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北京地名站名 能不能再动听一些 [打印本页]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4 1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88767    时间: 2009-8-14 11:19
动听与不动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尊重历史和人民群众约定俗成的东西。不能从故纸堆里随便翻出来个东西,不考虑实际情况就乱用。比如金台夕照,多少年不用的名字了,自打过了乾隆时期就没叫过了,到现在都搞不清楚具体位置在哪儿,总不能凭财富中心挖出来块碑就拿来当名字吧。好多人不清楚这金台夕照是哪儿,老外就别提了,发音就是进来洗澡,弄的和个大澡堂子一样。
作者: 超级公交迷    时间: 2009-8-14 11:21
我反而比较喜欢以前的站名,不喜欢现在这东那西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觉得别扭....
感觉以前的站名比较简明.....
小营 白庙 十字口村 南湖西里 侯庄 东湖 乡ZF 来广营
作者: 37032    时间: 2009-8-14 1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日本老猫    时间: 2009-8-14 11:25
尊重历史。。。
作者: 855    时间: 2009-8-14 11:26
我也觉得金台夕照这站不是很好…咋一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作者: gaochenxiao    时间: 2009-8-14 11:32
金台夕照站感觉在国贸和呼家楼之间可有可无的一站……
作者: 67001    时间: 2009-8-14 11:38
我也觉得金台夕照这站不是很好…咋一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855 发表于 2009-8-14 11:26

老老实实的叫光华路(桥)多好。
作者: gaochenxiao    时间: 2009-8-14 11:44
线路名和地名不能同日而语。线路名,如你所说,702,719等前前后后也不过十几年,而地名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口口相传而留下来的,随便把古老的地名改掉,无论那地名是否好听,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改线路是为了填补路号的空白,总不能按拼音看哪个缺去改地名吧。哪个坟有意义,哪个坟就是形式上的,大家都知道。
作者: 482    时间: 2009-8-14 11:51
动感一些的:
三元“村”
东“翠”路口
“菜市口”北
“翠”微路口
“翠”海明苑
“翠”林小区
东“侧”路
作者: david42    时间: 2009-8-14 11:52
改了地名还是北京么?就像一个大家族突然间全部被改姓一样,北京只是北京人的北京,何必在乎外地人怎么看。还嫌伪北京人少是么?
没人认可金台夕照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这是北京地铁最失败的站名。
作者: 482    时间: 2009-8-14 11:56
明明是金台洗脚.......
作者: 东奔西走    时间: 2009-8-14 11:57
都学外省市,拿全国城市名当路名用一遍,然后公交车从头到尾每站都是XX路XX路,每站都是以两条路的交叉口命名就动听了。
作者: 孤独的守望者    时间: 2009-8-14 12:24
都学外省市,拿全国城市名当路名用一遍,然后公交车从头到尾每站都是XX路XX路,每站都是以两条路的交叉口命名就动听了。
东奔西走 发表于 2009-8-14 11:57


那是上海风格!

上海的地名是道路坐标体系,北京是地名坐标体系。要是混为一谈,岂不乱套!
作者: 城子大街南口    时间: 2009-8-14 12:26
个人对坟字站名不是很抵制....
作者: 路痴小白    时间: 2009-8-14 12:38
我反而比较喜欢以前的站名,不喜欢现在这东那西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觉得别扭....
感觉以前的站名比较简明.....
小营 白庙 十字口村 南湖西里 侯庄 东湖 乡ZF 来广营
超级公交迷 发表于 2009-8-14 11:21


一个小营已经够纠结的了。753是连接海淀区那个清河小营到北四环惠新东桥那个小营的经典线路。
作者: chopin_wang    时间: 2009-8-14 12:44
外国地名中的“坟”字更多。
作者: meng68    时间: 2009-8-14 12:54
坟 读的时候 都有儿化音了 读起来也就没想过别的什么
不过要非得加重读“坟”字 字正腔圆 那就自己吓自己吧
作者: 京华╰☆大财神    时间: 2009-8-14 13:26
新街口有条胡同,叫“百花深处”这个名字够动听吧
作者: 666    时间: 2009-8-14 13:45
个人认为有些地名还是保留为好.像劲松东口,西口.很贴切很顺口的,非改成劲松桥东,光明桥东.都以立交校为主了.虽然定位准确但有点没文化.还有中街.这名多有特色啊.非改成东四十条桥东.多让人晕.一点都不方便记忆.还不如以前呢.这次改变很多地名都是准定位没文化的表现.金台洗脚这站确实就没必要了.这站可能就是为了央视加的.人家有车用的着挤地铁吗.设这站有点多余.
作者: 情天恨海    时间: 2009-8-14 13:46
我很欣喜公交站牌上写的都是八王坟,我能感到一种历史厚重感。如果那些售票员和指路的都管那地叫大望路,我们北京也将属于那些数码效率人了。
作者: ct900701    时间: 2009-8-14 13:51
那中国科技馆不就改了么。。。。那公主坟或八王坟的坟冢还在么??。。。。我觉得金台夕照很有诗意。。
作者: 午饭    时间: 2009-8-14 13:53
本帖最后由 午饭 于 2009-8-14 14:02 编辑

金台夕照出来去朝阳路作用更大
很方便的一站
个人认为有些地名还是保留为好.像劲松东口,西口.很贴切很顺口的,非改成劲松桥东,光明桥东.都以立交校为主了.虽然定位准确但有点没文化.还有中街.这名多有特色啊.非改成东四十条桥东.多让人晕.一点都不方便记忆.还不如 ...
666 发表于 2009-8-14 13:45

作者: 午饭    时间: 2009-8-14 14:01
我只能说站名要尽量统一吧……
公交是西直门,地铁也是西直门,铁路还是西直门,但是偏偏要改成北京北站,结果要去北京北站得还得西直门下车……



站名要尽可能像接触的多的地方统一,金台夕照哪怕叫中央电视台都比现在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强,上来还什么都叫不到一块去……
但是如果站名定下来了,还是大家去适应的好……



怎么一说金台夕照我就想起金泽八景站了……
作者: williamleo    时间: 2009-8-14 14:16
都学外省市,拿全国城市名当路名用一遍,然后公交车从头到尾每站都是XX路XX路,每站都是以两条路的交叉口命名就动听了。
东奔西走 发表于 2009-8-14 11:57

好像也只有上海如此吧,外省市?集体被代表了?
再说回来了,北京即便把全国的地名拿来命名一遍道路,也没办法公交车站都叫**路**路,你也不看看,上海的路网的密度。
作者: weisongpo    时间: 2009-8-14 17:20
自己想得太多,站名才会不好听。。毕竟只是个符号。。。。
作者: tiger    时间: 2009-8-14 17:25
本帖最后由 tiger 于 2009-8-14 17:28 编辑
好像也只有上海如此吧,外省市?集体被代表了?
williamleo 发表于 2009-8-14 14:16


大部分近代兴起的城市那样命名(以全国各地的地名作为道路名称),除了上海,还有天津/青岛等也是.而大部分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不那样命名道路.北京的古老地名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是北京的骄傲,不应该改,个别要改也应是谐音改,不能无根据胡来.

金台夕照超恶心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14 17:59
金台夕照真是把人搞晕……
北京的站名在不好……总比一个城市就北京路,南京路这类全国城市名都包括那样的地方好啊!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14 18:00
当然北京比国外那所谓1,2,3,4,5…………………………街区的强得多!
作者: zp6347    时间: 2009-8-14 1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14 18:12
北京的地名是历史发展来的,不好改
zp6347 发表于 2009-8-14 18:10

不改才是硬道理……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09-8-14 18:43
我很欣喜公交站牌上写的都是八王坟,我能感到一种历史厚重感。如果那些售票员和指路的都管那地叫大望路,我们北京也将属于那些数码效率人了。
情天恨海 发表于 2009-8-14 13:46

相当同意!
我也是挺抵制“国贸”“大望路”这些名字的,坚决反对任何公交车在此改掉老站名,大北窑、八王坟、郎家园,这些才是属于北京的,属于真正的北京人的
作者: ed4avin    时间: 2009-8-14 18:45
这种问题就好像在问:你干嘛不改名“高大全”……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4 18:48
本帖最后由 米切尔 于 2009-8-14 18:49 编辑

吃饱撑的..........
北京城就是这么给毁掉的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4 18:52
外地人要是看不惯北京可以走人,没人强求你留下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09-8-14 18:55
都说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厚重,那么这厚重是如何体现的?总不能单凭嘴说吧?
老地名、老胡同、名人故居遗迹、随处可见的文物......这些看似细小实则蕴含深远的元素才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最好代言,把老地名都改得北京人不知道外地人不领情就算先进、就算与时俱进了?如果谁觉得“XX坟”这样的名字不好听只能说明他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体会其中所透露出的点点历史气息。
走过的地方多了,便越发觉得北京的深厚积淀与特立独行,连西安这样满地历史的城市都不能免俗地出现诸如“解放路”之类的地名。北京之所以有着如此可贵的脱俗精神,就在于她的大气和自信。我们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不会向任何势力包括政治权威低头,难道还会被一帮民粹主义的余孽所撼动吗?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4 18:56
那种命名好像是学美国的
zhzay 发表于 2009-8-14 18:54

甭管哪命名的,北京要是真改成这样,那北京城算是彻底遭殃了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4 19:01
就金台夕照那个?谁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吃饱了没事干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4 19:01
就金台夕照那个?谁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吃饱了没事干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09-8-14 19:02
相当同意!
我也是挺抵制“国贸”“大望路”这些名字的,坚决反对任何公交车在此改掉老站名,大北窑、八王坟、郎家园,这些才是属于北京的,属于真正的北京人的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09-8-14 18:43

其实我都觉得地铁报站应该这样:列车运营前方是大北窑西,去往国贸的乘客,请您准备下车。大北窑西是换乘车站,换乘地铁十号线的乘客请沿换乘通道在大北窑北乘坐。类似的,东西单等不在路口的都应该这样。当然,这虽然非常清晰,但也许也有点过了。只是,地铁站应该跟公交站统一名称!比如六号线金台路如果叫甜水园,天安门站就应该叫金水桥,不就八杆子打不着随便叫么。还有七号线,广渠门东,明明不把广渠门放眼里!就说广渠门桥是唯一不在城门位置的城门命名桥吧,那也得是广渠门外啊!
作者: zp6347    时间: 2009-8-14 19: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09-8-14 19:11
我最喜欢北京的历史文化,从地名开始,我的追求是能走到一个地方就讲出它的来历。金台夕照叫的是不怎么样,不如叫光华桥站。如果说为了那个碑,不如恢复苗家地的古地名呢。只是,既然叫了,就像十号线没通时我就希望叫的安贞门、健德门一样,就这样吧,就当是为唤醒民众的文化意识了。不过如果为此把金台路和谐了,那文化部该插手了。毕竟是乾隆皇帝无知和政治目的。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09-8-14 19:22
其实我都觉得地铁报站应该这样:列车运营前方是大北窑西,去往国贸的乘客,请您准备下车。大北窑西是换乘车站,换乘地铁十号线的乘客请沿换乘通道在大北窑北乘坐。类似的,东西单等不在路口的都应该这样。当然,这 ...
Teutonic.K 发表于 2009-8-14 19:02

我就是被地铁误导了十多年,到现在才刚弄清楚大北窑、八王坟、郎家园这三个地方的相对位置的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09-8-14 19:24
我最喜欢北京的历史文化,从地名开始,我的追求是能走到一个地方就讲出它的来历。金台夕照叫的是不怎么样,不如叫光华桥站。如果说为了那个碑,不如恢复苗家地的古地名呢。只是,既然叫了,就像十号线没通时我就希望 ...
Teutonic.K 发表于 2009-8-14 19:11

一方面是无知得破坏文化,另一方面又是无知得滥用文化,什么时候要是能多几个有文化的决策者咱中国早就和谐了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09-8-14 19:45
一方面是无知得破坏文化,另一方面又是无知得滥用文化,什么时候要是能多几个有文化的决策者咱中国早就和谐了
天涯狂想 发表于 2009-8-14 19:24

嗯!两种无知都不对!不过,领导不在于是不是专家,在于是不是听专家和群众的声音。外行不是不能当领导,而是不能领导内行。PS,我就曾想去西绒线胡同是从西单地铁东南口出来的…因为我以为车站在路口…所以比较希望地铁站名改改…
作者: 马各庄    时间: 2009-8-14 21:11
楼主快把我吓晕过去了。

大望路代替八王坟是巨大的失败,用带状地名代替点状地名,使人不知所云(东西向的地铁与南北向的西大望路相交,却取了南北向的路名为站名,完全 不符合规划原则)。当然 您喜欢的话我也不反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历史上确实有把某某坟改为某某村,某某园的地方,既保留了地名的核心部分,又改换了“坟”字。比如 道家坟(东岳庙道士的坟地)——道家园    醉公坟——醉公村   松公坟——松公村  如果实在要改,我只支持这种改法。因为让后人看了还能知道原来的情况。
作者: 城子大街南口    时间: 2009-8-14 21:18
还有类似四惠这种地名,根本就是活生生造出来的....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09-8-14 21:30
本帖最后由 Teutonic.K 于 2009-8-15 11:55 编辑
还有类似四惠这种地名,根本就是活生生造出来的....
城子大街南口 发表于 2009-8-14 21:18

不过造的挺好啊!用它命名一个桥和一个地铁站,然后衍生公交站不叫四惠,要叫四惠站,另一个地铁站叫四惠东。反正,难道要叫鹅沟村?
作者: williamleo    时间: 2009-8-14 21:46
大部分近代兴起的城市那样命名(以全国各地的地名作为道路名称),除了上海,还有天津/青岛等也是.而大部分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不那样命名道路.北京的古老地名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是北京的骄傲,不应该改,个别要改也应 ...
tiger 发表于 2009-8-14 17:25

我是说他们的公交站的名字,反正除了上海我没见过别的用**路**路命名车站的地方,所谓坐标交叉式的站名。用各地方命名道路的城市多了去了。呼和浩特还用内蒙古各地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街道呢。
作者: 482    时间: 2009-8-15 00:07
唉.....那些已经是过去啦!现在开始HIP HOP啦~~O(∩_∩)O哈哈~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0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0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03: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0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ger    时间: 2009-8-15 05:49
本帖最后由 tiger 于 2009-8-15 05:51 编辑
我是说他们的公交站的名字,反正除了上海我没见过别的用**路**路命名车站的地方,所谓坐标交叉式的站名。williamleo 发表于 2009-8-14 21:46


嗯,因为上海的"路"狠长,一条"北京路"贯穿全城,如果只用一个路名无法定位.前几年我去上海,还没有实行公交站名规范化,很多线路都有"北京路"这站,但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真的狠晕.坐标式命名法确实是适合上海情况的,但不适合于其他城市.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5 06:53
本帖最后由 米切尔 于 2009-8-15 06:54 编辑
首先 我对回帖中 某些会说 吃饱了撑的 这样的人 就懒得搭理了 没教养的东西 不足与谋

地名是积淀 绝对不否认 而且地名承载了很多的纪念
可是 要不要把元朝开始的名字 都留下来呢  那明光村可以改回肃清门了
有些 ...
aaron 发表于 2009-8-15 03:08

那您就不脑残啦,显北京名字难听可以走人,是因为你不了解每个地名都有他自己的典故,有本事先把你自己名改了
作者: 马各庄    时间: 2009-8-15 11:27
53# Teutonic.K


那地方不叫鹅凤营,鹅凤营是丰台的好不好。四惠那原来叫鹅沟村。
作者: edwin    时间: 2009-8-15 11:33
正阳门  690   清漪园        纯属YY,呵呵……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09-8-15 12:11
53# Teutonic.K
那地方不叫鹅凤营,鹅凤营是丰台的好不好。四惠那原来叫鹅沟村。
马各庄 发表于 2009-8-15 11:27

太感谢了…我都没发现,想着鹅沟写的鹅凤营…我怎么想的…丢大人了…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1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1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米切尔    时间: 2009-8-15 14:01
1.我改不改名 与你无关
2.你又如何了解每个地名的典故?
3.了解了就要千百年不变?那几千年前北京这片地方还是小镇的时候 你怎么不去抱着那个名字啃啊
4.如果这也算脑残 我只能说你残损不轻

谢谢
aaron 发表于 2009-8-15 12:31

呵~真有意思,非要改的一点北京风味你才高兴?真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北京人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5 18: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马各庄    时间: 2009-8-15 21:15
本帖最后由 ed4avin 于 2009-8-16 08:17 编辑

AARON说的这个其实是个历史问题。

地名雅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就陆续有一些胡同名雅化。如母猪胡同改为梅竹胡同,臭水河胡同改为涭水河胡同,臭皮胡同改为寿比胡同,小羊尾巴胡同改为小羊宜宾胡同,王寡妇胡同改为王广福胡同,等等,约有百条胡同易名。(参见《北京历史文化》,电大教材)民国还把狼山改为琅山,臊鼠岭改为福寿岭,等等。1949年后近郊地名改的也多,比如道家坟改为道家园,松公坟改为村公村,醉公坟改为醉公村,等等,主要是改最后一个字,把“坟”改成“园”、“村”等字,既保留核心部分,不失历史传承,又换掉了坟字。但是也有很多坟字地名,因为大家叫得太熟了,就没改,如八王坟、公主坟等。(WEN GE期间乱改的地名不算,那些地名在1978年后基本恢复原样)

怎么说呢?我个人不支持大规模改变地名,至少“村”、“庄”一类的不用改。像现在石家庄忙着改地名,纯粹瞎折腾,劳民伤财(有多少资料需要改!!牵扯到全国!!真是海量的工程!!)。村并不土。现在还有“地球村”的提法呢!!人类都是从农村聚落走出来的,逐渐建立城市,没什么可丢人的。中关村是全国羡慕的高科技地方。而且大规模改北京地名,还是那句话,费钱费力,而且不符合老百姓约定俗成的习惯。

但是,“坟”字的地名要改不改?我自己觉得无所谓,但我身边有的人(绝对是地道的北京人)也提出,一说在八王坟上班、住公主坟什么的,还是不舒服。当年地铁1号线东延的时候,规划部门力避“八王坟”地名,不想像大1路那样“从(公主)坟到(八王)坟”,而用了大望路的站名,虽然有用带状地名代替点状地名之误,倒也动听了一些。公主坟的立交桥不叫公主坟桥,而叫新兴桥,也是类似的思路。改不改?怎么改?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如果非要改,还是参考以“园”易“坟”的办法比较好,不要完全改了,至少让人看了地名能知道这里以前有过公主,有过八王爷,有过醉公,有过姓索的,有过姓铁的……
作者: ymgjahz    时间: 2009-8-15 21:28
我谢谢您 我是...
我打小就在宣武门广安门六里桥一带折腾...
可是 咱不能总拿外地人说事儿吧
又不是说都改 改得大家接受特别是逐渐接受才能算是成功吧..对不
aaron 发表于 2009-8-15 18:02

鄙人倒真不是北京人,从南方移民过来的。
不过,我之所以爱上北京,成为一个公交迷,正是因为被北京这些富有历史感的地名所吸引。
我最初的运转,更多是为了发掘这座城市的故事,后来才喜欢上的公交车。
比如说LZ提到的“公主坟”吧,可能确实不雅,但琼瑶阿姨就是从坟主人的故事里获得灵感,才写出了风靡全国的《还珠格格》……
如果这个地名/站名改了,LZ(或者LZ的GF)是否就看不到这一部经典热播电视剧呢了?
所以说,保留住这些老地名,留给像我这样的外来人口一个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窗口,不是更好吗?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09-8-15 21:31
鄙人倒真不是北京人,从南方移民过来的。
不过,我之所以爱上北京,成为一个公交迷,正是因为被北京这些富有历史感的地名所吸引。
我最初的运转,更多是为了发掘这座城市的故事,后来才喜欢上的公交车。
比如说 ...
ymgjahz 发表于 2009-8-15 21:28

我雖說就是北京人吧,但是成爲公交迷的原因和您一樣哈……^_^
作者: 城铁柳芳站    时间: 2009-8-15 22:18
趁早把奶子房这名给改了 曾经有个SB玩意拿这当一乐子 还是在东直门指路点。
作者: 482    时间: 2009-8-15 22:56
奶子房?能有什么想的...我想不出来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6 0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6 0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p6347    时间: 2009-8-16 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opin_wang    时间: 2009-8-16 12:03
我不是说了吗,国外的地名里带“坟”的更多,动不动就这个“坟”那个“坟”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个公交站叫 Katholischer Friedhof,翻译过来就是“天主教的坟”,简称“天主坟”,跟“公主坟”遥相呼应,哈哈!车站旁边就是一片墓地。
作者: Otto    时间: 2009-8-16 14:41
本帖最后由 Otto 于 2009-8-16 14:43 编辑
趁早把奶子房这名给改了 曾经有个SB玩意拿这当一乐子 还是在东直门指路点。
城铁柳芳站 发表于 2009-8-15 22:18


那些SB的话就不要当真啦 尤其满脑子男盗女娼的
奶子房这个地名没有任何问题
作者: ymgjahz    时间: 2009-8-16 19:51
标题: 以下第一段转自《中国经济网》:
本帖最后由 ymgjahz 于 2009-8-16 19:53 编辑

“奶子房”相传是辽、金时期的养马场,曾名马奶子房。元代仍为蒙古贵族食用马奶的产地,明朝改为今称,清末民初时改为奶子房东村和奶子房西村,沿袭至今。在历史上该村先后隶属于河北省大兴县、通县,1956年划归北京市东郊区,1958年改属朝阳区和平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恢复乡建制,该村划属朝阳区崔各庄乡,2004年归属崔各庄地区办事处。据考,村域有一处黄带子坟。黄带子亦称“皇带子”,也是清代皇室的别称,指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因系金黄色带子为标志,故名。奶子房的黄带子坟系和亲王府的小坟地之一,以清辅国将军载崇(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之高祖父)立祖。为此,笔者特意请教、求证于长期从事明清皇家宗室墓葬研究的冯其利先生。据他讲,奶子房的和亲王府小坟地,首葬者应是载崇之子、晚清曾任礼部尚书的溥良(启功先生之曾祖父),属启功先生祖茔。载崇则葬于密云县卸甲山。其家族始祖弘昼虽是雍正皇帝的五阿哥,但到了载崇,因是侧出,失去了亲王爵位的继承,只受封一等辅国将军,皇家祖荫渐失,启功的曾祖、祖父都是靠科举入仕,而启功本人童年则度日艰辛。去年,冯其利先生曾再度到奶子房东、西两村,寻访坟茔,以图有新发现,结果无功而返。包括村域内原有的老爷庙、娘娘庙、大寺庙、三爷庙、龙王庙等五庙,均不见踪迹。但奶子房作为京畿的“风水宝地”,其底蕴之深厚毋庸置疑。

那个SB自己没文化,低级庸俗,我们不必理他(不知道我在东直门认识的人里有没有他~),但地名是无罪的!
作者: 马各庄    时间: 2009-8-16 22:47
本帖最后由 马各庄 于 2009-8-17 11:33 编辑

奶子房在历史上叫马奶子房,因为老百姓习惯叫仨字儿的地名,约定俗成给缩了,但缩的时候没缩好,退一万步讲,即使缩成 “马奶房”也 要 比 “奶子房” 要准确、动听。不过现在既然已经这样儿了,大家都叫开了,也就无所谓了。地名更多是个象征,是个代号,让我们区别这是这,那是那。人为改的地名效果未必好,还是尊重老百姓的习惯吧
作者: ronwu    时间: 2009-8-16 23:53
不愿意听可以滚蛋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17 00:03
地名本无错……
觉得地名“怪异”的人,只能说明他心里“怪异”
作者: 天涯狂想    时间: 2009-8-17 11:47
奶子房本一很正常之地名,只不过被一帮**给糟蹋了。对于这号孙子可以无视其存在
作者: 326    时间: 2009-8-17 21:29
关于北京一些地名改不改,个人觉得要尊重三条原则
1.尊重历史文化
2.尊重约定俗成
3.无伤大雅
基于此:“母猪胡同”之类当然要改。公主坟等尤其是西山附近(传统上的皇室宗亲及多数显贵的丧葬风水宝地)的“坟”显然改了不太合适。“金台夕照”等听起来感觉不错,但存在争议,冲击多数百姓约定俗成的改了显然也不太合适
要知道,地名不仅仅是个地理坐标,往往还是个历史文化坐标,在地名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只为了好听,就忽视其重要的属性,个人觉得是不是太表面了,不太合适
当然,我们也期待一些改的不错的有时代特征的地名,如四惠(四环 通惠河相交之处)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18 01: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东奔西走    时间: 2009-8-18 11:26
要不叫朱雀大街,玄武路
作者: 快速公交    时间: 2009-8-18 18:06
照你这么说,太原的什么七府坟、瓜地沟、光社什么的也该改?
作者: 马各庄    时间: 2009-8-18 18:48
84楼所言极是。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18 19:23
在之前的时代……有一些道路胡同就是在适当改名……
《这里是北京》讲过……西单北的“甘石桥”原来叫“赶尸桥”死刑犯走的,这个在斩首废除后周围百姓把名字改了,要真是保留到现在还叫“赶尸桥”,谁敢走啊……
当然那些极品变态的名字改改就成……就一个坟什么的问题不大……
作者: HINAGIKU    时间: 2009-8-18 21:35
光华桥南都也挺阳光的啊~地铁就是有病!
作者: HINAGIKU    时间: 2009-8-18 21:36
光华桥南都也挺阳光的啊~地铁就是有病!
作者: Athena    时间: 2009-8-30 14:05
总之,我不赞成楼主的意见。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
我至今认为,地铁把八王坟叫做大望路,把大北窑叫做国贸,把光华路叫做金台夕照,把干杨树叫做惠新西街南口,是不恰当的,是违反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的。
作者: zp6347    时间: 2009-8-30 2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8-30 2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31 00:00
晕 还有这么惊悚的典故啊...
aaron 发表于 2009-8-30 23:54

这个是有点……不过确实是真的……那名字肯定无法在砍头刑罚废除后保留啊,阴气太重的确实不好
雅宝路以前还叫“哑巴路”呢……
我记得有个文章叫〈胡同文化〉写过一些胡同的新旧名称……
作者: 小猫跳上公交车    时间: 2009-8-31 03:31
一定要把历史、民俗、地理等因素考虑进去 好听与否也重要 但和前几者相比就只能靠边站了
很不喜欢快3沿线的几个小区名字 商业气息太浓 而且也不好听 “天乐园”“王府温馨公寓”“宏福苑”要多俗有多俗
作者: 京华╰★巡洋舰    时间: 2009-8-31 12:00
好听就多念叨几下不好听就别去,多少年传承下来的地名怎能说改就改?
作者: 357路    时间: 2009-8-31 12:02
现在就是不少地名太小区商业化了,这个不好
……不过……人家村子都没了,不改名也……话说8号线的北两站应该是洼里南口站和洼里站吧……可是……
作者: aaron    时间: 2009-9-1 0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