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出行更便捷 乘坐更舒适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人    时间: 2017-2-17 21:11
标题: 莱芜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出行更便捷 乘坐更舒适
  公共交通是发展城市经济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莱芜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实际,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研究探索,改革城乡客运模式,创造了城乡一体的公交化运营网络,激发了公共交通发展新活力。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立足构建综合城乡公交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公交的档次和水平,城乡居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加密节点、完善场站设施,突出城乡公交在“站”上的保障功能。实现城乡公交“零距离换乘”,场站设施是关键。根据区、镇、村三级公交体系,按照“完善两头、发展中间”的思路,逐步建立以城区综合枢纽为中心、镇域枢纽为集散、村居停靠站为节点的层次分明、功能完备、无缝衔接的场站设施网络。“完善两头”:主要是在城区内,投资1600万元,改造提升长途汽车总站服务设施,投资2.35亿元,建设占地120亩的公交综合枢纽,形成南北对应、功能补充的中心综合枢纽格局;在树状公交线路上,根据城市发展和人流分布状况,投资1800万元,建设480处样式统一、标准一致的公交候车亭,实现了从站牌到候车亭的转变,改善了群众候车条件,同时针对候车亭数量大、分布广、管理难的特点,按照“政府组织建设、企业管理使用”的原则,由企业维护并获得广告收益,确保了候车亭管理和使用的良性循环。“发展中间”:主要是在人流密集的乡镇区域,投资900万元,建设9处乡镇区域客运站,发挥场站辐射周边村居的集散功能,基本达到“车进场、人进站”的目标。
  转型升级、优化出行体验,提升城乡公交在“运”上的服务品质。顺应运输结构升级,全力打造品质优、效率高、宜出行的城乡公交,不断优化群众出行体验。强化政策保障,从2014年开始,城乡公交一体化连年被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获得财政资金扶持,并将60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范围,每年为群众节省出行费用3700多万元,全市26万老年人受益。推广绿色公交,抢抓绿色交通省创建机遇,创新融资模式,把握扶持政策,用好补助资金,相继投资7亿元,更换高档次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1420台,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94%,位居全省前列,到2017年,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将达到100%。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建立动态优化公交线路长效机制,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并发挥12328交通热线功能,适时优化115条公交线路、调整运力资源,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
  信息共享、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城乡公交在“智”上的融合发展。提高公交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离不开数据支撑。针对群众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坚持规划先行,积极做好“互联网+公交”的文章,制定公交信息化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公交行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公交要素资源数字化、在线化水平。全面整合市内公交资源,在完成全市公交“一卡通”基础上,与济莱城际快客、济南公交卡互联互通,实现了农村群众一卡到济南的愿望。积极搭建公交智能网络平台,推行公交出行信息服务APP,并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城区范围内,建设400处智能电子站牌,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高品质城乡公交。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