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哈尔滨公交调整策略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护士左雅雯    时间: 2019-7-10 13:37
标题: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哈尔滨公交调整策略研究
[attach]1717805[/attach]

[attach]1717806[/attach]

[attach]1717807[/attach]

[attach]1717808[/attach]

[attach]1717809[/attach]

[attach]1717810[/attach]



作者: fxj002    时间: 2019-7-10 16:35
有些观点写的不错。不过,地铁二号线开了后择日把21撤销这个估计不会。看看104,虽然大不如前,但是依旧可以度日。
作者: 心中心    时间: 2019-7-10 17:26
庆幸的是他以21为例,建议适时取消,而不是104
作者: liyingying    时间: 2019-7-10 18:20
104是刷卡次数第二多的线路,第一多是55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0 18:46

这种规划就是瞪眼说瞎话的规划。

先看他第一个说法:地铁2号线开通后撤销21路。这很明显是只看地图不看成本的瞪眼说瞎话。

轨道交通和公交服务的人群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归根结底是成本的区别。说白了,有的人赶时间,或者愿意多花钱,坐轨道交通就是很正常的。有些人专注于享受优惠或者时间没那么紧急,那他就坐地面公交车。

这样一看,问题就显而易见了,就以21和地铁2号线为例,21全程票价1块钱,工程街和农大终点有座。地铁2号线从人民广场到气象台,按照1号线现在的票价模式,至少得要3块钱吧,而且还肯定没座。再说了,考虑到地铁刷老年卡不免费,那么这个成本对于哈尔滨这种老年人为主的城市来说,就是0和3之间的关系。按照老年人的思维,3块钱够买二斤菜了,那你把21撤了,这能行?(我知道论坛上的人都是年轻人,而且论坛上不乏有对中老年人不友好的言论,但是事实就在那摆着,何况以哈尔滨目前的收入水平年轻人也不是谁都能承受天天早晚来回地铁6块钱的。)

再来看它的第二个第三个说法:关于336和551掐断改线/缩线的问题。这个不仅是没考虑到时间和票价成本,还没考虑到换乘成本的问题。

公交换乘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举个栗子,比如说从安隆街去哈东站,最快的方法可能有N种,比如说坐113到南极市场倒66等等,但是坐89路直达绝对不是最快的选择,甚至还可能是最慢的选择。然而如果你去问问安隆街附近的人去哈东站怎么走,或者问问哈东站那些刚下火车拿着行李箱的人要去安隆街他们怎么去,他们绝对会选择89,这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如果你要换乘,那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没座,等车,拿着大件反复上下车折腾,以及极端天气(如曝晒和雨雪)等等的影响。这些都是换乘成本的具体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他的说法,336直接在国润家饰城(甚至在哈西公路客运站,也就是第一个和地铁交汇的换乘站)掐断,然后沿着学府四道街-文昌桥-三大动力路东延,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只要看看150现在是什么状况就可以了。当然,150只到林大游泳馆,而且跟336线路不完全重合。但是我们就假设一下,让336从国润家饰城开始往东延伸,到了学府四道街之后沿着文昌桥-和兴路-三大动力路去进乡街终点,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不排除会有新客流(比如209的生意肯定受影响),但这新客流肯定不是为了去服装城换乘地铁1号线的客流。不说哈慈那以后有3号线,就说没有三号线的时候那边的人完全可以坐10路去地铁沿线的各主要站点,甚至坐101直达博物馆,你让336去了那意义在哪?

至于551缩到哈北站的意义那就更别提了,551去哈站,552去大桥的意义就是因为那地方是交通枢纽,能换乘的车多。现在你把551扔到哈北站去了,就算你同样把江北所有的车都扔到哈北站终点,那又有什么意义?再说551也路过学院路,想换乘2号线去市里的人不会在那换乘吗?还非要到哈北站?

另外,还要考虑到,现在公交车的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单纯论时间的话,无论平峰还是早晚高峰,纯电动车在很多时候速度不输于打车,在平峰时刻,纯电公交车一定区间内也完全不输于进地铁站-安检-等车-乘车-出站加在一起的时间。

因此,以目前哈尔滨的情况来看,地铁建成后受损最大的实际上是343和220这种纯卫星城线路,毕竟地铁票价与这类地面公交大致相等,速度还快一倍以上,但即便如此220和343也没有黄摊子。

所以,这样的“研究”,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研究,其价值大概就跟孙中山当年用直尺把中国各省省会连起来规划铁路网一样,要让这些人真正参与规划和运营,那就只能呵呵了。




作者: fordbenson    时间: 2019-7-10 21:51
现在104活的很好只不过是曾经的60个车变成了30多个,间隔也不错客流也可以短途客流还是很多的这点地铁不能比,343也还好毕竟南厂北厂直接客流还不会少多少一样1块钱拉的还短了相对来说正划算了,220就更别提了新中新几乎看不见有座的时候而且人家是去群力。

所以说2号线就是开了那么对于地面交通影响也还不至于撤线这么夸张,21依旧有人坐,551照样会拉着不着急也不愿意折腾的人去哈站,2路103路也更不会撤改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0 21:53
北京也有1路与1号线重合,332路与4号线重合……
穿城长线虽不与地铁重合,但地铁成网后仍然保留,甚至新开,比如北京701路、312路、……,上海71路。
地铁通了之后公交撤不撤再说~
作者: 冰冷剃度2    时间: 2019-7-10 23:04
城郊线路截到地铁站,跟北京学的?哈尔滨太穷,虽然公交涨价到2块,但不着急的人还是多,地铁就贵了。都截断肯定意见大。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0 23:08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19-7-10 23:13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0 18:46
这种规划就是瞪眼说瞎话的规划。

先看他第一个说法:地铁2号线开通后撤销21路。这很明显是只看地图不 ...

我的看法(时间坐标:2023年3号线全通时):论文嘛,只注重学术探讨,“失真”是常有的事,作为实际参与者和规划者到时肯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路:可以保留。城市需要适当保留一些“买菜专线”。
换乘:不熟悉公交线路的前提下,乘客大部分会换乘至就近的地铁站点,坐地铁到达。比如安隆街去西站会就近先到3号线上海街站,到哈站会就近到2号线中央大街站(去哈站一般不会这么做,只是打个比方),到东站——离1号线远——就得考虑是博物馆换乘省时省力,还是太平桥换乘省时省力。


336路:市区段取消是为了削减重复线路,视情况再向文昌街延伸是为了丰富走向,当然不是为了从文昌街换乘1号线而延的。注意:“视情况”只是探讨,而不是真事。哈站直达平房、王岗只保留一条即可,我看336可以按论文方案缩短,343改为哈站经铁路街直达哈西站,经服装城恢复原线。


55x路:可以只保留552,取消551;553截到靖宇公园(附近建设枢纽站)。21x以公路大桥终点的模式挺好,这个前提得是江北到大桥不堵车,如果随着哈尔滨新区的建设车走得不是那么痛快了,再加上北站将来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包括南广场和周边道路),551截到北站那是顺理成章的事。


倒数第二段黑体这段:地铁票价还是要比公交贵一倍多,新疆大街到博物馆、到哈尔滨西站都得4元,而且估计以后还要往贵了调。
综上:


地铁的优势在于不堵车,而不在于它有多快;在于运量大,把相当一部分人流从拥挤的道路中转移出。跟哈尔滨相同级别的城市,地铁是运营一条火爆一条,客流强度都是1左右,是达标的(>0.7),足见地铁的受欢迎程度。哈尔滨现在的地铁建设相比之下落后了,还没成网,将来是什么样还不好预测,但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市民出门就近找地铁或高效率的骨干地面公交而放弃低效公交——那么这些低效公交线路就是要淘汰的。
纯电也好,燃油也罢,光靠公交一家肯定不行。我估计哈尔滨届时仍像现在这样一条条站站乐的长线穿城而过、N条线路高度重合,难以为继,必须要在效率上下功夫。


[attach]1717904[/attach]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1 08:01
xtacty 发表于 2019-7-10 23:08
我的看法(时间坐标:2023年3号线全通时):论文嘛,只注重学术探讨,“失真”是常有的事,作为实际参与 ...


个人意见哈,仅供参考。

关于336的问题,个人认为延伸到文昌街或者掐断到服装城是不合适的。就以3号线通车的时间点(2023)为例,到那个时候王岗仍然没有地铁,而王岗现在的居民密度完全不输于利民和平房北厂了,基本等同于是卫星城的状态。如果把336在服装城掐断,那么必然要增加换乘成本。何况,现在这样的线路也不是没有,比如382和349,大概就类似这个“掐断”后的结果吧?但是336和363这种进市区的线路并没有因为382和349的存在而黄摊子啊。

关于551的问题同理,如果说想把北站建设成交通枢纽,那就必须把大桥附近的一部分线路延伸到北站终点,保证换乘1次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进市区。但是即便如此问题仍然会相当大,首先就是江南的线路有没有必要延伸到实质上是“呼兰南站”的哈北站这本身就是个问题(毕竟哈北站只是滨州线上的一个中途站而不是枢纽站)。其次,就算日后新修的哈伊快铁通车了,北站也成为半枢纽,但是它仍然不可能是始发站和终到站。那么551缩到北站的意义除了给呼兰人民增加换乘的麻烦之外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你要是说江北的21x路是不是会有一些直接缩到学院路附近可能还值得讨论,毕竟它全程和地铁2号线大致是重合的。553什么的同理。

至于说倒数第二段所说的黑体字部分,虽然说从新疆大街到博物馆和哈西站比343和220都贵,问题是从新疆大街到服装城(也就是市区南部最主要的换乘枢纽)的票价目前仍然是2块钱,这就足以方便平房地区的居民而且给220和343造成麻烦了,当然即便如此343和220也黄不了,我有几个住在平房55中和南城首府的朋友,他们出行还是会选择220和348,就是因为到北厂换乘地铁仍然是个麻烦事,不如从家门口直接坐车方便。

地铁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地铁的出现绝对不必然导致公交衰落。而且在哈尔滨这个老龄化严重而且收入还不高的地区,就算地铁再怎么成网,随着年轻人流出越来越多,它能发挥的作用也就必然越来越有限。抛去我原贴里提过的票价问题不谈,就说老年人坐地铁得下好几层站厅,坐公交抬腿就上,这就足可以挡住一大批地铁的客流了。所以现在来看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布局还是非常正确的,它们主要服务于沿途的大学,而3号线布局进群力和哈西更是可以服务在这里买房的年青群体,试想一下如果3号线当时按老规划走康安路-三大动力路一线,那客流肯定是没有现在这个走法多的。

同理,为什么原来规划沿着南极街-田地街-新阳路-机场路敷设的6号线现在从规划里拿掉了?答案不言而喻。
作者: 黑版恋爱循环    时间: 2019-7-11 09:50
睁眼说瞎话。也麻烦实地考察,留一段时间再来下结论比较好。

我现在就住在北京,之前上学等等都在哈尔滨,就北京近年来的调整我已经觉得是在越来越倒退了(一手好牌不光可以说是打烂了,甚至说打臭了都不过),相反哈尔滨的现状倒是越来越好(虽然有些东西比较坑但是影响也有限)。规划这些事情执行计划的人就应该把他们的脑袋给截下来,美名曰“削减重复”还差不多。
我住在昌平城区,要问我进城的首选肯定是872、883、885和886,而不是345快车,因为345快车很慢,就算是平时有的是座我都不坐这个。更不要提地铁昌平线了,比345快车还要慢,我从家坐872/883/885,50分钟肯定到二环路终点了,883也快了,345快车估计四环路都碰不上,至于地铁昌平线,我宁愿坐345快车也不坐地铁,除非我去上地/西二旗那一边,除了等车间隔和换乘等原因,还有可能挤不上去,我觉得能出西二旗我就谢天谢地了。
公交车终点站在德胜门西,下车可以直接到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这时候我在坐地铁就好的多了,当然,比较远的地方我还是会在四惠、永定门、北京西站等地下车再换乘公交车到达,地铁根本发挥不了太多的优势,比如房山线沿线我肯定到北京西站坐616就过去了,而不是挤房山线,郭公庄你还要折腾一次,何必呢。
15年有两件事,一个是平谷852,一个是黎各庄639,附近人就使劲闹,也总算把集团给把两个调整给取消了。后来公交集团也学精了,16年年底调整直到执行的前一天才说(968分段、909截线等),投诉什么的都来不及,我现在都特别希望马官营BPT本社爆破。
除了截线以外,更恶心的就是限速或者给点很长,早到了还不行,就得耗着。导致有些线路开得太慢,包括一些上高速的线路,你开那么慢你这不是自找事故的吗。体验龟速感觉的欢迎乘坐642,能把你逼疯了。

其他的意见和U大版主差不多,不过我很希望能够增加卫星地区的进城多样化需求。一昧的笃信地铁也是不行的。
作者: 竹子哥    时间: 2019-7-11 22:53
哈尔滨的公交的确缺乏整体规划。在哈尔滨,编号大于50的线路,经常走S形,折返严重。
作者: wellxun    时间: 2019-7-12 00:26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1 08:01
个人意见哈,仅供参考。

关于336的问题,个人认为延伸到文昌街或者掐断到服装城是不合适的。就以3号 ...

感觉213会减少主线(公路大桥→财经学院)配车数量,增加学院路区间车的数量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2 06:44
黑版恋爱循环 发表于 2019-7-11 09:50
睁眼说瞎话。也麻烦实地考察,留一段时间再来下结论比较好。

我现在就住在北京,之前上学等等都在哈尔滨 ...

卫星城确实应当增加进城多样化渠道,问题是哈尔滨到卫星城就是那一两条路。想多样化也很困难。

这回呼兰亮天了,看看551有啥变化吧。
作者: 冯小先生    时间: 2019-7-14 15:58
本帖最后由 冯小先生 于 2019-7-14 16:00 编辑

其实我觉得如果把21撤了或者把终点放到电力医院然后把103放到农大也是个办法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6 14:21
黑版恋爱循环 发表于 2019-7-11 09:50
睁眼说瞎话。也麻烦实地考察,留一段时间再来下结论比较好。

我现在就住在北京,之前上学等等都在哈尔滨 ...

345快它是总出高速吧?!
昌平线、房山/燕房线效率之低,让人惊呆!
我也在北京。现在我出门,仍然选公交。一是因为家门口最近的地铁站是1300 m(2018年底之前得是将近2 km),最后仍得公交接驳;二是票价贵而且地下空间不舒服、拥挤、换乘繁,不如换乘一趟公交来得方便。
自从2013年5月以来,6号线一期、9号线国图--西站、10号线二期的加入,公交开始截线,三环大炮相继沦陷,公交方案明显不太方便了,但幸好家门口的长线还在。这不,为了体验回龙观--西二旗的自行车高速,我坐了运通114,再骑几百米就到了入口了;往东,701、612能到皇城根、什刹海、酒仙桥……市区想去哪,再倒一次基本解决了!
作者: 被人上身的鬼    时间: 2019-7-16 17:17
我就在想,传说中的利用既有铁路的的“轻轨环线”啥时候能开建呢?就是传说香滨路尽头这边设一站的那个。

关键是,要是这轻轨建成了,是不是我家汽车公司这边的房子就可以凭借“轻轨房”升值了
作者: wellxun    时间: 2019-7-16 21:06
我觉得地铁2号线开通后那些去利民的车应该不会往哈北站绕了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6 22:37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19-7-17 00:45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1 08:01
个人意见哈,仅供参考。

关于336的问题,个人认为延伸到文昌街或者掐断到服装城是不合适的。就以3号 ...

你提到了王岗不通地铁的问题,那么我的336、343的调整方案值得重新考虑。之所以不把336往哈站设计,是因为336从王岗开到服装城之后再转回走铁路街这样太迂回。我不了解349路,百度地图查到的349路是这样的,不知准不准确:[attach]1719194[/attach]
而且查到的336和363都是三环路口始发终到,印象好像是深入艺体街这边了。。。
结合349路的现状走向,可以调整如下:336路改走王岗—哈双路、哈尔滨大街—>西站—铁路街—>哈站;

349路从永红村向王岗方向延长:艺体街—哈双路—>永红村—原线—>国润家饰城。
343路由平房始发,近期:从医大二院开始,经由复旦街、哈西大街、铁路街到哈站(或铁顺街到北广场);
远期待复旦、保健以南路网完善以后:从学府路与跃兴街、伊春路路口开始,经由伊春路、哈西大街、铁路街到哈站(或铁顺街到北广场)。
总而言之一句话,坚定不移为主干道减压、削减重复线路,通过改走铁路街提高通行效率(换句话说,学府路、大直街线多车多,市郊大线336、343跑不起来呀)。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6 23:43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19-7-17 00:42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1 08:01
个人意见哈,仅供参考。

关于336的问题,个人认为延伸到文昌街或者掐断到服装城是不合适的。就以3号 ...

北站枢纽的功能不是去江南,而是服务松北、呼兰两区乘坐动车及换乘地铁,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不需要把太多的资源放在沟通北站和江南上面,只需要一两条即可。
前提是要下功夫把北站南北广场的路网完善了,包括但不限于打通哈伊高速路的出口,这样才好讨论公交接驳的完善。路网完善了,北站的接驳现状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惨,旅客才愿意到北站乘动车,这也为市区减压了(再脑洞一下,利用既有的京哈、哈齐、哈牡、哈佳和未来的哈伊,开行市郊列车)。[attach]1719239[/attach]
[attach]1719238[/attach]
21x、55x的功能是沟通利民、学院路、松北与江南的,不是区内线,填补地铁走向空白(江北到公路大桥迂回绕行,其实并不重合),可以保留。

为了给市区减压,
呼兰去哈站,要引导乘客通过地铁方式到达,所以我说551撤销,保留552(可在大耿家换乘),同时还有108(可在大学城换乘);
呼兰去道外,将乘客放到松浦大桥换乘市区线、靖宇公园换乘3号线继续到达会展中心及其他目的地,故553缩到靖宇公园。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7 00:41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1 08:01
个人意见哈,仅供参考。

关于336的问题,个人认为延伸到文昌街或者掐断到服装城是不合适的。就以3号 ...

谈及票价及“生意”,我觉得公交这玩意不能当生意做,不能老看哪条线路的开、调影响谁的生意。1块钱还是2块钱的区别我的体会是:我在没有交通联合的城市,零钱准备的多少的问题,2块票价我的零钱花的快。地铁现在平房到黑大是2元,将来会调到3元的,成本在那摆着,很多城市都是涨价潮的一分子。有人会选220或343或348,但据我的观察,新疆大街站台人的老多了。这是6月29日的情况。说明公交+地铁的方式正被普通大众接受,公交“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明显。[attach]1719240[/attach]
就收入而言,我了解了一家哈尔滨的公司,位于科技创新城,他们能给我开到一年15W,一个月的收入在江北能买一平米的房子?恐怕也不是随便买的。的确,江北在变繁华,也许年轻人仍在流出,但至少还是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惨淡。
就我而言,我在北京离最近一个地铁站有1300 m,出门大多选公交,只有公交实在不方便,或者天气太炎热,或者乘坐13号线观察京张高铁建设进度,才偶尔坐地铁。当然赶时间肯定选地铁,还有那些上班族。成本因素+便利因素,使得老年乘客分流到公交上来,我们乐见其成。

哈尔滨地铁规划方面,因为一条大江,地铁很难规划,方案很难稳定。这也是造成了1号线都通车3年了,新的线路才开建,运营规模目前落后其他城市。我提到过客流强度,在1号线3期通车之前,一直稳定在1.1左右,通车之后在0.9到1.0之间。在未成网的情况下,这都是很高的数值了。所以说,主城区肯定要增加线网覆盖的,年轻人再少,终归是有客流支撑的。

作者: wellxun    时间: 2019-7-17 07:55
xtacty 发表于 2019-7-16 23:43
北站枢纽的功能不是去江南,而是服务松北、呼兰两区乘坐动车及换乘地铁,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不需要把太 ...

指望呼兰108路很不现实,这车没分区点,无论在哪上都是三块钱。
而且在利民贼绕不说,间隔还不好。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7 10:07
xtacty 发表于 2019-7-16 22:37
你提到了王岗不通地铁的问题,那么我的336、343的调整方案值得重新考虑。之所以不把336往哈站设计,是因 ...


还是一点点来说吧。

先说你的336规划,咱们不说349的存在,因为349服务范围主要是红星城那边。就说382,这个车是存在多少年了,艺体街到服装城线路和363/336一样。但是这么多年并没有击垮336和363,为什么?就是因为336和363到市区中心,可以不用换乘或者尽量减少换乘。和你所想的恰恰相反实际上336服务的客流更多是王岗到大直街沿线的,而不是直接去哈站的,王岗到哈站的才有几个人呢?那么如果现在按你的说法336直接走铁路街,那从哈西站开始就和96完全重复了,是不是把96也撤销就OK?沿着这个思路往下延伸,那是不是意味着就是一条路上有地铁就不要公交,有公交只有一条公交线就可以了。比如大直街就有104就行,和兴路就一条102就可以,像10线就可以取消了,谁要是想从烟厂去哈师大那就104到和兴路换乘102呗,反正要培养换乘意识?可能大家也会觉得这样行不通吧?其实就像我们看见的,2线、21、103以及8、23、201这种高度重合的线路跑了这么多年了客流还一点都不差,那岂是说截断就截断说撤销就撤销的?截断和撤销的意义在哪里?

再说551和552,其实和前面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呼兰人坐551和552的目的就为了去江南,现在你说让他在北站下车还告诉他,北站枢纽的功能不是去江南而是服务松北呼兰区内的,想去江南得培养换乘意识,但是人家呼兰人原来直接坐551不用下车就可以进市区到哈站,现在必须得让人家到北站换乘,而且还不从北站往江南开新线路,这换了咱们车迷是没毛病,毕竟运转和换乘就是一种乐趣。对于那些年老岁数大的,以及大包小裹进市区的人来说呢?他们会同意么?我觉得够呛。

接下来说你的第三点论证:就是公交车要不要考虑盈利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在南方城市不是个问题,南方有很多县城公交都免费了。但是那是有强大的财政利税支撑的,政府拿得起这笔钱。哈尔滨每年GDP是多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能不能承担的起这个“不盈利”的后果,我觉得都可以调研后再下结论。至于说你在科技创新城可以一年15W,这当然是好事,但也是个别事例吧。有兴趣可以看看哈尔滨人均收入,以及有多少公司能给多少人开到一年15W的薪水呢?

最后,地铁要建设这是肯定的,以哈尔滨的道路条件,车流必须做减法,这个我也双手支持。但是,以我之见,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应当是私家车做减法。而为了保证私家车做减法,就必须给公共交通做加法。哈尔滨的公交线路不是太多的问题而是太少的问题,很多背街小巷根本不通公交车,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今年在天津呆了一段时间,天津作为华北第二大城市,交通却一点也不拥堵,为什么?看看它的公交线网布局就知道了,天津公交线路的特点就是又长又绕,但是几乎每个居民区四周的街路上无论是主街还是背街都有公交车,民众要出行很方便,大家自然没必要盯着私家车不放。私家车少了,道路交通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7 10:11
被人上身的鬼 发表于 2019-7-16 17:17
我就在想,传说中的利用既有铁路的的“轻轨环线”啥时候能开建呢?就是传说香滨路尽头这边设一站的那个。
...

这个规划大概也是个纸上谈兵的规划。且不说既有铁路线沿线的环境和交通换乘布局能不能支撑起轻轨客流的问题,就说铁路部门能不能同意这个规划都是个事儿。看看京哈线改造后,原来铁路的地儿人家都自己建起住宅楼了,哪能给市政留一分一毫呢?

哈尔滨最大的失误我以为就是没有抓住京哈线和哈佳快铁建设的机遇,把哈西站-哈东站之间的铁路既有线高架化。如果当时能够目光长远一些完成这个设想,把这段铁路全程高架化,那哈尔滨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8 22:28
wellxun 发表于 2019-7-17 07:55
指望呼兰108路很不现实,这车没分区点,无论在哪上都是三块钱。
而且在利民贼绕不说,间隔还不好。

是吗?那为啥还上车不投下车投。。。绕还好,没啥堵点~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8 23:12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19-7-18 23:49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7 10:07
还是一点点来说吧。

先说你的336规划,咱们不说349的存在,因为349服务范围主要是红星城那边。就说3 ...

我用了3个贴,每个贴一个话题,又被你合并了

你说349服务范围主要是红星城那边,那就是百度地图标得不对呗!382我在百度地图上查的是乡下到三环路口的,是不是也不正确?两条线怎么走,请明示。。。
郊区线路快速进哈站,体现在只设大站的特点。336走铁路街当然不会像96那样站站乐了,只会在重要路口设站,是大站快车。那么多“谁没把谁干黄”的例子,96怕啥。。。336学府路撤出路段由363替代,去西大直街请换乘或乘坐新336到就近站点。线路属性不同,所以你把336与96的关系向市区其他线路推广不成立(况且我也说了要保留21路,乘客群体分流乐见其成。这个稍后讨论)。西站东广场北侧,铁三(有待确认)给咱设计了快速公交的站点,但哈市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把它变成了个传说。一言以蔽之,是一种思想观念的问题。只在眼前现有的方案中找答案,只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却满足不了多样化的需求。说到西站,我还想到了:夜11路不开卡机,乘客只能投币,没带零钱的乘客四处找钱,司机再来那么一声吆喝,顿时“回到了解放前”……结果就是公共服务上不去,拿着15W工资的市民却享受不到预期的公共服务,找不到认同感,加速高端人才流失。有些问题只能怪我们自己不争气。

仔细揣摩一下论文表3(可把表中的地铁和公交转化为两条公交),我想“一(条道)路一(条)线”的做法很快被否。什么样的线路该撤、并、调,这里面给出了依据。咱可以把公滨-中山-红军-尚志/经纬、群力-康安-和兴-三大动力……等大客运走廊比作表格里的地铁,如果所有线路都从头走到尾,那么这些线路的设计是有问题的。但显然2、21、103不是从头到尾重合,10、102、117也不是从头到尾重合——他们都有“抽头”点。
说实话,我出门也尽量避免换乘,在北京这么大而广的公交网中也在盘算着哪条线换哪条线,我乐在其中。但我却说服不了我周围的人从公主坟或五棵松坐337直达老古城(如图,留意红色的地铁1号线,其开始向北拐的位置即是地铁站,距老古城有1 km或公交或共享单车):


[attach]1719580[/attach]
至于烟厂到师大,未来和兴路的地铁真通了,很自然会想到1号线换乘R1线(原5号线);即使目前,你也无法阻止大众选择1号线出站倒公交或腿过去。正如新疆大街站台的人群,把本站方圆500 m的人都叫来一天坐一次地铁,我想分配给每列车也不会这么多人。很明显,有很多是倒车过来的而没坐343、220。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8 23:46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19-7-19 00:15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7 10:07
还是一点点来说吧。

先说你的336规划,咱们不说349的存在,因为349服务范围主要是红星城那边。就说3 ...

[attach]1719581[/attach]
关于55x,你显然搞错了,我并没有说552截到北站,我的意见是“保留”。只在一开始提到了“远期考虑”。
先搞清55x的线路属性:它是卫星城际线,而不是区内线。先搞清这点再仔细往下看:

我提到吸引更多乘客到北站有两点:
一是方便区内乘客在北站进行多种交通方式的集散。公交方面就是多开北站始发终到的区内线路(而不是靠552这样的卫星城际线)。名词解释:“区内”在这里指哈尔滨新区江北片区及呼兰老城区。
二是把哈站、西站的铁路客流引导到北站来,齐齐哈尔方向的旅客直接在北站乘车,需要在哈(西)站中转的旅客乘坐动车到达哈(西)站。不要再强调什么又要多一次铁路换乘了,现在铁路全路“便捷换乘”搞得已经很成熟了,旅客如果不能在哈(西)站实现便捷换乘,请铁路方面从自身找原因找方案!
即使乘客届时仍然选择坐552去哈站(大耿家换乘)或西站(公路大桥换乘)坐火车,这多一次的地铁换乘相比他走过的距离来说是值得的。地铁乘车体验明显要好,准时准点到达,相比551哪方面看起来都好不少!关键是,通过换乘一次,乘客可以到达众多目的地。
551深入城区这段,堵点众多,效率低,是重点裁撤对象。我也从蓟州坐过公交到天津站,全程基本快速路,真不堵,这给我印象深。但关键是从公路大桥没有一条快速通道通往哈站,所以551的续存意义真不大。就新疆大街的情况来看,从55x上转移到地铁上来的人不会少,到那时坐551去哈站的人锐减,从运营成本考虑,是不是得讨论下其去留的问题呢!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7-19 00:11
本帖最后由 xtacty 于 2019-7-19 00:18 编辑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7 10:07
还是一点点来说吧。

先说你的336规划,咱们不说349的存在,因为349服务范围主要是红星城那边。就说3 ...

减私家车,恐怕要泡汤了。因为最近出了个文件:《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
(一)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结合路段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原则上对拥堵区域外不予限购。
(二)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停车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探索设立零排放区试点。
作者: wellxun    时间: 2019-7-19 04:26
xtacty 发表于 2019-7-18 22:28
是吗?那为啥还上车不投下车投。。。绕还好,没啥堵点~

那我就不知道为啥下车投币了。
也不能说完全不堵,学院路华德与农垦那因为修地铁,有时还是有点堵。毕竟学院路有点窄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9 12:20
xtacty 发表于 2019-7-18 23:12
我用了3个贴,每个贴一个话题,又被你合并了

你说349服务范围主要是红星城那边,那就是百度地图 ...

那就一条条回复你吧。

先说382和349的问题,你显然不在哈尔滨已经很久了,百度地图上面只是个临时的安排,因为从上月初三环路王岗路口修路,382就临时缩到王岗终点了。而平时它可是沿着王岗大街继续北上然后正常走万达学府四到服装城终点的。跟你那个“掐断336”的设想是完全一致的。349则是三环路口往红星凯悦那边拐一下。

那么,既然382这样的线路存在,336和363仍然人满为患,这就足可以说明王岗居民的出行需求不仅仅是到服装城就结束的,而是往学府路和大直街方向去的。至于你说的走铁路街的问题,我很怀疑你坐过336吗?336到市区下车最多的站点是西大桥那边,根本不是哈站。你直接把336整铁路街去了,你让那些去西大桥的人怎么办?让他们坐363?363也不到西大桥啊?那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在哈西万达下车然后再倒31过去?你自己也说了,大众不是公交迷,没几个人在早高峰的时候愿意换乘玩的。再说我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A家在王岗,他出来坐336本来有座,两块钱直达西大桥单位,现在你让A到万达下车倒31,31在万达不是始发站,A的座没了。然后31空调车票价2元,他还得多花一块钱,我想正常人大概是不会选择这种出行方式的。

此外你提到了所谓高端人才的问题,我还是那句话,任何城市里高端人才都是少的,公交是服务于普罗大众的。真正年薪15W的人大概也不会上班挤公交,公交服务的主要还是年薪5W左右的人群。

还有那个11路夜班车不能刷卡的问题,这个问题存在我也认同。但是没办法,哈尔滨公交车末车早的问题是地理位置和时区决定的,一个东九区的城市要用东八区的区时,它就得末车早。有些人总拿成都武汉等东七区的城市来要求哈尔滨,那恐怕是不知所以然。那么既然末车早,这个延时服务本身就是为少数人提供的——主要也就是为外地游客提供的,我很想知道外地游客有多少来哈尔滨的时候就带了一张哈尔滨公交卡呢?说白了,哈尔滨可能应当跟天津学学,尽量普及微信和支付宝乘车,这个努力也正在实现,想必也不会太久。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9 12:40
xtacty 发表于 2019-7-18 23:46
关于55x,你显然搞错了,我并没有说552截到北站,我的意见是“保留”。只在一开始提到了“远期考虑”。 ...


再来说55x的问题,我看见你说要保留552的问题了,但是我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551的问题而不是552的问题。实话而言我倒是觉得552的存在意义十分有限,毕竟大桥那个地方也算是城市边缘。

这个问题咱俩的分歧主要就是在于“卫星城际线”如何定位的问题,以及卫星城究竟该不该保留一条深入市区的公交的问题。你的想法大概就是高端人的想法,认为卫星城的老百姓就应当乖乖坐车到城市边缘然后再换乘市区公交或者地铁进城?说实话原来我也不是没这么考虑过,我那时候的设想是东郊所有的车都到东风镇终点,然后在东风镇统一换乘332路再到太平桥。

但是我很想知道你坐过几次551?知道551的乘坐者主要是什么人吗?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大包小裹从哈站出来然后去坐公交车回呼兰或者从呼兰去哈站的。我还是想问问你,如果让你拎着两个大行李箱从火车站出来,你愿意在北站再换乘一次吗?你自己都说自己不愿意换乘,为什么要要求这些坐551的人必须换乘?人家本来能一站直达的,现在变成啥了?两站?而且你要知道,551终点旁边就是南岗客运站,那些省内偏远县市的人都可以坐大巴直达市中心,作为哈尔滨卫星城的呼兰人居然只配坐到北站换乘地铁?哪怕就是为了维稳也不敢这么干吧?553同理。你要缩到靖宇公园看看呼兰人会怎么反映就是了。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在地铁2号线修到呼兰老城区之前,551/553是不可能更动的,而且在呼兰本次扫黑除恶结束后,还应当开一条554,从呼兰直达西客站。

再说你对北站的规划问题。我不知道你对铁路了解多少?你去过北站吗?知不知道北站不能作为始发站是因为它根本没有折返的条件?既然北站不能作为始发站,也就意味着从滨洲线上来的火车必须经过北站到哈站终点然后才能折返发回。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些列车左右也得在哈站整备折返,那为什么要引导乘客去北站乘坐到齐齐哈尔的车?这就好比说你让101路在防洪纪念塔驻车和调度,但是第一个上客站必须设在哈一百,理由是“引导乘客到哈一百乘车,养成换成习惯”?

所以,负责任的说,北站存在的意义,就是分流松北和呼兰区内往齐齐哈尔方向去的乘客。未来如果哈伊快铁真的经过北站的话,可能它的功能会更多一些。但是无论如何,松北呼兰两区居民如果想坐火车南下,他们只能选择去哈站和哈西,这时候你让他们在北站多一次不必要的换乘那就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当然,你最后一段说的是有意义的,就是“在地铁2号线开通后,不去哈站的551乘客可能会下车换乘地铁”。但即便换乘这个地点也只能是在学院路,因为这里是551的分区点也是2号线的终点站。在北站换乘是不大可能的。而以北站目前的客流来看修建北站南广场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这个问题大概就是,不会有变化。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19 12:46
xtacty 发表于 2019-7-19 00:11
减私家车,恐怕要泡汤了。因为最近出了个文件:《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 ...


至于这个文件,大概是毛衣战背景下出口转内销刺激市场的应景策略。不过,大家都不傻,这文件说的东西能不能实现,大家心里都有数。看看现在的制度和环境对私家车是否友好就知道了。别的我不说,就一个停车场问题就很让人头疼了,要想开车出去吃饭,找停车场有时候就能找上二十分钟,然后吃完饭出来还得找代驾开回去。如果打车或者坐公交这就完全不是任何问题。所以这就类似国家让生二胎也没谁感冒一样,让不让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作者: 被人上身的鬼    时间: 2019-7-19 21:16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9 12:46
至于这个文件,大概是毛衣战背景下出口转内销刺激市场的应景策略。不过,大家都不傻,这文件说的东西能 ...

是的,这就是为啥我的车要么给我爸开着上下班,要么就扔小区里,自己依旧只骑自行车。没车位啊!!!自行车找棵大树锁上就行。
作者: fordbenson    时间: 2019-7-20 10:45
@uniquenova 其实我觉得吧552直接从友谊西路左转丽江路到西客站西广场终点就行了,不用再开554了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7-20 15:28
fordbenson 发表于 2019-7-20 10:45
@uniquenova 其实我觉得吧552直接从友谊西路左转丽江路到西客站西广场终点就行了,不用再开554了

哈哈,付哥言之有理,我把这茬忘了。其实地铁修好后大桥那也够呛能有552的停车场了。
作者: 冯小先生    时间: 2019-7-21 11:12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9 12:20
那就一条条回复你吧。

先说382和349的问题,你显然不在哈尔滨已经很久了,百度地图上面只是个临时的安 ...

二维码乘车意义真不大其实,搞好手机在线充值才是正路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8-12 13:52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9 12:40
再来说55x的问题,我看见你说要保留552的问题了,但是我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551的问题而不是552的问题。 ...

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无需赘言,我快速回复:
对火车乘客来说,“大包小裹换乘繁”跟“快速准点”哪条更重要呢?
北站、大耿家到哈站可以保证地铁25分钟到达;551不敢保证二环里面不堵车——而这才是乘客优先考虑的问题。
另一个方案,我到了北站之后,换乘动车10分钟就到达哈站了,多轻松呢?火车站内便捷换乘是很方便的。之前回复里有提到。北站14年还是工地的时候我就去过,跨越过股道,没去过的站通过分析GE影像也能知道大概情况。我换乘火车跟这站是不是始发有什么关系呢,完善周边又不是完善始发终到。。。动车换动车是太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比如:溧水-南京南-合肥南;松江南-上海虹桥-南京,我也可以:哈尔滨北-哈尔滨西-长春西嘛!这里面溧水、松江南、哈尔滨北可不是始发站的意思,在中间的大站换乘接续列车。你也无法阻止“聪明”的旅客这样换乘!
非火车乘客则是更希望尽早换地铁了,避免跟大包小裹挤,同时地铁可以到达更多目的地。
郊区线路深入市区拥堵段铁定是被重点裁撤的对象(你也提到了黑恶,不懂55x的开设是否受他们影响),大桥、太平桥&东站、红旗大街、服装城是它们的集散地。554如果走南京路西延、昆明、祥安、阳明滩到西站,没问题。哈尔滨二环里也需要进行“疏解”,客运站也要尽量往城市外围安排,所有县乡的车都到哈站那乱套了。
我开始讲了,时间坐标是2023年。从现在到2023年不是安于现状的4年,而是各方面要提档升级的4年。之前回复里有图片说明。我现在虽不在哈尔滨生活,但有“他山之石”。2年后2号线通车、4年后3号线全通,再加上北站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乘客会选择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9-8-12 14:20
uniquenova 发表于 2019-7-19 12:20
那就一条条回复你吧。

先说382和349的问题,你显然不在哈尔滨已经很久了,百度地图上面只是个临时的安 ...

王岗那边现在啥样我说实话不了解,但336我上小学低年级时就坐过,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王岗的情况就按你说的那样吧,336不动,照顾大多数一站直达的。但336跟363从王岗到二环走向是一致的吧,可以把他俩重新优化一下丰富走向!再到二环里,路程增加,这部分乘客会不会提前就近换乘地铁,出行结构会否变化,还有待地铁成网时检验!
不管年薪多少,道路资源就那么多,高薪不意味着都自驾。定制公交、快速直达专线是个方案,应多多挖掘这方面的需求。
不过总把1元2元车票当话题的,除了哈尔滨,我还真没见过别处这样的。。。
作者: uniquenova    时间: 2019-8-12 23:04
xtacty 发表于 2019-8-12 13:52
事情就是那么个事情,无需赘言,我快速回复:
对火车乘客来说,“大包小裹换乘繁”跟“快速准点”哪条更 ...


重复的话我也不愿意说两遍。不过既然你回复了,那我就接着话头说吧,直接二合一回复完事了。

(一)关于大包小裹换乘繁琐和快速准点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都重要。但是,只要你保证不了地铁2号线直接进呼兰主城区,或者你不能把京哈、哈佳、哈牡等线路的车都扯到哈北站来(所以我提到北站不是始发站的直接原因就是看你能在哈北站换乘到多少车,除非你默认呼兰人民只去肇东大庆齐齐哈尔),551进哈站就有它的必要。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自从今年治堵之后,551在二环里根本就不堵。倒是你自己提到了,现在从哈北站到哈站有高铁,7块钱就能到哈站,那怎么没见呼兰人民坐551到哈北站换乘高铁去哈站呢?551可是上周才在哈北站设站的,哈北站有高铁可正经得有四五年了。当然,我不排除有“聪明”的旅客那么换乘,比如如果我是呼兰人我肯定这么换乘,但是也总有别的旅客不换乘就坐551坐到哈站完事,一般来说出行如果不是赶时间,提前出发会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要是不考虑这帮人的诉求,直接给一刀切了,你看看大伙闹不闹?

(二)关于你说的336和363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实在很难理解你为何如此执着,我真心建议你可以自己来体验一下336和363再来下结论。就像你说的,336和363都到和兴路,但是336并没有因363的开通而减少客流,它还是还车车爆满,原因是什么?无非两点:
1.总有人坐336和363到它俩重合路段之外的地方,比如王岗有人要去公路大桥那他就得坐363,要去西大桥那他就得坐336,你无论砍掉它俩中的哪个,都会引起麻烦。
2.更主要的原因是,336和363两个线路配车加在一起(甚至再加上只到服装城的382/349以及同样经过王岗和服装城的369等等)仍然车车爆满,这说明王岗地区人群密集,出行要求高,客流大,足以喂饱四五个线路。现在你随便砍掉一个或者给改线了,你这不仅人为造成了运力不足,而且还能造成其他的问题——就说336和363,它俩一个是国营一个是民营,你砍掉一个是打算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还是打算打压民营经济发展?

实际上以上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通过调研哈尔滨已经按你的想法这么干的几个线路来分析。2015年大调整的时候哈尔滨不是没按你的想法做过实验,当时拆了113,开了132和136,在77的基础上拆了个78,在69的基础上拆了个69区间,现在几年过去了,132和136还是半死不活,113还是车车爆满;78仍然无法取代77的地位,也没能分走77的多少客流而且现在它俩又都抻到顾乡终点了;69和69区间更是合并了。这又说明啥呢?

最后我顺便说一句,别以为一块两块的问题不重要,你看看百姓谈一到秋天有多少人投诉空调车关了空调就应当收一块的,又有多少人因为空调车收两块钱所以四五月份就要求开空调的。这问题虽然对于我来说不重要,但是对于交通部门的决策者来说真就很重要。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