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某公交科研峰会演说稿中的一段 [打印本页]

作者: 航歌    时间: 2008-12-3 19:30
标题: 某公交科研峰会演说稿中的一段
根据调查,我国10米总长公交客车的高峰时段最大载客量92-99人,每平方米面积平均站立9.2人。在1973年的调查中9米总长公交车高峰时段最大载客量100人,平均每平方米平均站立12人,35年间站立乘客密度减少了2.8人每平方米。在我国城市公交车内,高峰时段,大部分乘客是站立的,10总长公交客车内站立乘客约为71—77%。

  随后,陈荫三以中美两国为例,指出,美国公交客车在高峰时段,站立的乘客人数不超过1/3,公交客车的舒适性以坐席乘客为准。而我国的现阶段,或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中城市的公交客车高峰时段站立人数是超过2/3,公交客车的舒适性应当以站立乘客为准。因此我国现在的公交客车需求,最关键的是高峰时段能多搭载乘客。而要有足够的站立面积,足够的重? 在演讲中,陈荫三多次强调欧美公交客车的舒适性以坐席乘客为准,而我国公交客车的舒适性应以站立乘客为准,正是由于这项差异,客车企业不论在开发传统公交客车还是新能源公交客车中,需要转换思路,更多的考虑站立乘客的需要或者设法让公交客车更多的搭载乘客。

作者: 小伙    时间: 2008-12-3 19:33
演讲的这个人是不是小学文化啊!
全国公交的发展宗旨就是能让乘客快节/方便/舒适/经济的出行!
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目标,让乘客人人都有座,这不是梦,只要努力做好事,就一定能成功!
看来这专家也有不办的啊!

[ 本帖最后由 小伙 于 2008-12-3 19:38 编辑 ]
作者: Henein    时间: 2008-12-3 19:36
原帖由 航歌 于 2008-12-3 19:30 发表
根据调查,我国10米总长公交客车的高峰时段最大载客量92-99人,每平方米面积平均站立9.2人。在1973年的调查中9米总长公交车高峰时段最大载客量100人,平均每平方米平均站立12人,35年间站立乘客密度减少了2.8人每平方 ...

人少了站着也舒服,挤得脚都悬着还谈论舒适度?
作者: 航歌    时间: 2008-12-3 19:38
原帖由 小伙 于 2008-12-3 19:33 发表
演讲的这个人是不是小学文化啊!

在今年年会发放的日程表上,年会组委会列出的陈荫三职务为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但是在年会现场,笔者听到与会代表更多地都称呼其为“陈校长”。作为长安大学的前任校长,陈荫三教授不仅在客车领域有着卓越的学术贡献,在道路运输领域也著作颇丰。
作者: 木马巴士    时间: 2008-12-3 19:43
光他这个“9米车装100人”就明显是胡罗罗
作者: 小伙    时间: 2008-12-3 19:44
就他说的话很明显他对公共交通不了解,对我国的发展目标有歪曲!
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共产主义国家,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应该为人人都有座而努力,不是让人人都站着!
作者: 无轨电车    时间: 2008-12-3 21:27
陈萌三是干什么的?
作者: 我爱公交    时间: 2008-12-3 21:30
某专家
作者: 我爱公交    时间: 2008-12-3 21:33
原帖由 小伙 于 2008-12-3 19:44 发表
就他说的话很明显他对公共交通不了解,对我国的发展目标有歪曲!
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共产主义国家,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应该为人人都有座而努力,不是让人人都站着!


人人都有坐肯定是很美好的,但是太过理想化,因为我们的客流太大,如果人人都有坐的话,配备的公交车数量就很大很大了
作者: 1986314    时间: 2008-12-3 22:41
原帖由 木马巴士 于 2008-12-3 19:43 发表
光他这个“9米车装100人”就明显是胡罗罗


这个很显然不是胡说

他说的是上个世纪的70年代
作者: 木马巴士    时间: 2008-12-3 22:45
也可能,那时候的人没现在胖
作者: 1986314    时间: 2008-12-3 23:11
人人有座在咱们这个人口大国里是实现不了了
作者: wangkun123    时间: 2008-12-3 23:19
怎么排都不知道12人每平方怎么站
作者: 唯美生存    时间: 2008-12-4 02:36
原帖由 小伙 于 2008-12-3 19:33 发表
演讲的这个人是不是小学文化啊!
全国公交的发展宗旨就是能让乘客快节/方便/舒适/经济的出行!
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目标,让乘客人人都有座,这不是梦,只要努力做好事,就一定能成功!
看来这专家也有不办的啊!


演讲的这个人说得很对,的确高峰时期站立的人数非常多,提高站着的人的舒适度当然是应当的。当然做起来会比较难,但至少他分析得很有道理。

乘客人人都有座,这个在近期才是梦。
作者: ph11043404    时间: 2008-12-4 08:52
砖家说的有一定道理,毕竟现在不可能实现人人有座,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站立的

而厂家的设计趋势则是向欧美靠拢,明显不适合国内实际情况
作者: 航歌    时间: 2008-12-4 17:47
其实这个问题说明一点,技术设备部购买客车时不考虑车后载客因素,后面的坐椅应该1+1模式最好,潍坊公交车后面坐椅都是1+1,客流相当和谐。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