复 Harry624 的帖子

从North Station到Symphony(E)和Kenmore(B/C/D)是地下车站。很多站都分outbound和inbound的入口,不可以换向。
   
作者: pkulx    时间: 2010-8-5 23:31
回复 午饭 的帖子

Boston的绿线系统,为了保证运营效率不会采取防撞系统(据说该系统要求前后车的间距较大),运营公司这么说。


   
作者: Harry624    时间: 2010-8-5 23:34
回复

从North Station到Symphony(E)和Kenmore(B/C/D)是地下车站。很多站都分outbound和inbound的入口, ...
pkulx 发表于 2010-8-5 23:28


我记得进站以后 有另一个楼梯就能换向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0-8-6 10:43
回复

Boston的绿线系统,为了保证运营效率不会采取防撞系统(据说该系统要求前后车的间距较大),运营公 ...
pkulx 发表于 2010-8-5 23:31


的确是这么回事儿。LRT系统不采取这个还是有道理的。



作者: travelkriz    时间: 2010-8-9 16:45
欣赏中,支持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