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公交站名翻译之实验贴——北京地铁英文站名翻译小议 [打印本页]

作者: 和平门外    时间: 2013-12-19 16:48
标题: 公交站名翻译之实验贴——北京地铁英文站名翻译小议
纵观北京地铁英文站名,绝大多数翻译还是比较精准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需要略调。在和外籍人士进行商讨并参照多方资料之后,拟出以下改进方案和提议:
1. 旧有城门、坟地的处理
        这些地名打算只按照拼音的方案来翻译。如公主坟,朝阳门等。因为大多数坟地以及城门基本上都不存在了,因此没有必要以City Gate作为地标名字。这样也容易造成误会。就像我们翻译英文Field按照音译成为“菲尔德”而不按照“土地”翻译一样。
2. 方位词
        大多数都是东南西北的翻译。绝大多数单纯方位在地铁站名里体现得非常精准,但是一些和地理坐标结合之后的地名翻译仍然欠妥,大致总结如下:
        丰台东大街,回龙观东大街,黄村西大街,和平里北街,安德里北街,荣昌东街,荣京东街,丰台南路,同济南路,西钓鱼台,北苑路北,大屯路东
        方位均按照东西南北的英文来翻译,而街和路则可以按照Street和Road来翻译。
        西钓鱼台已经形成专有地名,用拼音翻译,和平里,安德里等均按照拼音来翻译,“里”是社区的一种,对于外国人来说,并没有翻译的必要。
        北苑路北,可以翻译为BEIYUAN Road North,同理可得大屯路东。
3. 特有词
        有些只出现在我们的习惯称呼中的词,大致有如下若干:
        惠新西街北口,惠新西街南口,首经贸,金台夕照,国贸
        前两者可以考虑两套方案
        方案1:保留原有拼音(全部保留)
        方案2:完全翻译,最后结果是North End of HUIXIN West Street和South End  of HUIXIN West Street.
        首经贸应按照学名予以命名: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金台夕照出自典故,没有翻译的必要,可以考虑拼音。除非改成旧有站名光华路,则可以翻成GUANGHUA Road
        国贸全称是国际贸易中心,即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但是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讲,GUOMAO这个名字会让他们记忆起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4. 旅游景点
        北宫门,天坛东门,慈寿寺,南锣鼓巷,大钟寺,
        North Gate of the Summer Palace
        East Gate of the Temple of Heaven
        慈寿寺因为已经不具有寺庙的功用,因此不作翻译,保留拼音,大钟寺因为距离古钟博物馆比较远,因此同样保留原有拼音模式。
5. 既有英文翻译
        BAJIAO Amusement Park, Garden Expo Park, FENGTAI Science Park, LIANGXIANG University Town, National Library, RENMIN University, YUANMINGYUAN Park, East Gate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Zoo, Military Museum, Beijing West Railway Station, FENGTAI Railway Station, Beijing Railway Station, 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LINGJING Hutong, South Gate of Forest Park, Olympic Green, Olympic Sports Center, YIZHUANG Culture Park, Life Science Park, SHAHE University Park, Chin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 Terminal 2,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iomedical Base等已经由外籍人士审核,基本上可以沿用。
6. “桥”的翻译
        立交桥和古桥
        公益西桥,六里桥,莲花桥,三元桥,安华桥,长春桥,亦庄桥,林萃桥,花园桥,和平西桥,东大桥,北新桥,立水桥,草桥,亮马桥
        立交桥可以按照Bridge来翻译,西桥可以说成是West Bridge,而东大桥,北新桥,立水桥,草桥和亮马桥均属于历史上的古桥,如今这些桥已经基本上没有了(亮马桥除外,但亮马桥的名字要比LIANGMA Bridge更出名)故而没有翻译的必要。
7. “路”,“街”等翻译
        玉泉路,万寿路,科怡路,清源路,苏州街,经海路,万源街,大望路,知春路,南礼士路,长椿街,青年路,金台路,张自忠路,鼓楼大街。
        路均按照Road来翻译,街则按照Street来翻译。大街没有必要说成“Main Street”,因为这个站名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个时候“大街”的名字非常流行。

作者: JNP6120GV    时间: 2013-12-19 18:31
路、街、桥用英语不是不可,用拼音也完全没有错误。国贸、金台夕照、首经贸这样的应该用拼音。总的感觉北京地铁英语站名没什么不妥。不过楼主列出这么多也挺用心。
作者: 我就喜欢    时间: 2013-12-19 20:01
我也觉得 路 桥 街什么的 用拼音挺好 北京地铁的英文站名 没什么大问题。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3-12-19 20:07
JNP6120GV 发表于 2013-12-19 18:31
路、街、桥用英语不是不可,用拼音也完全没有错误。国贸、金台夕照、首经贸这样的应该用拼音。总的感觉北京 ...

主要是楼主没明白什么是地名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19 20:28
我就喜欢 发表于 2013-12-19 20:01
我也觉得 路 桥 街什么的 用拼音挺好 北京地铁的英文站名 没什么大问题。

上拼音才对
他们根本不需要知道这地名啥意思

拼音语言本身就没有表义功能
作者: Teutonic.K    时间: 2013-12-19 20:33
地名有时候就是地名,不需要翻译。
此外,人家国贸叫World Trade Center,以前复八线就是错的……
作者: wby0423    时间: 2013-12-19 20:58
记得上高中时英语口语老师让我翻译北长街,我说bei chang street,同学们还笑我,他们一定是没看见西华门路口的路牌是怎么写的。
作者: 我就喜欢    时间: 2013-12-19 21:40
pig-v 发表于 2013-12-19 20:28
上拼音才对
他们根本不需要知道这地名啥意思

我觉得 就东南西北 应该用英文 著名景点标志性建筑 用翻译 别的就应该用拼音 北京地铁的英文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作者: 和平门外    时间: 2013-12-19 22:01
感谢以上各位的建议!
作者: 花六宝    时间: 2013-12-19 22:08
一直感觉你的文采很不错,以为你是学文科的,你说你是学理科的,真没想到你是学理科的,真不错.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3-12-19 22:15
街建议翻译为Avenue
作者: edwin    时间: 2013-12-19 22:24
sonata 发表于 2013-12-19 22:15
街建议翻译为Avenue

Avenue 指的是比较正规的大街吧,比如长安街 写作CHANG'AN Ave,一般的街还是称作 Street 比较合适
这就是英语与中文的不同之处,中文同样是街的意思,英语却有很多种细分
作者: 峥宝宝    时间: 2013-12-19 22:25
sonata 发表于 2013-12-19 22:15
街建议翻译为Avenue

Avenue一般指的是林荫大道 园博园前面的园博大道就是YuanBo Ave  
两旁的确栽种了高大的银杏树 虽说叶子不多吧
北京有几条街翻译成Ave了?长安街是么?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3-12-20 00:03
本帖最后由 sonata 于 2013-12-20 00:19 编辑

中文其实也有细分
街 四通八达的大道
道 供行走的道路 直达的大路
路 道路

Avenue 通道 大街 林荫大道 美式英语的繁华大街 译为街
Street 街道 马路 旧城区路 译为道
Road 路 周边可能没有人烟 译为路

宽阔繁华地区用
东街西街 East Ave West Ave
南街北街 North Road South Road
这样比较考究

West Street神马的看上去感觉有一种Look newspaper的感觉,很那个怎么说呢

对文化古都北京地名目前初中英语级别的翻译实在无力吐槽。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3-12-20 00:07
比如,南北长街其实就是Avenue,如果合乎当下英语语境也可以译为Road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3-12-20 00:26
地名转译本身是要遵循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制定的“单一罗马化”原则的,即地名的罗马化拼写只能采用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举个例子,长安街的罗马化拼写应是CHANGAN JIE而不是CHANGAN AVENUE, 为什么不能成后者呢——后者已经违背了单一罗马化原则,成为了汉语和英语的混合。地名的转译只音译即可,意译的话反而会造成混乱。比如“花园桥”,如果报站为“HUAYUAN Bridge”,外国乘客听了向周边不懂英语的乘客询问“HUAYUAN Bridge”,恐怕不如"HUAYUAN Qiao”更能让人明白。交通工具的报站虽然用英语,但地名本身不应是英语。联合国制定的单一罗马化方案立足于平等和保护本国本地区文化,英语在中国虽是影响力最大的外语,但其法律地位与其他罗马字母拼写的外语是平等的,如果用英语表达为什么不能用法语德语西语等等表达? 所以哪个也不用,只用罗马化拼写的汉语——汉语拼音表达。   另外,国内对民族语地名的转译,也是采用音译而非意译,比如呼和浩特 巴彦塔拉没有转译成“青城”、“富草甸”或“呼和城” “巴彦草甸”,纳木错也没有转译成“天湖”或“纳木湖”。
作者: balakovic    时间: 2013-12-20 00:29
多说一句,地名不存在“翻译”,只有音译。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地名标志牌已经被地名专家们吐槽多年了。
作者: 我坐758    时间: 2013-12-20 12:32
立交桥应该是overpass,而不是bridge.overpass指的是高架道路;上跨式立交桥,而bridge指的是连接两地的桥梁纽带
作者: 62倍放大镜    时间: 2013-12-20 12:34
首经贸算地名还是校名呢?
作者: viandy    时间: 2013-12-20 15:53
国内路、街与英文的road street不是对应关系,况且国内路或者街的命名非常随意,所以还是应该用拼音为好,况且地名翻译通名部分用本国语言是国际惯例
至于路名中的东南西北是不是要用英语?这个我真不好说,毕竟“南礼士路”“北洼东街”这样的英语方位词放在什么地方似乎还是没有明确的说法
作者: viandy    时间: 2013-12-20 15:54
我觉得地铁现在的翻译就很好,反观公交的翻译简直就是懒惰懒惰太懒惰
作者: anselrill    时间: 2013-12-20 20:36
记得严复的信件中出现过 Gold-fish Lane 这样的地名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1 21:58
我就喜欢 发表于 2013-12-19 21:40
我觉得 就东南西北 应该用英文 著名景点标志性建筑 用翻译 别的就应该用拼音 北京地铁的英文名基本上就是 ...

我只能说全部拼音对他们不会造成什么妨碍

站名这个东西只是个符号,不必弄那么麻烦
拼音文字没有表意功能,他们对站名到底表达什么意义根本不重视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1 22:01
sonata 发表于 2013-12-20 00:03
中文其实也有细分
街 四通八达的大道
道 供行走的道路 直达的大路

根本不需要翻译,上拼音就对了

在真正的的对外场合
道路名称都是全拼

你可以去各国大使馆网站英语版去看看地址
都是Lu, Jie, Dajie
作者: 我就喜欢    时间: 2013-12-21 22:36
pig-v 发表于 2013-12-21 21:58
我只能说全部拼音对他们不会造成什么妨碍

站名这个东西只是个符号,不必弄那么麻烦

我觉得您说的太绝对了  
Airport, Railway Station怎么说也比JICHANG HUOCHEZHAN给予的信息多 可能有时候不需要这些信息 但是这种多一点的信息 肯定也会帮到一部分人
作者: LEVIS    时间: 2013-12-21 22:41
记得南北向的路叫Street,东西向的路叫Avenue。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 LEVIS    时间: 2013-12-21 22:48
本帖最后由 LEVIS 于 2013-12-21 22:53 编辑

如果是上海那种地标式的名字,又该怎么译?XX路YY路,如果直译应该就是The junction/crossing of XX road and YY road,倒是比较直观,但这样就显得太长太复杂,并且前面应该只能加"we are arriving at"。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3-12-22 00:48
立交桥貌似不是BRIDGE吧……
作者: 黄海126    时间: 2013-12-22 02:37
viandy 发表于 2013-12-20 15:54
我觉得地铁现在的翻译就很好,反观公交的翻译简直就是懒惰懒惰太懒惰

+1!!北京公交的英语报站简直就是糊弄,最起码一些像是火车站、景点之类的应该意译。像以前有的公交车是意译,但后来全改音译了。
作者: ll0803    时间: 2013-12-22 09:21
xxx西口可以以为West side of  xxx吧?
作者: 云板丝弦    时间: 2013-12-22 11:40
balakovic 发表于 2013-12-20 00:26
地名转译本身是要遵循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制定的“单一罗马化”原则的,即地名的罗马化拼写只能采用一种罗 ...

点赞,在这个贴子里终于看到明白什么是地名以及地名拼写规范的了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2 18:07
我就喜欢 发表于 2013-12-21 22:36
我觉得您说的太绝对了  
Airport, Railway Station怎么说也比JICHANG HUOCHEZHAN给予的信息多 可能有时 ...

外国人遇到这种不懂得东西比咱们容易接受
都是字母组合而已,她们很容易就能理解

别的不说
就是欧化极为严重的日本
(很多常用词汇现在都是外来语,看日本动漫的应该能发现一两句话就能出现个外文词汇)
道路名称的都是上罗马音,而不是音译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2 18:12
sonata 发表于 2013-12-19 22:15
街建议翻译为Avenue

读音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英语、法语同样的字母组合读音不同

何况汉语的j、q、x、zh、ch、sh、r、h等声母在英文根本没有
b、d、g、z等在英文中也读音不同

话说估计你也没发现汉语中的h和英语中的h读音完全不同吧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3-12-22 18:17
黄海126 发表于 2013-12-22 02:37
+1!!北京公交的英语报站简直就是糊弄,最起码一些像是火车站、景点之类的应该意译。像以前有的公交车是 ...

人家天津地铁直接就"XIZHAN""BEIZHAN"……这叫个什么玩意儿啊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2 20:15
午饭 发表于 2013-12-22 18:17
人家天津地铁直接就"XIZHAN""BEIZHAN"……这叫个什么玩意儿啊

其实作为地名,这么翻译也未尝不可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3-12-22 20:18
pig-v 发表于 2013-12-22 20:15
其实作为地名,这么翻译也未尝不可

翻译嘛……真要BEIZHAN了就跟不翻译没什么区别了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2 20:24
本帖最后由 pig-v 于 2013-12-22 20:26 编辑
午饭 发表于 2013-12-22 20:18
翻译嘛……真要BEIZHAN了就跟不翻译没什么区别了


其实也真的不太需要翻译

当然,火车站、飞机场翻译还是有点用,不过当做地名处理也可以

我个人推荐:
北站
Beizhan (Tianjinbei Railway Station)
可以作为附注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3-12-22 23:57
本帖最后由 sonata 于 2013-12-23 00:00 编辑
pig-v 发表于 2013-12-22 18:12
读音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英语、法语同样的字母组合读音不同


话说估计你也没发现汉语中的h和英语中的h读音完全不同吧——我没有你这种水平的想法,不要随意设置情境。你这种所答非所问的自以为设不适合在公交论坛就事论事。

你对外语和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有些思维习惯还需要时间的磨砺,或者问几个不懂汉语来此地旅游的不同国家的人他们是否对你的观点认同。

“我只能说全部拼音对他们不会造成什么妨碍

站名这个东西只是个符号,不必弄那么麻烦
拼音文字没有表意功能,他们对站名到底表达什么意义根本不重视”

甚不敢苟同。
作者: 黄海126    时间: 2013-12-23 01:26
午饭 发表于 2013-12-22 18:17
人家天津地铁直接就"XIZHAN""BEIZHAN"……这叫个什么玩意儿啊

相比之下BMT的翻译要规范的多。
作者: dyx    时间: 2013-12-23 06:27
音译或意译各有好处或不足。音译可以促使外国人好好学学汉语。
还是遵循规范吧,国家对汉语拼音的如何使用也有规范的。

作者: 你儿子的男朋友    时间: 2013-12-23 08:14
1、帖中说的是地铁站而不是公交站吧;
2、公交站是否有英文译名必要,要知道这工程量和必要性可不成正相关;
3、地铁站英文译名是要为了表示地名还是表示建筑或地理位置是关键,从这个关键问题可以很明显看出大部分地名用拼音具有合理性;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5 01:29
sonata 发表于 2013-12-22 23:57
话说估计你也没发现汉语中的h和英语中的h读音完全不同吧——我没有你这种水平的想法,不要随意设置情境 ...

各国语言读音不同的情况非常多见,对付这事就两种法子
按照自己的语言规则读,即自读法,还有就是按照原始读法

英语中也不乏来自法语德语的外来词,读音都不按照英语规律,而是来自原词

至于是否需要理解意思
答案明显是不需要
至少我发现老外对这种不懂得字母组合并没有那么敏感
只要他们能把这个词汇和某个东西对应上就可以了

要说证据,两个月前学的一篇说孔子的课文
里面“仁”、“礼”、“始皇帝”都是音译(虽然不是拼音)
老师也提到汉语的r发音非常困难,h他发音都不好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5 01:30
dyx 发表于 2013-12-23 06:27
音译或意译各有好处或不足。音译可以促使外国人好好学学汉语。
还是遵循规范吧,国家对汉语拼音的如何使用 ...

这个不是翻译,是对汉语名词的罗马字母转写
翻译是不对的,其实就是对自己语言的矮化


作者: dyx    时间: 2013-12-25 07:40
本帖最后由 dyx 于 2013-12-25 07:43 编辑
pig-v 发表于 2013-12-25 01:30
这个不是翻译,是对汉语名词的罗马字母转写
翻译是不对的,其实就是对自己语言的矮化

我觉得,站名应该就是地名,地名就按“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来执行。我说的音译也是这个意思。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5 15:20
dyx 发表于 2013-12-25 07:40
我觉得,站名应该就是地名,地名就按“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来执行。我说的音译也是这个意思。

没错,不过这也不能算是翻译

而是:为了方便不懂中文的外国人,而用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转写原名称


作者: dyx    时间: 2013-12-25 15:54
pig-v 发表于 2013-12-25 15:20
没错,不过这也不能算是翻译

而是:为了方便不懂中文的外国人,而用国际通用的罗马字母转写原名称

查到一条说明:《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通知中
  写到:“从1979年6月15日起,联合国秘书处采用“汉语拼音”的新拼法作为在
  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
这里用到了”转写“这个词。您的说法是准确的。对人名和地名不能叫”翻译“,而应叫”转写“,这是标准的说法。向您学习了。
这样说:”在把中文翻译成外文时,人地名应该采用汉语拼音转写。“应该是没问题的。老百姓呢,没那么正规,就统统说成”翻译“了。通过讨论,把”翻译“和”转写“就区分开了。O(∩_∩)O谢谢。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5 19:57
dyx 发表于 2013-12-25 15:54
查到一条说明:《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通知中
  写到:“从1979年6月15日起,联合 ...

其实有个ISO规定中文的汉语拼音转写法
也说到汉语、日语、韩语谚文这些表意文字的转写是以读音为原则,而且也存在同字不同音现象
作者: dyx    时间: 2013-12-26 12:39
公交和地铁都是人们从“某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工具。这“某一点”和“另一点”,都是地理位置,无论用什么词对它们进行标示,那就都应该算是“地名”。比如“首经贸”本来是校名,但在公交和地铁系统里,就转化为地名了。在车上有人问:“你去哪?”答:“首经贸”。一般来说,他表达的是在“首经贸”那一点下车。既然是地名,用拼音来转写还是对的。甚至那些“XX西”之类,也应该用拼音表示。
作者: bailai    时间: 2013-12-26 15:25
大街没有必要说成“Main Street”,www.jx-fx.com因为这个站名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个时候“大街”的名字非常流行。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26 20:28
这件事就是标准的皇帝不急太监急

人家用拼音都用的好好的,咱们非担心人家看不懂,非要给来个意译
作者: aaron    时间: 2013-12-30 0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aron    时间: 2013-12-30 0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onwu    时间: 2013-12-30 15:40
嚯 估计都是英语专八水平的
作者: pig-v    时间: 2013-12-30 20:27
aaron 发表于 2013-12-30 01:45
快别提地铁了,除了京港的精准,其他的都什么呀。。。
换乘站分明就应该interchange,非京港的偏偏要tra ...

其实两个词都不错
作者: Wiesozu    时间: 2014-1-1 11:23
除了东南西北,其他都用拼音。
作者: aaron    时间: 2014-1-1 2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