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大连有轨电车系列谈(二)——电车的保护与延续是对城市历史的敬畏 [打印本页]

作者: q250639595    时间: 2017-8-16 08:49
标题: 大连有轨电车系列谈(二)——电车的保护与延续是对城市历史的敬畏
原创 2017-08-16 文章来源于――星云 出行大连
大连的电车伴随着城市同发展,也见证了城市的兴衰。两条有轨电车,演绎着大连的两种不同的风情,一条走着怀旧的路线,另一条走着恰恰是一个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一条现代化电车线路。



如果你乘坐的是201路,那么你感受的是大连的兴衰发展和当年闯关东时候的那段历史,也能够感受城市独特的异国情怀,从兴工街到华乐广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怀,兴工街的繁华、市场街的宁静、东关街的对这座城市的美好向往、胜利桥俄罗斯风情街带来的异国情调……

最重要的是民主广场保留至今的电车车库和办公楼,是大连的城市遗产,更是孕育了大连独有的电车文化,也正是这里,大连的电车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坐上了201,如同坐上了时光机,一段大连发展史尽收眼底,而保留至今的DL3000型电车,可以说是大连公交文化的缩影,也是大连保留历史文脉的一个见证,叮叮当当的电车,如同一位百岁老人,叙说着大连的发展和历史的见证。

而202路恰恰相反,如果你坐上了202路,那么会让你眼前一亮,你感受到的是现代化繁华都市的迅速发展和海滨城市博大胸襟的情怀,从兴工街,两条电车的始发站,你就能看到这些发展,西安路的繁华、富国街的高楼林立、星海的美景尽收眼底。独特的高架路段更是如同让大连插上腾飞的翅膀,高新园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202路也是功不可没的。


(武同辉 摄)

如今,高新园区精英荟萃,企业云集,新建楼盘目不暇接,腾飞的大连,正是因为电车,带动了新老城区的发展,也使得大连赢得新世纪发展的契机,而现代化的厂房,也是现代化电车的一个缩影,202路——作为全国第一条现代化有轨电车线路,意义非凡。

而201,新老电车的并行,真是别样的风景,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经典与浪漫在这里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历史在201延续,腾飞在202起航,两条现有的电车线路,真是大连的一道独特美景,令人留连忘返……


电车公司办公大楼,大连市保护文物

保护电车,就是保护大连的文化和历史文脉。大连的文化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城市在发展,历史要延续,怎样让历史焕发生机?怎样让历史更易于接受呢?

我认为,留下这道交通人文景观很重要。两条电车线路好比一座城市的根基,没有灵魂的城市,无论有再华丽的外表,我想也是一座“空城”,也是一座没有血脉的城市。

城,是我们幸福的城、是我们奋斗的城。一座城的历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魅力所在,保护好电车线路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和对历史延续的基础,而延续历史是对历史的一种敬畏。

城市目前的人口大爆炸无疑是对电车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新兴地段更应该发展电车线路,使之与地铁和常规公交衔接,打造人文交通和友好交通,让城市居民更加有幸福感,让人文交通不再是传说。


民主广场电车修配厂

保护电车,就是保护我们这座城的根,就是让城市更好的发展,不能因为新兴事物的出现而抛弃老的东西,而是新老结合,共同发展。而地铁和202恰恰就是这种关系,202是地铁良好的喂给线路,也是短途线路,起到分流作用,两者的定位并不相同。

地铁是满足路途较远的市民,使之减少因堵车而造成的时间浪费,也减少换乘公交线路而带来的时间差,而电车是满足路途较近市民以及想追求一下慢生活,放慢生活节奏,再就是出于旅游的目的乘坐一下电车,感受电车带来的独特魅力吧。

公交之所以姓“公”,正是因为这是公共交通,是万千市民需要的公共资源,所以两者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不干扰,扬长避短。

电车,是一座城市的根,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让我们共同来保护电车,发展电车,让电车焕发新活力,是我们所有人都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在,全国已经兴起了一股电车复兴热,我想正是因为大连202路现代化改造取得成功的缘故吧!许多城市目前在重建电车,像北京、天津、上海、珠海等一二线城市都在重建或新建,可见有轨电车它不是一个过时的产物,而是焕发了新生机。

北京于1924年开通了首条有轨电车线路,可以说也是历经磨难,遭受过人力车夫的不满,电车遭到重创。但随着电车开通,市民也从抵触到欣然接受,可以说人们也是从不理解到理解,可以说是我们在进步,仅仅6年,北京的电车线路也在随之增加。可惜在文革初期,有轨电车真的在逐步远离京城人民的视线,只剩下一条线路,而1966年,北京的有轨电车线路从此彻底告别京城父老。

而目前,北京重新开辟了一条电车线路,可以说在京城引发了轰动,也在此时,北京的电车线路要重新发展,也将会与地铁衔接,可以说,电车的魅力已经凸显,各地都在进行建设。

大连的202路现代有轨电车,可以说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开创了先河,我想,重建有轨电车,也是治堵的良方,也是人文交通的完美体现,也使得人文交通不再是个空话,让人“看得见,坐的着”。

电车文化的保护与延续乃至重建,都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历史它就是历史,绝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消失甚至毁灭。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增强,电车也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会使得更多市民来了解电车,保护电车。大连的有轨电车,也将赋予她更多的价值。

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
经典与浪漫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我希望,今后的电车发展会更加迅猛,也会有更多的有轨电车线路在城市的新兴地带得以生根发芽,也会成为“人文交通”的典范,大连电车,也会以一种新的风貌展现于大家面前。

前进吧!大连电车!
历史的车轮,将不断滚滚向前,驶向更美好的明天!

(星云 写于丁酉年夏)
文化自信,202拆不得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17 16:38
我是学历史的,不过对于大连历史一向不感兴趣。除了殖民,就只有现代史。
大连无轨电车是日本人修的,留着可以,拆了也没啥缅怀的。
作者: deldelta    时间: 2017-8-17 17:20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17 16:38
我是学历史的,不过对于大连历史一向不感兴趣。除了殖民,就只有现代史。
大连无轨电车是日本人修的,留着 ...

这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该说出来的。
作者: 福田    时间: 2017-8-18 13:59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17 16:38
我是学历史的,不过对于大连历史一向不感兴趣。除了殖民,就只有现代史。
大连无轨电车是日本人修的,留着 ...

那是有轨电车…大连无轨电车是建国后修的吧…
作者: All123    时间: 2017-8-18 14:37
旅大市内留下太多的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东西了,如果说只因不感兴趣而不关心历史的去与留这显然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七子之歌中的七个被殖民地是否也可以因为这个而不被后人谈起?学不学历史不重要,面对,尊重,敬畏,保护才是一个懂历史的人需要做的,大连有轨电车穿行城市百年,见证城市发展,当今全国兴建有轨电车大潮中,大连有轨电车独树一帜,堪称标杆,就连长春都做了三个不伦不类的仿古电车,我们大连的这些真正的古董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
作者: xgytemp    时间: 2017-8-18 22:06
拆了以后会后悔的,多出那点路对新增车辆来说杯水车薪。公共交通才是最终解决方案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1 10:57
福田 发表于 2017-8-18 13:59
那是有轨电车…大连无轨电车是建国后修的吧…

笔误,有轨电车。现在争议的是202。我的态度相对中立:留着可以,反正已经存在那么多年了,拆了还得花比钱;拆了也没啥可惜的,殖民的历史,不去缅怀也罢。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1 11:02
All123 发表于 2017-8-18 14:37
旅大市内留下太多的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东西了,如果说只因不感兴趣而不关心历史的去与留这显然是对历史的不 ...

请勿混淆概念。中国东北、香港、澳门、台湾等很多地方都曾经是殖民地,但是这些地方都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历史,我们不但要尊重,更要敬畏。但是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去发掘、推崇殖民历史。个人认为,所有殖民历史,留给我们的除了警示,也更无太多其他意义,不值得缅怀,也不值得留恋。就如大连,在成为殖民地之前,根本没有太多的历史值得研究,所以,我们大连现代化建设就应该抛除历史的包袱,不能因为殖民遗迹而影响城市建设。
作者: 大连公交611    时间: 2017-8-21 13:21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1 11:02
请勿混淆概念。中国东北、香港、澳门、台湾等很多地方都曾经是殖民地,但是这些地方都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
作者: 大连公交611    时间: 2017-8-21 13:34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1 10:57
笔误,有轨电车。现在争议的是202。我的态度相对中立:留着可以,反正已经存在那么多年了,拆了还得花比 ...

没感情就说没感情吧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1 13:44
统一回复:我就纳了闷了,历史有很多可以缅怀和追溯的东西,历史也不仅仅是被殖民的那点事,干嘛老揪着小日本那点东西做文章?是不是某一小部分人当顺民当惯了已经忘了 祖 先和革 命 先 辈是怎么抛头颅洒热血了??论大连的历史,关向应纪念馆为什么偏偏不如一个日俄监狱??202充其量是日本殖民时期的一个遗留而已,有什么资格成为大连的历史文化符号??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当然可以再创造历史。民族的、充满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才能成为恒久流传的东西。大连有现在的文明痕迹,如果做得好,再过几百年一样能成为历史,为什么偏偏揪着小日本老毛子遗留的那点东西??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1 13:47
大连公交611 发表于 2017-8-21 13:34
没感情就说没感情吧

我宁可去关向应纪念馆(确实去过),也不会去日俄监狱。旅顺所有的景点,只要是与殖民有关的,我一个都没去。你可以说我没感情,也可以说我是狭隘民族主义,反正我就是这样——至少现在还在坚持不买日货。
作者: All123    时间: 2017-8-22 01:21
历史就是见证了祖国从衰败走向繁荣昌盛的根基,任何一段历史都不应该被遗忘,被殖民是耻辱而不去被提起不去让后人觉醒,那么所有被殖民地是不是每一个都要从新改头换面从新洗尽铅华?电车是见证大连的一个部分,如果说不关心殖民历史去与留那大连就要撤市了,整个城市数不清的建筑和名字都是被殖民时期留下来的,没有什么混淆概念一说,历史的耻辱应该让人记住,历史的辉煌更应该让我们延续,满腹经纶学历史让你的后人问起达里尼,青泥洼的时候你要如何解释呢?
作者: 福田    时间: 2017-8-22 09:50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1 13:44
统一回复:我就纳了闷了,历史有很多可以缅怀和追溯的东西,历史也不仅仅是被殖民的那点事,干嘛老揪着小日 ...

有轨电车是脚盆修的,不过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现在还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202是中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开山祖师(车和轨道的建设都是),所以202应当保留,部分修改走向。
至于201,它的历史属性更浓些,不过作为一种工业时代交通工具变革进化的代表,它的历史属性是中性的,和是不是脚盆修的没有太大关系(举个栗子:新中国空军建立早期,有不少脚盆教官,用过不少脚盆飞机,总不能说空军根子不正吧)
作者: SS9G0083    时间: 2017-8-22 10:36
本帖最后由 SS9G0083 于 2017-8-22 10:39 编辑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1 13:47
我宁可去关向应纪念馆(确实去过),也不会去日俄监狱。旅顺所有的景点,只要是与殖民有关的,我一个都没 ...

    既然层主是学历史的,那么应该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殖民历史在带来毁灭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建设性的一面,如果只抓住毁灭性的一面,那么是极其狭隘的。
    大连电车是脚盆修的不假,但是建国后我们自主生产的DL1000、DL-621等产品也是代表了大连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它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而是大连人的一种回忆,就像长春的长春号电车一样,它是那个年代的记忆。
    我很疑惑为什么一个学历史的人能提出不能去发掘殖民历史?如果按照这么说,大连的中山广场、火车站、胜利桥是不是得全给拆了?不论是现代博物馆还是规划展览馆,都用了极大篇幅讲述了大连近代的殖民历史。
    此外,当我看到层主不去殖民有关的“景点”,不买日货。在如今生产/市场/资本全球化的情况下,什么是日货?除了耳熟能详的索尼、松下……更多的还有隐形的东西:例如产品解决方案。松下在大连就有很多工厂,抵制来抵制去,到头来工厂倒闭,失业的还不是自己人?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2 11:27
福田 发表于 2017-8-22 09:50
有轨电车是脚盆修的,不过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现在还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202是中国现代有轨电车的 ...

如果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保留202或者任何其他,我都不反对。我的观点一直都是,202如果现在有较大价值,应该保留,反之也不要有太多历史的包袱(202的历史不值得缅怀)。
至于你说的空军的例子并不恰当,苏联十月革 命之前与之后是两个性质的,国际合作与殖民是两个概念。再说,202我记得是小日本修的,不是俄罗斯修的。俄罗斯在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基本就被日本排挤出去了。
作者: 大连公交611    时间: 2017-8-22 11:34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2 11:27
如果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保留202或者任何其他,我都不反对。我的观点一直都是,202如果现在有较大价值, ...

不值得缅怀?很好,也许其中有你所不知道的血泪史呢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8-22 11:48
现在也就201的老车能跟日本扯上关系。202的轨道都扒了重换了,车也是大连自产的。只是线路走向跟最初的一致,这我们也改变不了。哈大也是鬼子弄的,总不能哪天拆哈大的时候也因为个历史问题持无所谓态度。

历史已经是过去了,不要忘记就好。看好当下的东西,这东西现在对我们有用那就合理的用呗。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2 14:09
SS9G0083 发表于 2017-8-22 10:36
既然层主是学历史的,那么应该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殖民历史在带来毁灭性的一面同时也 ...

无论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很多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充足的理论依据。当年的汪主席“曲线救国”也喊的冠冕堂皇。更正一下你对我观点的曲解:
第一,我不避讳殖民历史,但是从来藐视那些美化殖民历史的人。我在帖子里说的是:殖民历史不值得缅怀。说殖民有建设的一面,我不否认。但是正如这样:某人媳妇被土豪睡了,不但给买房买车,还生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大胖小子,你的意思是不是还要对土豪感恩戴德到处炫耀呢??
第二,我从来没说殖民遗迹就要通通拆掉,只是说殖民遗迹与其他历史遗迹不同,不值得缅怀,也没必要成为历史包袱。有保留价值的保留,没保留价值的就拆掉。202就是如此,我以前在帖子里说过:当初1号线规划的时候就是败笔,就不应该和202如此高度重合。但是既然已经修了,1号线是不可能拆的,如果客流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我只是说如果,具体情况我不清楚),那么拆202也没啥缅怀的。
第三,我抵制日货,仅仅是不买而已,但是并没有激进到去砸日系车。我是学历史的,所以更加深切理解小日本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伤害,也比较理解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劣性的东西。改日世界风云变幻,中日之间必有一战。我不想自己的钱,变成小日本的子弹射向我的同胞,仅此而已。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2 14:11
大连公交611 发表于 2017-8-22 11:34
不值得缅怀?很好,也许其中有你所不知道的血泪史呢

不值得缅怀,不等于忘记。小日本对中国的伤害,永世不忘。
作者: 大连公交611    时间: 2017-8-22 15:20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1 13:44
统一回复:我就纳了闷了,历史有很多可以缅怀和追溯的东西,历史也不仅仅是被殖民的那点事,干嘛老揪着小日 ...

那么,一个长期不坐公交,而且不是大连本地的人,是否有资格对202指手画脚呢?讨论结束
作者: SS9G0083    时间: 2017-8-22 15:24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2 14:09
无论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很多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充足的理论依据。当年的汪主席“曲线救国”也喊的冠 ...


1.    我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既然你是学历史的,任何历史事件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针对你举的例子,我个人的看法是收下他的房和车,两个耳刮子送个媳妇和土豪。针对那段历史,要充分利用其建设性价值,脚盆和大毛子的城市规划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不妨做来参考(例如大连站的二层坡道)虽不值得缅怀,却值得发掘。

2.
    什么是保留价值?东关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保留价值吧?已经是一堆破砖瓦房,但是它却被保留下来,它的文化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
    202目前除了线路走向与日占时期的有轨6线(大正广场-黑石礁)存在重合外,其余从哪方面也谈不上殖民遗迹。电车给大连人带来的文化价值也是远大于实用价值。这跟长春号电车是一样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那么简单。上到上了岁数的老人,下到00后一族,提起201/202都有各自的记忆,而且就民意来看,保留的意见仍占大多数。


    另一方面,从规划角度来看,在目前的交通状况下,202路在高新园区发挥的作用仍旧很大,要是把202的客流分给28/3和地铁,一方面给公交地铁带来极大压力的同时,也会增加出行成本。在地铁增购车辆未到货和黄浦路拥堵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202路还是有其存在意义。
3.
脚盆鸡的确干了很多坏事,但是不能就此就老死不相往来。至少我目前接触到的一些脚盆还是比较积极的。跟脚盆那些事,近代那些该提还得提,但也别天天挂嘴边。反正小老百姓日常交往也不至于上升到国仇家恨那地步,这不成抬杠子了。至于抵制日货,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你开心就好。

作者: 福田    时间: 2017-8-22 18:44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2 11:27
如果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保留202或者任何其他,我都不反对。我的观点一直都是,202如果现在有较大价值, ...

大连有轨电车确实是脚盆修的,和毛熊没关系

另:关于新中国空军发展,有一段资料: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四练成飞行队的300余人被**军队包围。大队长林弥一郎带领下属于9月底向东北的GCD军队投降。1946年1月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航空总队成立。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第101教育飞行团第四练成飞行队的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留在东北。1949年底组建了六所新航校后,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改建了第七航校。日籍留用人员在七航校又工作了将近三年时间。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3 08:52
SS9G0083 发表于 2017-8-22 15:24
1.    我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既然你是学历史的,任何历史事件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便是西方国家的很多学者也承认,我自然遵循。历史的确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因此我也从未说过凡是殖民遗迹就该拆除,该用的用,该借鉴的借鉴。我是是强调:殖民遗迹与原生历史文化的地位不同,我们可以为了保护原生文化付出较大代价,但是殖民遗迹个人认为没有太大必要。
另外,殖民也有不同的形态,比如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与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是不同的概念,日本在殖民过程中无差别的杀戮与迫害,是反人类的。
2、至于202的文化价值,我从未否定,只是在谈起重要程度而已。个人认为其文化价值并不重要,不值得单纯为了文化价值而保留。注意我说的是“单纯为了文化”,如果从实用以及城市规划等角度值得保留,其实挺好。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非常喜欢202,前段还特意带孩子专门坐202,到河口再回来。只是从实用主义来说,202被1号线坑了,因此才有存废之争。
3、请不要总和我谈全球化,我不抵制进口商品,除了小日本,连韩国棒子的我都买,以前的相机都是三星的,手机也用过三星的。也不是和日本老死不相往来,我也接触过挺多日本人,因此也更了解他们平时一副谦谦君子,而在私生活里面那种无节制的放纵,也因此更能明白为何日本在中国造了那么多孽。想了解日本,建议多研究研究日本的历史,之后再思考是否应该适度抵制日货的问题。
4、很多人在帖子中对我口诛笔伐,似乎把我当成了假想敌:请注意,我从始至终一直没说赞同拆202,我的态度是:如果经科学论证拆了更好,那么没有必要因为“文化”而保留,因为个人认为202文化重要性没达到那样的高度。现在很多领导懒政思维严重,从个人角度来说,更倾向于对202进行调整、改建等以保留下来,因为毕竟拆了是很浪费资源的行为。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3 08:55
福田 发表于 2017-8-22 18:44
大连有轨电车确实是脚盆修的,和毛熊没关系

另:关于新中国空军发展,有一段资料:1945年8月15日日本 ...

不止空军,抗战后期,我们接收了很多日伪财物,包括军械。也有挺多日本人投诚。
还有一些日本孤儿,是中国人养大的。可现实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人多数还是回日本了。血浓于水,非我族类,必生异心。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3 08:58
大连公交611 发表于 2017-8-22 15:20
那么,一个长期不坐公交,而且不是大连本地的人,是否有资格对202指手画脚呢?讨论结束

你未免有些武断:
第一,我仅仅是从今年4月中旬以后很少坐公交,并非长期。以前坐了十几年。
第二,是不是大连本地人,要看以什么标准划分。如果从官方“户籍”人口的角度划分,很不幸,我是大连人。
第三,至于你是否有资格的疑问,已经涉嫌地域歧视,足见某些人的狭隘。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8-23 09:46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3 08:58
你未免有些武断:
第一,我仅仅是从今年4月中旬以后很少坐公交,并非长期。以前坐了十几年。
第二,是 ...

户籍可不是划分的标准,要不某都人为什么天天在某些微博号上瞎喷。你要说你哪人得看出生地,总不能人家问你哪人的时候回家把户口本取出来解释说我是按户籍划分的。

当然不管哪的人都是中国人
作者: SS9G0083    时间: 2017-8-23 10:31
suobinde 发表于 2017-8-23 08:52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便是西方国家的很多学者也承认,我自然遵循。历史的确应该一分为二地 ...

实在是懒得再多说什么了,为什么要对一个民族有如此之大偏见,毕竟往事已经过去,中日邦交早已正常化。这不就相当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的翻版吗?顺便,那堆投诚日本人很多都是被强制遣送回去了,自愿回去的,落叶归根,无什么不妥。
在您注意到他人的地域歧视的同时,也请反思一下自己的民族歧视。
此外,关于202,大连的两条电车之所以保留之间,不是因为它拥有多么突出的使用价值,而是其长期以来给大连人留下的记忆和文化价值。而在保留其文化价值的同时,要提高其使用价值,202已经有很多改造方案,请有一些是非常可行的。

作者: suobinde    时间: 2017-8-28 08:31
SS9G0083 发表于 2017-8-23 10:31
实在是懒得再多说什么了,为什么要对一个民族有如此之大偏见,毕竟往事已经过去,中日邦交早已正常 ...

民族之祸,在于民心。
既然你问我为什么要对日本存有仇恨,那么我来告诉你:
第一,日本右翼至今在美化侵华历史,日本人,对于侵华事件闭口不谈。日本战后,没有对被侵害的国家做应做的赔偿,甚至连遗留化武等事件都并不积极。同样是侵略国,而战后的德国是怎么做的?元首能下跪致歉,而日本,首相却数次参拜靖国神厕。
第二,日本战后仗着美国的庇护,不认真道歉也就算了,却积极扩充武力——要知道,中国海军单挑未见得是日本的对手,尤其是突然的遭遇战——与俄罗斯、韩国、中国等多国挑起领土争端。
第三,以日美同盟为基础,日本充当美国亚太战略的马前卒,与中国的未来发展必定冲突。
再加上抗战14年的血泪,无论如何,我也做不到对日本人一视同仁。或许你们所标榜的国际化、世界化所谓潮流,但在我看来和“大东亚共荣圈”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你可以不仇日,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但拜托不要替日本人美化代言。
作者: 沈阳的CNG    时间: 2017-8-29 23:47
我觉得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我们需要继续保留让他传承城市发展的见证,而不是某些官员做业绩的道具!
作者: 龙王塘    时间: 2017-8-31 06:38
呵呵呵 某些人还真是极左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