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18年
我市共运营地铁8条、有轨电车1条
运营里程合计约296.7公里
全线网共运输乘客超过18亿人
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54.4%
首次超越了地面常规公交
是市民公交出行的第一选择!
也为改善交通拥堵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2018年,我们取得了成绩!
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阿里云等单位共同发布《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该报告依据城市地铁里程、运行速度、换乘系数、站点衔接率5项指标,深圳市便捷度得分0.91,排名第一,领先全国。得益于地铁出行的便捷性,深圳被《报告》评为“地铁最便捷城市”。
2、在防御台风“山竹”中,深圳地铁及时启动极端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是我市最晚停运、最早恢复的公共交通;在节假日期间,准备预测客流情况提前部署,2018年共延长运营服务时间19天,加开临客25天。
而不断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始终是深圳市轨道交通不懈的追求!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现状
以更好地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2018年度深圳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调查
在2019年1月2日——1月20日进行
经过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和后续整改方案讨论
2018年乘客满意度的最终结果
终于出来啦~
地铁线网运营(含深铁、港铁)
乘客对深圳市地铁线网服务
总体满意率达95.99%,同比2017年增长1.64%
达到比较满意级别~
2018年,深圳地铁线网各项运营服务质量指标均远超过国家标准值(见图1)。地铁线网运行效率方面,其中7、9、11号线达到100%运行兑现率。而4、1、 5、3号线,在客流强度较大情况下,线路保持较高的运营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线路运营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线网线路整体服务质量较高,2、4、7、9号线相对表现更为出色。
图1:2018年地铁线网运营服务指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们分析:近两年开通新线,为周边市民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市民普遍满意度高。而开通时间较长线路,具有客流量大、客流强度高的特点,总体满意度较新线稍低。
随着地铁线网完善
客流不断增长
其大运量交通工具的属性凸显
准点率、列车平稳性及安全性(图2)排名靠前,满足乘客安全、准点的基本需求。像2018年二维码乘车便捷性成效明显,互联网购票比例达39%,其中乘车码用户对网络支付乘车给与高度的评价,总体满意度评价高达90分。
图2:大运量交通工具的属性凸显
市民在列车内乘车秩序、车站服务设施、安检服务、车站秩序与进出站过程等方面,评价较其他指标结果相对较低。客流秩序方面,乘客主要不满意的原因为乘车太挤,上下客区域秩序差;安检服务方面,部分乘客认为安检排队时间长和安检流程复杂;车站服务设施方面,乘客主要不满意原因为洗手间数量少、环境差、难找到等问题。
那么,针对此次调查结果
深圳地铁
又将做出怎么样的整改措施呢?
深圳地铁1. 新线开通、增购列车、发车间隔缩短等措施
加快新线建设与投入运营(2019年年底前预计开通5号线南延、9号线西延线,2020年年中预计开通6号线与10号线,2020年底预计开通3号线南延、2号线东延及8号线一期。);2018年初已启动了深圳地铁线网列车增购可研项目;按照已制定的2019年运能提升计划,预计今年可提升运能达13次以上。
2.增加人员值守,加强文明乘车宣传,增设闸机
在客流疏导关键点增设人员值守,充分利用义工、保安、站务助理或钟点工等人力资源进行客流引导;同时利用宣传方式,加深市民对地铁的了解,提升市民对客流管控及安全乘车的认识;启动客流大站进出站闸机增补工作。
3.加强安检工作督促、指导,提升宣传力度
在高峰时期安排执法队员与重点车站对安检工作加强指导,督促、协助安检点维护客流进站秩序;同时加大全线各安检点的宣传力度,加强文明乘车宣传力度,提升乘客文明乘车意识。
4.加强卫生间日常管理,完善地铁车站导向标志系统,推进卫生间改造项目工程
规范设置站内洗手间标志和导向指示牌;持续开展车站卫生间改造项目,组织推进地铁1、2、3、5号线车站卫生间改造工作。
您的发声
是轨道交通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
也为我们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指明方向
2019年来了
我们将继续稳抓运营服务质量
更好的服务广大市民出行!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