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标题:
日本轻轨都在很窄的街道穿行,中国怎么就不敢尝试
[打印本页]
作者:
tjfsu
时间:
2013-9-29 23:51
标题:
日本轻轨都在很窄的街道穿行,中国怎么就不敢尝试
日本轻轨确实很奇特,举个例子,在很多很窄的街道上竟可以看到双向的轻轨轨道,旁边几米就是住户的院子,而且院子里还晾晒着衣服,很多轻轨是沿着不高的别墅穿行,轨道旁就是楼的窗户,在我们国家根本不可能这么近,从楼上扔个什么都能扔到轨道上,而且很多都不用高架轨道,在很不宽的可以相当于我们国家的胡同里穿行轻轨,是管理还是日本人素质高,我不相信中国人素质都低,横跨轨道,把衣服架挡在轨道上等,这不会在日本就不存在,怎么日本的轻轨都在普通胡同或很窄的街道上而且是双向穿越呢,怎么不弄高架,我想这么窄的街道在我们国家不可能开工轻轨项目,不知道我们国家是否能在很窄的街道上开工双向轻轨
作者:
357路
时间:
2013-9-29 23:53
本帖最后由 357路 于 2013-9-29 23:59 编辑
从设计规范的角度讲这个不会批的……
日本这种轻轨也不是近些年建的……
南亚一些国家还允许车顶上坐人……
这个是因地制宜的……
作者:
comet
时间:
2013-9-30 02:14
这让我想起了台湾是十分铁路,火车也是从民房之间穿行,很奇特
作者:
65536
时间:
2013-9-30 08:03
小日本那P大点儿的地方,轻轨没架在楼顶上就不错了,因地制宜而已。
作者:
tjfsu
时间:
2013-9-30 10:31
日本很多零食店或者很简陋的邮电所旁边很近就是双向轻轨穿行,而且有的轻轨从很窄的相当于我们国家胡同性质的小街巷双向穿行,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民居家的简陋别墅里睡觉都能听到轻轨擦身而过时的铁轨摩擦声
作者:
tjfsu
时间:
2013-9-30 10:35
我们国家不仅要提出远离居民区的限制状况,而且还要尽量高架或地下,而且高架还要安装隔音墙,总而言之,是不能暴露地铁车体的,怎么日本把车体都紧靠居民房或很窄街道设置双向穿行,是不是确实面积不够呀
作者:
killchxf
时间:
2013-9-30 11:20
算过运量吗?
运量不大,再修的话没啥意义
作者:
roonysth
时间:
2013-9-30 11:26
本帖最后由 roonysth 于 2013-9-30 11:36 编辑
LZ这,,,不说什么了。。
作者:
tiger
时间:
2013-9-30 11:38
日本人不怕噪音吗?
作者:
我坐758
时间:
2013-9-30 13:40
民情不同,国情不同,素质不同,服务不同
作者:
paiyenkun
时间:
2013-9-30 13:46
日本这些地方应该先有的轨道再有的住区??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3-9-30 15:36
地铁边上房地产归地铁公司开发,地铁是股份公司,呵呵
作者:
公汽联营公司
时间:
2013-10-2 23:49
跟高科技没什么关系
楼主一定是不知道东京的某些地面线改地下和地面线改高架工程
作者:
其实不用用户名
时间:
2013-10-6 09:19
素质问题,万一楼上随便扔个垃圾到集电弓上那可好了
另外,现在东京很多有轨电车都高架化了,我所知道30站左右的电车也就一条线
作者:
Ciel-Yu
时间:
2014-1-24 15:46
据我所知,地面线的建设成本最低,高架次之,地下线最昂贵。日本的轨道交通往往是先有线路,再有周边地产发展,所以地面线是首选。到后期区域发展比较成熟以后,再逐渐将轨道交通线进行平交道口的立交化改造,以减小线路发车间隔和削弱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互相干扰。
作者:
空调快线
时间:
2014-1-31 20:25
和居民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比较好奇居民不觉得噪音扰民吗
作者:
gary_y
时间:
2014-2-9 12:34
不存在什么敢不敢,先要搞清楚日本这种轻轨是好还是不好,这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楼主发这样的感慨我不是很理解,就算人的素质再高,难道就可以让轻轨贴着你身边过。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淞沪铁路两旁居民的艰难生活。。。
作者:
jk0432
时间:
2014-11-17 09:16
因为中国人和日本人说的情况刚好相反
日本人也是真么说中国的,
反正中日必有一个撒谎的
作者:
午饭
时间:
2015-4-19 13:36
历史遗留问题而已。新线路这么修的似乎没有。列车通过不给住户带来麻烦是假的,但是日本努力消减列车噪音确实值得中国学习。
作者:
小张180
时间:
2015-4-20 03:26
百年前中国那么多有轨电车平交道口也都一样过,就是这些年来中国没有在进行下去罢了。现在中国的街道尺度很大,所以这样弄是不太安全了,何况也没预留啊。对于有轨电车的话,假如接受了这个设定,似乎也没什么……
作者:
沈阳的CNG
时间:
2015-4-24 15:03
就举一个例子,长春185路迟迟不肯换车,就是说路窄大车进不去,之后呢,不还是换了,还是12米多的,进了小路之后一点事没有,
再举个例子吧,大连开发区7路有一段路就是单车道,将近10米的车进去就像玩似的,这其实就算个尝试。
作者:
cs9299
时间:
2015-9-22 09:09
应该在三环路上修条地上铁,就像东京的JR山手线~
作者:
XM293
时间:
2015-9-27 12:32
我选“其他”,因为我相信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尚未全面改进。当年这些轨道交通修建的时候,两旁的建筑密度并不大,能够基本达到技术要求才开工的。
作者:
北冰洋
时间:
2016-1-8 09:07
主要在管理,法制健全,管理严格,人的素质都能上的去。
作者:
B0051
时间:
2016-8-7 09:08
其实原因很简单:先有铁路后有房屋。
首先一楼所言的“轻轨”实际上多数是现在的市郊通勤铁路(私营和JR),不少线路运营的都是8-10编组的通勤电动车组,部分铁路还运营长距离的优等列车(软座动车),比如小田急的浪漫号、近铁特急等等。
了解一下历史史就可知,此地的很多铁路(主要是现在的私铁)都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就是明治大正时期。比如京阪电铁本线建于1910年、而南海本线建于1885年。那个时期这些铁路两旁人烟稀少,很多地方还是农田、树林。然而二战之后伴随经济增长,此地的城市化进程急剧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郊区快速扩张。不少个人、公司在国铁或私营通勤铁路旁建设住宅。
而这一时期日本的地价也水涨船高,并出现了1986-91年的泡沫时期。在人口多、密度大、地价高昂的情况下,房主们不得不尽全力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很多房屋紧邻既有铁道线的主要原因。另外,不少人在住宅旁边开辟稻田种粮,这从另一面可看出当地土地的紧缺。
其实日本人也不喜欢住这种房子,除非是个铁道迷。听人说如果在那里租房、铁道旁的屋子价格会比他处便宜。而且看影视作品可以感觉出,住在铁道旁的人大抵是穷人或经济拮据的人。富裕一点的人不会天天听着列车声和电铃声睡觉。
作者:
B0051
时间:
2016-8-7 09:20
而且仔细观察可知在大城市的中心地段这种景象一般是没有的。在明治到昭和中期(1900-1970)这些地段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1960-1980年代大城市市区纷纷兴建地下铁、有轨电车陆续被废止。一些20世纪初建的国铁(JR)线路如东京的山手线、中央线等也早已高架或建在河岸边,有部分私营市郊铁路也进入市中心,在上世纪前期它们有的也会紧挨街道房屋、但1970-1980年代间纷纷实现了地下化或高架化的改造,现如今市区内紧挨着房屋的景象很少有。
欢迎光临 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http://www.gongjiaom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