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北京电车是不是可以有16米新的铰接车 [打印本页]

作者: 111路电车    时间: 2017-5-2 10:20
标题: 北京电车是不是可以有16米新的铰接车
北京16米160B铰接电车已经使用多年,应该增加新的16米铰接电车。车型可以以现在电鹰为基础,增加通道16米就行。北京现在106/109/103/118/22等路线客流非常大,12米单机不够使用,铰接电车的使用是应对手段。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5-2 10:29
是需要,我还在想160B挂了后109不会打算全电鹰吧...

不过有铰接就得有售票,不符合集团战略...哪天集团抽疯再整出个无轨双层...
作者: yuxiao013    时间: 2017-5-2 10:42
联营801路 发表于 2017-5-2 10:29
是需要,我还在想160B挂了后109不会打算全电鹰吧...

不过有铰接就得有售票,不符合集团战略...哪天集团 ...

无轨双层可能性小,不过弄出个两门版的铰接未尝不可能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5-2 10:46
yuxiao013 发表于 2017-5-2 10:42
无轨双层可能性小,不过弄出个两门版的铰接未尝不可能

两门的话把1门设在前中轮之间然后不分上下门,2门让黑衣人看着还行。不过这就太明显了,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搞掉售票的节奏...
作者: 林萃路公交迷    时间: 2017-5-2 11:20
估计够呛了,单机化是趋势。以后除了BRT以外应该都是单机车
作者: yuxiao013    时间: 2017-5-2 11:52
联营801路 发表于 2017-5-2 10:46
两门的话把1门设在前中轮之间然后不分上下门,2门让黑衣人看着还行。不过这就太明显了,大家一看就知道这 ...


不用,直接把现在布局的中门取消就可以了,前门依旧在司机位置,后门在铰接棚后边就可以了。依旧前门上,后门下。关于意图明显这事,您觉得就目前BPT的行为来看,他们会在乎?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5-2 11:57
yuxiao013 发表于 2017-5-2 11:52
不用,直接把现在布局的中门取消就可以了,前门依旧在司机位置,后门在铰接棚后边就可以了。依旧前门上 ...

至少现在还是悄悄的打枪,没直接把减少工作岗位当作功德一件来宣扬。反正现在都是以换车为由退售票,还没哪家出现直截了当的说。
作者: jysw    时间: 2017-5-2 13:53
现在想看大面积的铰接车,只有长安街了,好喜欢18米铰接一连串上路行驶额风景
作者: comet    时间: 2017-5-2 14:03
估计悬吧,看这趋势,铰接车以后除了BRT就是长安街了吧,单机和双层看样子成以后北京主流了。
作者: 响水洞天    时间: 2017-5-2 16:54
yuxiao013 发表于 2017-5-2 11:52
不用,直接把现在布局的中门取消就可以了,前门依旧在司机位置,后门在铰接棚后边就可以了。依旧前门上 ...

美国各大城市的铰接车就是这布局,两个门,司机处一个,后车厢靠近铰接篷处一个。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5-2 17:04
响水洞天 发表于 2017-5-2 16:54
美国各大城市的铰接车就是这布局,两个门,司机处一个,后车厢靠近铰接篷处一个。

新西兰还有单门的铰接,金龙产的。不过是机场摆渡车

只要不分上下门,在北京用双门铰接也是可以的。
作者: 二手挖掘机    时间: 2017-5-2 18:58
乘客对于双门铰接应该是没有适应能力了……双门铰接现在来看更合适包车……历史上也多数为班车、包车,当然也有特例

103区间运用得当则无需铰接
118场站有铰接的条件,但是3号线一开客流发生变化,如果集团认为单机满足,原来的铰接报之后则不一定会继续用新通道
22沿线有其他线路(需换乘),但前门发车控制能力差,两者对于换通道可视为矛盾……加通道的可能性比全换大


两门后置通道,如强调空间的话,前门只能对着司机,人多时对于车内交通很不利,乘客要长征10m才能挤到下车门

单门摆渡车考虑到如果带行李,乘降速度就慢了。也可能有其特定的优点。

总体上如无意外,觉得新通道(如果买)不多于现在的通道数量(不算快速公交的)
作者: edwin    时间: 2017-5-2 19:45
22现在车很多,间隔不大,沿途重复线路也不少,感觉现在人不是很多,单机足矣
作者: 346    时间: 2017-5-2 20:27
118 106的客流大不如前了
作者: tiger    时间: 2017-5-2 20:31
双门通道不可能用于运营,停站时间会延长,现在都要求排队进站,会增加进站后车等候时间,更多占用路面,也影响所有沿线各线路的运营效率
作者: 666    时间: 2017-5-4 10:47
感觉集团的大思路就是单机化,去售票,听说BRT的车站都在减人用小黑人代替了。就别说是铰接了,对于22来讲保证间隔配车足够就好。顶峰时22用6111CNG的时候好像有过90辆单机。109在换铰接前用的120系列的大蓝盒子也是单机,就是配车70多辆。
作者: 315425    时间: 2017-5-4 11:11
马棺蝇大楼里减员了吗?
作者: 666    时间: 2017-5-8 09:24
315425 发表于 2017-5-4 11:11
马棺蝇大楼里减员了吗?

官僚的地方怎么可能减?
作者: 10路47226    时间: 2017-5-10 20:00
不知道铰接和无人售票有什么必然联系,德国西部那么多铰接,没见过有人售票的
作者: 联营801路    时间: 2017-5-10 20:39
10路47226 发表于 2017-5-10 20:00
不知道铰接和无人售票有什么必然联系,德国西部那么多铰接,没见过有人售票的

583原来用京后无人售的时候只能开俩门,有的司机就开前门。坐后面还得跑前头来下。
德国也没这么多人啊,国内铰接没有售票司机一人盯三个门也不现实,再出一堆逃票的...
作者: umac    时间: 2017-5-10 21:37
10路47226 发表于 2017-5-10 20:00
不知道铰接和无人售票有什么必然联系,德国西部那么多铰接,没见过有人售票的

乘客的素质没法比
作者: Tram    时间: 2017-5-11 02:41
本帖最后由 Tram 于 2017-5-11 07:20 编辑
10路47226 发表于 2017-5-10 20:00
不知道铰接和无人售票有什么必然联系,德国西部那么多铰接,没见过有人售票的

德国大城市公交车查票不靠司机售票员,而是靠随机抽查+高额罚款,所有车门随便上下。那些有一大堆车门的有轨电车更是必须采取这种模式。
有些小城市的公交车是前门上,司机负责查票、售票,铰接车也是前门上,中后门下,那效率明显不如前一种,也不如中国的公交车,好在客流一般没那么大。荷兰的铰接式公交车(不含有轨电车)一般也是这种模式,乌特勒支的双铰接公共汽车除外。
阿姆斯特丹的部分有轨电车有售票员,在车厢中后部设有售票亭,占很大一块地方,乘客只能在司机或售票员附近的车门上车。
另外,SKODA都搞出四门单机和五门铰接了,比如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市区大部分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都是,加之任意车门都能上下,乘降效率很高。


作者: 清水直行    时间: 2017-5-11 09:52
成都铰接也有无人售啊,前门上中后门下
作者: bennyzhong    时间: 2017-6-4 18:37
联营801路 发表于 2017-5-10 20:39
583原来用京后无人售的时候只能开俩门,有的司机就开前门。坐后面还得跑前头来下。
德国也没这么多人啊 ...

德国一些地方(比如柏林),司机也会检查车票,如果没有车票,可以找司机买。
一些地区是分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特定时段允许任意门上车,其余时段司机检查车票。
瑞士也是如此,但大城市市内因为人多+每站都有售票机,司机不出售车票。一些地区会把售票机放在车上。

作者: Hans    时间: 2017-6-4 21:16
10路47226 发表于 2017-5-10 20:00
不知道铰接和无人售票有什么必然联系,德国西部那么多铰接,没见过有人售票的

国情不同,没可比性。人家欧洲那么多铰接车,就司机一个人开车,乘车有没有合法的车票全靠乘客自觉。当然有时候也有查票的,但是遇到的概率很小。国内人口素质还达不到人家的水准。
作者: B0051    时间: 2017-6-4 21:56
10路47226 发表于 2017-5-10 20:00
不知道铰接和无人售票有什么必然联系,德国西部那么多铰接,没见过有人售票的

原因:自助购票、随机检查(大部分时间没人查)。各地情况不一:有公交站自助售票机,如瑞士部分城市,且贩卖票种较全;有车内自助售票机,如维也纳、慕尼黑(一般只售单程票);有司机售票(有的司机不给票,和投币差不多,但因为全是按区、环分段计价,理论上不存在投币),如萨尔茨堡等小城市。
在当地,大部分人为了方便,除非一天只坐两次车,一般按情况使用一日票、周票、月票、年票。这些票券在指定窗口或地铁站售票机贩卖。查票的只要看到车票已打孔,未超过期限就可视为没有逃票。但遇到查票的机率极低,我在几个城市坐过几次车,一次也没遇见。但被查到一定是从严处罚。
作者: 10路47226    时间: 2017-6-6 10:17
B0051 发表于 2017-6-4 21:56
原因:自助购票、随机检查(大部分时间没人查)。各地情况不一:有公交站自助售票机,如瑞士部分城市,且 ...

德国公交站也有自动售票机器,可以购买单程车票,日票和一些其他的票。德铁还有一些地方铁路也有自己的州票,当月内全州公交地铁,R,RE和IR列车随便坐,大概50EURO。查票的铁路多一些,尤其地方铁路查的严,还要出示护照什么的。公交车基本上是没有,没买票就从前门上车在驾驶台边上投币机然后他自己打印票出来,有时候四门的铰接从后门上车司机管不了你买不买,公交查票的遇见一次,在柏林
作者: atlates    时间: 2017-6-6 10:38
都不用跟国外看齐。几年前去了趟国际庄,那个时候还是停老站,下了车坐K1,铰接车,前门上车投币,中后门下车。也有不少外地人(包括我)可能会上错门,但是有人提醒的话还不至于太乱。其实很多外地城市,不管什么车,统一都是前门上车,反而没那么乱,在这一点上,北京不是不可以学,尤其是前置全部下线之后,完全可以统一前门上车刷卡投币,中后门下。

愿意用售票员或者小黑人那是集团的事儿,但是这样的话,小黑人必须要负责,尤其是敏感线路。
作者: hint10055    时间: 2017-6-6 10:58
两门三轴再稍多点车,比单机稍好点
作者: 泥马438    时间: 2017-6-18 00:11
edwin 发表于 2017-5-2 19:45
22现在车很多,间隔不大,沿途重复线路也不少,感觉现在人不是很多,单机足矣

22已经完全靠流水强行弥补运力不足的问题了。。其实这样一来,节约了售票员,但是司机数量多了,集团没省什么钱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