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咱们说说变化大的线路吧 [打印本页]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5 11:12
标题: 咱们说说变化大的线路吧
本帖最后由 云板丝弦 于 2016-2-5 11:23 编辑

看到有朋友的主题,说首末站没有变化的线路,咱们再说说变化非常大的线路吧
就是说某一条线路,刚开线的时候是一条不起眼的小线,经过几番的调整延长,如今已经成为了一条长线干线,但现在的走向依然保留了当年开线时的痕迹的。
注意,一定是同一条线路演变来的,而不是再次启用路号
放宽一点,不一定开线时特别短,但是一定是那种很不起眼的,车次少路又偏的线路,变成了后来又长又热门的线路

我先说
21
26(16支)
51

作者: zhugehaichen    时间: 2016-2-5 11:16
333算不算~~~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5 11:20
zhugehaichen 发表于 2016-2-5 11:16
333算不算~~~

应该算,从一个开线10公里的线路变成了现在30公里的线路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6-2-5 11:22
本帖最后由 Teutonic.K 于 2016-2-6 09:27 编辑

118,尤其如果701再见了的话……楼下头像好应景...
118是从这个长度的高峰车变成了平安大街全日运营的贯穿骨干

作者: 17501    时间: 2016-2-5 11:24
不知道13算不算。在电客把62给合了。延长走向了。
作者: anselrill    时间: 2016-2-5 12:07
529,具体走向变化巨大,但大致方向还在,且已成为南城不可或缺的线路
作者: xblswf    时间: 2016-2-5 12:20
不知道599路符不符合楼主所提的条件。
作者: 315425    时间: 2016-2-5 12:21
627.....面目全非
作者: 清水直行    时间: 2016-2-5 12:55
41算一个吧,原来东边只到劲松,现在路程几乎加倍了
作者: 北京地铁西郊线    时间: 2016-2-5 12:57
820内外环和现在的67/670
很多老专线后来延长了,却把最早的部分给砍了,比如508和579,没22的影子了
再有就是像939这种的,原来是祁家豁子-北京南站,现在基本上是连延长段都给砍了一半
作者: baobei142857    时间: 2016-2-5 13:02
63支-713-(674,479)479-撤销
作者: bjbus69413180    时间: 2016-2-5 13:15
826 626 579--93
626 88
728快 728 626

作者: sunrisewen    时间: 2016-2-5 13:27
489路开往八大处/刘娘府/石景山高井/石俯路(只不过把一群黑站转正了摆了)
作者: 主路先行    时间: 2016-2-5 14:28
本帖最后由 主路先行 于 2016-2-5 14:43 编辑

365 保福寺--体育大学,保福寺--唐家岭,三义庙--航天城,闵庄-永丰
路程翻了好几倍了。
362 北宫门-西三旗,北宫门-清河火车站,西直门-西二旗这个路程也不止翻番了。


904 (634、563)西直门-北宫门,西直门-香山。


331、375支(438)都超过延长一倍了,但是331这个原来也算主要线路吧?

作者: 617路84302    时间: 2016-2-5 15:04
sunrisewen 发表于 2016-2-5 13:27
489路开往八大处/刘娘府/石景山高井/石俯路(只不过把一群黑站转正了摆了)

要这么看489之前的709还去过良乡呢
作者: 617路84302    时间: 2016-2-5 15:08
630算一个, 630刚开线是植物园---南十里居, 一个极其幽灵的主儿, 后来改到来广营了, 再后来给新奥了也正式入主香山了间隔也好很多了, 然后就是前年被截到大运村了
作者: bob1216    时间: 2016-2-5 15:21
首推5路。
原先的前门 -- 德胜门,现在只是站牌中间的三分之一。
作者: adam5187    时间: 2016-2-5 15:37
显然还有现在的470路
作者: farmer    时间: 2016-2-5 17:03
本帖最后由 farmer 于 2016-2-5 18:13 编辑

315算不算一个?开线是西三旗-五机床(其实就是新都东站)吧,就那么几个站。。
还有355,中关村-清河的,现在长出去了4、5倍不止了吧
还有东北旺公社-颐和园的362路
幽灵的370路、306路


作者: Maverick114    时间: 2016-2-5 17:20
617路84302 发表于 2016-2-5 15:04
要这么看489之前的709还去过良乡呢

489是709支线,709是良乡伟业家园的,709支是八大处的
作者: alexandsun    时间: 2016-2-5 17:23
本帖最后由 alexandsun 于 2016-2-5 17:36 编辑
bob1216 发表于 2016-2-5 15:21
首推5路。
原先的前门 -- 德胜门,现在只是站牌中间的三分之一。

这个就不算了吧,前门-德胜门的5其实也是拆线拆出来的。比如曾经的2,3,8,10,14,19这些都是,有的合并回原来了,有的错位合并了,有的一直分着到现在,当然也有的最后到这几年也变得没边了 ...  
PS 一下吧 想了想,其实应该说,北京有很长一段时间市区车的路号到60(或者说60出头也行啊,都是虚指)。那段时期里面,曾经的30-60中的绝大部分都是1-30这部分线路拆线、支线、区间、大站快而得来的。不一一细数了,谁有时间可以罗列一下。

作者: 617路84302    时间: 2016-2-5 17:34
Maverick114 发表于 2016-2-5 17:20
489是709支线,709是良乡伟业家园的,709支是八大处的

709良乡是当时为了救759的急把709改过去的, 后来好像759恢复了709就去了八大处
作者: alexandsun    时间: 2016-2-5 18:02
说几个,有的存疑的
幸福大街的8路,虽然现在没嚣张到哪里吧
丰台西站的349路,传说中的541(我真没坐过 ... )之后有断档撤销路号的时期么?
安乐林路的7路这个怎么算?如果从17路支线说起的话


作者: 617路84302    时间: 2016-2-5 18:39
但算上被砍掉的线路的话, 731可以算一个, 从不起眼的302专线逐渐演变成客七票款第一的线路
作者: 北京你早    时间: 2016-2-5 18:50
9路,水锥到前门,金台路到前门,金台路到象来街,金台路到小马厂,金台路北京西站。。。。。。
作者: 109路电车    时间: 2016-2-5 19:11
109路,最早是广安门到东大桥,后来西四到东大桥,再后来延长至西客站到东大桥。不过变化也不大
作者: 758路84455    时间: 2016-2-5 19:18
558:
中滩北站358区 安定门
中滩北站558安定门
(因场站问题延长)霍营公交场站558安定门
霍营公交场站558地坛西门
霍营公交场站558立水桥
开线的路由几乎全没了
作者: edwin    时间: 2016-2-5 19:20
332……                    
作者: 绿色喵星人    时间: 2016-2-5 19:47
老967算一个  北岗子-鴻益驾校
12年截线 后变成967 花园桥南-鴻益驾校 847 马甸桥西-雷庄村
然后967还延长到了亿发工业园 变化并不大
但847因为雷庄村拆迁延长了10km至孙河 没过多久划转
现在又因北岗子拆迁 甩了两站 还延长到了北太平桥东
作者: 115    时间: 2016-2-5 20:01
397,开通时候是双桥农场-大鲁店的幽灵线路,现在是该地区的重要干线。
作者: 京华╰☆大财神    时间: 2016-2-5 20:21
alexandsun 发表于 2016-2-5 18:02
说几个,有的存疑的
幸福大街的8路,虽然现在没嚣张到哪里吧
丰台西站的349路,传说中的541(我真没坐过  ...

没有。541直接改的349.上次碰见个特9售票员。一提349.来一句。原来那541吧
作者: 从小坐3路    时间: 2016-2-5 20:36
384?
我记得以前是一条很短的线路
作者: 617路84302    时间: 2016-2-5 20:41
绿色喵星人 发表于 2016-2-5 19:47
老967算一个  北岗子-鴻益驾校
12年截线 后变成967 花园桥南-鴻益驾校 847 马甸桥西-雷庄村
然后967还延 ...

北太平桥东和马甸桥西是一个地方, 票改时把部分线路的马甸桥西东行更名北太平桥东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5 20:52
65 路。原先 三里河  -  北京西站,现在和21路一样,延长了不少。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5 20:53
1路  也变化不小吧?
作者: saturn5319    时间: 2016-2-5 21:15
115 发表于 2016-2-5 20:01
397,开通时候是双桥农场-大鲁店的幽灵线路,现在是该地区的重要干线。

现在的397是由当年两大幽灵304 397合并而成 真是难为他了
作者: 绿色喵星人    时间: 2016-2-5 21:47
617路84302 发表于 2016-2-5 20:41
北太平桥东和马甸桥西是一个地方, 票改时把部分线路的马甸桥西东行更名北太平桥东

哦 不清楚 848也改了……
作者: 501    时间: 2016-2-5 21:50
809开线时北洼西里-花园路,后来短暂延长为西冉村-花园路,后昙花一现的跟759合并过
作者: 501    时间: 2016-2-5 21:53
115 发表于 2016-2-5 20:01
397,开通时候是双桥农场-大鲁店的幽灵线路,现在是该地区的重要干线。

印象中最初397就一个车跑,当初很希望它能延长到次渠,或者能把316延长到大鲁店,只因恒基……
作者: JonasWang    时间: 2016-2-5 22:27
现在的941算一个吗,最早的石景山专线,后来的747,金安桥北延长到永安小区,再来拾掇成941,东段西段都有变化

作者: alexandsun    时间: 2016-2-5 22:31
京华╰☆大财神 发表于 2016-2-5 20:21
没有。541直接改的349.上次碰见个特9售票员。一提349.来一句。原来那541吧

受教...

多问一句,有个印象,忘了在哪里看的了,说是本打算5字头给各大的企事业。如果真是如此,50是首钢,51,52,53当年本来是打算给谁的?怎么就给了丰台西一个541这么奇葩的正式路号?
作者: jaydo    时间: 2016-2-5 22:33
348也延长了
作者: 366快车    时间: 2016-2-5 22:46
501 发表于 2016-2-5 21:50
809开线时北洼西里-花园路,后来短暂延长为西冉村-花园路,后昙花一现的跟759合并过

809是北苑家园--巴沟村
花园路-北洼西里的是709
作者: 649    时间: 2016-2-5 22:49
一说这个 我准想起599……
作者: 366快车    时间: 2016-2-5 22:52
341,东华门-南苑;永定门-万源路;木樨园-万源路;木樨园-德茂庄/木樨园-青云店;旧宫-青云店
366,永定门-黄村;木樨园-黄村;木樨园-黄村火车站
作者: 京华╰☆大财神    时间: 2016-2-5 23:30
alexandsun 发表于 2016-2-5 22:31
受教...

多问一句,有个印象,忘了在哪里看的了,说是本打算5字头给各大的企事业。如果真是如此,50 ...

http://www.gongjiaomi.com/forum. ... %BE%A95%D7%D6%CD%B7
看看这个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6-2-6 09:18
本帖最后由 Teutonic.K 于 2016-2-6 09:30 编辑
edwin 发表于 2016-2-5 19:20
332……

你这个最扯了。332从开线就是骨干线路,到今天都六十多年了还是骨干线路
楼主的意思显然不是"哪些线路延长了" 而在于哪些线路性质变化最大 如上面提到的599 从濒临撤销的线路变成现在这样

作者: 325路68081    时间: 2016-2-6 09:21
sunrisewen 发表于 2016-2-5 13:27
489路开往八大处/刘娘府/石景山高井/石俯路(只不过把一群黑站转正了摆了)

709吧               
作者: 617路84302    时间: 2016-2-6 09:38
Teutonic.K 发表于 2016-2-6 09:18
你这个最扯了。332从开线就是骨干线路,到今天都六十多年了还是骨干线路
楼主的意思显然不是"哪些线路延 ...

感觉332是从骨干线路变成了非骨干线路……
作者: 从小坐3路    时间: 2016-2-6 09:58
332路变化也挺大的
听说八十年代的时候332路客流很大,一到节假日就加车,动物园排队上车的地方还分坐席和立席
然后进入21世纪后,332路从18米通道变成单机车,间隔也变的很幽灵
变化相当大
作者: 京华╰☆大财神    时间: 2016-2-6 14:45
从小坐3路 发表于 2016-2-6 09:58
332路变化也挺大的
听说八十年代的时候332路客流很大,一到节假日就加车,动物园排队上车的地方还分坐席和 ...

332的阵势比现在什么千人挤爆930那还壮观。当初天文馆门口那一片332一车队用
巅峰时期60多个大通道都不够用的。那会节假日长安街的1,4路。二环路44这也都是很拥挤的线路都要给332加车
那会二公司的381都来加车
这10公里出头的线路这么多车可比现在什么930壮观多了
作者: 焦熘二子    时间: 2016-2-8 18:45
3路和8路这对苦命兄弟
作者: alanxybj    时间: 2016-2-8 22:21
409也应该算一个吧,开线时南湖渠到樱花园西街,用的好像是BK640吧,总之是单机,后来北端延长到来广营,现在来广营到阜成门,18米大京后,客流也很不错。
还有一个是47,开线时是22路快车,后来一度撤销。恢复时基本保留了最初的走向,最辉煌的时候北京西站到海淀,但现在也可以说是比较悲催的一个,南边不到西站了,北边不到中关村了,中间不走西单了,客流大的地方全避开了。。。
作者: edwin    时间: 2016-2-8 22:37
Teutonic.K 发表于 2016-2-6 09:18
你这个最扯了。332从开线就是骨干线路,到今天都六十多年了还是骨干线路
楼主的意思显然不是"哪些线路延 ...

变化不大吗,虽然很长时间都是颐和园—动物园,然后延长到德胜门,后来又缩回动物园,这和608合并了,又延长回前门,要不是牺牲了608,332早不在了……至于现在是不是骨干线路嘛,真有待商榷,虽然牺牲了不少沿途重复走向的线路,但是现在客流还是挺一般的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6-2-8 22:44
本帖最后由 Teutonic.K 于 2016-2-8 22:45 编辑
edwin 发表于 2016-2-8 22:37
变化不大吗,虽然很长时间都是颐和园—动物园,然后延长到德胜门,后来又缩回动物园,这和608合并了,又 ...

300客流也不大
作者: 武夷花园342小庄    时间: 2016-2-8 22:55
120算不算?起初是110高峰快车,东大桥一站崇文门,后来合并116南段到天坛南门,南段还能路过曾经的天桥、珠市口、前门。
作者: tosa    时间: 2016-2-9 14:47
alexandsun 发表于 2016-2-5 17:23
这个就不算了吧,前门-德胜门的5其实也是拆线拆出来的。比如曾经的2,3,8,10,14,19这些都是,有的合 ...

30 原工大专线
31 原11支
32 原3支高峰
33 原右西专线
34  35 新开线
36 原二场职工交通线
37 原11高峰,后改1支
38 39 40 41 新开线
42 原2区支
43 原东大桥-农展馆临线
44 45 46 新开线
47 原22快
48 从9路拆出
49 新开线
50 原6高峰区
51 52 新开线
53 取代2路原走向
54 原20慢
55 从14拆出
56 从19拆出
57 与1路同走向,分流客流
58 从8路拆出
59 从5路拆出
60 取代3、8路原走向
61 从10路拆出
62 63 64 新开线


作者: edwin    时间: 2016-2-9 15:57
tosa 发表于 2016-2-9 14:47
30 原工大专线
31 原11支
32 原3支高峰

我怎么记得56最早是新开的线路,动物园—菜户营
作者: lizic1982    时间: 2016-2-10 13:31
12路算么?
刚开线好像是刘家窑-龙潭湖;后来五间楼-广渠门(夕照寺街);再之后和老3路合并,到崇文门来了。
作者: lizic1982    时间: 2016-2-10 13:34
清水直行 发表于 2016-2-5 12:55
41算一个吧,原来东边只到劲松,现在路程几乎加倍了

原41支线,现29路也是,一开始时劲松到北京站环线;后来和32路合并,到了松榆里和弘燕桥那边。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0 15:53
京华╰☆大财神 发表于 2016-2-6 14:45
332的阵势比现在什么千人挤爆930那还壮观。当初天文馆门口那一片332一车队用
巅峰时期60多个大通道都不 ...

当年节日 332快   332    332区 分别在不同的站点上车,还有颐和园直达在 北展老售票处 那里上车。

节日期间 4场的车都来加车 332

930根本不算啥 !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0 15:56
tosa 发表于 2016-2-9 14:47
30 原工大专线
31 原11支
32 原3支高峰

42 是 19 和 13联运
45 是 15 和 25联运
53 是新线  高峰车   菜户营 ~ 广安门  后延长到前门  2路调整。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0 15:58
tosa 发表于 2016-2-9 14:47
30 原工大专线
31 原11支
32 原3支高峰

38  是  10 和 22联运线改路号
作者: tosa    时间: 2016-2-11 12:12
edwin 发表于 2016-2-9 15:57
我怎么记得56最早是新开的线路,动物园—菜户营

1985 年11 月29 日,(19路)分为两条路,南段右安门至西便门为56 路。北段动
物园至西便门为19 路,路长6.28 公里。

1985 年11 月29 日,19 路分为两条,北段为19 路,南段由右安门至复兴
门为56 路,路长6.02 公里。

以上是北京公交志原话,19路那段不准,56路北段总站是复兴门(后来90年代初改名为真武庙,因为跟长安街上复兴门站离得太远)

你说的56是老56重新并回19之后,又新开的线路
作者: tosa    时间: 2016-2-11 12:15
本帖最后由 tosa 于 2016-2-11 12:19 编辑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0 15:56
42 是 19 和 13联运
45 是 15 和 25联运
53 是新线  高峰车   菜户营 ~ 广安门  后延长到前门  2路调 ...

1985 年6 月24 日,接受北京市人民代表建议,将原2 路改为两条路行
驶,一条为前门至菜户营的53 路,一条为蒋宅口经珠市口往南到木樨园的2
路。2 路取消地坛、方家胡同、兵马司、大佛寺、美术馆、妇产医院、南河
沿、天安门(北行)、大栅栏、珠市口站,改为大站快车,路长13.38 公里。

1985 年6 月24 日,2 路改线,开辟53 路,由菜户营经广安门、珠市口至
前门,路长8.52 公里。

53开线跟2路改线是同一天,一开线就到前门,不存在终点广安门的时候
所以53不是新开线,53跟新2路都是老2路的继承者,53是老2路南段,新2路是老2路北段,两条线都同时各自向南延长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1 15:07
本帖最后由 sfog2008 于 2016-2-11 15:11 编辑
tosa 发表于 2016-2-11 12:15
1985 年6 月24 日,接受北京市人民代表建议,将原2 路改为两条路行
驶,一条为前门至菜户营的53 路,一 ...

53路可能是记错了。小时候去亲戚家经常坐 53 路,那时小,可能记错了。

不过你写 42路 是 2区支这个搞不懂,太奇葩了,除了首位站在一起,走向都是飞跃啊啊!

42路应该是 13和19联运,这个绝对没错了,因为小时候天天从家门口走。 实际是: 十条(张自忠路) ~ 广安门,高峰线,广安门首发是19路,十条首发是13路,跑一圈各回各家。19路跑完放空右安门,13路仁义,联运线最后一圈的全部带客回和平里,这就是为什么喜欢客一的原因,仁义 !期间也有跑一圈半的(很少),一圈半的话13路广安门放空回三里河,19路放空回动物园。

34  和  35 好像也不是什么新线,应该和23路有关,但具体记不清了,小时候有个不常走的父母朋友,家住劲松,大人楼上说话,我自己楼下看汽车.....

1976年路号大改革,包括我原先写的《调查公交5字头》,实际上那是北京公交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规范路号工作,现在我们规范个路号哔哔都来了,当年规范路号没那么多事。

1976年市区路号规范也是成片的规范, 30 - 39 多数在东南  和  南 。  40 -  46 多数在西 。

尽管北京公交史上也有规范路号的时期,但如此大规模集中的统一更改还是第一次。这次规范路号首次市区车突破30,电车使用1字头,夜班车为2,郊区车为3,特别是东酒等规范4,城镇车为5。

1976年北京地区公交规范路号的工作也为全国制定了路号标准,不单单是北京历史,也是第一次全国大规模规范路号 !意义深远 !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11 16:15
本帖最后由 云板丝弦 于 2016-2-11 16:17 编辑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1 15:07
53路可能是记错了。小时候去亲戚家经常坐 53 路,那时小,可能记错了。

不过你写 42路 是 2区支这个搞 ...

42路那个是这样,新开的时候是甘石桥到前门的高峰线路,命名为2区间支线。后来由于审批手续问题改线为13-19联运,甘石桥到东四十条,后来延长到十条豁口的
2区间支线维持时间大约三年半

作者: 1762288967    时间: 2016-2-11 17:46
324:公主坟—木樨园,公主坟—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草桥,开发区交通服务中心—木樨园,把原有的都给砍了,成了一条新线
368:左安路—草桥,左安路—公主坟,左安路—定慧桥南,OVER
370:廖公庄环线-圈门—公主坟(延长过一次,忘记了)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2 15:24
云板丝弦 发表于 2016-2-11 16:15
42路那个是这样,新开的时候是甘石桥到前门的高峰线路,命名为2区间支线。后来由于审批手续问题改线为13- ...

维持了三年半的2路区间支线不可能走儿童医院,阜成门这边,三年半时间居然没在家门口看见,这线是鬼线?

76年路号规范后,冒出一堆联运,所以42路是联运线改号而来的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12 22:42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2 15:24
维持了三年半的2路区间支线不可能走儿童医院,阜成门这边,三年半时间居然没在家门口看见,这线是鬼线?
...

谁也没说2区支走三里河啊,改线之后才走的三里河
作者: 那一天河川    时间: 2016-2-13 00:50
tosa 发表于 2016-2-9 14:47
30 原工大专线
31 原11支
32 原3支高峰

52最早是为了劲松工人上下班方便开设的4路高峰线路。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4 09:33
本帖最后由 sfog2008 于 2016-2-14 09:40 编辑
云板丝弦 发表于 2016-2-12 22:42
谁也没说2区支走三里河啊,改线之后才走的三里河

不走儿童医院,阜成门那能叫2区支吗?

42路是19和13联运改路号而来,13和19的联运和2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条线路的开辟纯粹是减少乘客的换乘,一开线就是13和19抽出休班车担当执行,走向,车辆,调度和2路,2路区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知道的西部联运 15+25 = 45    13+19=42   10+22=38  都是因为70年代逐步抓经济,于是北京的公共交通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西部这几个联运线纯粹是为了减少乘客换乘,缩短上下班时间。15和25的焦点在宣武门,13和19的焦点在月坛,10和22的焦点在西单,这些换乘点在高峰的时候人密密麻麻的,联运仅仅是为了减少换乘时间。

东部也有联运,像1+342    1+28 等等都是为了减少换乘时间。

我在写《调查公交5字头》的时候,特别对北京联运线路做过调查,因为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是北京公交史上官方没有记载,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在342路车队调查通州地区为啥没有5字头时,342路的老队长特别强调:72年邓小平复出后,经济好转,企业开始抓考勤了,由于公交问题造成的迟到乘客意见大,建国路换乘点是大问题,于是开辟了1+342  西单-通州的联运。当时讲究大协作,我们的车少(342路),1路支援我们的多!

后来有机会调查了北京公交10路杨立柱老队长,他当年是司机,也强调和22路开联运线时,都是替班司机跑,那时的人们根本不计报酬。替班司机很多都西单接班。最后调查联运线路19路是,当年的老队长也谈到:上面给了任务,减少人民群众对公交的意见(那时都叫意见,不叫投诉),开辟和13路的联运仅仅给了2天的时间准备,我们和13路商量下,搞了个两面的车牌,广安门发出的车过了儿童医院就翻盘写13路区间,反之不论13路还是19路的车往广安门方向过了月坛都换成19路区间.....  这是我知道的两面车牌最早,且有考证的就是这里了。后来换成了中间可翻折的车牌,13路是一面13路,折面是 13-19联运。19路车也是这样,这种局面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历史的调查资料都显示,在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复出后,北京的经济开始走向正轨,各种制度在逐步恢复,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公交系统的这些线路都是为了提高市民工作效率而开辟的应急临时新线路,准备的比较仓促!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14 10:02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4 09:33
不走儿童医院,阜成门那能叫2区支吗?

42路是19和13联运改路号而来,13和19的联运和2路一点关系都没有 ...

您说的这些跟我说的又不矛盾。
70年代的2路是广安门珠市口前门安定门到蒋宅口的线路,2路支线区间走了2路从广安门到前门这个区间,同时向西延长到甘石桥,并不完全是2路的路由,所以叫支线。它当然不走儿童医院阜成门了
1978年9月由于交管局原因这条线路撤销,原班人马和车辆接管的13-19联运的大部分路由,命名为42路。42路从挂牌之日起,就已经不是13-19联运了,车和人都不是13/19路的,首末站也不是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4 10:03
那一天河川 发表于 2016-2-13 00:50
52最早是为了劲松工人上下班方便开设的4路高峰线路。

没错,4路的高峰线是  东单 - 沙板庄  (最早28路终点站) ,长安街不能停车等客, 4路高峰线东单站的上车站在经贸部东侧的大华路上,即东单体育场的西侧,4路高峰期间空放东单左拐,东交民巷右拐掉头。这就是52路的原形  !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4 10:14
云板丝弦 发表于 2016-2-14 10:02
您说的这些跟我说的又不矛盾。
70年代的2路是广安门珠市口前门安定门到蒋宅口的线路,2路支线区间走了2 ...

联运是当时的临时线路,至于后来正规化后人事调整,和线路没关系,线路的起源只能按照开线时的走势来说。

2路区的人接管了联运线,不能说42路是2路区改变而来,人是人,线路是线路,这是两回事。按照你的逻辑,北京现在的线路变化太多了,只要人过去了,线路就是这条线变来的?45路撤销后,很多人分配到16支了,当年45路的队长改为16路副队长,分管16支,按照你的逻辑,16支是45路变来的?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14 10:30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4 10:14
联运是当时的临时线路,至于后来正规化后人事调整,和线路没关系,线路的起源只能按照开线时的走势来说。 ...

就像608改路号为332路,您当然可以认为是恢复了老332,我也没有办法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4 10:31
本帖最后由 sfog2008 于 2016-2-14 10:32 编辑

在我的数据库中,记载详细的北京老联运线资料如下

22  和 10 联运,  三场和四场, 车辆比   3:1  (三场多),后变为 38路,开线原因:减少乘客在西单枢纽的换乘,提高南北畅通,保留至今。
13  和 19 联运,  一场和二场,车辆比    1:1 ,后变为 42,开线原因:减少乘客在月坛换乘的麻烦(月坛当时是公交公司的驻地,换乘点高峰期间密密麻麻的),提高西南到东北乘坐效率,保留至今。
15  和  25 联运,  四场内部,车辆比   2:1  (15路配车多),开线原因:减少宣武门地区乘车麻烦,同时高峰期间增加15路动物园枢纽的运力。最后撤销。
342  和 1  联运 ,  五场和三场, 车辆比不详 ,(1路配车多),开线原因:减少建国路站枢纽的压力。

作者: 京华╰☆大财神    时间: 2016-2-14 10:39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4 10:31
在我的数据库中,记载详细的北京老联运线资料如下

22  和 10 联运,  三场和四场, 车辆比   3:1  (三 ...

22路哪年给的四场?38路74年开的,之前是联运的话70年代22还是三场的?
作者: sfog2008    时间: 2016-2-14 10:41
云板丝弦 发表于 2016-2-14 10:30
就像608改路号为332路,您当然可以认为是恢复了老332,我也没有办法

再说一遍,线路是线路,人是人,这个计算机架构中的模块一样。

线路是线路,就看走向,和人没关系。

现在公交系统人事和机构变化很多,都拿人和机构变化看线路的变化没有意义!谁接管谁对这条线路的启蒙,意义发展不大,不能说微软接管了NOKIA,NOKIA就是微软变来的,这是个逻辑问题,线路是物理的,研究线路的演变专注研究的是走向,按照接管谁就是谁的逻辑讲,北京市八成的公交线路历史都要重写。

到此为止,和你争论这个问题真没有意义。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6-2-14 10:51
sfog2008 发表于 2016-2-14 10:41
再说一遍,线路是线路,人是人,这个计算机架构中的模块一样。

线路是线路,就看走向,和人没关系。

我也最后一贴
现在25路蒲黄榆到永定门段就是当年25路(17路乙线)的走向,路号走向设站都没变,但现在的258路和老25路没有一毛钱关系
研究历史如果脱离开人,就未免太表面化了
作者: 孤独的守望者    时间: 2016-2-14 15:19
474,839切线后改的,走京开的时候很少有客流,改道槐房西路后,大铰接都爆挤。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