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肥城专辑 坐公交 近郊游(184)——济南——高淤/塔房专线★★★ [打印本页]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27
标题: ★★★肥城专辑 坐公交 近郊游(184)——济南——高淤/塔房专线★★★
[attach]1351276[/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30
济南——高淤   线路配车
[attach]1351277[/attach]
[attach]1351281[/attach][attach]1351280[/attach]
济南——塔房   线路配车
[attach]1351278[/attach][attach]1351282[/attach][attach]1351279[/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34
1、新刘玉皇庙
新刘路口下车
[attach]1351287[/attach]
路上躺着个石碑
[attach]1351288[/attach]
一直往里走
[attach]1351287[/attach]
看见一个池塘
[attach]1351284[/attach]
对面就是新刘玉皇庙
[attach]1351285[/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36
    新刘玉皇庙 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新刘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由南至北依次为庙门、土地庙、天王殿、天地楼、玉皇大帝殿,玉皇大帝殿左侧是仙女楼,仙女楼左前方是东大殿。庙内大小石碑十几块,铁铸大钟一口。

  庙门为砖石结构,四角单飞檐,脊上有浮雕龙纹走兽,门前三层台阶,门口两侧各一尊石狮。土地庙在庙门右侧西南角,内塑土地神,两旁立有站班。天王殿面宽5间,进深一间,为过殿,内塑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四壁绘有壁画,有周文王拉纤、关公回马斩蔡阳等。天地楼在玉皇大帝殿南8米处,内塑天官、地官、水官,门口两侧塑有灵官。玉皇大帝殿在天地楼正北,面阔五间14.8米,进深二间10米,高13米,砖石结构硬山顶,黄绿琉璃瓦相间,大脊浮雕龙纹,两山墙外顶部各有一圆形龙纹荷花图案浮雕。大殿门口悬挂一匾,上书“万神朝礼”落款“同治十一年”。内塑玉皇大帝,左右是二十八宿,分六排站立,左侧还有关公坐像,塑像重塑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塑像“奠基”石上刻“天启三年九月初六日立石,善人宋禄、范守□、武宗洪、王天祥”。大殿前有卷棚,与大殿相连,中间有一条0.39米的石槽式天沟,为勾连搭式建筑。卷棚宽14.8米,进深4米,中间是过道,宽2.26米,两边各有房屋2间,门东西相对。大殿左侧有一小屋与仙女楼相连,屋宽1.18米,进深6.8米。仙女楼为两层式建筑,高12.7米,通面阔三间,面阔9米,进深6.8米,硬山灰瓦顶,正脊、戗脊浮雕龙纹和花卉图案,戗脊上有“仙人指路”雕塑,垂脊有脊兽各二。一楼塑有三个千手佛,二楼塑九仙女坐像。

  据当地人回忆,庙内先后到过道士10多人,按时间顺序依次有:张名山、胡士更、雷德平、雷德芳、王立宪、夏崇茂、小全、小银、胡炳正、刘彬、潘福元、梁小贵、潘宗顺等,庙宇归他们管理,拥有耕地25.5亩,广场5亩,所有种植收入归道士所有。玉皇庙在当地影响很大,每年的正月初九是庙会,庙内香火缭绕,前来求神许愿的络绎不绝。

  新刘玉皇庙据传创建于唐代,具体年代无考。天王殿东山墙遗留下来的石刻记载:“大明国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二十而日动工改建重修,施主杨立臣、杨冬善、敬忠礼、贾胜等共八人,庙内原供有观音菩萨一尊、玉帝一尊、观佛一尊、圣人一尊。”由于年久失修和历史原因,玉皇庙已残缺不全,神像、石碑、庙门、土地庙、天王殿、天地楼已荡然无存,仅余玉皇大帝殿和仙女楼,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当地居民于2010年重修玉皇庙。(此文为引用,来源:中国肥城网)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37
墙壁颜色明显可以看出修缮的痕迹,以前的部分呈土黄色,新修的颜色较新
[attach]1351293[/attach][attach]1351289[/attach][attach]1351290[/attach][attach]1351291[/attach][attach]1351292[/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40
观音殿供奉着千手观音,这个少见
[attach]1351296[/attach][attach]1351297[/attach]
这点庙里唯一的石刻,可惜已经看不清
[attach]1351298[/attach]
新修的
[attach]1351299[/attach]
老殿的雕刻十分精美
[attach]1351295[/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41
天王殿内
[attach]1351301[/attach][attach]1351302[/attach][attach]1351303[/attach][attach]1351304[/attach][attach]1351305[/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42
柱子都是以前留下来的
[attach]1351306[/attach][attach]1351307[/attach][attach]1351308[/attach][attach]1351309[/attach][attach]1351310[/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57
2、西徐古槐石刻
西徐龙槐石刻 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原延庆寺龙槐书院内。相传植于唐朝初年,诗人李太白曾来此观景怀古,并题诗赞赏。因年代久远,诗刻已失存。据碑文载:清道光五年,此槐老干苍古,曲折盘旋,一枝伸向东南,形若龙头,一枝拖向西北,状如龙尾,犹如昂首腾空之势,凡见者无不称奇,故称“龙槐”。其枝干苍劲弯曲,其叶翠绿茂密,可荫地半亩余,日照不透,小雨而树下不湿。后人在此建书院,名“龙槐书院”。  
  碑文述:古槐从唐到清,历经苍桑一千余载,饱经风霜之摧残,雨雪之浸,炎天烈日之熏灸,依然盛而不衰。清道光年间,鉴于平日常有乡间牧童、樵子或跣足而登,或**而卧,使古槐肤肌受损。故乡里文人、明绅,捐资授命画工绘其形,文人撰其书镌于石,立于古槐之东,以昭来世久远。碑文还曰:“古槐乃我邦之国粹,凡乡里及外来游人,让其观赏,而禁其损坏。从古至今,枝干稍有残缺,形虽变而不见其衰”。  龙槐已枯死多年,仅余主干部分。石刻高1.2米,宽1.69米,厚0.16米,碑阳右上角刻古槐树形,刻字为:“太白李先生一语谨题于图右,恐槐 ** 大明永乐元年,宁邑丹青许东野。”落款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碑阴为道光五年碑记。(此文为引用,来源:中国肥城网)

从新集下车,往北走1.6km就到了西徐村,在这个路口拐进去
[attach]1351311[/attach][attach]1351312[/attach]
边走边问,才能找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
[attach]1351313[/attach][attach]1351314[/attach][attach]1351315[/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2:59
如今古槐已经死去,村里为了纪念 ,在古槐中央又插了一棵小槐树
[attach]1351316[/attach]
主要是石刻比较出名,还配画的,不多见
[attach]1351317[/attach][attach]1351318[/attach][attach]1351319[/attach][attach]1351320[/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3:01
[attach]1351321[/attach][attach]1351322[/attach][attach]1351323[/attach][attach]1351324[/attach][attach]1351325[/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3:05
[attach]1351327[/attach][attach]1351328[/attach]
旁边残留的部件和破屋一间
[attach]1351326[/attach][attach]1351329[/attach][attach]1351330[/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3:07
如果坐的中午11:10那班,没有返程车,可以乘坐东高淤——泰安的车到泰安,再坐火车或者高铁回济南,东高淤发车末班16:00,前两班是14:30和15:30
[attach]1351331[/attach][attach]1351332[/attach]

作者: zjhxiaohui    时间: 2015-9-17 23:08
【本期完】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