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公交线路 规范客运秩序
2011年12月22日,这是金州新区百余万城乡市民值得纪念的日子,大连昌赫客运有限公司新开通的三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行,标志着金州城区至开发区之间的客运交通进入公交化运营时代!然而,公交线路的整合开通并非易事,从2008年到2011年末,历时4年的时间,金州城区和开发区之间的客运线路整合历经波折,其间曾一度处于半停滞状态,但最终在昌赫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春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在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金州新区交通局等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下,整合工作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去年10月,在海南召开的全国公共交通经验介绍交流会上,金州新区城乡公交线路整合模式被誉为是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运作最成功的范例。
“魅力企业”评选06
主办单位:半岛晨报社
支持单位:**大连市委宣传部 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公室 **大连市委对外宣传小组办公室大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共青团大连市委员会 大连市总工会 大连市妇女联合会 金州新区党工委宣传部 普湾新区党工委宣传部瓦房店市委宣传部 庄河市委宣传部 中山区委宣传部 西岗区委宣传部 沙河口区委宣传部 甘井子区委宣传部 高新区管委会宣传中心长海县委宣传部 旅顺口区委宣传部 市城建局 市环保局 市海洋与渔业局 市卫生局市交通局 市质监局 市林业局
客运市场矛盾突出 线路整合势在必行
2010年末,金州新区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吴京堂提出三份关于“落实公交优先”原则的相关提案,其中《关于两区合并后公交运营应当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的提案》引起了金州新区政协和交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其实这份提案中提及的核心议题在当时已成共识。金州新区交通局运输管理处处长,金州新区公交线路整合领导小组总负责人门玉权告诉记者,“线路整合虽然成为各方共识,但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而最大的阻力就是来源于这些原来的小客车承包业主,有的车辆是私人所有,但已经转手了多次;有的车是集体的;还有的车是国营的。由于长期处于散兵经营状态,缺乏统一管理,这些习惯了自主经营状态的车主是不愿意被收编的。
而现实条件又决定了线路整合是大势所趋,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受利益驱动,这些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超载、乱涨票价、强行拉客等行为严重损毁了城市形象,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金州新区交通局等相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线路整合已经成为当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
复员兵知难而上 誓为百姓解决出行难
在重重的阻力和困难面前,虽然有几家大型的交通运输企业试图参与金州新区公交线路整合工作,但面临无法调和而又根深蒂固的矛盾,最终还是让这些企业望而却步,退出了竞争。
林春昌,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连市金州新区(原金州区和开发区合并)林家村人。1984年,当兵4年的林春昌复员回家。“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胸中那股意气风发的创业**始终在燃烧。 ”林春昌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1985年,林春昌的父亲花了不到8万元钱买了一辆大客车搞客运,他成了司机。1987年,林春昌自己买了一辆小客车搞客运,此后经过夫妻二人不辞劳苦地日夜打拼,在运输行业渐有起色,后来夫妻俩成立了昌盛客运交通公司,经营着十几辆小客车。
随着政府对金州新区公交线路整合工作的持续推进,金州新区交通局完全采纳了吴京堂委员的提案建议,确定将对现有的金州城区至开发区6条客运线路的102台车辆进行集约化改造,以公司运营的方式,开通金州城区至开发区的城市公交线路,并聘请吴京堂委员全程参与项目运作。
门玉权告诉记者,按照当初拟定的整合方案,拟设立的公交公司是由现有金州城区至开发区个体客车经营者入股组成,在当时102台车主的推举下,林春昌成为了整合工作的总发起人。
在当时,经测算整合线路需要几千万的资金,怎么办?门玉权找到林春昌后,把现实情况介绍一番后问林春昌:“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还愿意参与整合工作? ”林春昌的一句话让门玉权感动不已,“我就是想为老百姓解决点实事,政府出不了钱,我也得干这件事。 ”
克服重重困难 完成整合工作
2011年8月10日,由林春昌牵头成立的、承载着新老城区公交直通希望的大连昌赫客运有限公司终于成立了。
作为新公司的发起人,林春昌忙得不可开交,他多次往返于桂林、杭州等地考察,学到了很多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经验。但整合面临的困难是相当巨大的,收购原来的私营客车需要大笔的资金,这是摆在年轻的昌赫公司面前的一个最大问题。“那段日子,对我们这些人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林春昌说,刚开始很多车主都不配合,他和整合小组的工作人员苦口婆心,逐一做工作,虽然得到了一些车主的理解,但是在利益面前,这些私营车主还是对线路整合后的前景没有信心。
林春昌的胆识、魄力、坚持和果敢以及金州新区交通局的鼎力支持,让这项工作渐渐有了眉目。资金不足,林春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再从银行贷款,经过几个月时间艰苦卓绝地努力,最终102台私营小客车中有78台车辆被收购或者入股经营,仅收购这一项工作林春昌就投入了1500多万元资金,这还不算后来购买新车花费的近千万元。整整一年的时间,林春昌体重暴瘦近12公斤。
正式开始运营强化安全教育
2011年 12月 22日,金州新区百余万市民翘首企盼的金州至开发区、金州至董家沟和金州至金石滩三条公交线路终于正式开通,线路整合工作的初步完成仅仅是林春昌立志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的一个开始,还有一系列常规工作等待年轻的昌赫公司逐一完成。
在所有的这些繁琐的工作中,林春昌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把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提上重要议程,凡涉及安全生产问题的会议,林春昌都会亲自参加。
同时,公司组织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设立安全员岗位,制定健全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完善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定,如“驾驶员安全考核制度、车辆出场前回场后的检查制度、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制度、驾驶员会议制度、车辆安全监察制度、修车安全规定、设备使用安全技术规定,安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防火保卫制度”等。从线路整合开通至今,昌赫公司无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和服务质量投诉事故。
去年10月份,金州新区交通局领导在参加全国公交系统经验介绍交流会上,金州新区的城乡公交线路整合经营模式引起了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大家一致认为,金州新区的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运作的最成功的范例!
大连市内公交明年安装GPS |
2013-11-30 10:51:55 来源: 新商报 【打印】【关闭】 |
公交车GPS平台系统的原理,采用卫星定位,利用当前主流的、普及率高的智能手机为载体,将公交车在道路上的实时位置,通过2G/3G等网络反应在用户手机上,也可以在站点制作配套的电子站牌,方便乘客为出行做出计划。日前,市交通局表示,我市正在进行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拟在市内公交车上推广安装GPS定位系统,首批试点安装110块电子站牌,采用LED滚动显示车辆到站信息,向候车乘客提供动态实时的公交车辆信息,方便市民候车。 委员建议 建立智能公交信息平台 市政协委员王敏表示,目前百姓乘公交车出行都是盲目地去站点等车,对于公交车的即时位置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随着城市的发展,受公交线路逐步加长和日益膨胀的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百姓在站点等车的时间波动大,无规律。“在当前这个追求效率追求节奏的时代,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每到冬季尤其是遇到大雪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让公交车到达站点的时间,更加充满了不可预计性,让寒风里等候在车站的乘客怨声载道。” 市政协委员罗宁认为,目前全市公交信息系统的主要问题有:缺少统一规划,设备重复投资。公交车上目前加装的IC卡车载收费机、车载调度系统、自动报站器、视频监控系统、路线指示标识牌、媒体播放设备等众多车载电子产品,完全可以集中在一台设备上加以实现;缺少统一标准,内部信息不能共享;缺少面向市民的信息发布,市民出行乘车随机化。市民还无法用电脑或手机实时地查询公交车的预到站情况,在站台上也无法得知下趟车次的到站时间和车内的拥挤程度等等。罗宁建议建立大连市城市级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多渠道交通信息实时发布,进而实时有效地诱导通畅线路和减少拥堵线路。 部门反馈 公交智能化建设明年完成 市交通局答复称,2007年开始,我市公交行业开始实施基于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公交智能化建设,目前完成三个中心的建设,即:企业数据中心、企业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及乘客呼叫服务中心;系统开发已完成智能调度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乘客服务热线系统、车辆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强化了为民服务的手段,通过电话、传真、短信、邮件、论坛等方式,方便乘客进行出乘查询、服务投诉、失物招领等。到2012年年底,我市公交行业已在101条线路上安装智能车载设备2210台套,车载视频监控2814台套。 我市正在进行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拟在市内公交车上推广安装GPS定位系统,首批试点安装110块电子站牌,采用LED滚动显示车辆到站信息,向候车乘客提供动态实时的公交车辆信息,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在全市逐步推广,方便市民候车。届时,市民不仅可通过互联网站查询公交出行信息,还可利用手机客户端通过GPS定位查询附近公交站点信息及各线路站点公交车预到达时间。该项目在大连市立项实施的基础上,今年交通运输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全部工程预计2014年完成。记者徐阳 |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