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交流下]为什么北京过去的无轨电车开的快,而现在的电车开的慢呢? [打印本页]

作者: comet    时间: 2014-12-18 19:26
标题: [交流下]为什么北京过去的无轨电车开的快,而现在的电车开的慢呢?
一直有一事不明。在都不堵车的情况下,为什么21世纪往前的BD562、560系列的电车当年在北京开的块,而如今用了新款的电车,确实承认现在的电车开的比较慢,总觉得现在总不敢将电门踩到底,是辫子的原因还是线网的原因?请内行人来解答一下吧~

[attach]1181058[/attach]

[attach]1181059[/attach]

作者: sshhuuoo    时间: 2014-12-18 19:53
当年路上车少,路平没那么多坑
作者: 366快车    时间: 2014-12-18 20:22
各种原因都有
说说最近架空事故
102月初在菜市口右杆儿折了
前天107东直门2班过平安里西行井字儿(司机自述5公里过的)时候把管子线弄坏了 线网在晚上时候看不清 哪有问题根本不知道 当然白天也没好哪去
109宣武门内南行 过了路口车速加起来了 速度过快右边杀头了
路上架空事故频发 该是改造线网和集电系统时候了
作者: 给猫金币    时间: 2014-12-18 20:28
我觉得多种原因,一方面现在的路况确实好,另一方面乘车人的素质也不高,106我觉得一直开得挺猛的。
作者: comet    时间: 2014-12-18 20:30
给猫金币 发表于 2014-12-18 20:28
我觉得多种原因,一方面现在的路况确实好,另一方面乘车人的素质也不高,106我觉得一直开得挺猛的。

可以现在路况好按理说开的快才对,还有这个乘客素质怎么挂钩了呢?
作者: 109路电车    时间: 2014-12-18 20:31
个人看法,不一定有道理。
老康是否注意过过去电车司机的脚下踏板:
BD562 是双踏板,左脚刹车,右脚电门(意为汽车的油门),因此加速很快,刹车基本上靠左脚,司机驾驶压力不大。

从第一批双源无轨电车开始,司机脚下是三踏板,司机左脚负责一个类似汽车离合器的踏板,右脚则是电门和刹车一起负责,司机驾驶压力大了,再加之路况因素,司机不敢加速。

不过话说回来了,BD562当初也不敢开太快,比如109路走手帕口桥下时需要减速。

作者: comet    时间: 2014-12-18 20:32
366快车 发表于 2014-12-18 20:22
各种原因都有
说说最近架空事故
102月初在菜市口右杆儿折了

看来是过去线网的质量比现在好了。
跟过去的弯辫和现在的带拐角的辫子不同有关系麼?
作者: comet    时间: 2014-12-18 20:33
sshhuuoo 发表于 2014-12-18 19:53
当年路上车少,路平没那么多坑

唔……前题说了,不堵车(也就是路况好)的前题下…
作者: 给猫金币    时间: 2014-12-18 20:36
comet 发表于 2014-12-18 20:30
可以现在路况好按理说开的快才对,还有这个乘客素质怎么挂钩了呢?

电车都经过一些旅游景点,这些乘客的素质可想而知,边吃边聊,也不好好扶着,手里再拿着糖葫芦的,换谁也不敢开快了啊。
作者: 315425    时间: 2014-12-18 20:55
都回答的不太能接受...与楼主同疑惑中....汽车比原来主力老解放可快得多了
作者: 315425    时间: 2014-12-18 20:59
记的540..560...启动加速飞快....蹭的电线发出  揪..揪 的声音....也很少掉线
作者: BK6126S1    时间: 2014-12-18 22:09
那不是前几天煤气乡的无轨过分线开快了把电杆都给连根拔起了
作者: comet    时间: 2014-12-18 22:11
BK6126S1 发表于 2014-12-18 22:09
那不是前几天煤气乡的无轨过分线开快了把电杆都给连根拔起了

煤气乡?哪里这么拽?
作者: 44huanxing    时间: 2014-12-18 22:24
那时电车确实快,记得朝阳路上112、115秒杀101,过“道岔”时都不减速。美术馆104、108秒杀2路。东四十条115、118秒杀113。
作者: alljtcc    时间: 2014-12-18 23:14
老车辫子不带降杆功能,弹力足
新车带了降杆功能后,弹力不能再那么足,否则降不下来
作者: comet    时间: 2014-12-18 23:49
alljtcc 发表于 2014-12-18 23:14
老车辫子不带降杆功能,弹力足
新车带了降杆功能后,弹力不能再那么足,否则降不下来

这麼说来,跟现在辫子的功能有较大的关系了吧
作者: Tram    时间: 2014-12-19 00:05
还有一个主观原因:老车减震不好,开快了全车都在响,同样速度下,老车给人感觉开得更快。
作者: ronwu    时间: 2014-12-19 00:12
楼主你觉得6180D2和大皇后比起来 谁显得更快?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4-12-19 00:28
Tram 发表于 2014-12-19 00:05
还有一个主观原因:老车减震不好,开快了全车都在响,同样速度下,老车给人感觉开得更快。

同意,主要是感觉。就像有人非说6170多快似的,其实只是感觉而已
作者: 血虎帘子    时间: 2014-12-19 02:10
comet 发表于 2014-12-18 22:11
煤气乡?哪里这么拽?

LPG满大街跑的地方
作者: jackzheng    时间: 2014-12-19 02:45
本帖最后由 jackzheng 于 2014-12-19 02:48 编辑

楼主试试头班109跑两广路之类的 ,开的相当猛。所以说白天只是不敢开快
作者: BK6126S1    时间: 2014-12-19 06:43
comet 发表于 2014-12-18 22:11 煤气乡?哪里这么拽?

广州         
作者: yangziping    时间: 2014-12-19 08:11
Tram 发表于 2014-12-19 00:05
还有一个主观原因:老车减震不好,开快了全车都在响,同样速度下,老车给人感觉开得更快。

这句换非常经典,过去老电车,减震确实不好,一开起来就全身抖动,即使在等红灯时,偶尔也能听到气泵打气的声音…………
作者: 牛老者    时间: 2014-12-19 09:44
电车开的还是挺快的。估计就是感觉不快吧。
跟车有关系。
作者: 315425    时间: 2014-12-19 10:20
就是不敢快开...总被非电超...原因有待电车司机回答
作者: bianjibu    时间: 2014-12-19 12:04
02年在朝阳医院那边上班,晚上7点多坐118从三虎桥半个小时到朝阳医院经常的事。只要路上不被115别住就都能保证时间。
作者: 17501    时间: 2014-12-19 12:28
感觉是线网的问题,开快了辫子容易飞了。
作者: alljtcc    时间: 2014-12-19 13:09
云板丝弦 发表于 2014-12-19 00:28
同意,主要是感觉。就像有人非说6170多快似的,其实只是感觉而已

6170确实不慢
作者: 346    时间: 2014-12-19 14:38
原来6170 6180那些车 噪音太大了 开快了让人觉得这车快爆炸了
作者: 596808719    时间: 2014-12-19 15:43
346 发表于 2014-12-19 14:38
原来6170 6180那些车 噪音太大了 开快了让人觉得这车快爆炸了

跑起来跟要散架一样……
作者: 108    时间: 2014-12-19 16:44
我能问问6180是什么车么?财神?
作者: bjbus69413180    时间: 2014-12-19 19:01
109路电车 发表于 2014-12-18 20:31
个人看法,不一定有道理。
老康是否注意过过去电车司机的脚下踏板:
BD562 是双踏板,左脚刹车,右脚电门 ...

109有的司机走那在下坡之前先降杆开过去到达官营再升
作者: JNP6183BEV    时间: 2014-12-19 21:48
jackzheng 发表于 2014-12-19 02:45
楼主试试头班109跑两广路之类的 ,开的相当猛。所以说白天只是不敢开快

跑得快也是为了压首班的点吧~
作者: JNP6183BEV    时间: 2014-12-19 21:49
jackzheng 发表于 2014-12-19 02:45
楼主试试头班109跑两广路之类的 ,开的相当猛。所以说白天只是不敢开快

跑得快也是为了压首班的点吧~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4-12-19 22:06
线网太恶心了。直线不直曲线不圆,快的了才怪啊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4-12-19 22:06
线网太恶心了。直线不直曲线不圆,快的了才怪啊
作者: xtacty    时间: 2014-12-19 22:21
我感觉新电车(华宇之后)都显得比较笨重,开动时要克服如此大的重力着实不易。
作者: 福田    时间: 2014-12-20 09:22
xtacty 发表于 2014-12-19 22:21
我感觉新电车(华宇之后)都显得比较笨重,开动时要克服如此大的重力着实不易。

可能,辅源电池重量不轻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